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伊利亚特 -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阿伽门农的引蛇出洞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根据伊利亚特第二章的描述,宙斯为了赐予因为和阿伽门农争吵而退出战役的阿喀琉斯以更大的光荣,决定让阿开亚人在与特洛伊人的战斗中惨败。于是托梦给阿伽门农,假装许诺他此时正是进攻特洛伊的最好时机。于是乎阿伽门农有了信心,决心“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击败特洛伊。
  但事实上当时希腊人的形势并不好——十年间特洛伊久攻不下,已经是军心惶惶的时候。更何况主帅和重将——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刚刚争吵,全军正处在动摇分裂之中,勇猛的米尔弥多涅斯战士一旦撤出,战斗力更是锐减。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是希腊联军最困难的时期,如果说是进攻的最佳时机,委实难以孚众。身为身经百战的最高统帅阿伽门农,怎么能如此轻信梦中的言语呢?
  所以更有可能的真实情况是:军中的内部矛盾弄得阿伽门农焦头烂额,一般舆论对他也比较不利,为了转移将领和士兵们的视线,阿伽门农不得不铤而走险,假托神谕发动攻击,以战事的成功来挽回威信,以外部矛盾掩盖内部矛盾,这也是历来国际国内政治中比较常见的做法,即便在今天的世界上都屡见不鲜。正是古今一般同。
  但是一个梦中神谕的说服力毕竟有限。于是为了统一思想,共同前进,扭转不利局面,阿伽门农召开了全军代表大会。把比较拥护“阿核心”的国王们,如奥德修斯,涅斯托耳,当然也少不了墨涅拉俄斯——召集在一起共商大计。最后由阿伽门农亲自制定了一条稳定军心的良策与“阳谋”,但是需要众将领的配合方能大功告成。

  “让我们现在就把阿开亚人武装起来。但我最好还是先把他们试探,要他们乘船离开战场。届时你们要尽到职责,防止他们真的这样做。”
  于是阿伽门农在全军面前作了演说,痛陈九年来战事的艰辛,最后满怀感情地说道:
  “九个属于宙斯的年头已经过去;如今我们船只上的木材已经腐烂,缆绳已经蚀断。我们的妻子与幼儿们还在家中翘首期盼我们的归还。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取得胜利。那么现在还不如依我所言:我们干脆乘船回返家乡,因为我们永远也无法将特洛伊城池攻占。”
  众士兵们听闻,纷纷信以为真,欢天喜地地把船拖下水,准备就此撤退。他们的声音响彻云端,如同狂风在大海上掀起的滔天巨浪。而追随“阿核心”的诸位将领们也开始了行动……
  史诗中描写了奥德修斯软硬兼施的作为——“每当他遇到一位国王或领袖,他就会走到对方身边,好言相劝。‘阁下,’他说,‘临阵脱逃是懦弱而不足取的。坚守岗位罢,并劝你的人也如此。你并不理解阿伽门农的真正用心。他在试探我们,马上就会对阿开亚人表示他的愤怒……’”与此同时他还进一步维护阿伽门农的权威,“‘王者的愤怒非同小可,他们受到神的思宠;他们的荣誉得之于宙斯,享受多谋善断的大神的钟爱。’”

  而对于普通士兵,他的态度就比较强硬。“然而,当见到喧哗的普通士兵,他便会用王杖击打,并责骂道:‘你这蠢货,还不给我老实地坐下,服从那些比你们杰出的人的命令。你这个逃兵,贪生怕死的家伙,在战场和议事会上都一无是处!阿开亚人岂能个个都是王者?王者众多可不是件好事。这里只应有一个统治者,一个大王——此王执掌着工于心计的克罗诺斯的儿子授予的权杖和评审是非的标准,统治属下的子民。’”
  至于“持不同政见者”如多嘴多舌,跳出来辱骂阿伽门农,继续以“分配战利品不公”为理由来指责最高统帅的牛鬼蛇神,塞耳西忒斯,马上就遭到了清洗。奥德修斯除了痛斥他动摇军心,更“扬起权杖,狠揍他的脊背和双肩,后者佝偻起身子,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滴淌。金铸的权杖打出一条带血的隆起的条痕,在双脚之间;他畏缩着坐下,忍着伤痛,呆呆地睁着双眼,抬手抹去滚涌的泪珠。”

  引蛇出洞,清除异己之后,奥德修斯和涅斯托耳又一唱一和,搬出了神谕,荣誉感等东西鼓动军心,也“劝说”阿伽门农。阿伽门农也就顺势“回心转意”“振作起来”,再次发表了极尽鼓舞士气之能事的演说,希腊方面军心再一次被鼓舞起来了!
  于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特洛伊城进发,所有的人都情绪激昂,渴望着终于同特洛伊人决一雌雄。没有人再提阿喀琉斯乃至分配战利品的事情。然而又多少人心里明白,其实等待着他们的正是失败和死亡呢?
  1957年4月,“从来能兵观远略,于今筹划赖雄才”的毛主席邀请民主党派人士“大鸣大放”,“百家争鸣,”帮助党整风;一时间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们无不踊跃言论。然而同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同日,毛主席在共|产|党内部发出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于是这场开始了才一个多月的“鸣放”被证明亦是“引蛇出洞”。紧接着,长达两年的反右运动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上展开,新中国的命运从此走上了另外的道路。
  ——可见英雄豪杰的手段,原是古今一般同。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
红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贵志慢慢拉开她背后的拉链,让她的胸部更裸露,在洋装袖于被脱掉时,她还缩着肩协助配台。但,胸罩被拿掉的瞬间,她又不由自主交抱双臂了。虽明知终会被贵志为所欲为,冬子却不希望现在马上被碰触,至少,她要再多保留一些时候。三个月前的六月初,木之内冬子开始发觉在生理期前后有些微异的迹象。身高一百五十五公分、体重四十公斤的她身材瘦弱,对身体本就不太有自信,即使这样,最近几年却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病痛。 [点击阅读]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