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 第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章
  1
  医生来了,就是上回玛莎认为自己怀孕时给她治过病的那个医生,他给希弗拉。普厄打了一针。后来,救护车来了。玛莎送她上了医院。几分钟后,一个警察来敲门。赫尔曼告诉他希弗拉。普厄已被送进医院,可是他说他是为盗窃一事来的。警察问了赫尔曼的姓名、地址以及他和这户人家的关系。赫尔曼支支吾吾地说着,脸色变得煞白。警察疑惑地打量着他,问他是什么时候到美国来的,是不是美国公民。警察在一个笔记本上写了点什么,然后走了。隔壁那个妇女把她的枕头和被单拿回去了。赫尔曼等着玛莎从医院给他挂电话,可是白等了两个小时,电话铃一直没响。
  夜幕降临,除去那间卧室,其他房间里都没有灯。赫尔曼把卧室里的灯泡拧下,拿着它往自己住的那个房间走去。不料一下子撞在门柱上,灯泡丝给震得沙沙直响。他把灯泡拧在自己床边的台灯上,可是灯泡不亮。他走到厨房去找火柴和蜡烛,可什么也没找到。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几个小时前,那棵树的每一片叶子上还反射出闪烁的阳光,现在却黑辍毁地停立在黑暗中。在微微泛着红光的天空中只闪烁着一颗星。一只猫小心翼翼地穿过院子,爬到废铜烂铁和垃圾中间的那块空地面。叫喊声、车辆的嘈杂声和高架火车低沉的隆隆声在远处响着。赫尔曼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郁。他不能一个人整夜呆在这间遭到破坏的没有灯的房间里。如果希弗拉。普厄已经去世,她的灵魂可能会来纠缠他。
  他决定出去买几只灯泡。再说,这一天早饭以后他还没吃过什么。他离开公寓,就在门关上的一刹那,他想起自己的钥匙忘在房间里了。他找遍了所有的口袋,知道钥匙是找不到了。他一定是把钥匙放在桌上了。屋里的电话铃响了。赫尔曼推门,可是门紧紧地关着。铃声响个不停。赫尔曼使出全力推门,但是门纹丝不动,电话铃继续响个不停。
  “这是玛莎!玛莎!”他连希弗拉。鲁厄给送入哪所医院都记不起了。
  电话铃不响了,可是赫尔曼仍站在门口。他拿不稳他是否该把门砸开。他确信电话铃很快又会响的。他足足等了五分钟,这才走下楼梯。就在他走到临街的大门口的时候,电话铃又响了,一直响了好长时间。在持续不断的铃声中,赫尔曼想象他能听到玛莎在大发雷霆。他能看见她的脸痛苦地扭歪了。
  转回去也毫无意思。他朝特赖蒙特大道的方向走去。来到玛莎曾经当过出纳的那家自助餐厅。
  他决定喝一杯咖啡,然后回去站在楼梯上等玛莎回家。他一直走到柜台前。他碰了一下背心上的口袋,摸到一把钥匙,这是他布鲁克林那个家的钥匙。
  他没有叫咖啡,而是想到要给塔玛拉打个电话,可所有的电话间内都有人。他想耐心等待一下。“就是永恒也不是永远存在的,”这一想法在他心中闪过。“如果宇宙没有开端,那么一个永恒已经过去了。”赫尔曼微微一笑。回到了芝诺的标新立异的怪论上了!三个打电话的人中有一个挂断了电话。赫尔曼赶紧走了进去。他拨完塔玛拉的电话号码,没人接电话。他收回硬币,想也没想就给布鲁克林的家拨了个电话。他需要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哪怕是一个不友好的人的声音。雅德维珈也不在家,他让电话铃响了十来遍。

  赫尔曼坐在一张空桌子边,他决定等上半个小时后再给玛莎的家打电话。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想计算一下他们手头的钱可供他和玛莎维持多久。既然他根本不知道公共汽车的票价,这完全是白费力气。他计算着,随手乱画,每隔几分钟就看看手表。如果他把手表卖掉可得多少钱呢?不会超过一元钱。
  他坐在那儿想总结一下他经历的事儿。在草料棚里时,他曾有过幻想,觉得世界会起某种根本性的变化,可是没有变化。同样的政治,同样的词句,同样的虚假诺言教授们继续在写关于凶手的意识形态、非刑拷打的社会学、抢劫的哲学、恐怖的心理学等方面的书。发明家们创造出新的杀人武器。关于文化和正义的谈论比关于野蛮和非正义的谈论更令人作呕。“我已经陷于垃圾之中,我自己就是垃圾。没有一条出路,”赫尔曼哈味着。“教书?有什么好教的?我有什么资格教书?”他感到恶心、想吐,这种感觉跟上次参加拉比的晚宴时的一个样。过了二十分钟,赫尔曼拨了玛莎家的电话,她来听了。
  从玛莎的声调中他听出希弗拉。普厄已经死了。她的声音单调呆板,跟她平时在叙述最平常的事情时都过分戏剧性的作风截然相反。
  “你妈怎么样?”他还是问她。
  “我没有妈妈了,”玛莎说。
  两人都不说话了。
  “你在哪儿?”过了片刻玛莎问道。“我以为你会一直等着我的。”
  “上帝啊,她什么时候去世的?”
  “还没到医院就死了。临终前她说:‘赫尔曼在哪儿?’你在哪儿?马上回来吧。”
  他冲出自助餐厅,忘了把帐单还给女出纳员,她在他后面大叫起来。他把单子扔给了她。
  2
  赫尔曼原以为邻居们会跟玛莎在一起,可是家里没有别人。公寓里还跟他离开的时候一般黑。他俩默默地紧挨着站在一起。
  “我下楼去买灯泡,却把自己关在门外了,”他说。“你有蜡烛吗?”
  “要来干吗?不要,咱们不需要蜡烛。”
  他把玛莎带到他睡的那间房间里。这儿稍微亮一点。他在一把椅子上坐下,玛莎坐在床沿上。
  “有人知道这件事吗?”赫尔曼问。
  “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这事。”
  “要不要我打电话给拉比?”
  玛莎没有回答。他以为她可能由于悲伤没有听到他的话,不料她突然说:“赫尔曼,我再也支撑不下去了。这要牵涉到办各种手续,还需要钱。”
  “拉比在哪儿?还在养老院里吗?”
  “我走的时候他是在那里,可他应该飞到其他地方去了。我忘了那是什么地方。”
  “我想法跟他家里联系一下。你有火柴吗?”
  “我的手提包在哪儿?”
  “你如果是带回来的,我会找到它。”

  赫尔曼站起身,走去寻找手提包。他不得不像个瞎子似的摸索着走路。他摸到了厨房的桌面和椅子。他想到卧室去,但是心里害怕。玛莎会不会把手提包拉在医院了?他回到玛莎那儿。
  “我找不到。”
  “我是放在这儿的。我从包里拿出过房门钥匙。”
  玛莎站起身,两人在黑暗中瞎摸一气一把椅子碰翻在地,玛莎把它扶了起来。赫尔曼摸索着走进浴室,出于习惯他拉了一下开关。灯亮了,他看到玛莎的手提包放在洗衣篮的盖子上。小偷们忘记把药柜上的灯泡拧走了。
  赫尔曼拿起手提包,对它的分量感到惊讶;他高声对玛莎说,手提包找到了,浴室的灯泡没偷掉。他看了一眼手表,可是表停了,因为他忘了上发条。
  玛莎走到浴室门口,她的脸都变了样,头发乱蓬蓬的;她斜着眼看。赫尔曼把包递给她。他不能正视她。他对她讲话的时候,把脸转向一旁,像个不可以朝女人看一眼的虔诚的犹太人。
  “我得把这个灯泡装到电话机旁的那个灯头上去。”
  “干吗?好吧……,,赫尔曼十分小心地摘下灯泡,把已紧贴着自己的身子。他感激的是玛莎既没有骂他,也没有哭叫或大吵大闹。他把灯泡装到落地灯上,灯亮时,他心中感到一阵高兴。他打电话给拉比,一个女人来接电话。”兰珀特拉比到加利福尼亚州去了。“
  “你是不是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至少过一个星期。”
  赫尔曼明白话中的含意。如果拉比在这儿,那么他会负责办一切手续,可能还会负担丧葬费。赫尔曼踌躇了一下,然后又问在哪儿可以跟拉比联系上。
  “我没法告诉你,”那个女人过分殷勤地回答。
  赫尔曼关上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内。玛莎在这间屋子里坐着,手提包放在膝盖上。
  “拉比到加利福尼亚去了。”
  “嗯……”
  “咱们从哪儿着手干起?”赫尔曼问玛莎,同时也是在问他自己。玛莎过去说过,她和她母亲不属于任何负责办理自己会员葬礼的组织和犹太会堂。一切都得花钱:丧礼、墓地。赫尔曼不得不去见官员,请求照顾,贷款,提供保证。可是谁认识他呢?他想到了动物。它们活着没有纠葛,死了也不用麻烦任何人。
  “玛莎,我不想活了,”他说。
  “你以前答应过我,咱们要死在一起。咱们现在就一起死吧,我有很多安眠药片,足够咱俩用了。”
  “好吧,咱们把这些药片吞了,”他说,自己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是这个意思。
  “药片在我手提包里,咱们只需要一杯水就行了。”
  “开水咱们有。”
  他的喉咙缩紧了,几乎说不出话来。事情的发生和这样快就到达顶点使他感到狼狈。玛莎在她手提包里乱摸,他能听到钥匙、硬币和唇膏管相互碰撞和磨擦的声音。“我一向知道她是我的死亡的天使,”他想。
  个ts死之前,我想知道一下真相,“他听见自己这么说道。

  “什么真相?”
  “自从咱们结合以来,你到底对我是不是忠诚。”
  “你对我忠诚吗?如果你讲老实话,我也讲。”
  “我会讲老实话的。”
  “等等,我想抽支烟。”
  玛莎从烟盒里拿出一支香烟。她干任何事情都是慢吞吞的。他听见她用大拇指和食指转动香烟的顶端。她擦了一根火柴,火光中她的眼睛带着疑问的神情注视着他。她吸了一口烟,然后吹灭了火柴,火柴头还继续亮了一会儿,映红了她的指甲。“那好,让咱们听听,”她说。
  赫尔曼费了好大的劲才讲出来。“我只和塔玛拉有过一回。就是这些。”
  “什么时候?”
  “她住在卡茨基尔山旅馆里那会儿。”
  “你从没到卡茨基尔山去过。”
  “我当时跟你说是和兰珀特拉比到大西洋城去参加一次会议。现在该你讲了,”赫尔曼说。
  玛莎嘿嘿一笑。
  “你跟你妻子于过的事,就是我跟我丈夫干的事。”
  “那就是说他讲的全是实话叹?”
  “对啦,就是那回。我去要求他同意跟我离婚,他一定要这么干。他对我说,这是我能达到离婚目的的唯一方法。”
  “你庄严地赔咒发誓说,他是说谎。”
  “我的誓言是假的。”
  他俩默默无言地坐着,各人都在想自己的心事。
  “现在去死毫无道理了,”赫尔曼说。
  “那你想干什么?丢下我?”
  赫尔曼没有回答。他端坐着,脑子里一片空白。后来他说:“玛莎,do(l今晚一定要走。”
  “哪怕是纳粹也允许犹太人埋葬他们的死者。”
  “咱们不再是什么犹太人了,我没法再在这儿呆下去了。”
  “你要我干些什么?我在未来的十世都会下地狱的。”
  “咱们已经下地狱了。”
  “至少让咱们等葬礼完了再走,”玛莎只是勉强说了这么一句话。
  赫尔曼说:“我现在得走了。”
  “等一下。我跟你一起走。我到浴室去一下。”
  玛莎站起身。她拖着双腿走,皮鞋的后跟一路擦着地板。外面,那棵树一动不动地位立在黑暗中。赫尔曼跟它告别。他最后一次费心揣测它的神秘性。他听到自来水的哗哗声;显然是玛莎在洗脸。他平静地站着,热切地倾听,对他自己和对玛莎愿意跟他一起走感到惊异。
  玛莎走出浴室。“赫尔曼,你在哪儿?”
  “我在这儿。”
  “赫尔曼,我不能离开我母亲,”玛莎平静地说。
  “不管怎么,你不得不离开她。”
  “我想葬在她的墓旁。我不想埋葬在陌生人中间。”
  “你会葬在我的旁边。”
  “你是个陌生人。”
  “玛莎,我得走了。”
  “等一下。既然这样,你回到你的乡下人那儿去。别离开你的孩子。”
  “我要离开任何人,”赫尔曼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地狱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夜城4·魔女回归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什么东西都有,从神圣的遗产到污秽的法器一应俱全。不过除非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然我绝不推荐任何人参加夜城里举行的拍卖会。虽然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敢在拍卖会中跟我抢标,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席任何拍卖会了,因为每次我都会在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前先标下一堆垃圾。有一次我意外标到了一张召唤妖精用的“普卡”,结果就出现了一只只有我才看得到的花花公子玩伴女郎,足足跟了我好几个月。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归来记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在刑事专家看来,”福尔摩斯先生说,“自从莫里亚蒂教授死了以后,伦敦变成了一座十分乏味的城市。”“我不认为会有很多正派的市民同意你的看法,”我回答说。“对,对,我不应该自私,”他笑着说,一面把他的椅子从餐桌旁挪开,“当然这对社会有好处,除了可怜的专家无事可做以外,谁也没受损失。在那个家伙还活动的时候,你可以在每天的早报上看出大量可能发生的情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