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隐身人 - 第四章 卡斯先生拜会陌生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陌生人给大家留下的古怪神秘印象,我在前面已经把他来到伊宾村后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叙述过了。直到交谊节那个赶集的日子以前,要不是因为出了两件怪事,他在这儿的日子,本可以马马虎虎打发过去的。虽然他和霍尔太太常常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发生小冲突,可是在他第一次露出经济拮据迹象的四月底以前,每次他都以一笔额外的小费,轻易地打发她完事。霍尔先生可不喜欢这个怪客,每逢他胆壮起来的时候,就竭力怂恿老婆把他赶走。可是他表示这种不满的方式太含蓄。不是故意掩饰不满,就是尽量避开客人。“等到夏天吧,”霍尔太太常以店主的精明口吻说,“等到艺术家们来到伊宾时再说吧。他是有些狂妄,可是不管怎么样,他毕竟是按时付帐的呀。”
  陌生人从不上教堂,星期天和其他日子对他来说毫无区别,甚至连衣服也不换。至于他每天的工作,霍尔太太认为太没有规律了。有时他起床很早,一直忙个不停;有时他很晚起来,什么也不做,一连几个小时在房里来回踱方步、抽烟或躺在壁炉前的扶手椅上,嘴里叽里咕噜个不停。他与村子外的世界完全隔绝。他性格暴躁,脾气变化无常,他的行为,是属于那种由于忍受了难以忍受的刺激而感到万分痛苦的人所特有的。曾有几次,在一阵狂怒后,他随手把东西折断、撕破、捣碎和打烂。他那种自言自语的习惯也越来越厉害,虽然霍尔太太偷听了好几回,可是始终没听出个眉目来。
  白天他很少出门,可是到了傍晚,天色昏暗,也不管外面是否寒冷,他总要裹得严严实实地出去走一走。通常他总是走那些最冷僻、树影浓密和山坡遮蔽的阴暗小路。
  他的大眼镜以及帽檐下缠满绷带的白脸,永远显得阴森可怕,常常在黑暗中把一两个下班回家的工人吓得魂不附体。一天晚上九点半,泰迪·汉弗莱跌跌撞撞地从“红衣酒店”出来,酒店门一开,一线灯光直射在陌生人骷髅一样的脑袋上(此时他正拿着帽子在散步),这下可把汉弗莱先生吓得半死,酒也醒了一大半。凡是孩子们在傍晚遇见这个陌生人,晚上睡觉准做恶梦。梦见的全是妖怪。谁也弄不懂,到底是他不喜欢孩子呢,还是孩子们更讨厌他,反正都一样。
  在伊宾这样的村庄里,一个陌生人的外貌举止如此奇特,当然就难免成为人们经常议论的热门话题了。关于他的职业,众说纷坛。霍尔太太在这一点上是相当敏感的。每当有人问起,她总是相当小心地介绍说:他是个“实验员”,她在说这几个字时非常谨慎,生怕不当心会掉落陷阱似的。问她“实验员”是什么东西,她随即摆出一副高傲的神气,说这些东西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知道,然后还要加上一句:他是“发明东西的”。她不厌其烦地解释说,她的客人曾遭到一次意外事故,使他的手和脸都变了颜色,由于他生来神经质,所以不愿意任何人提及这个事实。

  在她的背后,大家更同意泰迪·汉弗莱的看法。许多人普遍认为他是个罪犯,把全身包裹起来,无非是想逃过警察的眼睛,继续逍遥法外。可是从二月中、下旬以来,并没发生过任何大小案子。于是国立学校的古尔德助教煞费苦心地又得出另一见解:
  他认为陌生人是个乔装起来的无政府主义者,他可能正是制造炸药。因此,只要时间允许,他决定亲自去侦察一下。有了这种打算,一旦他俩相遇,他就十分警惕地盯着他看,他还常常提些带诱导性的问题,去问那些另一派的意见是附和车夫费伦萨德的,他们接受了陌生人是混血儿的见解,并在这基础上充分加以发挥。例如,锡拉斯·德根就表示过:“如果他愿意把自己放到集市上去展览一下的话,他马上就会发大财。”由于他多少也算位神学家,因此竟把陌生人比作圣经里那个把钱埋在地下的人。更有一种观点干脆把陌生人当做个无害的疯子。这种见解自有它的好处,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在这儿种看法的人中间,还保留动摇派和折衷派。萨塞克斯郡遇,他就十分警惕地盯着他看,他还常常提些带诱导性的问题,去问那些另一派的意见是附和车夫费伦萨德的,他们接受了陌生人是混血儿的见解,并在这基础上充分加以发挥。例如,锡拉斯·德根就表示过:“如果他愿意把自己放到集市上去展览一下的话,他马上就会发大财。”由于他多少也算位神学家,因此竟把陌生人比作圣经里那个把钱埋在地下的人。更有一种观点干脆把陌生人当做个无害的疯子。这种见解自有它的好处,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在这儿种看法的人中间,还保留动摇派和折衷派。萨塞克斯郡的老百姓是很少迷信的,直到四月初的事情发生以后,村子里才开始有人疑神疑鬼起来,把他和鬼神一类拉扯在一块。即便如此,也只有女人才相信。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一想到这陌生人,伊宾人全都感到憎恶。他性情暴躁,蛮横无理。对于城里的脑力劳动者来说可能不难理解,但对于生来好静的萨塞克斯郡的村民来说,这种脾气却是值得惊讶的。那种常使他们担惊受怕的疯狂举止,天黑以后在偏僻的角落里从人们身旁一掠而过的匆忙脚步,对于一切好奇的试探一律报以无情的打击,都使他们难以容忍。由于他喜爱黑暗出游而使每户人家不得不早早关门闭户、熄灯灭火——谁愿意这样生活下去呢?当他走过村庄时,人们都自觉地闪过一旁,等他走了过去,顽皮的年轻人就会拉下帽檐,竖起外衣领了,神经质地跟在他后面走,模仿他那诡秘的举止。当时还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叫《怪客》。萨契尔小姐曾经在一次学校的音乐会上演唱过——为教堂的灯油募捐。此后,只要有几个人聚在一起,见到陌生人,就会下意识地吹起口哨来,你一声我一声,随便吹上《怪客》一两节,当然五音不全有高有低。迟到的小孩们也会跟庄后面大声起哄:“怪客,怪客。”然后兴高采烈地一哄而散。

  卡斯是伊宾村兼治内外各科的医生,可能是出于好奇,也许是绷带引起了他职业上的兴趣,尤其关于客人拥有成千只瓶子的传说,更使他妒忌得心里痒痒的。在整个四月和五月里,他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希望能和陌生人交谈一次,最后,当“圣灵降临节”(复活节的第七个星期日)即将到来时,他再也等不及了,以村上要请一个护士为理由,拿着募捐簿找他去了。使这位医生感到吃惊的是:店主霍尔太太竟连房客的名字都不知道。
  “他说过他的姓名,”霍尔太太信口编道,“不过,当时我并没在意。”
  她也意识到连客人的名字都不问,自己未免太糊涂了。
  卡斯敲了敲客厅的门便进入了。里面清清楚楚传来一声咒骂声。
  “打扰您了。”卡斯说着关上门,接下去的谈话,霍尔太太再也听不见了。
  大约过了十分钟,只听见客厅里低低的说话声变为突然一声惊叫,接着便是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椅子倒地声,怪笑声和冲向门口的脚步声。然后卡斯出来了,他脸色惨白,手里紧握着自己的帽子,两眼惊恐地向身后注视着。他没有关门,也没有看谁一眼,大步穿过门厅,走下台阶,勿匆往大路走去。霍尔太太站在酒吧柜台后面,注视着那扇打开的门。她听见一阵轻微的干笑声和脚步声,她站在那儿看不见他的脸。只听“砰”的一声,客厅门重新关上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卡斯先生一口气跑到村里的本丁牧师家里。
  “难道我疯了?”他刚走迸牧师简陋的小书房,就急切地问,“我是不是像个疯子?”
  “旅店的那个家伙”
  “他怎么啦?”
  “请给我一点喝的,”卡斯说着,一屁股坐了下来。
  一杯廉价的白葡萄酒(牧师仅有的饮料)下肚,他的神经稍微稳定了些,就把刚才他访问陌生人的经过全告诉了牧师。
  “我一进去,”他喘着气说,“开始提出为护士基金募捐的请求。起先他一直双手插在口袋里站着,接着他重重地往椅子上一坐,抽吸了一下鼻涕。我说:‘听说阁下对科学很感兴趣。’他说:‘是的。’又抽了下鼻子。他的鼻子老是不停地出声,很显然这两天得了重感冒。难怪把自己包成这样。我讲了关于护士基金的情况,我的眼睛没闲着,一直睁得大大的。瓶子啊,药剂啊,到处都是。还有天平,一排排试管,还闻到一种樱草花香。我问他是否打算捐钱,他说要考虑一下。我直截了当问他是不是在搞研究,他说是的。再问他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吗,他突然火了,说:‘真是一项长得出奇的研究,该死的!’他越说越生气。后来变成了牢骚。也许他正在火头上,我的问话成了导火线。他说他曾经得到过一张方子,最有价值的方子。那方子是干什么用的,他却没有说。‘是医药上的处方吗?’我问他。‘混蛋,你打听这干什么?’于是我赶紧道歉。这时他一阵咳嗽,抽了一下鼻涕,继续说下去。他说他当时认真研究了这些方子,发现有五种成分,可是当他把它放下时,刚一回头,一阵风从窗户外吹来,把这张方子掀了起来。那时他正在壁炉前工作,火光一闪,那张纸竟被吹进壁炉燃着了,眼看着燃烧的方子向着烟囱升去,他立即冲了上去。说到这里,为了表明当时奋不顾身的情景,他把一只胳膊伸了出来。”

  “唔?”
  “这胳膊没有手,只是只空袖子。天哪!开始我以为他是个残废人,原先装了个假肢,现在卸下来了。接着又纳闷,假如里面什么也没有,那他又怎么能把袖子举起来,把袖管撑开呢?你听我说,我看得清清楚楚,袖管里什么也没有,一直到关节,全是空的。我从袖口一直可以看到肘部,衣袖撕破的地方还透着光亮呢。‘天哪!’我不禁叫了起来。于是他停着不动,那副毫无表情的眼镜朝着我,然后很快又转向他的袖子。”
  “怎么?”
  “就这样,他什么也不说了,赶紧把衣袖放回口袋里去。‘刚才我说到方子烧起来了,是不是?’他询问似的干咳了一声。‘你究竟怎么活动一只空袖子的?’我问。‘空袖子?’‘可不是吗?’我实话实说,‘一只空袖子’
  “‘一只空袖子吗?你看见一只空袖子是吗?’他马上直立起来,我也赶紧跟着站了起来。他慢吞吞地朝我走了三步,离得很近,他恶狠狠地擤着鼻涕,可是我并没有退缩。说真的,当那个包着的脑袋和那副阴森森的眼镜逼近你的时候,不把人吓死才怪呢。
  “‘你说这是一只空袖子?’他说。‘是的。’我说。对付一个无赖,你只要一言不发盯着他看,他也就无计可施了。然而他非常平静地再次把袖子从口袋里拉出来,向我举起手来,好像还要让我再看一遍。他的动作非常非常缓慢,我张大眼睛看着,就像经过了整整一个世纪似的。‘唔,’我清了清嗓子,‘里面什么也没有。’
  “怎么样?”
  “我突然觉得有一样东西——就像一只拇指和一只食指——一把捏住了我的鼻子。”
  本丁牧师笑了起来。
  “可里边什么也没有!”卡斯说到“里边”两个字时,差点尖叫起来。
  “听起来确实有点可笑,可当时我却害怕极了,我使劲地把那袖口一推,转身逃出了房间,避开了他”
  卡斯沉默了,看他那惊惶失措的样子决不像装出来的。他费力地转过身去,又饮了一杯善良牧师的劣质葡萄酒。
  “我推开他袖口的时候,明明是碰到了一条手臂,可那里头没有手臂,根本连个鬼影都没有!”
  “这真是件怪事,”牧师疑惑地瞧了卡斯一眼。他仔细地思考了一下,一字一顿地强调说:“太奇怪了!”本丁先生向来聪明又有见识,可是他也解释不了这件事。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刺猬的优雅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马克思(开场白)1.播种欲望的人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平时从不跟我讲话的小帕利埃今天早上如此向我宣布。安托万帕利埃,这个古老工业家族的继承者,他的父亲是我八个雇主之一。他是资产阶级大财团打的最后的饱嗝——特别而毫无杂质——此时,他正为自己的发现而洋洋得意,条件反射似的向我阐述起他的大道理,甚至没有考虑到我是否能听得懂,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地狱的滑稽大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在环绕东京市的国营铁路上,至今仍有几处依旧带点儿乡间味的道口。这些地方设有道口值班室,每当电车要通过时,不同颜色相间的栏杆就会落下,道口看守员便开始挥动信号旗。丰岛区1站大道口也是这种古董式道口之一。那里是从市中心到人口众多的丰岛区外围之间惟一的交通线,因此,不分昼夜,轿车、卡车、汽车、摩托车的通行极其频繁,步行过往者就更不必说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