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游思集 - 第二卷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1
  你用你的爱使我伟大,虽然我不过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个,颠沛在世俗的浪潮里,沉浮在世间无常的恩宠中。
  在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呈献他们贡礼的地方;在名垂不朽的情侣们,跨越时代的障碍互相致意的地方,你给我安置了一个座位。
  集市里,人们在我身边匆促地走过——他们从来没有注意到我的身躯在你的爱抚下变得珍贵,也决不会明白我的身躯里珍藏着你的亲吻,犹如太阳在自己的球体中珍藏着圣火而光耀万年。
  12
  今天,我的心儿像一个厌烦地把玩具都推开的孩子,对我建议的每一句话都摇着头说:“不,不是这个。”
  然而,为自己的模糊而痛苦不已的言语,缠绕着我的思绪,犹如彷徨在群山之上的云儿,等待着一丝不期而来的疾风,为它们如释重负地卸去雨珠。
  但是,请放弃这一切徒劳的尝试,我的心儿,因为在黑暗中,寂静将使得自己的乐曲成熟完美。
  我的生命,今天像一个正在举行忏悔的教堂,在这儿泉水不敢流动,不敢潺潺低语。
  你跨过门槛的时间还没有来临,我的爱;只要一想到你脚镯的铃声丁当地沿着小径而来,花院就会响起害羞的回音。
  请记住明天的歌曲在今天还是含苞的蓓蕾,如果它们现在看见你从身旁走过,会紧张地破裂还没有成熟的心儿。

  13
  你从哪儿带来了这一阵不安,我的爱?
  让我的心接触你的心,让我的吻把痛苦从你的沉默中吻去。
  黑夜从自己的深处抛出这短暂的时光,使得爱情可以在这孤灯独明,门扉紧闭的地方,建筑起一个崭新的世界。
  我们仅仅拥有一根芦笛,让我们的两对嘴唇轮流吹奏出乐曲吧;我们仅仅拥有一只花环,让我首先把它戴在你的头上,再用它绾我的头发作为皇冠。
  揭去我胸前的薄纱吧,我将在地板上铺好我们的睡榻;一个亲吻,一夜欢乐的睡梦,将充溢在我们那无边的小天地。
  14
  我所有的一切,我都已给你,只留下这一层毫无遮掩的矜持的薄纱。
  这一层薄纱,薄得使你暗暗地窃笑,我感到害羞。
  春风悄悄地把它吹走,我心脏的颤抖也在卷动着它,正如波涛卷动着浪花。
  我的爱,请你不要悲伤,假如我的四周保持了一层距离的薄雾。
  我的这层薄弱的矜持,并非只是女性的羞涩,它也是一根纤柔的茎枝,在这根茎枝上,我那甘愿相许的花朵,默默而优雅地弯身向你开放。
  15
  今天我穿上了这件新装,因为我的身体渴望歌唱。
  我以一成不变的面目把自己献给我的爱,那是不够的;我必须通过这种献出,每天制作出新的礼物;我身着新装,我不就像一个新的礼物吗?

  我的心像黄昏的天空,对色彩的追求怀着无限激情,因而我一次次地更换我的面纱,它们时而呈现出清新嫩草的绿色,时而呈现出冬天里禾谷的绿色。
  今天我的衣服染成镶嵌着雨丝的天蓝色,它为我的四肢带来了茫茫大海的色彩,带来了异域群山的色彩;衣服的褶裥里还飘荡着夏日的云朵在风里飞翔的欢乐。
  16
  我本以为我会用爱的色彩写下爱的词句,但它却深埋在我的心底,而眼泪苍白无色。
  如果我的词句毫无色彩,朋友,你可理解?
  我本以为我会用爱的曲调唱出爱的词句,但它却回响在我的心里,而我的双眸寂然无声。
  如果我的歌唱没有曲调,朋友,你可理解?
  17
  夜晚时分,我唱出了歌声,但你已不在那里。
  这歌曲找到了我寻觅一天的词句;是啊,在暮色降临后的那一片刻的沉静里,这些词句颤颤地化成音乐,恰如星星在此时开始熠熠地闪烁光芒;但你已不在那里。我希望在清晨把这首歌曲唱给你听,可是当你在我身边的时候,无论我如何尝试,虽然音乐来了,歌词却畏缩不前。
  18
  夜色渐深,即将熄灭的火焰在灯盏里摇曳。

  我没有注意到,黄昏——像这一天在河边最后一次把水罐汲满的一个村姑——在什么时候关上了她那陋室的门扉。
  我正在向你诉说,我的爱;我的心灵几乎没有觉察出我的声音——告诉我,这是否有任何涵义?它是否从生命的边缘之外给你带来了任何启示?
  而现在,由于我的声音已经沉寂,我感觉到万千的思绪瞠目地注视着自己那喑哑的深渊,夜色正因此而颤动。
  19
  在我们俩初次相逢的时刻,我的心里漾起了乐曲:“谁在永恒的远方,谁就永远在你的身边。”
  这乐曲如今寂然无声,因为我已经渐渐地相信我的爱只在我的身旁,我已经忘却她也在遥远的远方。
  乐曲充溢在两颗心灵间的无边的空间里,可是,这一切却被日常事务和行为的迷雾遮盖淹没。
  在羞涩的夏日夜晚,当微风从寂静处吹来一阵浩荡的低声细语时,我端坐在床上,为失去就在我身边的她而悲哀;我问自己:“什么时候我再能有机会,用带着永恒的节律的言语向她低声倾诉?”
  从你的倦怠中醒来吧,我的歌,冲破这习以为常的帷幕,带着我们初次相逢的无限的新奇,飞向我的在远方的爱人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