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一双绣花鞋 - 小说《一双绣花鞋》在线阅读——第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北国的秋天,还真有几分寒意。从重庆到北京的列车穿过秦岭山脉一个个隧道,朝东北飞驰。
  肖克坐在卧铺的座位上,高兴地欣赏着车外的秋景。大自然在春天曾经显得俊俏、欢乐,像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红衣少女,现在却变得温柔、成熟,像一个追怀往事的金黄头发的少妇;大地变成金色*,树木显得流稀,色*调浓重,竹林也现出一片潇潇黄|色*,池塘、田野、树木、山峦、河流点缀在金黄|色*的氛围之中。
  林木深处,一只孤单的山喜鹊怯生生地叫着。缥缈的雾里,远远传来羊群的铃声,呜呜咽咽的,好像从它们的心灵深处发出来的。
  太阳朦朦胧胧的,仿佛没有睡醒,一丝丝微风飘忽着,并不惊动瞌睡中的空气。
  懒散的阳光里,堤岸上,一只瘦棱棱的老驴发出空虚的怨声……
  “同志,帮我照看一下皮箱行吗?我去一趟厕所。”
  睡在二层卧铺上的那个脸上有雀斑的少妇,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滑到下面。
  少妇穿过拥挤的旅客,朝前面走去了。
  她留下了一股清香。
  五分钟过去了,那少妇没有回来。
  十分钟过去了,她仍然没有回来。
  半个小时过去了……
  奇怪,她到哪里去了?上厕所哪里用这么长时间,肖克疑惑地望着那皮箱。
  皮箱外表很精美,紫色*带印花的箱面,有一个梅花形的小锁,小巧玲珑。
  肖克上前掂了掂,挺沉。
  “旅客们,北京就要到了,前面是丰台站,请大家做好准备。”广播里传出播音员清脆柔美的声音。
  那声音在车厢内回荡:“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党中央和**所在地。同时北京又是驰名中外的文明古都,它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形胜甲于天下。它曾是辽代的陪都、金中都、元大都。
  明。清的都城。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既是全国各族人民柬怀向往之地,又是世界各国友人渴望游览的胜地,有巍峨壮观的八达岭长城。庄严雄伟的天安门、风景优美的颐和园。建筑奇特的十三陵。金碧辉煌的故宫。设计奇巧的雍和宫……北京的名胜古迹,不可胜数,北京的山川风物,千姿百态……“
  肖克来到厕所,见厕所里空无一人;又来到前面车厢的厕所,门上出现“有人”的标志。门口拥着七八个旅客。
  一个旅客埋怨道:“他娘的是不是拉线屎呢,这么半天不出来!”
  另一个女旅客也恨恨道:“也应该讲一点道德,我足足在这等了半个钟头。”

  肖克意识到厕所内有问题,向后退了两步,猛地一撞门,门开了,厕所内无人。旅客们一看,都愣住了。
  肖克飞也似来到座位上,提起那皮箱来到门口,这时一个列车员走来,问道:“同志,还不到下车时间,你要干什么?”
  肖克掏出证件给那个列车员看了看,说道:“这个皮箱是一个女人留下来的,她跑掉了,皮箱内有问题。”
  列车员听了,吓得后退一步,结结巴巴地问:“什么……问题?”
  肖克掏出刀子,用力撬开锁,打开了皮箱,“唰,唰……”飞出两支飞嫖*,幸亏肖克有防备,侧身躲过,两支飞镖齐齐钉在车顶上。
  周围的顾客吓得四散而去,只有几个胆大的伸着脖子在那里瞧着动静。
  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
  原来皮箱内放着一颗人头,已经腐烂。
  后来经多方调查证实,这是失踪多日的重庆市**人员小候的人头。
  肖克向**部专案组组长李副部长详细地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一个自己考虑多日的计划。
  “敌人多次派阮明到大陆找白该接头,来取pp组织大陆潜伏名单,白薇迟迟未交给他,一是可能不信任他,需要对他进行考验;二是可能白薇手里根本就没有得到这个名单,这个名单也可能在他人手中。白薇目前掌握的发报机坏了,阮明带来的发报机又恰巧在半途中失落,这就是说白薇一伙与台湾pp组织总部失去了联系。下月10日晚上在缅甸仰光是阮明与pp组织白蔷接头之日,如今我们手上有pp组织的pp型金质章,又掌握着pp组织的一些情况,为了掌握更多的情况,我们为何不能派一位同志打入台湾pp组织总部去呢?”
  李副部长打断了肖克的发言:“你的意思是说,伪造一个pp组织大陆潜伏人名单,以取得敌人的信任,打入pp组织,深入虎穴,以取得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肖克点点头。
  李副部长弄熄了烟蒂,说道:“这个计划很大胆,我们需要细细研究一下。”
  肖克的眼睛里放出光芒:“最好把这个任务交给我!”
  李副部长笑道:“这些天你很累了,先休息一下,对了,叶枫同志新娶了一个新娘子,很漂亮,你抽时间到他那去一趟,前几天在他的婚礼上,就缺你了。”
  叶枫今年四十五岁,他的前妻在两年前因出车祸身亡,他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同志,1958年调到大连市任**局副局长。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时总爱沉思,前妻没有为他生过孩子,他调到**部专案组后,很快与在出版社工作的朱琳产生了感情,朱琳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今年三十五岁,是个老姑娘,她的父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美军俘虏后下落不明,母亲改嫁给一个局长为妻。

  当肖克抱着一对景泰蓝花瓶兴冲冲来到平安里叶枫的住宅时,女主人微笑着把他迎到客厅。
  这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客厅设在西厢,叶枫一见肖克不期而至,愣了一下,随即满面笑容地说:“哟,小肖啊,刚从重庆回来,上回你没喝喜酒,今晚我给你补上。”
  肖克坐在沙发上,打量着屋内的陈设。壁上挂着一幅油画,画面上是落日的大海,波光闪闪,粼粼如金,海鸥的翅膀披着霞光,海浪袭击着礁石,翻着洁白的花朵,溅起的水滴在夕阳下变成彩虹,给人一种置身在圣洁的银色*世界的感觉。
  客厅内有一个高高的组合书柜,厅角有个花架,一盆仙人掌苍翠欲滴。
  女主人朱琳身穿水绿色*带有丁香图案的毛衣,下身穿一条米黄|色*裤子,脚下穿一双锦履,把咖啡端到肖克面前。肖克不时地端详着女主人,她长得一般,谈不上美丽动人,显得有些文弱,瘦削清白的脸庞,一双小眼睛,鼻子长得有几分秀气,但她静得简直就像一幅人物素描。
  “听说你川蜀之行很有收获。”叶枫一边为肖克削苹果,一边注视肖克。
  肖克向叶枫讲了破案的经过。
  “哦,你这个案子可以叫一只绣花鞋了。”叶枫笑着,扭动着发胖的身体,把削好的苹果递给他。
  “只是那个叫白薇的女人跑掉了,她大概是pp组织的一个头目。”
  叶枫端起古铜色*的咖啡杯,又为肖克倒了一杯。
  肖克道:“不用倒了。”
  “怎么,喝不惯?这种洋东西如果不搁糖,苦得很哩。”
  肖克道:“四川省**厅正在加紧搜捕白薇,估计解放后她一直潜伏在重庆。”
  叶枫道:“这个女人就是当初和小龙谈恋爱的那个狐狸精,她既是白敬慕的二女儿,肯定掌握着不少pp组织的内幕情况,如果抓到她,肯定是一条肥鱼,但是大概她一闻到风声不对,就已经离开四川了。”
  肖克遗憾地说:“可惜这次我没有抓到她。”
  “那个叫阮明的特务现在关在哪里?”
  “在重庆市**局里。”
  叶枫又点燃一支香烟,意味深长地说:“应该把他押到北京,这个人一定还有不少东西。”
  在叶枫与肖克说话时,朱琳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静静地听他们说话,她没有**话,一直若有所思地织着毛衣。

  叶枫从里屋拿出一个大相册,他翻开相册,只见是叶枫与朱琳的照片,有的是在北海白塔下的合影,有的是朱琳独倚景山古松的倩影,有的是叶枫在故宫太和殿前的照片。
  叶枫哈哈笑道,问道:“小肖,还没有对象吧?”
  肖克脸一红,不好意思地搓着手。
  “二十三了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也该找个对象了,你看我,组织了这么一个温暖的小家庭,其乐无穷哟!小肖,眼光太高吧?”
  肖克小声说道:“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忙得厉害,哪有时间考虑这个。”
  叶枫笑着望了一眼朱琳:“赶明儿让你大嫂给张罗一个。”
  朱琳抬起眼睛,看了看肖克,说:“小肖人长得端正,政治条件好,工作也好,还愁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叶枫嘴一撇:“干咱们这一行的神出鬼没,整天到晚忙个没完,哪里有那么多机遇?”
  朱琳眉毛一扬:“小肖,找对象有什么条件呀?”
  叶枫正色*道:“当然要漂亮的噗,别找个像麻雷子似的,一看吓一跳,一说话像放炮;也别找那些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的姑娘。找个小巧玲现的,年轻耐看,到四十多岁也不显老。”
  朱琳一努嘴:“老叶,瞧你说的,又不是选妃子!”
  肖克脸上泛起红晕,说道:“最好是党员,人长得端正就行。”
  叶枫道:“老龙也到了北京,你见到他了吗?”
  肖克道:“见过了。”
  电话铃急促地响起来。
  叶枫拿起了电话:“喂,是哪位?”
  “噢,是李副部长。”
  “小肖在这呢,好。”
  叶枫放下电话,对肖克说:“李副部长让你马上去见他。”
  肖克告别叶枫夫妇,走出门,刚走出胡同口,只见有个少妇正东张西望,她身穿一身中山装,流着短发,挎着一个皮包皮。
  “同志,这是护国寺胡同吗?”
  “对。”肖克肯定地答道。
  那少妇面容娇美,显得文静,一双大眼睛含着幽怨。她与肖克一照面,急忙低头过去了。
  少妇走后,肖克感到她有些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他拼命追忆,终于想起来,她就是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女人,可是她脸上的雀斑呢?……
  肖克赶快去追那个女人,可是哪里有那个女人的影子。
  肖克来到李副部长的办公室,李副部长告诉他,部里研究决定派龙飞同志去海外,肖克另有任务。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0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