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隐身人 - 第十七章 肯普医生的客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开普医生一直埋头在书房里写东西,直到听见“砰、砰、砰”,接二连三的枪声,才使他惊觉地抬起头来。
  “嘿,”开普医生一面听,一面又把笔衔在嘴里,”谁在贝多克放枪?现在这些蠢驴又想于什么?”
  他走到朝南的窗下,推上窗子,探出半个身体俯视山下城镇。一排排点着煤气灯的窗户、参差不齐的屋顶和带庭院的店铺,鳞次栉比,星罗棋布。
  “好像‘快乐的板球手’门前围着一大群人,”他一面嘀咕,一面继续留神观看。接着他把视线从城市的上空移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港口。那儿除了船上有几点灯火闪烁,码头上也有一些光亮———个很小的、多角形的建筑物折射出的光芒,远远看去就像一颗小小的黄宝石。一轮新月上了西山,星光灿烂像是在热带似的。
  开普医生的思想索回在未来社会的远景中,竟忘记了时间。五分钟过去了,他才清醒过来,叹了口气,重新拉下窗子,回到自己的书桌边。
  他漫不经心地写着,自从听到枪响以后,他不断走神,似乎无法集中思想。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前门的门铃响了。他坐在那里倾听。他听见女佣人去开门,于是就等她上楼来,可是并没有见她上来。“这是怎么回事?”开普医生有点纳闷。
  他试着重新开始工作,却没有成功,于是就站起身,离开书房,走下楼去。在楼梯口,他按了按铃,女佣人出现了。他隔着栏杆问:”是送信的吗?”
  “准是哪个捣蛋鬼按的铃。”她回答。
  “今晚我老是坐立不安。”他自言自语道。于是又回到书房,这一次他决定不再受任何干扰。
  一会儿他又埋头工作起来。书房内除了“滴答、滴答”的钟声以外,就剩下书桌上台灯的光圈里那支鹅毛笔轻声疾书的沙沙声。
  开普医生结束他的工作,已是深夜两点多了。他站起身,打了个呵欠,下楼去睡觉。他脱掉了外套和背心,忽然觉得有点口渴,于是拿了一支蜡烛,下楼到餐厅去找一杯威土忌。
  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使他成为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当他穿过大厅走回来时,发现楼梯下那块擦鞋垫旁边的漆布上有一个深色的斑点。他上楼的时候,还在想着这个斑点,它可能是什么呢?显然是某种下意识在起作用,他终于拿着东西又回到大厅。他放下威士忌,弯下腰去仔细检查那个斑点。他很快发现这一点东西,无论是它的黏性还是颜色都像一摊快干的血迹,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大惊小怪。
  他又拿着东西走上楼去,他不住地东张西望,思索着这滴血迹的由来。在楼梯口他看见一样东西,不由惊讶得停住了脚步。
  不是吗?他的房门把手也沾上了血。
  他瞧瞧自己的手。手很干净。他记得刚才他从书房下来的时候,房门是开着的,因此他根本没有碰过把手。他直接走进卧室,脸上显得很镇静——至少比平时更坚定。他那敏锐的目光一下子就注意到床上。被褥上也有一摊血,被单也撕破了。刚才他进屋时并没有注意这一点,因为当时他把外套和背心直接放在梳妆台上。床的另一头的被褥深凹着,好像有谁刚在那儿坐过。
  紧接着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听见有人低声说:“天哪!一一一开普!”可是开普医生是不相信幻觉的。
  不得不承认,所有的人,无论他曾受过何种高等教育,或多或少总有点迷信。“有鬼!”他的全身神经顿时绷紧起来。他关上门,走到梳妆台前,放下手中东西。他刚抬起头,不由得吓了一跳,只见自己和脸盆架之间有一卷染着血迹的绷带悬在半空中。

  他目瞪口呆地注视着这悬空的绷带。这是一卷空心的绷带——包扎得很像样,可是里面却什么也没有,他想上去抓住他,却被什么挡了一下,紧接着那声音又响了。“开普!”那声音说。“啊?”开普张大了嘴。“别害怕,开普,”那声音说,“我是隐身人。”
  一—包扎得很像样,可是里面却什么也没有,那声音说,“我是隐身人。”开普紧盯着绷带不知所措。“隐身人?”他说。
  “我是隐身人。”那声音重复着。
  真没想到,早晨他还竭力想嘲笑的事情一下子出现在他的眼前,不过这时他反而显得异常冷静。
  “起先我以为这全是些骗人的鬼话,”他说。他还在想着早上的那一番争论。“你绑着绷带吗?”他问。
  “是的。”隐身人说。
  “噢!”开普医生说,努力使自己振作起来,“我敢打赌,这是无稽之谈,是一场鬼把戏。”他突然走上前去,向绷带伸出手去,可是却触到了看不见的手指。
  他像触电似的倒退了几步,脸色也变了。
  “请镇静,开普,看在上帝的份上!我非常需要帮助。别乱动!”
  那只手握住他的胳膊。他反抗着,并用力还击。“开普!”那声音喊道,“开普,镇静些!”胳膊被握得更紧了。
  开普疯狂地挣扎起来。那只缠住绷带的手臂抓住了他的肩膀,他突然被绊了一下,向后跌倒在床上。他刚张开口想叫唤,却被床单角塞满了嘴巴。隐身人冷酷地把他压在底下。幸好他的胳膊是自由的,所以还能拼命地拳打脚踢。
  “难道你就不能理智一些?”隐身人说,他的肋骨接二连三地挨到医生的拳脚,可他还是死死按住医生不放。“天哪,再这样下去,你马上要使我发疯了。”
  “躺着别动,你这混蛋!”开普医生的耳边响起了狂怒的吼声。
  开普又挣扎了一阵,终于筋疲力尽地躺下了。
  “你要是想叫喊,我就打烂你的脸!”隐身人拿掉了塞在开普嘴里的床单,“我是个隐身人,这决不是什么骗人的交易,也不是变魔术。我真是个隐身人。听着,现在我需要得到你的帮助。我并不想伤害你,不过你要是还像个发疯的乡巴佬似的,那我就没法子了。你还记得我吗?开普,我是大学里的格里芬。”
  “让我起来,”开普说,“我不会动的,让我安静地坐一会儿。”
  他坐起来摸摸脖子。
  “我就是大学里的格里芬。我使自己成了个隐身人。我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你所熟悉的人——只是我把自己变得看不见了。”
  “格里芬?”开普说。
  “格里芬,”那声音答道,“一个年纪比你小的大学同学,六英尺高,人——一个你所熟悉的人——只是我把自己变得看不见了。”
  “格里芬?”开普说。
  “格里芬,”那声音答道,“一个年纪比你小的大学同学,六英尺高,①,眼睛红红的,脸色总白里透红,还得到过化学奖章。”
  “我的脑子乱极了,”开普医生说,“全给搅胡涂了。这一切跟格里芬有什么关系呢?”

  “我就是格里芬。”
  开普思索了一下。“太可怕了。”他说,“格里芬?那又是什么样的魔法使你变成现在这样?”
  “这不是什么魔法,完全是我发明的一种合情合理的科学方法。”
  “真可怕,”开普说,“这怎么可能?”
  “是够可怕的。要知道,现在我正受了伤,浑身又痛又累!天哪!开普,你是个大夫,该知道怎么办。快给我点吃的和喝的东西,请我坐下。”
  于是,那卷绷带开始在房间里移动,一把藤椅也自动离开地板,滑到床前停了下来。随着椅子一声响,坐垫就陷下大约四分之一英寸左右。开普擦擦眼睛,摸了摸后脑勺。“真见鬼!”他说着便傻笑起来。
  “这样才对。感谢上帝,你总算清醒了!”
  “我并不这样认为。”开普说完又用力擦了擦眼睛。
  “给我杯威士忌,我快死了。”
  “不至于吧。你在哪儿?好吧,假如我现在站起身,会不会和你撞个满怀?啥,这儿是威士忌,我怎么才能把它递给你呢?”
  椅子一响,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力量将他手中的玻璃杯吸了过去。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酒杯在离藤椅两英尺的地方停留下来。他睁大眼睛困惑地盯住它。
  “这是——肯定是——催眠术。你向我暗示过你是隐身人。”
  “胡说!”那声音说。
  “真是荒谬透顶!”
  “听我说。”
  “就在今天早上,”开普坚持说,“我已经证明:隐身术是”
  “不管你愿意证明什么,”那声音粗暴地打断了他,“我饿啦!再说对于一个什么也没穿的人来说,这夜晚也确实太凉了。”
  “需要吃的吗?”开普问。
  “是的。”那只盛着威士忌的酒杯自动歪倒过去,然后那只空杯子又重重地被放了下来。“你有睡衣吗?”
  开普轻声叹了一口气,打开衣橱,取出件暗红色的睡袍来。
  “这行吗?”他问。柔软的睡衣从他手中滑了出去,自行散开后在半空中挂了一会儿,然后直挺挺地竖着,规规矩矩地扣上钮扣,最后竟大模大样地在他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要是现在有衬裤、袜子、拖鞋,那样会更舒服些。”隐身人不客气他说,“当然还得有吃的东西。”
  他从抽屉里找出了这几样东西。然后又下楼来到食品贮藏室,拿了些冷肉片和面包回来,又拉过一张轻便的桌子,把它们摆在隐身人的面前。“别费心找刀子。”来客说,一块肉片悬挂在半空中,同时发出咀嚼的声音。
  “在我吃东西的时候,只喜欢用些东西遮挡着。这是我的习惯。”隐身一次走运。不管怎样,今晚我得在这间屋里睡觉。你得多给我一点耐性,开普!我流了血,弄得很脏,这让你很讨厌,是吗?那边有一大摊,我知道这是因为凝结起来才看得出来。我只改变了有生命的细胞组织,而且只有在我活着的时候才有效我进屋快三个小时了吧?”
  “可是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开普带着愤怒的口气说。“我无法理解。我是说整个事情——彻头彻尾地不符合情理。”
  “相当合理,”隐身人强硬他说,“完全合理。”
  他伸手过去把威士忌酒瓶拿了过来。开普瞧着那件暗红色的睡衣在一个劲地狼吞虎咽。一丝烛光穿透右肩上的一个裂口,照在左边的肋骨下,形成了一个发亮的三角形。

  “那枪声是怎么回事?”开普问,“怎么会开起枪来呢?”
  “一个混蛋——该死的东西,就算是我的一个临时帮手吧——他想偷了我的钱溜走。已经让他得手了。”
  “他也能隐身?”
  “不。”
  “那么”
  “在我把事情经过和盘托出之前,能不能再来点什么吃的东西?你没觉得我又饿又乏,而你却光想听故事。”
  开普站起身来,可仍然继续问道:“不是你开的枪吧?”
  “不是我,”客人说,“一个我从没见过的家伙朝天开的枪。我想他们当时肯定都吓坏了。他们都害怕我。该死!我说——
  我说了还需要点吃的东西,开普!”
  “让我到楼下去看看,”开普说,“也许能找到些什么。”
  酒足饭饱以后——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还要了一支雪茄烟。没等开普找来刀子,他就迫不及待地把烟尾咬掉了,看见雪茄外面的烟叶松开时,他咒骂了几句。
  当他抽烟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他的口腔和喉咙,咽喉和鼻孔全都显形了,活像一只腾云驾雾的模型。
  “谢谢你的雪茄,”他一面说,一面使劲地向外喷烟雾,“能遇上你真是幸运。开普,你必须帮助我。真见鬼,刚才你还和我打架呢。我想我曾经疯狂过,瞧我的遭遇,我目前的处境十分险恶可是我们还要干些事情,听我说。”
  他又自己动手倒了杯苏打威士忌。开普站起身朝四周看看,到小房间里给自己找了只玻璃杯。
  “真有点荒唐一——我想我也需要来杯酒。”
  “开普,这十多年来你倒没有大多的变化,你们上等人是不太会变的。给自己找了只玻璃杯。
  “真有点荒唐一——我想我也需要来杯酒。”
  “开普,这十多年来你倒没有大多的变化,你们上等人是不太会变的。
  可是当天晚上隐身人并没有讲完自己的故事。他的伤口愈来愈疼,他开始发烧,浑身感到疲惫不堪。他的脑子里始终想着往山下追赶那个流浪汉以及旅馆里与众人搏斗的情景。他刚开始讲他的故事,随即就转移了话题。他断断续续地谈起了马弗尔,更加使劲地吞云吐雾,并且语气愈来愈暴躁。开普只能尽力去猜测他所说的话的大概意思。
  “他惧怕我一一我看得出,他真的很怕我。”隐身人反反复复说了好几遍这样的话,“他早就打算溜掉——他总是在寻找机会!我真是个十足的傻瓜!这狗杂种!把我气疯了。我早该杀了他!
  “你的钱是打哪儿弄来的?”开普突然问。
  隐身人沉默了一阵,”今晚我不想告诉你。”
  他突然呻吟起来,身体前倾,用看不见的手支住看不见的头,昏昏欲睡。“开普,”他说,“我已经有三天没有睡觉了,只是有时偶尔闭一会儿眼睛。我需要马上睡觉。”
  “好吧,就在我的房间里睡吧——就睡在这房里好了。”
  “可是我又怎么能躺下呢?如果我睡着了——他就会远走高飞,嘿,管他呢。”
  “你的枪伤怎么样?”
  “算不了什么——只是擦破了皮,流了点血。天哪!我困极了。”
  “那就睡吧。”
  隐身人好像在注视开普。“我担心会被我的同伴抓住。”他阴沉沉他说。开普吃了一惊。
  “我真是个傻瓜!”隐身人懊丧地敲敲桌子说,“我居然会提醒你。”
或许您还会喜欢: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