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 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01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一、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①伦敦的罗思柴尔德家族在1833年不列颠帝国废除奴隶制后,曾拿出2000万英镑用于补偿奴隶主的损失;此外,他们还为支持1854年的英俄克里米亚战争提供了1600万英镑的贷款;1871年,他们又拿出1亿英镑替法国支付普法战争的赔款;他们还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铁路,所有法国给俄国的赔款,都是由该家族提供的。在美国内战期间,他们已成为美国联邦财政的主要财源;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控制。罗思柴尔德家族是犹太商人最会赚钱的代表,罗思柴尔德有5个儿子,他们分别控制了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法兰克福、纽约和柏林的金融市场,控制欧洲的经济命脉长达200多年。“我们所有的不幸都是由那些拼命往上爬的犹太人造成的。我们的精明之士实在太多,我想劝阻犹太人不要跑得太快。他们的步子不应迈得如此之大。” ②说这番话的,是19世纪的另一个欧洲富翁莫里茨?赫希男爵(又译“希尔施” ,1831~1896)。赫希是当时最成功的犹太企业家和最慷慨的人,财产超过1亿美元,但并不是最有名的,因为罗思柴尔德才是犹太商人的代表。1875年,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累利③了解到英国能够通过购买股份而控制苏伊士运河,而唯一能拿出这笔数额巨大现金的人是莱昂内尔?罗思柴尔德男爵。他即刻派秘书科雷前往银行会见男爵。“需要多少钱?” 罗思柴尔德问道。“400万英镑” 。“什么时候要?” “明天。” 男爵捏弄着一颗麝香干葡萄,扔进嘴里,噗地吐掉皮,“谁为您担保?” “英国政府。” “行。” ①罗思柴尔德的发迹,除了与他个人的艰苦创业有关,最主要的得益于迈耶成功的取悦了一个地方的领主威廉九世比海姆公爵。威廉九世不仅对于古钱币搜集非常狂热,而且对于搜刮民脂民膏很有一套。传说当时只要他的情妇多生一名私生子,他就会抬高一次盐税,以便让他们能够享受贵族般的生活。由于威廉风流成性,以至于有近70名私生子——因而盐税涨了近70倍。威廉还有一种折磨子民的“高超” 方式,那就是向英王乔治三世出售雇佣军,用以镇压美国革命。威廉九世对每一名步兵收费51萨尔(旧德国银币),每死一个再收一次相同的价钱——因为死一个就少一个将来可出售的存货,受伤3个相当于死1个,为此他也收取相同的价钱。②真是丧尽天良!为了讨好威廉九世,迈耶只得去向情绪变化无常的威廉鞠躬作揖,并极尽谄媚阿谀、溜须拍马之功夫。迈耶不仅替威廉九世完成过无数次机密任务,还冒险多次帮助威廉九世避难。他不仅获得了威廉九世的奖赏,还从而获得了威廉九世大量的高利润资金的独家放款协商权,至于威廉九世资金的需求者——那些令人生厌的贫穷欧洲贵族——在那个缺乏资金和授权银行的时代里,他们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筹码,只得任人宰割。于是,罗思柴尔德家族迅速在欧洲上流社会出人头地。19世纪40年代初期,德国犹太大诗人海涅去巴黎拜访罗思柴尔德,他亲眼目睹了这位高贵的银行家是如何的威风。据海涅描述,那些股票投机客在罗思柴尔德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卑躬屈膝的姿势,可能连最佳的特技演员都难以达到。有一天,海涅亲眼看到詹姆士?罗思柴尔德的一名仆人端着餐盘经过走廊,当时在场的一名投机客居然本能地向残肴致敬。于是海涅深信,任何豪无自尊的人最终都会成为百万富翁。
  第102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甚至一些国家领导人也来讨好罗思柴尔德家族。在普法战争期间,巴黎被普鲁士人围攻近4个月。在这段物资缺乏的时期,无路可走的巴黎人到动物园去找肉吃,拿猫肉、鼠肉当晚餐。威廉九世、首相俾斯麦以及毛奇元帅不堪目睹如此惨状,全都躲到了罗思柴尔德家族的城堡中。甚至连威廉九世在这座偌大的庄园闲逛时,都不由得感到眼花缭乱,并且不无感叹地说:“这一切也只有罗思柴尔德家族才有办法拥有。” 俾斯麦在罗思柴尔德家的后花园从空中捕猎山鸡,而且乐此不疲。而当打猎归来,他便急不可耐地叫主人用这些鲜美的野味来下酒。当问及一名永远都不会违背主人意志的老总管时,他说在城堡中一瓶酒都没有。俾斯麦自然觉得非常可疑。总管受到威胁之后,才不得不改口表示,有100瓶波尔多葡萄酒在城堡内。俾斯麦仍旧怀疑,派遣部队对整座城堡进行搜索,结果发现几万瓶酒藏在地窖内。尽管愤怒的俾斯麦原本要将整座城堡烧毁,后来还是认为坐下来好好品味美酒才是聪明之举。曾经是皇室仆人的罗思柴尔德家族,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摇身一变,成了和威廉九世和俾斯麦平起平坐的人物。而这一切,和罗思柴尔德家族天才的理财投资能力是分不开的,像威廉九世这些有大笔过剩资金的人物,急需银行家帮着投资,因为私人银行置身于皇族争端之外,能够专心追求利润,不必为政治干扰担心,而一旦遇到麻烦,领主又可以双手一摊,把全部责任都推给那个固执的银行家。大诗人拜伦曾写过一首四行诗来讽刺这些银行权贵:是谁让新与旧、痛苦与欢乐并存于世?是谁让政界人士变得那样巧舌如簧、八面玲珑?是拿破仑的双倍英灵?还是犹太人罗思柴尔德和同僚克星斯汀?霸菱?①与此同时,美国的另一位金融大亨——摩根戴着高帽、身着大礼服,腆着大肚子也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当他走在大街上,如果有对他纠缠不清的摄影记者,他就会用手杖作为武器来打人——强烈的男性荷尔蒙充满他的全身,使他渴求大型交易、大型游船和大胸脯女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第一次见到摩根后,就讨厌摩根,他回忆说:“我们是聊了一些比较愉快的话,但我可以看得出来,摩根就是摩根,高傲,看不起任何人。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像他这样不可一世。” 尽管许多书中将摩根和洛克菲勒都当做犹太人,但他们的正规传记中却找不到有关他们犹太血统的蛛丝马迹。而在金融界中,堪与罗思柴尔德比肩的犹太人恐怕只有前文提到的欧洲首富赫希男爵和比罗思柴尔德家族早半个世纪就进入银行业的华伯格家族。赫希虽然没有罗思柴尔德家族那么有名,但在每一招中表现得比罗思柴尔德还罗思柴尔德。1891年10月,他在自己的城堡里举行了历时2周、令客人难以忘怀的盛大招待会。应邀出席招待会的嘉宾有威尔士亲王、丘吉尔首相的母亲等人。在5天的狩猎游戏中,宾客们共射杀了1.1万头猎物。赫希的毕生宏愿是,在新的世纪里重新造就犹太人。在他生命的后10年,他向犹太殖民委员会捐助了10亿美元。
  第103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罗思柴尔德家族的发迹史,是一部传奇的财富创造神话,同许多犹太大亨一样留在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以兴趣和专长作为成功的阶梯18世纪德国的法兰克福有一条脏乱不堪的犹太街,飘泊流浪到此的犹太人在这里受着苛刻的“贱民” 待遇。德国政府禁止他们随意走出他们的居住区,出门时必须佩戴犹太人的黄色星形标记。其他市民见到犹太人,不是露出睥睨的神色,就是做出恨不得拿石头砸他们的模样。罗思柴尔德金融王国的创始人迈耶?罗斯柴尔德就是在这样备受歧视的犹太区度过了他艰难的童年时期。他的父亲经营一家小杂货店兼做一些古旧币兑换生意,收入仅够养家糊口,往往还得替别人打杂儿赚点外快来贴补家用。在迈耶大约10岁的时候,父亲便开始传授他做生意的方法。迈耶不但从父亲那里学到了赚钱的技巧,也培养了对古钱币和其它古董的兴趣。在父亲的影响下,迈耶十分爱好犹太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诗篇和传说,并且很自然地动脑筋把自己的嗜好与生意结合在一起,这便是进行古旧钱币的买卖。他十分起劲地收集中东、俄国,以及欧洲的古旧钱币,加以整理出售。但在当时,对古旧钱币有兴趣的人并不很多,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古钱币有什么价值。犹太街上的居民对古旧钱币更不热衷,他们一心想要的只是目前能直接流通的货币。而信奉基督教的市民同样毫无兴趣。对此,迈耶并不在意。他自幼接受忍耐的教育,具有惊人的耐心和毅力,再加之家境贫困,更深切地体会到人生需要忍耐、忍耐再忍耐。另外,对这些古物的浓厚兴趣,无疑也是推动他的巨大力量。他孜孜不倦地钻研其中的奥秘,广阅有关古旧钱币的奇闻趣事,研究鉴定古旧钱币的方法,并尽可能地大量收集古旧钱币。渐渐地,他学得了一门足可称之为“古旧钱币学” 的专门知识。凭着三分兴趣和七分执著,他持续努力着,尽管几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他的生意并没什么起色;尽管人世间道路崎岖难行,失望总是占据了绝大多数,但他依然雄心勃勃地争取着一切机会。终于有一天,命运有一线转机,迈耶得到了向一位护卫德国的贵族将军兜售古钱币的机会。他为此作了一番精心的准备。他把他收集到的古钱统统拿出来给将军和他的朋友们观赏,并侃侃而谈每一枚钱币的来历和有关的典故。尽管他那时只是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可他那博古通今的古钱知识和幽默风趣的谈吐却深深吸引了所有人。此外他还别出心裁地利用犹太音乐作为讲解时的背景音乐,更取悦了在场的人们。
  第104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结果不难预料,他激起了大家对古钱币的兴趣,纷纷向他购买。迈耶暗想,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他接近更有购买力的贵族的唯一门道,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随时为这些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积少成多和独辟蹊径“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塔木德》这样告诫人们。只有上帝才能一下子造出大海,人类若想造出大海,则必须先从小河川造起。勤奋不懈、坚强忍耐和精打细算是必备的基本条件,只有形成正确的积累观念,一步步脚踏实地向前迈进,才有可能收获到累累硕果。纵观所有白手起家的成功者,其经历中的前半段无不是一点一滴地持续着累加式的努力,而其后半段的成果则以倍数相乘式地回报着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没有经历过孜孜不倦的点滴积累,不可能得到最后的成功。这种积少成多的生意原则也是人生的成功秘诀。现实社会就像层层的筛网,无论在哪个时代,哪种社会,人们都必须靠持之以恒的努力来使自己不断壮大,才能始终留在筛网之上;而那些混沌度日或懒惰成性的人,只能从筛眼里一层层地直落下去。迈耶便是如此持续不断地一分一分积累着在旁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果实。他虽然顺利地卖掉了一些古钱币,却没有赚到多少利润,生活仍然相当贫困。但他毫无怨言地拼命节衣缩食,设法四处收购多式多样稀奇古怪的古钱币。犹太人重视金钱,因为金钱是生存的依靠,能提供许多有利的机会。但他们更重视智慧,尤其善于挖空心思地寻找独特的窍门。对犹太人来说,财产随时有失去的可能,但存在头脑里的智慧和诀窍却是谁也夺不走的。迈耶在这一点上可称是一个十分出色的犹太人。针对他的顾客都是属于上流社会这一特点,他为他的古币生意开拓了一条独特的途径,并下功夫搞了一个一般商人无法模仿的噱头。他将古币以邮购的方式有计划地推销给各地的皇亲贵族。他把各种稀罕奇珍或来历不凡的古币编印成精美的目录,并一一附上亲笔书信,寄给那些有希望购买的顾客。虽然邮购业务在今天来说,是一种十分平常的推销手段,但在当时仍属于封建制度的社会,领主们各自割地称雄,邮政业很不发达,所以它无疑是一种超前的构想。况且,当时的教育不甚普及,一般只有颇具教养的人才懂得阅读书写,因此迈耶的方法其它行业很难效仿。迈耶对于制作目录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他独具匠心地采用略具古风的文体来遣词组句,以突出他的商品的古风雅气。他不但反复斟酌每一个句子,对印刷也十分讲究,达不到理想效果的一概作废,重新印制。到后来,连那些编印《塔木德》的人们都不得不为他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

  第105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凭着卓越的专业知识和这种独特的邮购方式,迈耶的知名度慢慢地提高了,并由此逐渐步入佳境。①放长线钓大鱼迈耶不懈地“挖掘” 通往宫廷之路的努力终于得到结果。某天,他得到当地领主比海姆公爵的召见。这位公爵赢了一场棋赛,所以心情很好,恰巧又听手下人提起迈耶的古币。一直在等候着这一机会的迈耶于是以近乎赠送的价格不惜血本地向公爵卖出了他收藏的珍贵的古代徽章和钱币。事实上,这笔交易是迈耶日后建立罗思柴尔德财阀的关键。在比海姆的眼里,迈耶只不过是一个二十来岁、微不足道的犹太古钱商。他趁着赢棋的余兴买了大量的古徽章和钱币,而对迈耶本人自然毫无兴趣。然而,迈耶并没有把这笔交易当做赚一大笔钱的机会,其真正的目标在于开拓更具长期性的大批买卖。迈耶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要在这个犹太人备受歧视的社会里脱颖而出,接近手握巨大权势的领主并博得其欢心是最有效的手段。他借这次受公爵召见的机会,不但把花了很多心血以高价收集的古币以低得离奇的价格卖给公爵,同时还极力帮助公爵收集古币,还经常为他介绍一些能够使其获得数倍利润的顾客,不遗余力地帮公爵赚钱。如此一来,公爵不但从买卖中尝到了不少甜头,对古钱币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迈耶和他的关系逐渐演变为带伙伴意味的长期关系,远非只是普通的几笔买卖关系。如果说一两次的舍本大减价一般人也可以做到的话,迈耶这种一直舍本帮别人赚钱的做法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他得以在宫廷出出进进,但自己在经济上仍然相当拮据。他为了实现长期战略,宁可舍弃眼前的小利。这种把金钱、心血和精力彻底投注于某特定人物的做法,日后便成为罗思柴尔德家族的一种基本战略。如若遇到了诸如贵族、领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潜在利益的人物,他们就甘愿作出巨大牺牲与之打交道,为之提供情报,献上热诚的服务;等到双方建立起无法动摇的深厚关系之后,再从这类强权者身上获得更大的收益。放长线钓大鱼,舍小利获大利,这就是迈耶的生意经。在迈耶25岁那年,他获得了“宫廷御用商人” 的头衔。迈耶的策略奏效了。从根本上说,这个头衔只是一个好听而空洞的名称罢了,其作用仅在于确认迈耶被允许与宫廷做生意。但时隔不久,潜在的好处便显露了出来:迈耶可以进行身为犹太人原本被严格限制的旅行;一直不同意把女儿嫁给他的岳父也同意了他们结婚;而最重要的是迈耶接受了比海姆公爵的一部分资产处理权。从替比海姆公爵兑现数量并不多的汇票开始,忍着公爵对他的犹太人身份的鄙视,迈耶为实现其战略一直坚守着他聚沙成塔的法则,踏踏实实地努力着,最终取得了公爵的信任。
  第106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尽力地为公爵服务了将近20年,虽然他的物质生活日渐有了很大改善,但他个人的财产仍远未达到令人侧目的程度。在迈耶45岁的时候,爆发了法国大革命。比海姆公爵作为欧洲最大的金融家之一,自然不会错过这一良机。他大规模地从事军火买卖,并把他庞大的资金借给缺少军费的君主和贵族以赚取高额利息。时隔不久,借据、期票以及珠宝便滚滚而来,堆满了他的保险库。在这急剧变化的时代,正需要头脑灵活的商业人才。迈耶为比海姆公爵效命了20年,今天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他非常活跃地协助公爵进行金融和军火交易。迈耶趁着纷乱的时世,借着公爵提供的巨大威望和便利,同时为自己赚取了暴利,为罗思柴尔德家族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根基。使他的家族在19世纪的100年之中,积累了4亿英镑的惊人财产。迈耶有5个儿子,成年后每一位都成为举世罕见的金融奇才,分别在欧洲各国翻云覆雨,并共同建立了罗思柴尔德国际金融王国。长子亚姆希在德国法兰克福、次子萨洛蒙在奥地利维也纳、三子尼桑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四子查尔斯在意大利拿波里、五子则在法国巴黎,使罗思柴尔德家族金融王国的触角几乎遍及了整个欧洲大陆,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之柱” 迈耶的三儿子尼桑?罗思柴尔德年轻时在意大利从事棉、毛、烟草、砂糖等商品的买卖,很快便成了大富翁。这位传奇式人物的表现很令人称道,不过他最使人称奇的是,仅仅在几小时之内,就在股票交易中赚进了几百万英镑。那是在1815年6月20日,伦敦证券交易所一早便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人们都翘首望着“罗思柴尔德之柱” 。因为已是交易所内举足轻重人物的尼桑?罗思柴尔德在做证券交易时总是习惯地靠着厅里的一根柱子,所以大家都把这根柱子叫做“罗思柴尔德之柱” 。就在前一天,即6月19日,英国和法国之间进行了关系两国命运的滑铁卢战役。如果英国获胜,毫无疑问英国的政府公债将会暴涨;反之如果拿破仑获胜的话,英国的公债必将一落千丈。因此,交易所里的每一位投资者都在焦急地等候着战场上传来的消息,只要能比别人早知道一步,哪怕半小时、10分钟,也可趁机大捞一笔。战事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方,与伦敦的距离在当时来说是十分遥远的。因为当时既没有无线电,也没有铁路,除了某些地方使用蒸汽船外,主要靠信使用快马传递消息。而在滑铁卢战役之前的几场战斗中,英国均吃了败仗,大家都觉得这次也是凶多吉少。
  第107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这时,尼桑面无表情地靠在“罗思柴尔德之柱” 边开始卖出英国公债了。“尼桑卖了!” 的消息马上传遍了交易所。尼桑卖出英国公债——英军败了!所有人毫不犹豫地马上跟进,转眼间英国公债暴跌。尼桑面无表情地继续抛出。正当公债的价格直线下跌几近一文不值时,尼桑却突然改变了主意,转而开始大量买进。交易所内顿时一片沉寂。这是怎么回事!尼桑玩的什么花样?追随者们感到方寸大乱,纷纷交头接耳:尼桑不断地买进暴跌的公债,看来不像是单纯的套利!就在人们还没有理清头绪的时候,官方宣布了“英军大胜” 的捷报。交易所内又是一阵大乱,公债价格持续暴涨。而此时的尼桑却悠然自得地靠在柱子上欣赏着这乱哄哄的一幕。无论尼桑这时的心情是激动不已也好,或者是陶醉在赢得一场赌博的胜利感之中也好,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大笔的钱财如决了堤的洪水般流到了他的钱包里。那么,尼桑为何能如此出神入化地大赚一笔呢?从表面上看,尼桑似乎是在进行一场赌资巨大的赌博。如果英军在滑铁卢战役中吃了败仗,他岂不是要损失一笔巨额钱财?实际上,对于尼桑来说,这并不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而是一场精密计算好了的赚钱游戏。滑铁卢战役的胜负决定了英国公债价格的涨落,这是任何一个投机者心里都清楚的,因此每一个人都一心一意地想比别人早得到官方情报。唯独尼桑却例外,因为他根本没想要依靠政府发布的消息,他有他自己的情报网,可以比英国政府更早了解到实际情况。他们五兄弟分散在欧洲各国,但他们却一直保持着彼此间的频繁联络,从有关商务的消息直到一般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无一不互通有无。他们非常重视这一点,认为这是维系罗思柴尔德家族繁荣、安定的命脉所在。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如此,情报就是命脉,情报就是金钱。在那个时代,想要频繁、快速、安全地交换情报,光靠政府的邮差是不行的。因此,罗思柴尔德家族早就建起了一个横跨全欧洲,属于本家族专用的情报传递网,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及设备,不论气候何等恶劣也随时待命出发。他们深深地了解迅速得到情报的重要性,所以每年都不惜花大本钱扩充和更新装备,在传递速度和安全性上远胜于驿站邮政,甚至有时比政府的情报网更胜一筹。他们的信使携带着现金、证劵、信件或其它东西穿梭般地在欧洲大陆上各处流动。正是有了这一高效率的情报通讯网,使尼桑比英国政府更早地知道了滑铁卢的胜败情况。

  第108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6月19日晚,罗思柴尔德家族情报组织中的某人得到了英国获胜的快报,立即从鹿特丹搭乘专用快船渡过多佛尔海峡到达英国,将快报交到正在等待的尼桑手中。尼桑接过快报只瞄了一眼标题便立刻登上马车急速赶往伦敦,——他得到的消息比英国政府早了几小时。尼桑到达伦敦后,发现还没有任何人知道英军已获胜利,他的脑袋便又飞快地转了起来。若换了一般人,到了交易所后必然会迫不及待地动手买进,这也无疑可以大赚一笔。而尼桑却想到了要利用自己的影响设一个陷阱:先是不断地抛出,引起交易所内的混乱;真到时机差不多了,估计胜利的消息即刻就会传到的时候,就转而以低价买进。所获利润自然是直接买进的数倍。由此说来,尼桑根本就不是参加一场胜败难测的赌博,而是经过精心计划好的一个大陷阱,把交易所里的那些盲目跟随者玩得昏头转向。说穿了之后,这一计划似乎很简单。但若没有高效牢固的通讯网作后盾,如此大规模捞取暴利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另外,买卖的数量、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也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与其他兄弟们比起来,尼桑的相貌不算是最好的,谈话的技巧也并不高人一筹,但在善结人缘这一方面,他却是最出色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或许与他特别喜欢笑话有关。为了这一爱好,他甚至建立了一套特殊的“笑话快递” 制度。“笑话是水,犹太人是鱼。” 犹太人本身就是一个“爱笑” 的民族。他们认为,笑话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博得人心的有力武器,其效果不见得比给予实际利益来得差。在长期遭受迫害的日子里,他们利用笑话来舒解身心,克服精神上的沮丧,让一切的不快随着放声大笑而烟消云散,重新获得内心的平衡,恢复蓬勃的生机。尼桑更是把笑话作为攻入人心的最佳武器。虽然罗思柴尔德家族的人都擅长于运用轻松风趣的谈话技巧,尼桑却更突出地把它当做打入英国宫廷的利器。他用笑话弥补了刚到伦敦时说英语能力不好的缺陷,也把它当做一种商业上的手腕。对于有利可图的事情,尼桑是很舍得花钱的。他的通讯网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他尽快收集和传递欧洲最新的笑话,以便他可以运用新鲜的笑话在伦敦社交界大出风头,广结人缘。这个笑话快递网不断扩大,甚至驻在伦敦的各国外交官,都把欧洲各地正在流行的各种笑话或讯息当报告似的迅速传递给罗思柴尔德家族。直到今天,在伦敦罗思柴尔德银行的档案馆里还保存着当年欧洲各地送来的笑话信件。①“用钱敲门,没有不开的”
  第109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早年奥地利奉行十分顽固的反犹太人政策。他们不仅不准犹太人拥有土地、不准犹太人进入政府和法院任职、不准犹太人从事律师等行业,甚至犹太人结婚都必须提出特别申请。这种极其歧视犹太人的政策即使到了19世纪初也没有多少缓和。但后来奥地利政府出现了财政上的困难,为了筹集军费和发行政府公债,终究不得不借重犹太人的金融头脑和理财能力。罗思柴尔德家族发现时机已成熟,于是便遣次子萨洛蒙到奥地利开辟新天地。他们提出这一人选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三子尼桑在那样的环境里会显得过于锋芒毕露,小儿子杰姆斯则太新潮时髦而过分醒目。萨洛蒙为人和善亲切,彬彬有礼,最适合去反犹意识强烈的奥地利周旋。萨洛蒙到达奥地利后,经过一番深入考察,定下了一套巧妙的行动计划。他认定不能采取直截了当的强硬手段,必须展开迂回柔和的攻势。理由很简单,在这样的反犹风潮里,采取任何对抗性的手段,都无异于火上浇油,会造成对自己更不利的局面。“向井里吐口水的人,早晚都会喝到井里的水。” 另外,罗思柴尔德家族在决定由发迹的法兰克福向奥地利扩展的时候,曾和奥地利政府的高级官员秘密接触过。罗思柴尔德家族想迁入的打算使他们颇为动心,想到随之而来的巨额税金收入和其它连锁产生的好处,奥地利政府十分爽快地许诺给予罗思柴尔德家族特别迁移许可。不料,前来奥地利的只有萨洛蒙一个人,不免让奥地利政府大失所望,甚至产生了上当受骗的感觉。于是萨洛蒙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迅速扭转这种局势。首先他提出了承包发行奥地利国家公债的申请。不过萨洛蒙不想让这种公债成为一般性的国家公债,他打算将其附上彩券,使之成为一种从未有过的独创性国家公债。设想公布以后,奥地利公众的保守加上极其根深蒂固的反犹意识,使他们对这种新鲜的、彩券形式的高利率公债感到强烈的愤怒,一时批评抵制之声不绝于耳。不过萨洛蒙却不为所动地保持着极大的信心,仍然镇定、温和地面对着这股反对浪潮,巧妙地借用报纸等传播媒介的影响来激发人们投资购买的热情。情况的发展最终完全如萨洛蒙所预料的,罗思柴尔德的显赫名声消除了人们的顾虑,彩券激起了人们的投机心理,国家公债开始暴涨。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奥地利政府甚感满意,购买公债的人们也得到了实际利益。当然,从个人获益上来看,萨洛蒙获利最大,既赚到了承办发行的手续费,又赚到了公债暴涨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就这样,萨洛蒙在强烈反犹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扎下了稳固的地盘,甚至成了该市的荣誉市民。
  第110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接下来,在奥地利修建铁路这件事上,萨洛蒙再次将他巧妙的处事方式和魅力十足的谈判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史蒂文森发明了蒸汽火车之后,英国便对铁路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十分的重视。不过一般人大多把搞铁路建设视为疯狂的行动,就连尼桑这样的精明人也认为铁路运输不能与马车运输相抗衡。等到铁路事业在英国打开了局面,显示出其光明前景之时,尼桑已失去了插手的机会。萨洛蒙收到尼桑送来的情报之后,立即开始考虑起这件事情来。奥地利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民族,要他们很快地接受“不用马的交通工具” 这种异想天开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即使是那些对火车略知一二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印象里那也是个恶魔般的庞然大物。要想在这里发展铁路事业是非常困难并且充满危险的,人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但萨洛蒙决定冒这个险。他悄悄地开始了准备工作:派遣大批人员到英国,从金融、技术等各个方面对铁路事业进行考察和研究;派人徒步调查将来铁路将要经过的地方,并设法收购沿途的驿站,以备将来把它变成火车站;买通报社和新闻记者,让他们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介绍有关铁路的知识和发展前景。经过将近5年的谨慎筹备,萨洛蒙终于向当时的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提出申请,要求开欧洲大陆之先河,构筑从维也纳至巴伐利亚长约100公里的铁路。由于事先已经和宰相等重要大臣们进行了充分的接触,所以此项申请没费多大的周折便得到了皇帝的批准。虽然做过了长时间大量的宣传工作,这项计划一经公布,还是立即招来了各方面的严厉抨击,大有使几年来为做准备工作所花的金钱和心血付诸东流之势。维也纳的各家报纸充满了反对萨洛蒙的攻击性言论,医生和其他专家学者也都纷纷站出来慷慨陈辞。医生们说道:“人类的身体无法承受时速24公里以上的速度。如果坐在这个恶魔般的庞然大物里任由它在奥地利横行的话,乘客将会七窍流血,即算不死,在通过隧道时乘客亦会窒息而亡。换句话说,火车就是一个巨大的棺材。” 研究精神病的权威学者则提出这样的警告:“现今社会变得日益忙碌紧张,人们的精神已经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如果再加上乘火车造成的紧张感,人类必然会完全疯狂。” ……各方面的人士都大声疾呼:“不能让这机械的恶魔在神圣的帝国存在!粉碎犹太人的阴谋!” 似乎萨洛蒙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尽管萨洛蒙平时与各报的新闻记者大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此时却也难以抵挡社会上广泛的反对舆论。更使人头痛的是奥地利的金融界人士趁机煽风点火,宣称由外国人来投资铁路事业将会给国家利益造成危机。
  第111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当然,凭着萨洛蒙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帝国内阁的非同一般的关系,他可以不理睬这些反对之声来个先下手为强。他也可以像五弟杰姆斯在法国的做法一样,不是很困难地把反对势力收买过来。杰姆斯在法国开创铁路事业的时候,也遇到了来自记者、医生、内阁官员以及地方士绅的反对,他所采取的是完全收买的方式。当然,这绝不是小恩小惠似的收买,而是符合罗思柴尔德家族财势的大规模行动。因此,当时法国的一些三流小报也天上掉馅饼似的大得了一笔好处。但萨洛蒙对这两种方法都没有采用。他认为,强硬的手段只会招来更强硬的反对,贿赂的做法太浪费精力和金钱。萨洛蒙最擅长的便是迂回策略,相信任何事情都必定有温和的解决之道。犹太人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除了注重金钱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拥有克服危机的智慧。他们坚信,只要肯动脑筋,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次萨洛蒙利用了股票的魅力,他宣称为了筹集铁路建设的资金,首期发行1.2万股的股票,其中8000股属于罗思柴尔德家族所拥有,剩下的4000股公开依序募集。结果就连那些坚决反对修建铁路的人也踊跃提出申请,地方上的金融家们也纷纷前来应募。最后,竟收到了将近8倍的申请函,这一招极为成功。正应了一句犹太人格言:“金钱一旦作响,坏话随之戛然而止。” 不过,在这一成功的背后,仍然有着一只看不见的黄金之手在秘密操纵着。萨洛蒙请了一批人前来应募股票,使得它的行情急速上涨。自然,外人并不知道这里头的圈套。这一计策初步瓦解了如火如荼的反对运动。但这股力量依然不可轻视,于是,萨洛蒙又想出另一条妙计,请来奥地利皇帝亲自出马。他向皇帝要求,把这条从维也纳至巴伐利亚的铁路命名为“斐迪南皇帝北方铁路” 。这一来不但可以满足皇帝本人的虚荣心,更具有说服大众的绝佳效果。这条铁路是欧洲最早、最大的一条正规铁路,沿线的地图、车站以及车辆本身都附上皇帝的名号,如此一来岂不是可以名传千古了吗?皇帝自然是毫不犹豫地批准了萨洛蒙的请求。萨洛蒙趁热打铁,请枢密院长和财政大臣支持这一事业。还为了这两人也能积极出力,提议在铁路的标识板和文件上共同印上两个人的姓名。至于宰相,萨洛蒙则请他担任铁路的名誉保护官。“斐迪南皇帝北方铁路” 的名称产生了魔术般的效果,罗思柴尔德家族的铁路变成了奥地利帝国的铁路,自然也就没有人胆敢反对挂着皇帝头衔的铁路建设。如此一来,萨洛蒙从根本上改变了局面,再次巧妙地解除了危机。
  第112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勇斗希特勒随着时光的流逝,由萨洛蒙在维也纳奠基的罗思柴尔德家族成为全奥地利最大的财阀。但到了第四代,这一家族在奥地利却经历了濒临破产的危险。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掀起了突如其来的大风暴,引起了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大恐慌,奥地利自然也不能置身于局外。外国资本纷纷抽走,金融状况达到了最恶劣的地步,罗思柴尔德家族在奥地利所经营的银行亦因此陷入经营危机。尽管如此,罗思柴尔德家族仍然是奥地利首屈一指的大富豪,同时不但依旧是中欧的大地主,在纺织业、矿产业及化学产品业也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在这时,毗邻的德国境内一股不祥的黑色势力开始迅速扩展开来,希特勒高举反犹太主义旗帜,逐步实施纳粹独裁统治。到1933年,希特勒终于成立了第三帝国,并渐渐表明了吞并奥地利的野心。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状况下,奥地利的犹太人纷纷逃亡。在维也纳的罗思柴尔德家族成员也前往巴黎或瑞士避难,只有路易?罗思柴尔德男爵为了保护家族在奥地利的财产而坚持留在维也纳。路易的个性沉着冷静,是个心胸豁达的人。在希特勒像发了疯似的向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的时候,他竟还有心情到阿尔卑斯山享受滑雪的乐趣。就连罗思柴尔德家族的紧急信使带着家族劝他立即逃亡的信件在滑雪场找到他时,他仍兴致丝毫不减。几天后,德军秋风扫落叶般占领了奥地利。一天傍晚,两名佩戴着纳粹臂章的黑衫队队员出现在维也纳的路易?罗思柴尔德家,不料,管家彬彬有礼地向来人表示:男爵不在家,正在打高尔夫球。一听这话,两名来势汹汹的纳粹信徒不禁对这位上流人物的行事方式感到大吃一惊,愤愤地勉强回去了。但第二天,又派来了6名队员要带走路易。男爵毫无惊慌之态,气定神闲地宣称自己必须吃完早餐才能出门。纳粹队员被他的威严气势所慑服,不得不表示同意。男爵在纳粹队员的簇拥下,走到一间极为豪华、香味弥漫的房间,一如平时一样,悠然自得地享用那顿丰盛精美的早餐,餐后还吃了水果,抽了根雪茄,服下治疗心脏病的药片,然后才满意地站了起来。路易虽然清楚自己此去前途未卜,却一点也不慌张,依然保持着傲气凌人的贵族气派,随纳粹队员登车而去。纳粹警察局长并不清楚男爵到底有多大的来头,只是对眼前这位身材瘦长、浑身散发出贵族气息的男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你就是罗思柴尔德男爵吗?你到底有多少财产呢?” 局长问道。显然这位局长不清楚,只有小财主才会时时记得自己的财产总数,真正的大富翁对自己究竟拥有多少财产是搞不清的。
  第113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如果把我的会计部门职员都找来,整理我在世界各地的产业和证券的报告,花上几天我想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吧!” 男爵面带讥笑地回答。局长觉得自己受了愚弄,十分恼怒地叫手下人把路易关进了牢里。抓到了罗思柴尔德男爵的报告传到柏林,立刻在纳粹高层产生了一阵不小的骚动。柏林方面马上下令把男爵押至盖世太保本部的一栋单独小楼里,由24名盖世太保负责专门看守。纳粹高层人物们开始盘算如何利用这张王牌来夺取罗思柴尔德家族的财产和权力。最后,他们提出,释放男爵的条件是向纳粹交出罗思柴尔德家族在奥地利的一般财产,以及该家族拥有的维克威兹公司的全部股权。这家公司拥有位于捷克的中欧最大的煤矿和制铁联合企业。这一企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如果能得到它,无疑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东欧的战略物资掌握在手中。这一交换条件是苛刻至极的,如果答应了这个条件,等于是宣布在奥地利的罗思柴尔德家族破产。家族对该公司所拥有的股权至少折合500万英镑以上,这完全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巨额的赎金。但罗思柴尔德家族却并不急于赎人,因为他们早已预见到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早作好了准备。其实,远在男爵遇绑票的前两年,罗思柴尔德家族就考虑到很可能会有德国吞并奥地利的一天,从而已把维克威兹公司的股权转移到了在英国的公司名下。这项工作进行得极其隐秘,希特勒政权自然不知道。当然,像维克威兹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企业想进行股权转移,必须先得到相关国家的一致同意,否则绝不可能办到。因此他们通过某种渠道提醒公司实体所在的捷克政府:“如果德国吞并了奥地利,维克威兹公司将会纳入德国的管理之下。” 对于持反德立场的捷克政府,这种情形是他们极不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他们向奥地利当局游说道:“如果德国占领了奥地利,捷克政府一定会把维克威兹公司归收国有。” 奥地利政府当然不愿眼睁睁地看着损失财政上的莫大收入。如此一来,两国政府基于各自的理由,都同意把公司的所属国籍变更为英国国籍。当然,在这背后,罗思柴尔德家族的“黄金之手”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经过几番周折,维克威兹公司的经营管理权终于转到英国一家保险公司的名下,而这家保险公司实际上仍属于在伦敦的罗思柴尔德家庭。这虽然不过是将该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从奥地利的罗思柴尔德家转到了伦敦的罗思柴尔德家,但在国际政治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维克威兹公司现在是属于英国的公司,在英国的保护之下,根据国际法,尽管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却无法任意染指英国的财产。
  第114节:金融巨擘罗思柴尔德
  纳粹本以为既吞并了奥地利,也就掌握了奥地利的一切企业;又在手上持有人质,无疑是占有绝对的优势。万没想到罗思柴尔德家族竟敢提出了谈判的要求。罗思柴尔德家族因为并无多少财产损失的后顾之忧,所以对交换条件绝不作轻易的让步。他们对纳粹所提出的要求答复是,可以在男爵平安获释之后,以300万英镑的价格出让维克威兹公司的管理权。希特勒听后震怒不已,原来的打算是做一笔无本生意,现在却反倒要他付出300万英镑,真是岂有此理!于是恼怒的希特勒以男爵的性命来威胁罗思柴尔德家族,但后者并无畏惧之意。对他们来说,如果一遇到威胁就无条件投降的话,也不可能建成势力遍及欧洲的金融王国了。双方的较量继续进行着,此时德国又一举吞并了捷克,并且占领了维克威兹。直到这时,希特勒才获悉它现在是英国的公司,受英国的保护,在国际法的约束下,希特勒也无可奈何。罗斯柴尔德家族与希特勒之间的谈判持续了将近一年,最后基本按罗思柴尔德家族的条件达成了协议,用罗思柴尔德家族在奥地利的一般财产交换男爵,让他平安抵达瑞士。两个月后,希特勒以290万英镑收购了维克威兹公司,不过这一项协议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没有履行。①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嘿,我却要说,我不要做公主,也不要做女仆,也永远不会去当女奴,不管我多少岁,我都是我,我都是女王。有男人说,我觉得你很好,只是你不需要我。怎么会呢?我很需要你啊。不,你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你根本不需要男朋友。 [点击阅读]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第1章为什么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1.1.从此摆脱“不会整理”的恶梦每当我介绍自己的工作:“我在开课教人怎么整理东西。”大部分人都会睁大眼睛,惊讶地说:“这样也算工作喔?”接下来就问:“整理东西还需要学喔?”的确,从“厨艺课”到“瑜加课”,甚至偶尔还会看到“打禅课”,学习才艺蔚为风潮,导致现在学习才艺这件事似乎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市面上却几乎没有出现所谓的“整理课”。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