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隐身人 - 第二章 泰德·亨弗利的第一印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下午四点钟,天色已经相当昏暗。霍尔太太鼓足勇气,正打算进去问问客人是否要用茶,钟表匠泰迪·汉弗莱走进了酒吧。
  “我的天,霍尔太太,”他说,”对穿薄靴子的人来说,这天气简直太可怕了!”这时候,外面的雪愈下愈大了。
  霍尔太太同意他的话,并且注意到他随身带着背包。
  “你来得正好,请帮我看看客厅里的那只旧钟。它走倒还能走,敲点也挺响,就是时针老是指在六点上。”
  她领着钟表匠来到客厅门前,敲了敲门,然后就推门进去。
  她看见客人坐在炉边的椅子上,好像在打瞌睡,裹着绷带的脑袋垂在一边。房间里唯一的光线就是那通红的炉火。一眼望去,昏暗的屋里,每样东西都泛着红光,显得幽暗而模糊,又因为她刚点亮酒吧的灯,难免有点眼花,在这刹那间,她突然觉得眼前这个人张着一张大得出奇的嘴,把他下面半张脸全吞吃掉了。她所看到的,只有那白布裹着的头,怪异的大眼镜,以及眼镜下张开的大嘴。不过,这难以置信的事只是一刹那间,随后,客人的身子动了一下,举起手,从椅子上蓦地跳了起来。霍尔太太把门开大,房间里顿时亮了许多,这时她清清楚楚地看见他用围巾捂住的脸,就像以前用餐巾捂着的一样,她想,自己刚才只是上了一次光线昏暗的当。
  “先生,对不起,能让这人来修一下钟吗?”她说。她已从刚才的错觉中恢复过来了。
  “修钟?”他睡眼矇眬地四周张望了一下,依然捂着嘴,稍稍清醒后,便说,“当然可以。”
  霍尔太太出去拿灯,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灯取来了,泰迪·汉弗莱先生进了屋,迎面就碰见这个缠绷带的人,正如他自己说的,“吓了一跳”。“下午好!”陌生人说着盯了他一眼。这一眼给汉弗莱先生的印象深极了。“活像一只龙虾”——后来他常常对人这样说。
  “但愿我没有打扰你,”汉弗莱先生说。
  “一点也不。”陌生人说着转向霍尔太太,“尽管我完全清楚。这房间是供我私人使用的。”
  “先生,”霍尔太太说,“我想你一定会愿意那只钟”
  “当然,”陌生人说,“一般地说,我只习惯一个人呆着,而不喜欢受干扰。”他说这话的时候,注意到汉弗莱先生的态度有点踌躇,于是换了语气,“当然,我也十分乐意看到这只挂钟能派上用处。”

  他转过身去,背朝着壁炉,双手倒剪在身后。“待会儿,”突然他又说,“等钟修好以后,给我来点茶。记住,在钟修好以后。”霍尔太太正打算离开——现在她可不想聊什么天,免得在钟表匠面前出丑——不想客人却又突然把她喊住,问她是不是安排过取他寄放在布兰勃赫斯特车站的行李的事。她告诉他已经对邮差提了这件事,尽可放心,明天搬运夫就能把行李运来。
  “你肯定不能再提前了吗?”他问。
  霍尔太太点了点头,神情显得很冷漠。
  “我想我应该解释一下,”他补充道,“我是个实验家,刚才因为又冷又乏,所以没有提起。”
  “是这样吗,先生?”霍尔太太不禁肃然起敬。
  “我的行李都是些仪器和设备。”
  “我的行李都是些仪器和设备。”
  “我急于想继续我的研究工作。”
  “当然,先生。”
  “我来伊宾的原因,”他郑重其事地接着说,“是希望得到安静。我希望我的研究工作不受干扰。除了我的工作外,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
  “正如我预料的一样,”霍尔太太暗自说道。
  “必须静养一段时期。有时我的眼睛又累又疼,因此不得不一连好几个钟头把自己关在黑暗的房间里,甚至把自己锁起来。有时候,或者说是经常,当然现在不是这样。在那种情况下,一丝一毫的干扰,或者有人走进屋子都会使我不胜其烦,影响研究工作希望你能谅解才好。”
  “当然,先生,”霍尔太太说,“我想冒昧地问一下”
  “我认为已经说得够清楚了。”陌生人随即摆出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气,从容不迫地结束道。霍尔太太只好悻悻地收起问题和同情心,寻找以后的机会了。
  据钟表匠后来说,霍尔太太离开房间以后,陌生人一直站在壁炉前瞧他修钟。汉弗莱先生不仅拆下了钟的指针和外壳,而且把机芯也拆了出来。他想尽可能把活干得慢一点,显得有条不紊的样子。他工作的时候紧靠着灯,绿色的灯罩把一道亮光全聚在他手上、灯座上和那些齿轮上,室内的其他地方全沉没在一片阴暗之中。他抬起头,眼前一大片花花绿绿的色彩荡漾着。由于好奇,他摆弄着钟内零件——实在大可不必——打算磨蹭着晚点离开,说不定还能同这位陌生人攀谈几句。可是客人一声不响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死一样的寂静使汉弗莱神经紧张起来,他觉得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于是他抬起头来,只见那灰暗的缠着绷带的头就在眼前,还有那副深色大眼镜后面的眼睛,正一动不动地盯住自己,镜片前还弥漫着一层绿色的迷雾。如此怪诞的模样,使得汉弗莱竟不知所措,以致他俩面对面毫无表情地瞧了一分钟之久。这种处境实在令人难堪,汉弗莱低下头来,想找几句话说说。可是又该说些什么呢?他要不要说说这鬼天气,一年里数这个时候特别冷呢?

  “这天气”他抬起头,才开了个头,却就被打断了。
  “你干吗不修好钟马上就走呢?”陌生人说,显然他在竭力压制着怒火,“你该做的仅仅是把时针装到它的轴上。我看你简直是在磨洋工。”
  “哦,好的,先生。”汉弗莱先生立即打住话头,“至多再需要一会儿工夫。我马上就好”汉弗莱先生很快结束了工作,起身走了。
  看得出来,钟表匠离开的时候十分恼火。“该死!”他踏着满地积雪,步履蹒跚地走出村子。“真没见过这号怪人!”他一路走一路还在自言自语忿忿不平地嘀咕道,“难道让别人看一眼都不行?活见鬼!”
  然后又说:“好啊,不准别人看你,假如警察找上门来的话,看你还能裹得这样严实?”
  在格利森街的拐角处,他遇见了霍尔,就是不久前娶了“车马旅店”的女店主的那个人。他在伊宾驾驶马车,因为不时有人需要搭车去锡德桥。现在他正从那儿返回。从他那驾车的样子不难判断、显然他在锡德桥逗留了一会儿,喝过了几小杯。
  “你好,泰迪。”霍尔一边打招呼,一边赶着车过去。
  “你家里来了个古怪的家伙!”泰迪说。

  霍尔友好地勒往缰绳。
  “一个模样怪里怪气的家伙在‘车马旅店’住下了。”泰迪说,“我的天哪!”
  接着他生动地把那位奇怪的客人向霍尔描述了一番。“看样子是精心化了装的,我敢肯定。如果有人住到我家里,我准会看清他的真面目,”汉弗莱说,“女人就是容易轻信陌生人。他已经住进了你的屋子,可是连个名字也不说,霍尔。”
  “不至于吧?”浑浑噩噩的霍尔说。
  “没错,”泰迪说,“租金是按周计算的。无论如何,在这一星期内你是不能撵他走的。明天他还有许多行李要运来,这可是他亲口说的,但愿箱子里装的不是石头,霍尔。”
  他告诉霍尔,他的姑妈在墨斯廷斯就曾被一个陌生人用空箱子诈骗过,直说得霍尔心神不定。“走吧,老伙计,”霍尔吆喝着他的马,“看来我得去瞧个究竟。”
  泰迪这才如释重负,赶他的路去了。
  可是霍尔回家后并没有如愿以偿地“瞧个究竟”。正因为他在锡德桥耽搁了时间,遭到霍尔太太一顿痛骂。对他那一连串温顺的问话,得到的却是妻子暴跳如雷的答复,而且骂得牛头不对马嘴。这样一来,霍尔先生心中留下的猜疑不断增大。“你们女人家什么都不懂。”霍尔先生说着,决定一有机会,非得弄清楚客人的身分不可。当那位陌生人在九点半上床睡觉以后,霍尔先生挑衅地跑进客厅,仔细地擦着他妻子的家具,显然想表明陌生人并不是这儿的主人。他还轻蔑地扫视了一下客人留下的数学计算表。晚上临睡前,他又叮嘱霍尔太太:明天客人行李到来时,千万留神。
  “去你的吧,”霍尔太太说,“我的事由我自己来办。”
  她还想痛痛快快地骂霍尔几句,但是,话说回来,这陌生人无疑是个奇怪的过客,对这号人她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也就没有继续发作。半夜里,她做了无数个恶梦,她梦见许多像白萝卜一样的大脑袋,长在长长的脖子上,上面还有黑色的大眼睛,在她身后紧紧追赶。她惊醒了。但作为一个通情达理的女人,她克制了恐惧,翻了个身,又睡着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1Q84 book3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3》内容简介“你為什麼死的?”“為了要这样再生。”“再生需要有什麼?”“人无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别人才行。”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超过30年创作履歷中,自我期待最重要的一部!《1Q84Book3》突破性*完结!少年时代的爱恋,分隔二十年后再重逢&helli;天吾和青豆,两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十二月,终於在这1Q84年的世界,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2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