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一双绣花鞋 - 小说《一双绣花鞋》txt——第二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龙飞转过身来,只见清洁法师静静地站在门口,她的睫毛是湿润的,泪痕一直达到苍白的嘴唇边,在烛光中闪耀着。她的唇痛苦地颤动一下,浓密的睫毛底下重又流出眼泪来,停留在面颊上,闪闪发光。她的面孔像石膏,假面一样的僵硬。
  “你是燕大毕业的?”龙飞站了起来,望着她的面庞。
  清洁法师点点头,喃喃地道:“16年了,多少风风雨雨,我斩断尘缘,在此出家隐居,没有任何人知道。”
  清洁法师又正色*道:“你脸上有一团正气,你是人民zheng府的一名**人员。”
  龙飞吃了一惊,心想:她怎么会知道我的身份呢?
  莫非我暴露了身份?
  “你在诈我。”龙飞平静地说。
  “因为你身上有枪!”清洁法师厉声说。
  龙飞的腰间确实有一柄消音手|枪,可是她怎么会知道?难道她在夜间搜查过他的房间?
  “你怎么知道?”龙飞问,声音有点打颤儿。
  清洁法师微微笑道:“我能透视人体。”
  “我还没听说过这种功夫。”龙飞紧紧盯着清洁法师。
  “15年前,我的师父妙真住持教给我一种能透视人体的功夫,妙真住持圆寂后,我当了这里的住持。”
  龙飞问:“你知道我到这里的使命吗?”
  清洁法师平静地说:“你要找的那个人就在五台山。
  前些日子,一个与我年岁相当的漂亮女人来到本寺,要求在这里剃度为尼,我见她来历不明,没有收她。“
  “她在哪里?”龙飞急问。
  “她去了千佛寺,最近刚刚从南方回来。”
  从镇海寺出发南行,到达白云寺,往西走便是崇山峻岭,尽是层峰迭峦,翠柏青松,真是曲曲弯弯路,重重迭迭山。龙飞在林中疾行,来到了白头庵村的千佛寺。
  千佛寺又名千佛洞,俗名佛母洞。寺后有一个由地下水浸蚀而成的石灰岩洞穴。据《清凉山志》记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人,见王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人进里许,忽然闻波涛惊怖,不能出。念观音名,愿造像,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千佛洞因此而得名。后来又在洞外建寺,寺院建成后,以千佛寺为名,洞深五丈,分内洞和外洞,两洞之间有小百孔,仅容身出人。
  传说,朝山礼佛者,由此小石孔出人一次,等于转生一回,得到佛母恩赐,可以消灾免难,因此又名佛母洞。

  凡是到此寺参观或礼佛者,都要通过小石孔,希望得到佛母的恩赐,获得吉祥。由于洞内光线极暗,需本寺和尚持灯而人。由于洞口长扁,好进难出,再加寺内敲钟,声波回荡,进小石孔者皆惊慌失措,急欲出来,却偏偏出不来。钟声在这里起到了“经声佛号换回苦海梦迷人”的作用。进出小石孔的过程,名日:“佛母重生”。在通过小孔时,持灯和尚再三嘱咐:进去时男人先伸左手,女人先伸右手。出来时,男人先伸右手,女人先伸左手,不能伸错手。外洞高约3米,宽正米,内有石雕贴金半身毗卢佛像,坐在千佛洞座上,神态威严。内洞呈椭圆形,小于外沿,有长寿石佛一尊,贴金铜佛两尊,并有钟-乳-石多种,相传是佛母的五脏及脊骨。
  夜深了,远处的群山变得漫无边际,一轮皎月给寺院、山峦、林木镶上了一层淡淡的银白色*。龙飞赶到千佛殿前,只见有个老和尚正坐在千手观音塑像前念经。
  龙飞见殿内有一尊韦驮木雕像和文殊铜像。旁悬一口大铁钟。
  龙飞上前对老和尚作个揖道:“借问法老,前些天可有个妇人投到这里?”
  老和尚抬起头,打量龙飞一番,徐徐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深夜到此?你与那妇人是什么关系?”
  龙飞随口编道:“我是她的哥哥,千里迢迢而来,她因看破红尘,才投到这里。”
  老和尚拾起木鱼,说道:“她正在千佛洞内面壁,她要超度众生,以赎回前世之错。”
  龙飞来到寺后的千佛洞,只见漆黑一团,他大声问道:“里面有人吗?”
  一连串沉闷的回声,洞内潮湿、沉寂。
  龙飞摸进外洞,右手紧紧握着消音手|枪。龙飞摸着摸着,头碰在石像上,磕出一个血包皮。他小心翼翼地摸着,终于摸到了那个石孔。
  “把枪放下!”内洞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龙飞吃了一惊,没有放下手|枪。
  “把枪放下!不然我就要开枪了!”又是那个女人的声音,紧接着是拉动枪栓的声音。
  龙飞慢慢把手|枪放在地上。
  蜡烛亮了,内洞里一块钟-乳-石上端坐着一个女人。
  她身穿淡蓝色*僧服,手里握着一支小手|枪。这个女人三十五六岁,秀丽的脸庞上泛着一双凶狠却美丽的大眼睛,面容白皙秀气。
  这个女人就是白薇。
  “想不到吧?老同学,咱们又见面了!”

  白薇也认出了龙飞,端着手|枪紧紧逼来。
  “把你身上的手铐拿出来,自己把自己铐上!”白薇大声叫着。
  龙飞双眼喷着怒火,紧紧盯着白薇的眼睛。
  龙飞转到了钟-乳-石前,白薇转到了洞口。这时猛见洞口有个人影一晃,一根树于伸了进来,将白薇捅了个趔趄。
  枪响了,子弹擦着龙飞的肩膀射到洞壁上。龙飞趁势朝前迈了几步,一拳将白薇击昏。
  清洁法师面容严峻走了进来。
  “谢谢你!”龙飞激动地叫着,掏出手铐铐住了白薇,并拔出了她嘴里含毒的假牙。
  原来清洁法师见龙飞深夜去千佛洞,恐他凶多吉少,于是抄了一根树干也星星火火地追了来,正见白薇用枪威逼龙飞,于是用树干捅击白薇,使龙飞脱险。
  两个人把白薇拖出了千佛洞……
  白薇悠悠醒转,见已被擒获,将牙一咬,假牙已卸,她苦笑一声,凄苦地说:“老同学,你干得真漂亮,叫我欲生不得,欲死不得,活受罪!”
  龙飞淡淡一笑:“白薇小姐,我们留着你还有用哩!”
  龙飞押着白薇朝台怀镇走去,走了一段,龙飞回头一瞧,清洁法师不见了,不知何时她已遁进山林……
  台怀镇的夜,梦一般的美。
  微风挟着野草与薄荷的香味,把树林吹得有如涟波荡漾。那些绿草、翠树、寺庙都陶醉在皎皎月下。原野又发出清新、潮湿的泥土气息。
  龙飞押着白薇继续朝前走。
  白薇戴着手铐,慢慢地走着,像是满腹心事。
  “老同学,这些年你过得好吗?”白薇的声音,柔柔的,充满了关切。
  “老同学是老同学,可我们是两个阶级战壕里的人,你是*,我是**!”龙飞平端着手|枪,警觉地望着她。
  “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白薇的脚步慢了下来。
  “在这花前月下,清凉世界,你不觉得很有诗意吗?”白薇的声音,柔媚动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龙飞淡淡地说。
  白薇发出一阵笑,这笑声在这沉静的深夜,有些显得恐怖。
  白薇不走了,停在那里。
  龙飞催促道:“快走,别磨蹭!”
  白薇发出一阵笑声:“小飞,你不觉得,在火药味以外,生活里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吗?”
  龙飞道:“我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你是资产阶级的小姐,我是无产阶级的战士。”
  白薇叹了一口气:“老同学,我们毕竟还有一段恋情,你就一点也不留恋我吗?”

  龙飞冷冷地说:“你那是单相思!你选择了自绝于人民的道路,现又落入人民的法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白薇长吁了一口气:“你受共产主义影响太深了。”
  白薇蹲了下来。
  龙飞喝道:“你不要耍赖!”
  “资产阶级也要大小便呀!”白薇神经质地大笑。
  龙飞转过身说:“那我回避一下。”
  “你还铐着我呢!”白薇生气地叫道。
  龙飞道:“好,我暂时把手铐下了,我可告诉你,你要逃跑,我可就开枪了!”
  白薇双手脱离了手铐,感到一阵轻松。
  “有手纸吗?”
  “你要大便?”
  “当然。”
  龙飞从兜里摸出手纸,递给她。
  “还是老同学好。”
  白薇走到一个土丘后,朝龙飞递了一个飞吻。
  “你可离远点,资产阶级的屎比无产阶级的臭。对了,还要耐心点,我可便秘。”
  龙飞躲到一边,等了一会儿,没有了白薇的动静。
  “怎么,资产阶级,大便解完了吗?”
  没有人应答。
  龙飞感到不妙,冲到那土丘后面,哪里有白薇的影子……
  却说白蕾那日晚上遭到大个子劫机者的袭击,被两个不明身份的外国间谍救走,送进一辆黑色*轿车,轿车飞也似的朝码头开去。白蕾醒来,只见一个外国人正在为她包皮扎伤口。
  “你们是什么人?”白蕾惊恐地问。
  “我们是哈巴罗夫斯基派来的人。”那个外国人和蔼地说。
  “那你们是苏联克格勃?”白蕾惊喜地叫道。因为哈巴罗夫斯基是苏联克格勃在香港的负责人,是白蕾的秘密联系人。
  “你们带我去哪儿?”白蕾问。
  “去苏联。”那人平静地说。
  “你要好好养养伤……”他补充了这一句,以后再也不说话了。
  黑色*轿车在码头前停下来,两个人搀扶着白蕾上了一艘“加华拉路华”号苏联船。一个大副和一个水手迎上前,与那两个人说了几句俄语,白蕾被大副抱到一个温暖的船舱里。
  她觉得,这里比台湾还温馨,她喃喃自语着:“到家了……”
  一会儿,“加华拉路华”号船启航了,迎着太平洋的风浪,向北前进……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2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