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幽巷谋杀案 - 幽巷谋杀案 第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个年轻女人太傲气了点。”贾普抱怨道。
  两人又来到艾伦夫人的卧室,尸体已拍完照被抬走了,指纹专家取证后也离开了。
  “把她当作傻瓜可不太明智,”波洛表示赞同,“她绝对不傻,实际上,她是个特别聪明而又自信的年轻女子。”
  “会是她干的?”贾普带着瞬间的一线希望问道,“她可能会干的,你知道。我们必须找到她不在现场的证据。关于那位年轻人发生了一些争执——那位大有前途的国会议员。我觉得她对他的评价太苛刻了。听起来很是可疑,一定是她自己喜欢上了他而他却拒绝了她。她是如果愿意的话会杀死任何人的那种女人,而且杀人的时候还动了脑筋。对,我们必须去找她不在现场的证据。她选了个合适的时机,毕竟埃塞克斯郡不算太远。有很多次火车,还有汽车。弄清诸如她昨晚是否因头痛早些上床之类的证据会非常有价值的。”
  “你说得对。”波洛附和道。
  “不管怎样,”贾普接着说,“她对我们隐瞒了什么,哎?你没感觉到吗?这年轻女人知道一些事情呢。”
  波洛深以为然。
  “是的,这很明显。”
  “这类案子里总有些困难,”贾普抱怨道,“人们宁愿闭口不言——有时出于高尚的动机。”
  “谁都不能责备他们,我的朋友。”
  “是啊,可这让我们更难办了。”贾普牢骚满腹。
  “这恰恰能充分展示出你们的机智灵敏的优势啊。”波洛安慰他说,“顺便问一句,指纹怎么样了?”
  “好了,的确是谋杀。手枪上没留下任何指纹,在放到她手里之前被擦得很干净。即使她用那种胳膊绕头的奇怪姿势,也必须举起手枪,而她绝对不可能在杀死自己之后又把手枪擦一遍的。”
  “是,是,明显表明有种外力作用。”

  “不然指纹会令人失望的。门把手上没有,窗户上也没有。想想看,嗯?应该到处都留下艾伦夫人的指纹才对。”
  “詹姆森有什么发现吗?”
  “从那个钟点工那儿吗?没有,她讲了一大堆,可实际知道的并不多。证实了艾伦和普伦德莱思相处得很好。我已经派詹姆森出去到巷子里做些调查。我们还得跟拉弗顿-韦斯特先生谈谈。看看昨天晚上他在哪儿,干些什么。同时我们还得查查她的文件。”
  他立即开始行动。时不时地咕哝几句,扔给波洛某件东西。很快就搜了个遍。桌子里面没多少文件,而且收拾摆放得整整齐齐。
  最后贾普往桌子上一靠,叹了口气:
  “就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说对了。”
  “大部分物件都一目了然——收据,几张没付的账单——没什么特别的。社交邀请函,朋友的便条,这些东西……”他摊开手里的七八封信件,“还有她的支票和存折。没有能让你感兴趣的吗?”
  “是的,她透支了。”
  “其他的呢?”
  波洛笑起来。
  “你是在考我吗?不过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三个月前从银行取出了三百英镑,而昨天又取了两百英镑……”
  “并且支票本上没有留下任何存根。除了几笔小数目没开别的支票——最多十五英镑。我跟你说——房间里找不到这笔钱。一个手提包里有四英镑十先令,另一个包里有一两个先令。我认为已经很清楚了。”
  “你的意思是她昨天支付了那笔钱?”
  “对,问题是她付给了谁呢?”
  詹姆森警督推门进来了。
  “哦,詹姆森,有什么收获没有?”
  “是的,先生,有几件事。第一,没人确切地听到了枪声。两三个女人说她们听见了,因为她们以为自己听见了——可就这么多,那些爆竹放起来,连狗耳朵也听不出来。”

  贾普嘟哝了一句:
  “别指望了,接着说吧。”
  “昨天下午和晚上的大部分时间艾伦夫人都在家。大约五点钟回来,之后六点钟左右又出去了一趟,不过只是到巷尾的邮筒寄信。九点半左右开来一辆小车——旗燕牌轿车——一个男人下了车,据描述约四十五岁,像军人一般健壮——有绅士派头,深蓝色大衣,圆顶礼帽,牙刷胡子。詹姆斯·霍格,住在十八号的司机说曾经看见他来拜访过艾伦夫人。”
  “四十五岁,”贾普说,“不太可能是拉弗顿-韦斯特。”
  “这个人,不管他是谁,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大概十点二十分离开的,还在走廊里停下来和艾伦夫人说话。小男孩弗雷德里克·霍格从旁边经过时听到了他说的话。”
  “他说些什么?”
  “‘好吧,仔细考虑一下再通知我。’然后她说了句什么,他回答,‘好的,再见。’说完他钻进汽车,开走了。”
  “是在十点二十分。”波洛思索着说。
  贾普摸了摸鼻子。
  “十点二十分时艾伦夫人还活着,”他说,“还有呢?”
  “没有别的了,先生,据我的了解,住在二十二号的司机十点半回来的,他答应给孩子们放焰火。他们正等着他呢——巷子里其他的孩子也在等。他放焰火时大家都围在旁边看。后来大家都回去睡觉了。”
  “没别人进入十四号了吗?”
  “没有——不是说没人去,只是没人注意到罢了。”
  “嗯,”贾普说,“你是对的,好了,我们不得不去找这位‘有牙刷胡子的军人式的绅士’了。很明显,他是最后一个见到艾伦夫人还活着的人。我想知道他是何许人?”
  “普伦德莱思小姐也许会告诉我们的。”波洛建议。

  “她也许会,”贾普丧气地说,“也许不会,我并不否认如果她愿意的话,她会告诉我们很多东西。你怎么样,波洛,老伙计?你和她单独谈了一会儿,你不是夸口你那种忏悔神父式的态度时常会博得好感吗?”
  波洛摊开双手。
  “哎呀,我们只谈了煤气炉。”
  “煤气炉——煤气炉,”贾普显得厌恶起来,“你是怎么了,老家伙?自从你来这儿以后,惟一感兴趣的就是羽毛笔和废纸篓。噢,对了,我见你往楼梯下面瞧了一眼,有什么东西吗?”
  波洛说:
  “一本球茎植物的书目和一本旧杂志。”
  “你究竟有何想法?如果有人想销毁罪证的话,你记着他们不会只把它扔到废纸篓里的。”
  “你说得非常对。只有无关紧要的东西才会那样被扔掉。”
  波洛谦和地说。贾普却怀疑地看着他。
  “好吧,”他说,“我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那你呢?”
  “Ehbien(法文,意为:好吧。),”波洛说,“我会检查完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还有垃圾箱呢。”
  他转身敏捷地步出房间,贾普望着他,一脸厌烦的神色。
  “疯了,”他说,“彻底疯了。”
  詹姆森警督礼貌地保持了沉默,他脸上却露出英国人的自负:“外国佬!”
  他大声说:
  “这就是那位赫尔克里·波洛先生!我听说过他。”
  “我的老朋友,”贾普解释道,“不要以貌取人,提醒你一句,现在他仍然宝刀未老。”
  “有一点老朽了,先生,”詹姆森警督说,“就如人们所言,年龄不饶人呐。”
  “老样子,”贾普说,“但愿我知道他在玩什么把戏。”
  他走到写字台旁边,不安地注视着那枝翠绿色的羽毛笔。
或许您还会喜欢: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星际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1938年10月30日晚,一个声音在美国大地回荡:“火星人来了!”顿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真的以为火星人入侵地球了,纷纷弃家而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原来是广播电台在朗读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作品《世界大战》。一本小书竟引起社会骚乱,这在世界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睥睨天下的19世纪末叶。火星人从天而降,在伦敦附近着陆,从而拉开了征服地球战争的序幕。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