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阴谋与爱情 - 第五幕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最后一场
  斐迪南、宰相、伍尔穆和众侍从。
  宰相和他的一帮人惊惶失措地冲进房间,随后米勒和一些群众也跟进
  来。法庭的差役们集中站在房间最里边。
  宰相(手握着信)儿子,这是怎么啦?——我可永远不愿相信——
  斐迪南(把杯子扔在他脚下)那你就瞧吧,凶手!
  宰相(踉跄倒退。所有人都惊呆了。可怕的寂静)我的儿子啊!为什么你对我这么干?
  斐迪南(不正眼瞧他)噢,当然!我本该先听一听大政治家的意见,看这么做是否也符合他的安排?——真巧妙,真令人佩服,你们这个用嫉妒来拆散我俩同心结的阴谋,我承认!——出谋划策的肯定是位行家;遗憾的只是,被激怒的爱情不像你手中的玩偶,不会乖乖儿听任摆布!
  宰相(目光四处搜寻)这里没有任何人为一位绝望的父亲哭泣吗?
  米勒(在后台呼喊)让我进去!看在上帝分上,让我进去!
  斐迪南这姑娘是位圣女——她该有另外的人照顾。(为米勒打开门。米勒、群众和法庭的差役一拥而入)
  米勒(惊恐万状)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有人喊叫:“这儿有人服毒啦!这儿有人服毒啦!”)——我的女儿哟,你在哪里啊?
  斐迪南(把他领到宰相和露意丝的尸体之间)不是我的错。该感谢这儿这位!
  米勒(倒在女儿身边)救世主耶稣啊!
  斐迪南简单说几句,爸爸——言语对我来说已变得宝贵了……我好端端地被夺去了生命,被爸爸您!我怎样面对上帝啊,我直打哆嗦……可我从来不是坏蛋。我将遭到怎样的永劫,只好听天由命了——但愿不惩罚您!——然而我杀了人。(声音尖锐得可怕)这桩杀人罪,您该不会妄想我一个人背着去见上帝吧!这儿,我郑重地把更大、更丑恶的一半奉还给你,至于拿它怎么办,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把父亲拽到尸体跟前)这儿,野蛮人,品尝品尝你狡诈的可怕果实吧:在这张脸上,歪歪扭扭写着你的名字,行刑的天使将会认出来的呀!——这个形象,将在您入睡时扯下你床前的帷幔,把她冰冷的手伸向你!这个形象,将在你临终时站到你的灵魂前,挤掉你最后的祈祷!这个形象,将伫立在你的坟墓上,当你希望复活的时候——将站在上帝的旁边,当他审判你的时候!(即将昏厥,被侍从们扶住)
  宰相(手臂举向天空,恐怖地)别怪我!别怪我,上帝!——向这人索取他们的灵魂吧!(走向伍尔穆)
  伍尔穆(气愤地)向我?
  宰相该死的,向你!向你,魔鬼!——是你,是你定下的毒计。责任在你身上——我两手清白!

  伍尔穆在我身上?(一阵怪笑)有意思!有意思!这下我可知道魔鬼是怎么报恩的喽。——在我身上?愚蠢的流氓!难道他是我儿子,我是你主子不成?——责任在我身上?哈!一见这情形我骨髓全凉了!要我来负责任!——现在我算完了,可你也得一块儿完。走!走!咱们去大街小巷喊“杀人啦!杀人啦”,去把法官们都叫醒!法警,把我捆起来吧!从这里带走吧!我要揭露一些阴谋,叫听见的人浑身打冷战。(欲下)
  宰相(拦住他)他真的会吗,疯子?
  伍尔穆(拍拍宰相的肩)我会的,伙计!我会——我是疯了,真的——多亏了你嘛——现在我真要发发疯——我要和你手挽手地上断头台!——手挽手地下地狱!我真巴不得和你一道受诅咒啊,恶棍!(被带出房间)
  米勒(一直默默地把头埋在露意丝怀里,痛不欲生。这时突然站起来,将钱包皮掷到少校脚下)投毒犯,收回你造孽的金子吧!——你想拿它买下我的女儿是不是?(冲出房去)
  斐迪南(嗓音嘶哑)追上他!他绝望了——这钱得替他收起来——它是我可怕的报答。露意丝——露意丝——我来了——多保重!——让我在这座祭坛前离开人世吧——
  宰相(大梦初醒似的走向儿子)斐迪南——儿子!难道你不屑于再看一眼你悲惨的父亲吗?
  斐迪南(被放在露意丝身边)最后一瞥属于仁慈的上帝。
  宰相(痛苦不堪地跪在斐迪南跟前)造物和造物主全抛弃了我——再看我一眼,给我最后一点安慰,都不行吗?
  斐迪南(把手无力地伸给他)
  宰相(迅速站起身)他饶恕我了!(对其他人)现在把我抓起来吧!(下,法警们跟在他后面。幕落)
  1759年11月10日出生在德国符腾堡公国的小城马尔巴赫,父亲是军队的外科医生,母亲是一位面包皮师的女儿。席勒出生时恰逢德国的七年战争(17561763),比同时代的重要作家歌德小十岁,比赫尔德小十五岁,比莱辛小三十岁。席勒童年时代即对诗歌、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64年全家迁居到罗尔希,开始念小学。学校的拉丁文教员莫塞尔生性庄重严肃,给幼小的席勒留下深刻印象,成了他日后创作戏剧《强盗》的重要原型之一。
  1766年迁居路德维希堡。
  1768年进入拉丁语学校学习,以便将来按照父亲的意愿学习神学。
  1773年遵照符腾堡公国国君卡尔.欧根公爵的旨意,被强制选入公爵创办的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诗人舒巴特愤怒地称这所设在斯图加特的军校为“奴隶养成所”。不过在校期间,席勒养成了思辨的习惯,特别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学教师阿尔贝接触到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的作品,加快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同时逐渐具有了爱好自由和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

  1776年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抒情诗。
  1777年在舒巴特等狂飙突进作家影响下开始创作第一部剧作《强盗》。
  1781年完成《强盗》的创作,于5月出版。
  1782年1月曼海姆剧院首次上演《强盗》引起轰动。据史料记载,“公演时剧院如同一座疯人院”,有评论家甚至认为就此诞生了“德国的莎士比亚”。5月席勒第二次秘密前往曼海姆剧院观看演出,被卡尔.欧根公爵发现后关禁闭两周,并禁止再写剧本。9月22日夜间化名在朋友陪伴下逃出符腾堡公国,匿居在乡村里写成第二个剧本《斐哀斯科的叛乱》。创作进入了第一个旺盛期。
  1783年受聘担任曼海姆剧院的编剧。
  1784年写成市民悲剧《露意丝.米勒》,4月在法兰克福和曼海姆上演大获成功,并接受演员伊夫兰建议更名为《阴谋与爱情》。《阴谋与爱情》是席勒早年创作的高峰,与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同为狂飙突进运动最杰出的成果,被恩格斯誉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1785年结交诗人克尔纳,生活得以安定下来,创作走向成熟。9月写成了《欢乐颂》,贝多芬以此诗谱成第九交响曲主要的合唱部分,从此在世界上广为传唱。
  1786年完成并发表短篇小说《罪犯》,成为开德语Novelle先河的作家之一。
  1787年写成诗剧《堂.卡洛斯》。此剧系席勒创作风格的转折点,标志着他的思想已由向往狂飙突进似的激进革命转化为了主张温和的改良。同时,创作反映尼德兰解放斗争史的《堂.卡洛斯》诱发了他对历史学的兴趣,自此至1796年几乎没再进行文学创作,而是潜心历史学和美学研究,痴迷于康德哲学之中。7月迁居已成为文学艺术中心的魏玛,受到维兰和赫尔德等的欢迎。
  1788年12月,经旅居意大利归来的歌德举荐,受聘担任耶那大学历史学副教授。
  1789年5月迁居耶那就任教职。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0年2月与夏洛特.冯.伦格菲尔德小姐结婚。婚后工作更加勤奋、辛劳。年底受聘担任艾尔福特实用科学院院士,在前往出席聘任仪式途中罹患重感冒。
  1791年1月感冒引发肺炎,5月病情危重加紧治疗,后前往温泉疗养,由此而经济拮据。贫病交加之中,不得不请求魏玛公爵提高薪酬待遇,并接受丹麦王子的资助接济。
  1792年9月21日法兰西宣布成立共和国,10月10日巴黎国民议会决定授予席勒法兰西荣誉公民称号。同年完成了《论悲剧艺术》和《三十年战争史》等学术著作。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5月开始极端的雅各宾专政,席勒对法国革命由热烈同情而转为反感。
  1794年在耶那创办《季节女神》杂志,邀请歌德和洪堡兄弟等参与编辑、撰稿。7月在耶那的一次自然科学研讨会上再次见到歌德,会后两人在席勒家中长谈,推心置腹,互敬互谅,两位生性、气质殊异的大文豪终于成为朋友,实现了传为文坛佳话的“诚与爱的结盟”。从此与歌德交往频繁,文学创作获得了新的动力,新的生机。
  1795年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等美学论著,曲折婉转地表示对暴力革命不以为然,主张通过美育,以情操品格的完善、精神境界的提高实现社会变革和改良,延续了《堂.卡洛斯》中宣扬的开明君主思想。发表《论朴素的诗和伤感的诗》。与歌德共同创作一系列针砭文坛流俗积弊的讽刺性短诗《赠辞》。
  1796年主编《诗神年鉴》,创作逐渐进入第二个旺盛时期。
  1797年与歌德竞相创作叙事谣曲,写成了《手套》《潜水者》《波吕克拉特斯的指环》《托根堡骑士》《伊庇库斯的仙鹤》《人质》等著名叙事诗,以至这一年成了德国文学史上的“叙事谣曲年”。
  1798年完成《华伦斯坦》三部曲的第一部《华伦斯坦的军营》,并于10月12日在魏玛剧院首次公演。
  1799年完成并公演《华伦斯坦》三部曲的第二部《皮克罗米尼父子》和第三部《华伦斯坦之死》。创作抒情长诗《大钟歌》(发表于第二年的《诗神年鉴》)。年底迁居魏玛,因健康状况恶化辞去教职,以便集中精力从事文学创作。
  1800年开春后罹患伤寒。带病完成《玛利亚.斯图亚特》。
  1801年完成《奥里昂的姑娘》,9月11日在莱比锡首演获得成功。改编成功意大利作家哥齐的童话剧《中国公主图兰朵》。
  1802年春天全家迁入在魏玛购置的住宅,即今日离歌德故居仅一箭之遥的席勒故居。
  1803年完成《墨西拿的新嫁娘》,3月19日在魏玛剧院首演成功。
  1804年利用歌德提供的素材成功写成《威廉.退尔》,3月相继在魏玛、柏林、曼海姆、汉堡公演均获成功,受到欢迎。此作为席勒以《华伦斯坦》开始的晚期戏剧创作高峰,特点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风格悲壮、雄浑。4月至5月间,携妻子儿女离开是非之地魏玛,在柏林受到普鲁士国家剧院经理、老友伊夫兰热烈欢迎。为让席勒重返魏玛,公爵接受歌德建议,成倍地提高席勒的薪俸,改善其生活状况。席勒也因眷恋挚友歌德而重返魏玛。7月旧病复发,10月病情稍有减缓又开始了新的创作。
  1805年2月再次病倒,5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仅四十六岁。(王荫祺编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有一句箴言说,真的绅士,不谈论别离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税金。此话其实是谎言,是我适才随口编造的,谨致歉意。倘若世上果真存在这么一句箴言,那么“不谈论健康方法”或许也将成为真的绅士的条件之一。真的绅士大约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健康方法,我以为。一如众人所知,我并非真的绅士,本就无须一一介意这类琐事,如今却居然动笔来写这么一本书,总觉得有些难为情。 [点击阅读]
恐怖的隧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金秋10月,天气分外晴朗。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沿着关门公路向南行驶。秋田直治坐在车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知道车马上就要驶到关门隧道了,透过宽大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到深秋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没有一丝浮云。往日,北九州市因为是一座工业城市,所以上空总是被浓烟笼罩着,空气污染的十分厉害。就连与它相邻的部分地区也被污染了,香川县的坂付市,远远望去,它上空墨色的污浊气体象一片拖着长尾的薄云。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杀人不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英格兰!这么多年之后,终于又回到英格兰了!他会喜欢这儿吗?路克-菲仕威廉由踏板跨上码头的那一刻,这么自问着。在海关等候入境的时候,“这个问题躲在他脑子后面,可是当他终于坐上列车时,又忽然跑了出来。他现在已经光荣地领了退休金退休,又有一点自己的积蓄,可以说是个既有钱又有闲的绅士,风风光光地回到英格兰老家。他以后打算做什么呢?路克-菲仕威廉把眼光从列车窗外的风景转回手上刚买的几份报纸上。 [点击阅读]
权力意志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与动物不同,人在自己体内培植了繁多的彼此对立的欲望和冲动。借助这个综合体,人成了地球的主人。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