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一双绣花鞋 - 小说《一双绣花鞋》在线阅读——第一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黄飞虎满脸横肉,身披一件黄|色*绸衫,散着纽扣,龙飞想不到这么一个粗鲁丑陋的人竟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庄美美和黄妃。
  黄飞虎见龙飞进来,高兴得一拳擂在他的肩上,呵呵笑道:“好小子,以后跟着我们干吧,没你小子亏吃!”
  龙飞假作不知道底细,问道:“跟黄先生和白先生干,有什么不同?”
  黄飞虎哈哈大笑,说道:“以后你就会知道了。”
  龙飞还是有些不相信屏幕上的女人就是自己的妻子,于是问黄飞虎:“这是谁?为什么关在水牢里?”
  黄飞虎道:“这是**的探子,被我的人抓了来,现关押在马来西亚的据点里。没想到她宁死不屈,死活不肯讲**的情况……”
  龙飞听了,一阵晕眩:果然是自己的妻子南云,如今落在了敌人手里。自己临行前知道妻子调到国外工作,没想遭此厄运。
  黄妃陪着龙飞与黄飞虎交谈,她见龙飞神情恍惚,便扶龙飞回去歇息。
  第二天一早,龙飞醒来,一个侍从进来对龙飞说道:“黄小姐出去一趟,临走时嘱咐你在这里歇息,可以游游泳、玩玩台球,千万不要出去,以防撞上白敬斋的人。”
  龙飞点点头,侍从出去了。龙飞起床后,来到楼后的花园里,草评中央有一座喷水泉,用白大理石筑成,上面接着精致的雕刻。有一尊美人鱼像由中圆座托着,矗立在池子中央,把水花喷射到半空;水花从高处落下,就像雨点般打着水晶似的池子,只听得玲玲琼球的一片悦耳的声音。花园里长着许多火红和深蓝色*的树林,树上的果实亮得像黄金,花朵开得像燃烧着的火,花枝和叶子不停地摇动。
  龙飞转过一片树林,来到一汪宽阔湛蓝的湖畔,他极目而望,潮对面是一片围墙,那里可能是黄飞虎别墅的后门。
  龙飞见湖边停着一艘小艇,于是跳到汽艇上,开动汽艇。这时岸上钻出一个侍从,高声叫道:“先生,可别走远啊!”
  龙飞一摇手,高声说道:“放心吧!”汽艇在平静的水面上缓缓前进,纵目两岸,湖山相接,山上五颜六色*的树木,层层迭迭,由半山一直延伸到湖边。
  龙飞开汽艇来到对岸,上岸后走了约有半里路来到院墙前。只见那里有个后门,用铁锁锁着。龙飞扭开铁锁从后门走出去,只见是一条盘山公路,这时从树丛里飞快地驰出一辆-乳-白色*轿车,朝他撞来,有人从车窗内伸出枪筒,拼命向他射击,砰、砰……
  龙飞在地上连打了几个滚,滚到灌木丛里,迅速掏出手|枪还击。
  这时,那轿车又返回来,子弹又“嗖嗖”地射来,在龙飞伏倒的周围扬起阵阵尘士。龙飞已看清轿车里杀手的面孔,那是一个大胡子青年,额上有一道长长的亮疤。
  龙飞瞄准杀手,接连打一梭子弹。那杀手被击中,轿车撞在灌木丛里。

  龙飞走过去,只见那杀手仰身倒在车里,头部流血不止,龙飞见他还有一口气,于是问道:“谁派你来的?”
  那杀手断断续续回答:“白|小|姐……”说完断气了。
  龙飞把杀手拖入灌木丛中,驾驶汽车飞快下山,朝台北市中心驶去,他要去龙山寺会见地下党的同志。
  龙山寺位于台北市龙山区广州街,坐北朝南,庙宇宏大,雕饰尤精,是全台四十多座寺庙中最负盛名的大寺,也是台北三大古刹之一。
  龙飞走进龙山寺,只见全寺建筑市局以大殿为中心,结构严整,雕刻装饰集中,全寺好像是由千万件石雕、木雕、瓷雕所镶成的宏伟的雕刻集合体,重迭堆砌。龙飞见时间还早,慢悠悠踱进大殿,只见大殿内的藻井和神龛非常讲究,蜂集其上的木雕精细排列,连人物服饰的衣语细纹,鸟兽的羽翎趾爪,花木的叶瓣都清晰可辨,殿内所把诸神,释、道、儒节聚一堂;中殿主种观音,侧有文殊、普贤;年有厢堂有四海龙王、十八罗汉、山神、土地爷等;后殿中把妈祖,左右事堂则把城隍爷、水仙尊王、关帝全君、送子娘娘等。各大宗派的神氏云集于斯,和衷共处、龙飞见许多香客、信徒正在那里顶礼膜拜,人来人往,香烟缭绕。
  中午1时整,龙飞来到午后,果然见有一高大如伞的大榕树,树下站着那日见到的那位青年空军军官。那军官穿着笔直的呢军服,胸前饰着一枚白象徽章。
  “先生,借个火。”龙飞掏出香烟凑了上去。那军官小声地说:“龙飞同志。”
  龙飞见他说出自己的真名实姓,感到一阵温暖,于是问道:“你是谁?”
  军官朝四处看了看,小声说道:“随我来。”说着带他穿过一片竹林,来到后面一个小洞前,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贵妇人正悠然坐在山石上作画。四外静悄悄的。
  “林太太,他来了。”军官小声对那贵妇人说。
  龙飞一见那贵妇人,不禁大惊,失声叫道:“翠屏,原来是你?!”
  那贵妇人正是龙飞十四年前南京紫金山pp组织总部遇到的那个丫环。
  翠屏比以前富态了,孔雀蓝的旗袍紧紧裹着她丰腴的身体,圆润的脸上薄薄地搽了一层粉,小姑娘的稚气已完全消逝了。
  翠屏微微笑着:“想不到吧,一晃十四年过去了……”她轻轻叹了一口气。
  龙飞指了指那空军军官,问道:“这位是?”
  翠屏道:“他是借‘投诚’之名,打入这里的**员蔡少雄同志,现在是*空军司令部的少校参谋。”翠屏望了望周围,小声说道:“我们进洞里谈,小蔡在洞口望风。”
  蔡少雄守住洞口,龙飞随翠屏走了进去,洞内潮湿,充满了霉味,借着洞口射进的阳光,彼此还能看得见。

  二人静静地坐在一块山石上。
  翠屏道:“十四年前你从地道逃走后,我掏出手|枪打伤了自己的胳膊,以苦肉计骗取了敌人的信任。不久,敌人开始大撤退,我也随pp组织总部转移到台湾,可是在转移中,我发现所服侍的白薇失踪了,我想可能她没有撤走,留在了大陆上。”
  龙飞道:“这个狡猾的狐狸在大陆潜伏了十几年,一直不敢露面。今年才开始露面,我们也一直没有与她正面交手。”
  翠屏继续说道:“后来我与地下党负责人林之浩将军结了婚,之浩同志现在在*参谋本部任少将参议。”
  翠屏望了望洞口,又说下去:“党内有特务,蒋介石去年搞了一次大清洗,台湾地下党的许多同志被捕,有的惨遭杀害。现在pp组织内部的两派,白系和黄系,白敬斋一伙是蒋介石的嫡系,黄飞虎一伙的后台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另外,白敬斋的小女儿白蕾与苏联克格劲有联系,她可能是双重间谍身份。以后,你的联络地点是台北市洛阳街王麻子刀剪铺,打听一个姓郭的刀剪匠,暗号是,‘请问,你们这里磨铜剪吗?’他答,‘磨,要磨几把?’你答,‘磨三把。’记住,今后千万不要与我和蔡少雄同志直接联系……”
  龙飞回到黄飞虎的别墅,黄妃还是没有回来,吃过晚饭后,龙飞回到自己的房间翻看报纸。
  晚上十点多钟,龙飞正要入睡,忽然黄妃走了进来。
  龙飞问:“你到哪里去了?!”
  黄妃说:“我还要问你到哪里去了?”
  龙飞笑着说:“在这里弊闷得慌,因此出去兜了一圈。”
  黄妃道:“我带你到一个不憋闷的地方瞧瞧。”
  龙飞疑惑地瞧着黄妃。
  黄妃向他招手道:“随我来。”
  龙飞随她走了出来。
  黄妃带他来到一间大厅。黄妃按了一个电钮,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据点——白色*的小楼,门口有两个便衣正在晃荡。龙飞清清楚楚看到那门牌上写着:岗山路22号。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水车,出现了南云的特写镜头。
  她面容惨白,失去了血色*,头发散着,两只眼睛射出愤怒的火。南云衣衫破烂,两只手扶着铁栅。
  龙飞不忍看下去,一阵心酸。
  黄妃笑道:“龙飞同志,真是失礼了!”
  龙飞一听,心头一震,心想:难道敌人发现了自己。她怎么叫出自己的真名实姓?
  龙飞故作镇静,说道:“龙飞是谁?”
  黄妃从怀里摸出一张照片,只见是龙飞全家照,照片上是龙飞、南云和孩子小云。
  龙飞愣了一下,猛然悟道:妻子南云被派往国外工作,怎么会落在敌人手里?敌人在南云身上搜出了这张全家照,妻子南云在国外工作,思念故乡和家人,因此带了这张照片。

  黄妃呵呵笑道:“龙飞问志,干得不错呀!”
  龙飞知自己已经暴露,猛地一纵身,上前扳过黄妃的身子,将她的左胳膊拧到背后,右手掏出手|枪,顶住黄妃的面太阳穴。
  这时屋内灯光大亮,黄飞虎带着一群恶奴闯了进来,有的端着手|枪,有的端着自动步枪。
  龙飞大声喝道:“你们敢动一动,我就打死她!”
  黄飞虎等人一动不动,气氛十分紧张。这时屏幕上出现一个恶奴,将南云拖了出来,带到一间大厅,大厅里围着十几个恶奴,为首的一个大金牙端坐在沙发上。
  大金牙吼道:“女**,你招不招!”
  南云将一口血水喷在大金牙脸上,骂道:“匪徒,畜牲!**早晚要和你们这些别子手算总账!”
  一个匪徒气得吼道:“剥光她的衣服,给她点颜色*瞧瞧!”
  恶奴们扑上来,狠命地剥着南云的衣服,南云拼命挣扎。反抗、呼叫,可是哪里敌得过那些壮汉。壮汉开始轮流侮辱南_南云拼命反抗……
  龙飞不忍看下去,大声喝道:“黄飞虎,你快命令他们停止这种暴行,不然我开枪打死你的女儿!”
  黄飞虎见状惊恐万分,赶到一个扩音器前,大声喝道:“胡飞,快把女**押下去,不要胡来了!”
  那个匪首叫胡飞,听到黄飞虎的声育,立即命令停止对南云的侮辱。
  龙飞押着黄妃从旁边一个侧门出去,穿过游廓,来到外面,只见门前停着三辆轿车,龙飞押黄妃来到一辆红色*轿车前,猛地一推黄妃,趁势钻入轿车,飞似驰向南道,驰向门口,撞开警卫,开入山道。
  后面枪声大作,有几辆轿车追来龙飞驾车疾行,很快进入台北市的车流中,他趁着夜幕的掩护,很快甩开了后面追踪他的轿车,来到洛阳街附近,将轿车停在一个小巷内,找到了王麻子刀剪铺,刀剪铺已经关门,龙飞轻轻敲门,一会儿屋里透出了亮光。
  “谁呀?”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我想磨铜剪。”
  “磨几把?”屋内人小声问。
  “三把。”
  暗语对上了,门开了,一个老头将龙飞带了进去,然后将门关好。
  “后面有尾巴吗?”老头问。
  “我已经把它甩掉了。”龙飞回答。
  “您就是郭师傅吧。”
  老头点点头。
  “我是大陆上派来的龙飞,情况紧急,敌人已经识破了我。”
  老头镇静地点点头,说:“我们已知道了。”
  老头带他穿过一个院子,走进西厢房,挪开衣柜,里面是一个地下室,里面透出烛光,老头示意龙飞下去,然后将衣柜移好。
  地下室内,藤椅上坐着一个人,那人戴着一副眼镜,身穿洗得泛白的中山装,约摸六十多岁。他头发全白,面容慈祥,双目炯炯。
或许您还会喜欢: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