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一双绣花鞋 - 小说《一双绣花鞋》txt——第二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秋天美极了,这座号称“南美巴黎”的都市,宛如一只羽裳斑斓的水鸟,伫立在蜿蜒曲折的拉普拉塔河的南岸,背倚“世界粮仓”潘帕斯草原,翘首眺望着碧波万顷的大西洋。它的上面是万里如洗的蔚蓝色*天空。从高处看去,整个城市宛如一张铺开的特大棋盘,各式建筑随处可见。城市里多是酷似中世纪城堡的小钟楼,这些钟楼墙壁洁白而厚实,门窗上圆下方。城中还有不少哥特式教堂、罗马式剧院和西班牙式的庭院。市宜诺斯艾利斯有四百多年增爱分明的历史,1539年9月,西班牙人门多萨率领一支一千多人的远征队,分乘12艘船只从西班牙的圣卢卡尔港启航,开始对阿根廷进行殖民征服。这支部队在拉普拉塔河南岸登陆时,一个名叫桑乔伽西亚的人喊道:“这个地方的空气多好啊!”这句话于是成了这座城市名称的由来。
  作为南半球第一大都会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座四季长青、风光如画的城市。城内和城郊到处可以看到片片绿茵茵的草坪,许多街心公园都由绿树环抱着,使整座城市显得清新。明丽。著名的帕勒摩公园,占地30平方公里,园内草木葱定,百花竞研,两个人工湖碧波荡漾,轻舟如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西北郊,有一座美丽的虎城,位于巴拉那河口的一块三角洲上,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无数个天然的、绿树掩映的小岛。脱离pp组织的金炽和苏菲就隐居在这里的一座小岛上。
  三个月前,他们从香港乘飞机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买了一套公寓,过起幽静的隐居生活。
  苏菲携带巨款,为他们的生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他们有时在河上泛舟,欣赏晚霞和皎月;有时在酒巴间观看阿根廷民间歌手的演唱;有时开着自己买来的雪弗莱轿车,来到岛上的密林里,生起青火,烧烤一顿阿根廷人最喜欢的别有风味的烤牛肉;有时晚上就在河边清新的草地上,搭起帐篷过夜,第二天乘游艇饱览巴拉那河的自然风光……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秋天更美丽,金色*的树林特别使人心荡神摇,遍地的落叶就像黄金,一片金灿灿,那景色*像绝妙的黄铜色*的油画。河水显得更为幽蓝蓝的,几只-乳-白色*的汽艇横在岸边,周围没有人烟,偶尔有沙鸥的幽婉的啼叫……
  这一天,金炽举着报纸走到正在煮咖啡的苏菲面前,不冷不热地说:“中国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苏菲放下咖啡壶,苦笑了一下:“这与我们没关系了……”
  金炽摸了摸头发,幽默地说:“可是台湾当局的行政院长严家徐对美国记者声称,中|共的核子爆炸,绝不影响光复大陆的政策。”

  “这些都是屈话,鬼才相信,光复,光复,都叫嚷十几年了,还不是自欺欺人!”苏菲端着煮好的咖啡壶来到客厅。金炽跟着来到客厅,把报纸往沙发上一扔。
  苏菲亲热地搂着金炽的脖子说:“亲爱的,不要再关心政治了,还是过咱们罗曼蒂克的生活吧!”
  金炽的脸上浮过一丝忧郁:“不知怎的,我有时梦中还出现缅甸边境学校的生活。”
  苏菲瞧着金炽的一双眼睛,说道:“你一定是过惯了大陆的生活,在这和平的绿洲过这种幽静的生活,还不习惯。明年春天我们一起到美国、加拿大旅行,换一换环境。”
  金炽有些担心地说:“咱们不能出去,总部会放过我们吗?”
  “没关系,他们早就把我们忘记了。”苏菲轻松地说,跑到厨房做饭去了。
  这一天晚上,苏菲约金炽一同到花园里散散步,金炽因白日打高尔夫球感到有些累,不想去,苏菲不愿破坏惯例,一个人到花园里散步。
  花园里静极了,空气里洋溢着赛波花的芬芳。赛波树高高地静静地站在那里,树叶翠绿欲滴,花分五瓣,鲜红似火,像凝聚着团团红霞,光彩夺目。苏菲知道赛波花是阿根廷的国花,阿娜依是反对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的阿根廷境内印第安瓜拉尼部落的女英雄,她在印第安人伤亡惨重和她的酋长父亲战死后,挺身而出重整队伍,顽强抵抗,不幸被俘。她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威武不屈,最后敌人把她绑在一棵赛波树上用火烧死了。
  传说阿娜依坚贞木屈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赛波树,在她英勇就义时,未到开花季节的赛波树突然开出满树火红的赛波花。此后,赛波花也就成为民族女英雄阿娜依的化身,成为阿根人英勇不屈的象征。阿根廷人经过30年的评定,1942年正式确定赛波花为阿根廷国花。
  苏菲坐在一个石凳上默默地休息了一会儿,然后走进楼里。她缓缓走上小楼,没有看见女佣,她来到卧室,只见金炽正躺在床上发抖。
  “你怎么了?”苏菲关切地问。
  金炽恍恍溜溜地说:“我刚才打了一个吨儿,又梦见了那个该死的训练学校,梦见了黄教务长和索拉教官。”
  苏菲说:“教务长已死在大陆上了,你莫非梦见了她的魂。”
  金炽苦笑着坐了起来。
  苏菲去厨房煮咖啡,一会儿金炽见她脸色*苍白,身体打抖,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咖啡酒了一身,衣裙上有一大片褐色*的湿迹。
  “你……怎么了?”金炽惊奇地问。
  “厨房……”苏菲惊得说不出话来。

  金炽惊疑地走进厨房,只见墙上有两个用炭写的英文字母:pp.金炽脑袋一下炸了,双腿剧烈打颤儿,他踉跄地奔进卧室,只见苏菲倚在床上喘气。
  “来人!来人!”金炽大声叫着,可是女佣不知到哪里去了。
  “咱们走,快走,快离开这里。”苏菲发疯般扑上去,抱住了金炽。
  “这么黑的天到哪里去呢?要是走也要到明天天亮再走。”金炽惶惶惑惑地说。
  “女佣呢?”苏菲问。
  “我也不知道。”
  两个人互相依偎着来到女佣的房间,只见空无一人,桌子上压着一个纸条。
  金炽拿起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先生。太太:我家里来电话,告诉我说我的孩子患了气管炎,我找你们请假,太太不在,先生躺在床上睡着了,故才留言,见谅。女佣菲丽亚。”
  金炽和苏菲慌里慌张地来到楼下大厅,只见厅门大敞,二人关紧了门,反锁上。然后又来到二楼,把窗户一个个关好。一切就绪,又回到卧房内。
  “金炽,你看!”苏菲忽然指着墙上对金炽喊道。
  金炽一看,只见就在他们出去的时间里,不知是谁又在卧室的墙上写了“pp‘两个字母,字母是用红色*油漆写的。
  金炽吓坏了,慌忙拉着苏菲来到书房里,两个人倚在沙发上。金炽上前锁上了门,又把椅子和写字台堆在门口,堵得死死的。
  这时,灯忽然灭了,屋内一片漆黑,四周死一般的寂静。
  “真糟糕,怎么这时候停电?”苏菲将身子紧紧贴在金炽身上。
  金炽推开苏菲,走过去把百叶窗关好,拉上了窗帘。
  “熬过这半宿就好了。”金炽鼓励着苏菲,壮着胆子咳嗽了两声。
  “你说是停电吗?”苏菲小声问。
  “就是停电!”金炽肯定地说,他不容任何其它原因。
  “手|枪呢?”苏菲提醒金炽。
  金炽着急地说:“哟,你不提我差点忘了,在卧室床上的枕头下,我去取……”
  “别取了,门口堵得死死的,你走了,我害怕……”
  苏菲扯住金炽。
  苏菲的胸脯剧烈起伏着,她抬起眼睛说:“这使我想起母亲的命运……”
  “什么命运?”金炽问。
  “我把一切都告诉你吧,我的父亲是华人,母亲是个犹太人。”
  “犹太人?”金炽惊奇地自语着。
  “我父亲在新加坡经商时认识了我母亲,二人一同来到德国,开了一个首饰商店。1919年德国纳粹党成立后,希特勒就宣布:”只有属于日耳曼血统的人才是德国人,犹太人不属于德国人。‘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便把迫害犹太人作为正式国策,说犹太人在政治、道德和生理上有先天的缺陷,是德国的民族祸害。禁止犹太人与日耳曼人通婚,怂恿日耳曼人侵吞犹太人的财产,犹太人的商店、住宅开始遭受抢掠,许多医院、旅馆、公园。影院也不准犹太人入内,有的地区宣布是无犹区。1938年11月9日晚,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反犹预谋行动。德国外交官拉特在巴黎被一个犹太青年杀死,24小时后,纳粹分子在德国各地举行了大规模的火炬游行,接着捣毁了数以千计的犹太人的商店和住宅,三万多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我父母开的商店也遭到洗劫,父母只好先避到乡间。1940年开始,希特勒曾计划将全欧的犹太人遣送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纳粹先后在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等地设立了许多犹太区和集中营。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纳粹首先在侵占的苏联领土上开始灭绝犹太种族的行动。从1941年夏天至1943年2月,纳粹在苏联共杀害300多万名犹太人。

  在欧洲共有600万名犹太人遭到屠杀。1942年,我的母亲生下我,与父亲一道离开德国,逃回亚洲,没想到在火车上被纳粹发现,父亲眼睁睁瞧着母亲被纳粹分子剥了皮,那皮做了灯罩……“
  苏菲泣不成声,说不下去了。
  金炽问:“希特勒为什么那么恨犹太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经济十分困难,而在德国从事商业、金融业的多是犹太人,希特勒等人通过并吞犹太人的财产,捞了不少好处,也为经济军事化提供了财源。多少年来,我一想起母亲的惨死便不寒而栗。在特务训练学校,一看到那个纳粹流亡分子索拉教官,就有一种恐惧感……”
  苏菲说着说着睡着了。
  一股冷风袭来,苏菲醒了,她伸手一抓,不见了金炽。窗户敞开着,她来到窗前探头一瞧,月光下金炽正躺在那里。
  她大吃一惊,也顾不了那么许多,恐惧顿时消失了,她发疯一般搬开那些桌椅,打开书房的门,跑了下去,又打开大厅的门,来到那书房的楼窗下面。
  金炽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身体已经冰凉,不知是他跳下去的,还是被人推下去的,地上没有血迹……
  苏菲向四周看去,索拉教官出现在身后,她的面孔苍白,眼睛冒出凶悍的光芒,鹰钩鼻子高高的,她的身后立着两个彪形大汉。
  苏菲感到一切都完了,她再也没有爬起来的气力,她呆呆地问:“你们找我干什么?……”
  “去刺杀那个女总理!”索拉教官一字一顿地说,脸上毫无表情。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历十五年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4
摘要:本书的英文版书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作者的署名为RayHuang,1981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初稿是用英文写的,写成后,出于向国内读者求教之忱,乃由笔者本人译为中文,并作某些修改润色。我对明史感觉兴趣,说来话长。1959年,我在密支根大学历史系读书,选定了“明代的漕运”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这一研究过程花了5年。 [点击阅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3
摘要: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9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莫言《丰乳肥臀》
作者:莫言
章节:71 人气:3
摘要:母亲上官鲁氏。乳名璇儿。自幼丧母,随姑父于大巴掌和姑姑长大,嫁给铁匠儿子上官寿喜。晚年信仰甚督教,寿九五而终。大姐上官来弟。母亲与姑父于大巴掌所生。先嫁沙月亮,生女沙枣花。解放后迫嫁给残疾军人孙不言。后来爱上了从日本归来的鸟儿韩,生子鹦鹉韩,在搏斗中打死孙不言,被处决。二姐上官招弟。生父亦为于大巴掌;嫁给抗日别动大队的司令司马库,生女司马凤、司马凰。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良心作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5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王小波《黄金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18 人气:4
摘要: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陈清扬当时二十六岁,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当医生。我在山下十四队,她在山上十五队。有一天她从山上下来,和我讨论她不是破鞋的问题。那时我还不大认识她,只能说有一点知道。她要讨论的事是这祥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愉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 [点击阅读]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