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一人食 - 第21章 咖喱拌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1章 咖喱拌面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那一刻,全世界都不重要
  晚上7点50分。
  恒春元的门铃响了,史汤站起来去院子里开门。这时候店里只有他一个人,前一拨客人离开了大约有20分钟,他在想不知道是朋友还是客人。
  晚上降温了,院子里冷飕飕的。进来的是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个子不高。
  史汤认得她的脸,虽然不是天天来,但印象中似乎常在这个点来吃晚饭,一个人。
  史汤双手把菜单递过去。菜单有正反两面,一面是餐点,另一面是酒水。餐点里分了佐酒、主食和搭配三类。
  马尾女生看了好一会儿,问鸡蛋盖饭是怎么做的。史汤解释得很仔细。女生又问了几样菜单上的餐点,最后确定要一份鸡蛋盖饭、一份烤秋刀鱼和一碗味噌汤。
  在这间名为“恒春元食堂”的餐厅里,主人在用布帘隔开的狭长厨房里做饭,客人在厚重的松木长桌前闲闲地翻一会儿杂志。音响连接着iphone,播放着主人豆瓣电台里的歌曲,一个悠扬的日本女声在天花板下面飘荡。客人背后的墙壁上贴着一张主人用毛笔书写的“日进斗金”的纸。院子里一只花猫在被主人称为“巨大的猫砂盆”里——铺满石子的扇形小花坛——留下些什么后跑走了。

  史汤在碗里打了两枚鸡蛋,搅匀之后倒进已经烧热的平底锅里。鸡蛋在锅里开了花,发出令人满足的噗噗的声音。灶台前的紫色抹布迭成规整的长方形。一旦有水或者油溅在台面上,史汤就马上用抹布擦掉,再迭好。盛饭的时候,他搬过一只圆凳把锅盖放在上面。热腾腾的白米饭让几片铺在上面的黄油很快就融化了。当秋刀鱼的香味从烤箱里飘出后,史汤把鸡蛋盖饭端给马尾女生,饭上面的柴鱼花微微颤动。史汤打开烤箱,察看了一下鱼的状况,把它翻个面又放进去。在把鱼和汤端上之前,史汤收拾干净做盖饭用到的材料和工具。接下去的时间里,他坐在冰箱旁边的椅子上静静喝了会儿茶。
  恒春元食堂里的很多物件都包含了史汤的亲手劳动,而不是简单从店里买来的。比如他放置锅盖的那张圆凳,以及店堂里所有的椅子,都是他在街区里散步时捡到的——材质和款型绝对算得上是vintage。
  再比如占据待客区主体的松木长桌,是史汤买了木料,自己打制而成。小时候他家楼下住着一位木匠师傅,史汤很喜欢看人做木工活。不管是现在人们聚拢在时髦的场所围着长桌观摩西点的做法,还是那时候史汤蹲在水门汀地板上看木匠邻居做家具,至少都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消耗体力的动手劳作还是很能吸引人的。

  因为小时候的勤奋学习加上天分,只要手头有适当的工具,史汤就能自己动手做出不少东西。
  为了做桌子,他一共买了五根木料,一根用来做桌腿和连接用的榫头,其余就拼成两张桌子——整根木料被切割成两段,最后做成的桌子头尾相接在一起看上去不太容易注意到切割处。从刨、烧、刮,到上清漆……当然,实际做起来要比这样说说复杂多了。而一年前,刚上完漆的时候桌子比现在更亮堂。
  一年前,史汤搬离了安福路161号。那是他经营的第一家店,一间名为恒春元的酒吧。恒春元是爷爷以前开设的药店名字。史汤既没有去过药店,也没有看见过药店的照片,不过恒春元这个名字一直在他大脑里挥之不去,似乎跟他从小接受的“琴棋书画”的家教很匹配。
  他在日本工作了不少时间,有些饮食习惯也在那期间培养起来。开店之后他每年会去一次日本看望朋友,顺便带一些器皿以及厨房用具回来。店里渐渐由那些他熟悉的器具、材料布置起来。这应该会是他一处长久的谋生之所。
  晚上8点16分。
  点鸡蛋盖饭的马尾女生还在品味最后一点秋刀鱼和味噌汤。过了不久,餐厅的门被推开,从屋外钻进来的冷风吹得布帘微微摇晃。

  餐厅里又剩史汤一个人了。
  电台里的歌已经完全偏离了“猜你喜欢的”轨道,不知道放的是什么歌。史汤调了调频道,喇叭里传出一曲风格热烈的音乐。
  在音乐声中,他把前一天熬好但没用完的咖喱锅端到桌子上,把开水焯好的材料丢进去。胡萝卜和洋芋块在咖喱料里浮浮沉沉,在小火的作用下,锅里开始冒起小小的咖喱泡泡。
  他给自己做了一份咖喱拌面,手边还有喝剩的酒。他站着把最后一点面吃完,身体不由得随音乐摆动了几下。灯光从檐下透出去,落在院子里的脚踏车上。
  咖喱拌面
  材料
  虾子面、五目香肠、泡菜、味噌萝卜、味噌汁、胡萝卜、洋芋、葱。如果冰箱里有其他剩余食材也可以依具体情况来考虑。
  做法
  胡萝卜切块,洋芋削皮切块。将它们用沸水焯一下,放入之前熬好的咖喱锅中,搅拌。开小火煮15分钟。
  虾子面用大火煮3分钟,捞出。
  面上摆两根五目香肠,盛咖喱进去,搭配泡菜。把煮熟的大块味噌萝卜淋上味噌汁,均匀切成四块,洒上葱花。
或许您还会喜欢: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
心素如简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楔子传说,有一条路叫黄泉,有一条河叫忘川。忘川上的桥叫奈何,忘川河畔的花朵叫彼岸。走过奈何桥,看到望乡台,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在忘川边有一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你就会忘却前尘往事,遁入下一个轮回。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恶魔之魂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黑龙耐萨里奥开始了一个全新而有大胆的尝试:他要收集所有龙族的精华,在他那黑暗密室了做出了一个毫不起眼却有拥有强大法力的金色圆环——龙之灵魂。与此同时,被年轻的德鲁伊玛法里奥用古老的法术击毙的暗夜精灵参事哈维斯在他的主子萨格拉斯强大法术下再生了,只是他改变了容颜,变得像一头四蹄兽,他已经变成了拥有更强邪恶法术的萨特。 [点击阅读]
悠情似雨浓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大清年间傲风堡偏厅。内首席端坐着一名老者,由外观看来,约已年届七旬,虽两鬓斑白,威严肃穆的神情却在无形中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犀利睿智的眼眸不但并无垂老之色,精锐中反而带着一股天生的权威气势,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一旁卓然而立的男子抿紧了薄唇,英挺卓众的容颜散发着与老者相同的慑魄气势,轻拢的眉宇间有着凝然与苦恼。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利激进主义分子。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