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银河系漫游指南 - 前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书评
  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
  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
  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
  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图书周刊》
  荷马史诗《奥德赛》的疯狂古怪版,书中人物漫游银河,带给读者无限的欢乐。——《出版周刊》
  内容简介
  地球被毁灭了,因为要在它所在的地方修建一条超空间快速通道。主人公阿瑟·邓特活下来了,因为他有一位名叫福特·普里弗克特的朋友。这位朋友表面上是个找不着工作的演员,其实是个外星人,是名著《银河系漫游指南》派赴地球的研究员。两人开始了一场穿越银河的冒险,能够帮助他们的只有《银河系漫游指南》一书中所包皮括的无限智慧。
  旅途中,他们遇上了一批非常有趣的同伴,计有:
  赞福德·毕博布鲁克斯:长着两个头、三条胳膊的银河大盗,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银河帝国总统。
  崔莉恩:赞福德的同伙,除阿瑟·邓特之外惟一一个幸存下来的地球人。事实上,阿瑟从前认识崔莉恩,而且曾经试图勾搭人家,可惜没有成功。
  马文:天才机器人,疑心病极其重,极其沮丧,极其唠叨。
  这些人物结成一个小团队,他们将揭开一个骇人听闻的大秘密……
  不过,记住《银河系漫游指南》封面上用大而友善的字母写下的忠告吧:不要恐慌。
  作者简介
  亚当斯于1952年出生在英国剑桥,在埃塞克斯上了12年的学,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自然科学。上学时还曾打算穿越欧洲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并为积攒路费打了不少零工。当18岁时从学校毕业后,亚当斯便成了名写手,除了在1974年取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后来又考取了文学硕士学位)之外,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任何进展。这一切一直持续到1977年2月,他遇到了在BBC工作的西蒙·布雷特,他们决定为第4台制作一档科幻广播喜剧,于是诞生了《银河系漫游指南》。这本书很快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畅销书,他的主要作品就是银河系漫游五部曲,包皮括《银河系漫游指南》、《宇宙尽头餐馆》、《生命、宇宙及一切》、《再见,谢谢鱼》、《基本无害》。这个系列被西方科幻读者奉为科幻《圣经》之一。由于漫游银河系列小说的突出成就,国际小行星管理委员会甚至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阿瑟·邓特——该系列的主人公。1984年,亚当斯成为最年轻的畅销书奖得主。这本书先后被改编成广播剧、电视剧、舞台剧和电脑游戏,甚至印有相关图案的浴巾也一度热销。
  《银河系漫游指南》是该系列的第一本,亚当斯随后又完成了4本,而且一直陆续不断的有佳作问世,在英国、美国和澳洲的作品销量超过1500万册。此外,他还是H2G2数字媒体和网络公司的创始人,并参与制作了《星河舰队》的合籍和电脑游戏。

  亚当斯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经历,比如作过鸡舍的清洁工,为一个阿拉伯王室家庭当过保镖,甚至还有一次为平克·弗洛伊德乐队作过吉他手!
  2001年5月11日,亚当斯照常到体育馆进行晨练,却因心脏病突发猝然辞世。而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国际天文学协会的小行星中心刚刚将一颗编号18610的小行星命名为“阿瑟·邓肯”,这也许是上帝送给在世的亚当斯的最后一件礼物。
  2001年,亚当斯因心脏病猝发,死前正在与好莱坞制片商协作,将这部作品搬上银幕。
  2005年4月29日,由迪斯尼公司拍摄的《银河系漫游指南》正式公映,首映周便获得2170多万美元,成为北美当月票房冠军。
  电影版的『漫游』今年4月才在北美公映,小说已经在地球上流行20多年了。SFW干脆拿了电影海报作书封,这样倒也好,我在书店里一眼就找到了想要的。印数是1万3000册,这在SFW大师系列里是相当高的。然后很快地,续集『餐馆』也印好上市了。
  科幻,为小说提供了无穷尽的想象力来源。搞笑,让这些无限的想象力,多了一层大众化的俗气魅力。于是,科幻迷也爱读这书,非科幻迷也爱读这书。
  如果全书充斥的除了无厘头还是无厘头,那么『漫游』系列最多也就是网络搞笑的档次。『漫游』系列能风靡20多年,还因为他有顽强的故事主线和鲜活的主角们。五本小说,始终围绕一条线讲故事,为什么宇宙的终结命运是“42”?。几个主角,从最后地球人阿瑟,到宇宙总督赞福德,到欠扁的机器人马文,个个活灵活现。好像就是从你朋友们的身体里抽取最有魅力的人格,然后加以极端化而成德。这些主角就是你的朋友,他们在使劲干着你不敢放手去干的事情。赞福德这个讽刺狂人,一分钟不挖苦人就活不下去,可怜的地球人阿瑟明明智力正常仅仅是因为从猿人进化而来,就被赞福德讽刺为猴子。动不动就说:你怎么不回树上去?
  小说的主角之一,“黄金之心”号飞船,靠一种名为“无限非概率驱动器”的发动机驱动。无限非概率驱动器的功能是,完成所有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再现所有概率小于等于零的事件。按照小说里的故事,开始,没有任何人能制作出这种驱动器,根本无从下手啊。任何制作无限非概率驱动器的企图,都失败了。
  然后,一个聪明的学院学生,通过一台“有限概率发生装置”制作出了“无限非概率驱动器”。他的推理过程如下:如果无限非概率装置是可以制作的,那么制作出这个装置的概率就是一个具体的数值,我只要计算出这个数值,输入有限概率发生装置,那么无限概率装置就能制作出来。
  这个学生就通过有限概率装置,制造出了无限非概率发生装置。多么无厘头啊。但是你不得不佩服“逻辑上的合理性”。『漫游』系列并没有因为无厘头而变成一部软科幻,相反,它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一部硬科幻,凡事能提供原理解释的就一定提供。比如,有限概率发生器的制造原理:简单地把基于单个超微57型亚介子电脑的逻辑电路连接在一个挂在强布朗运动发生器上的原子矢量绘图器上就行了。不会真有人照着去做一台有限概率发生装置吧?明知道作者在扯淡,就是忍不住被他逗乐:怎么有人能一本正经地扯淡到这种程度?

  《银河系漫游指南》原著是一部广播剧本,1978年在BBC播出后引起强烈轰动,原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随即将它写成小说,化身为小说的《银河系漫游指南》成了科幻史上一座里程碑,英文版销量超过1400万册。在英国广播公司一项调查中,《银河系漫游指南》取得“有史以来最受读者喜爱的小说”的第四位。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颠覆了人类思维的常态。它提醒地球人,面对广袤虚空,“人”就像“无知的原始人”,人对银河系事务的了解程度,“简直和一只非洲蚊子对北京生活的了解程度没什么区别”。
  解读
  道格拉斯·亚当斯是全球第一个将喜剧与科幻艺术成功结合在一起的作家,2001年5月11日,49岁的亚当斯因心脏病猝然辞世。直到去世前他还在为这部电影构思新的情节和故事角色,所以他被称为《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行政制片人。他去世的前一天,国际天文学协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阿瑟·邓特”。将《银河系漫游指南》拍成电影多年来一直是数百万亚当斯迷期待的事情,同时他们也担心电影版能否保持原著的风格。从1982年制片商买下改编剧本拍摄权的那天计算,影片从酝酿到最后完成拍摄制作,前后跨越20多年时间。我觉得本片没有宏大制作场景和精美音画,没有精彩的故事演绎和剧情设计,甚至对故事的展现也不充分,也许本片算不上一部好电影。也许本片只是忠实于原著,将阿瑟·邓特的太空历险喜剧故事于110分钟影像中再现,这迎合了亚当斯迷们的口味,我们则需要先作一些必要了解。
  在古代,你要是担心天会塌下来,那叫杞人忧天。在几十年前,以《公民凯恩》成为电影教父级人物的奥森·威尔斯,在美国电台开玩笑说地球即将被外星人侵占,无数人信以为真,吓得差点落荒而逃。地球毁灭,放到什么时代都是非常严重的大事。可《银河系漫游指南》不一样。谁说地球是我们唯一的栖息地?谁说地球毁灭我们就要抱头痛哭?天外有天在这部幽默而想象力无穷的科幻巨作里表现得无比动人。
  定制行星是宇宙中一项全新的特种工业,超空间工程师通过太空中的白洞吸取物质,严格按照客户的要求构造各种行星。曼格拉斯人根据泛维度种族的定制建造了“地球”。一个名叫司拉提巴特法斯特的设计师甚至因为设计出漂亮的海岸线而获奖赏,奖品是地球上一处被称为挪威的地方。没错,根据那个叫做道格拉斯·亚当斯的英国佬的疯狂想法,地球就是这么来的。

  地球高寿?科学的答案,46亿年。科幻的答案,1000万年。是的,地球诞生于1000万年前,或者应该说1000万年前建成。茫茫宇宙中,一个“具有超级智慧的泛维度种族”对关于生命意义的无休止的争论感到厌烦了,他们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建造了宇宙一切空间和时间中第二强大的电脑“沉思”,向它寻求“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整整750万年后,“沉思”给出了答案——42。面对这个玄妙的答案,泛维度种族需要回过头先弄明白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问题,方能理解答案。但“沉思”不能胜任此项艰巨的任务,它说:“你们需要一台能够计算出这个终极答案的电脑,这台电脑具有无限和微妙的复杂性,以至于有机生命本身将会成为操作母体的一部分。你们自身也会以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投入到这台电脑中,去操控为期1000万年的程序。我将会为你们设计出这台电脑,并且我已为它取好名字。它将会被称为……地球。”
  地球这颗星球加上人类自身,构成一台有机电脑的母体,运行着一个为期1000万年的研究程序。匪夷所思的是,那个泛维度种族在地球上的新的生命形式,居然是小小的、白色的、毛茸茸的、疯狂迷恋奶酪的、在上世纪60年代早期的肥皂剧中把女人们吓得尖叫的生物——老鼠。人类在老鼠身上作实验,观察它们行为的过程,竟然是老鼠精心安排的,以此用来研究人类。所以,千万别被那些虚假的幻象迷惑。地球,其实是老鼠定制的。它们不仅付了款,还负责管理。
  这一切直到地球人阿瑟·邓特一觉醒来,沃贡人的舰队光临地球,宣布开发银河系偏远地区的计划需要修建一条超空间快速通道穿越这个星系,地球属于被清除的范围。“你们没有必要对此表现出惊慌。所有清除计划已经在半人马座主星展示了50个地球年了,你们有足够的时间提出任何投诉意见……什么?你们没去过半人马座主星?看在上帝的份上,那只有区区4光年的路程,这你们是知道的。我很抱歉。”于是,和许多拆迁计划的执行程序一样,地球,这台宇宙一切空间和时间中第一强大的电脑,在完成它的任务之前5分钟被毁掉了。“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问题”随之湮没,42,也失去了意义。所幸的是,阿瑟·邓特在最后一刻被他的朋友、正在地球上的星际漫游者福特救走。两人开始了一段充满惊奇的星河冒险之旅。旅程中,阿瑟发现毛巾是宇宙间最有用的东西,并体验到生命的全新意义,更发现他需要知道的一切居然写在一本名叫《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电子图书里。
或许您还会喜欢: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0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
嘉利妹妹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当嘉洛林.米贝登上下午开往芝加哥的火车时,她的全部行装包皮括一个小箱子,一个廉价的仿鳄鱼皮挎包皮,一小纸盒午餐和一个黄皮弹簧钱包皮,里面装着她的车票,一张写有她姐姐在凡.布仑街地址的小纸条,还有四块现钱.那是!”889年8月.她才!”8岁,聪明,胆怯,由于无知和年轻,充满着种种幻想.尽管她在离家时依依不舍,家乡可没有什么好处让她难以割舍.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