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银河系漫游指南 - 第二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显然,有许多问题与生命有关,其中最普遍的也许莫过于:人为什么会出生?为什么会死亡?为什么会在生命的人部分时间里想要戴电了表?许多许多百万年前,一个具有超级智慧的泛维度种族(他们在自己的泛维度宇宙中的生理特征和在我们的宇宙中并没有什么不同)开始对有关生命意义的无休止的争论感到厌烦了,这种争论甚至影响到了他们最喜欢的消遣“坏小子极端板球”(一种奇怪的游戏,玩法是:毫无理由突如其来地击打他人,然后跑开),所以他们决定坐下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建造了一个巨大无比的超级电脑,它是如此惊人的聪明,在还没有连接上数据库以前,它就已经从“我思故我在”开始,推演出了米饭布丁以及个人所得税的存在,直到后来有人关闭了它。
  它的规模足有一座小城市那么大。
  它的主控制台安装在一间专门设计的操作室里,安放在一张巨大的操作桌上,桌子是上等的红木制成的,表面蒙着深红色的皮革。深色的地毯显得正式而豪华,异国情调的盆栽植物和电脑主要编程人员及其家人的照片精心地散布在房间各处,窗户望出去是一个绿树成行的公共广场。
  在正式开机的那个重大日子里,两个身着正式礼服的程序员提着公文包皮来到这里,谨慎地进入操作室。他们很清楚,在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们代表着整个种族。不过他们还是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镇定地坐到操作桌面前,打开公文包皮,拿出他们皮质封面的笔记本。
  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朗克维尔和福克。
  开始的片刻,他们沉默地正襟危坐,然后,在和福克交换了一个眼神之后,朗克维尔身体前倾,触摸了一下一个小小的黑色仪表盘。
  传出微弱的嗡嗡声,表明这台巨型电脑现在已经完全进入运行状态了。稍微停顿了一会儿,它开始用一种丰满、洪亮、深沉的声音说话了。
  它说:“我,深思,整个宇宙一切空间和时间中第二强大的电脑,诞生的伟大任务是什么呢?”
  朗克维尔和福克惊讶地对望了一眼。
  “你的任务,电脑……”福克开始说。
  “不,等一下,这不对。”朗克维尔担心地说,“我们是要设计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电脑,而不是什么第二强大的。深思,”他对电脑说道,“难道你不是按照我们所设计的那样,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强有力的电脑吗?”
  “我把自己称为第二强大的,”深思吟诵似的说,“那么我就是。”
  两个程序员又一次交换了一个担忧的目光。朗克维尔清了清嗓子。
  “一定是出了什么差错,”他说,“难道你不是比马克希姆佳伦星上那台叫做‘十亿巨型脑’、能在一毫秒内数清楚一颗恒星所有的原子数量的电脑更强大吗?”

  “十亿巨型脑?”深思以一种丝毫不加掩饰的轻蔑口吻说,“它充其量也就是一把算盘而已一一不足挂齿。”
  “难道你不是,”福克说,一边紧张地前倾着身体,“比‘GoogIe星际思想者’——那台能够计算出丹格拉班德贝塔星上一场持续5个星期的沙尘暴中每一颗单独的沙尘的运行轨迹的电脑更强人的分析家吗?”
  “一场持续5个星期的沙尘暴?”深思傲慢地说,“你难道不想问问我宇宙大爆炸那一刻所有原子的确定矢量吗?请别拿这种袖珍计算器的弱智问题来烦我了。”
  两个程序员沉默了一会儿,感到如坐针毡。朗克维尔终于还是又朝前靠了靠身于。
  “可是,难道你不是,”他说,“一个比西塞罗尼克斯12号星的那个神奇而又不知疲倦的超级同源中子游说器更疯狂的辩论者吗?”
  “超级同源中子游说器,”深思故意卷起舌头说,“能说得大角星巨驴的四条腿分家——但是只有我能说动它向后走。”
  “那么,”福克问,“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没有任何问题。”深思用歌唱似的洪亮音调说,“我就是整个宇宙一切空间和时间中第二强大的电脑。”
  “可是,第二?”朗克维尔坚持问道,“为什么你总是说第二昵?你想的肯定不会是复合类皮质激素巨型研磨机吧?也不会是思考机吧?或者……”
  电脑的控制台上闪烁着代表藐视的光。
  “我才不会为这控制系统蠢蛋们费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心思呢!它强调道,”我说的不是别的,而是那台将在我之后诞生的电脑!“福克快要失去耐心了。他把自己的笔记本推到一边,咕哝道:”这他妈听起来倒像是救世主的口气。“
  “你对未来一无所知,”深思说,“然而我体内数量巨大的电路却能通过对关于未来可能性的无限的数据流的分析,预见到终究有一天会出现一台电脑,连它最基本的操作参数都是我所计算不出来的,但是这台电脑命中注定最终要由我来设计。”
  福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朝朗克维尔望去。
  “我们能够继续提问了吗?”他说。
  朗克维尔示意他再等一下。“你提到的这台电脑究竟是什么呢?”他问道。“眼下我不想接着谈它了。”深思说,“现在,问你们想知道的其他事情吧,尽管问。”
  两个程序员相对耸了耸肩。福克使自己镇定下来。
  “深思电脑,”他说,“我们给你的任务是这样的。我们希望你告诉我们……”他顿了一下,“答案!”

  “答案?”深思说,“什么的答案?”
  “生命!”福克迫切地说。
  “宇宙!”朗克维尔说。
  “一切!”他们俩齐声说。
  深思沉吟了一会儿。
  “有点儿棘手。”它最后说。
  “可是你能办到?”
  “是的,”深思说,“我能办到。”
  “有答案吗?”福克问,兴奋得连呼吸都快停止了。
  “一个简洁的答案,能做到吗?”朗克维尔补充了一句。
  “是的。”深思说,“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答案是有的。只是,”它补充道,“我必须想一想。”
  一阵突然的骚乱破坏了这个时刻:门被撞开了,两个满脸怒气、穿着粗糙褪色的克鲁克斯旺大学的蓝色束带长袍的人闯了进来,把一个徒劳地想阻挡他们的门卫摔到一边。
  “我们要求进去!”两人中比较年轻的那个高喊着,一肘推在一个年轻秘书的喉头卜。
  “来吧,”年长那个也喊道,“你们挡不住我们的!”说着一把将一个程序员从门里推开。
  “我们严正声明,你们不能把我们挡在外面!”年轻的那人叫骂着,尽管他现在已经稳稳地站在屋内,而且没有遇到任何进一步想要阻止他的尝试。
  “你们是谁?”朗克维尔愤怒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你们想干什么?”
  “我是曼吉克塞斯!”年长的那人宣称。
  “我严正声明,我是卢姆方德尔!”年轻的那人叫道。
  曼吉克塞斯转向卢姆方德尔。“够了,”他恼怒地说,“没有必要严正声明这个。”
  “好吧!”卢姆方德尔骂了一声,重重地一拳砸在身边的一张桌子上,“我是卢姆方德尔,这不是声明,而是纯粹的事实!我们所要求的就是纯粹的事实!”
  “不,我们不是!”曼吉克塞斯恼怒地说,“这可不是我们所要求的!”
  几乎没有换气,卢姆方德尔嚷道:“我们不要求纯粹的事实!我们所要求的是不要纯粹的事实。我要求我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卢姆方德尔!”
  “见鬼了,那你到底是谁?”福克忍无町忍。
  “我们,”曼吉克塞斯说,“是哲学家。”
  “虽然我们也可能不是。”卢姆方德尔说,一边朝程序员们警告似的挥舞着手指。‘“是的,我们是哲学家。”曼吉克塞斯坚持道,“我们到这儿来的目的很明确,作为哲学家、智者、先知以及其他思想者的联合工会的代表,我们希望关闭这台机器,我们希望现在立即关闭它!”
  “出了什么问题呢?”朗克维尔问。
  “我会告诉你出了什么问题的,伙计。”曼吉克塞斯说,“分工,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们要求,”卢姆方德尔又开始嚷嚷了,“分工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问题所在!”
  “你们尽管让这些机器开着吧,”曼吉克塞斯警告说,“谢谢你们。但永恒真理归我们负责。你们想要查询你们的法律地位吗,那就请便吧,伙计。根据法律,追寻终极真理很显然是你们中间的我们这些思想者们不可剥夺的特权。要是有任何该死的机器真的找到了它,那我们岂不是直截了当地失业了,不是吗?我的意思是,我们一直争论到半夜到底有没有上帝,可要是这台机器第二天一早就把上帝该死的电话号码给了你,我们的工作还有什么用?”
  “太对了。”卢姆方德尔叫道,“我们严正声明,要求严格将怀疑和不确定的领域划归我们!”
  突然间,一个洪亮的声音在屋内响起。
  “我能就这个问题说几句吗?”深思要求道。
  “我们要组织罢工!”卢姆方德尔叫道。
  “太对了!”曼吉克塞斯附和道,“你们将会引发全国性的哲学家罢工!”
  房间里的嗡嗡声突然增大。环绕房间的几个辅助性的低音音箱被打开了,用来增加深思的声音的响度。
  “我想说的是,”电脑咆哮着说,“我的电路现在已经无法撤销地开始计算关于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终极问题的答案。”它顿了一下,对于自己现在已经成功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感到很满意,于是降低了音量,“但是运行这个程序将会稍微花费我一点儿时间。”
  福克迫不及待地瞟了一眼他的手表。
  “需要多久?”他问。
  “750万年。”深思回答说。
  朗克维尔和福克对望了一眼。
  “750万年!”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是的。”深思说,“我曾经说过必须想一想,不是吗?我想到了,运行这样一个程序,势必引发以大众哲学为主题的媒体狂潮。对于我最终得出的答案,每个人都会有一种理论,而在传媒市场上,说到这个话题,有谁能够比你们更有话语权呢?只要你们坚持互相猛烈攻击,在大众传媒上互打耳光,只要你们有聪明的经纪人,你就能一辈子赚大钱,不费吹灰之力。这听起来怎么样?”
  两个哲学家目瞪口呆地望着他。
  “该死的,”曼吉克塞斯说,“这才是我称之为思想的东西。你瞧,卢姆方德尔,我们怎么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呢?”
  “不知道。”卢姆方德尔带着敬畏之情耳语道,“我们的脑子一定是训练得太过有素了,曼吉克塞斯。”
  这样说着,他们转身走出门去,投身于一种超越他们以往最疯狂的梦想的生活之中。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