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一朵桔梗花 - 一朵桔梗花(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朵桔梗花(2)
  在第三次邂逅的时候,那花在彩色洋灯下,跟整个房间同样地被染成一片嫣红。第一次造访梢风馆后两天,我不是以一个警方人员,而以一个客人身分,在那个房间里和铃绘相见——这是有理由的。
  菱田刑警从老板娘、昌子以及铃绘的话,判断当天晚上铃绘接的客人福村谨一郞是凶手。
  据称,一钱松并没有进铃绘的房间,这样的一钱松的尸首手上,为什么抓着只有铃绘房间里才有的桔梗花呢?答案只有一个。换一种说法,凶案发生时,身上有桔梗花的,不是被害人,而是加害人。当一钱松和凶手缠斗时,凶手八成是在胸口上缀着一朵花,他偶然地抓着了它。这么一想,凶手正是唯一可能和铃绘房间里的那个玻璃杯上的花有过接触的人物,那人除了福村之外,没有第二个。
  福村应该是在一钱松离开后,马上出了梢风馆,从后赶过去,在现场袭击一钱松,勒杀后把一钱松怀里的五百圆夺走。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
  福村有一只手受到火伤,几乎不能用,这样的人能够勒杀一钱松吗?另外,福村又如何知道在另一个房间里的一钱松有钱?菱田刑警认为可能是福村出去上厕所什么的,路过时在纸门外听到昌子房间里的交谈吧,不过我倒以为在这一点,铃绘好像还隐瞒着什么。
  我希望能够在老板娘不在场的情形下,与铃绘单独谈谈,原因就是想弄清楚这一点。我觉,铃绘与其说是怕我们,好像还更怕老板娘,我相信只要老板娘听不到,她会说出更多的话。
  我还得说明另一椿,我之所以卸下眼镜,还为了遮去稀疎的头发戴上了帽子,几乎是化装了,这才以一个狎客的身分去接近铃绘,乃是因为除了自身的职务之外,还有着一份感情的成分在内。
  在我幼小时的记忆里,一直烙印着一个女孩的影子。我的故乡是富士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那时候我的邻居有个名叫幸子的女孩。幸子就像一个替人家看顾小孩的姊姊般地疼我,常常捎我,或者牵着我的手去玩。幸子虽然也还只是个小女孩,可是我牢牢地记得她那双手,因为经常做粗活,所以又粗又黑又大,像个男人似的。如今我没法想起幸子如何跟我玩,不过有一天早上,幸子突然地抱着一只包皮袱,被一个行商的生意人般的男子带着,从土堤上离去的情景,至今还历历犹似在眼前。我从后面追过去,幸子到了桥边就回过了头,朝我笑着摆了摆手。我幼弱的心灵里,倒也知道幸子是被卖到悲伤的地方去了,可是她那笑,跟往常一无两样,是完全开朗的。

  我不晓得幸子后来怎样了,可是那笑容,是幸子留给我的最后一幅画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版上,鲜明如昨。自从看到了跟幸子一般年纪的铃绘,我让她与幸子的其实是悲伤的笑容重迭在一块。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把她从那种世界救出来——大概就是这一类年轻人的一种正义感吧。
  我打算事后才向菱田刑警报告,因此事前什么也没说就决定这么做。可是单独行动,有点不放心,所以找了个熟悉花街老于此道的朋友同往。我还不懂玩乐的事,在这个案子发生以前也从未涉足过这一带,连一个狎客如何进去都不懂,尽管眼镜和头发这两样我形貌上最大的特征都遮掩住了 ,但还是担心单独行动会被看出来是警方人员。
  暗灰的暮色里夹杂着斑剥的夕照,六轩端的华灯也开始这里一盏那里一盏地亮起来的时候,我们从现场近傍的后门进了二区。两天前走过的路找不着了,在巷道里胡乱绕了一阵,末了竟是没找到梢风馆的建筑,却先发现铃绘其人。我们偶然地在一个转角拐了弯,不料浮在那儿的一个窗口的面孔,正是她。在朦胧的灯光下,她不像别的窗口的女郞,一看男人走过便媚起脸,眼光好像还故意从巷子侧开,满脸与她那种年龄不符合的慵倦样子,一把团扇的柄凑到嘴,用那两瓣小小的唇,多么无聊似地咬着。
  我那个同往的朋友鼓着如簧之舌,巧妙地替我掩饰,瞒过了老板娘,让我和铃绘上到一 一楼上铃绘也没有马上察觉出来。她背过身子,在红灯的朦胧里开始宽衣解带。
  “不用啦!”
  她倏地转过了身子,看到我取下帽子戴上眼镜,这才低低地啊了一声,好像还记得我呢,我担心她会拔腿而跑,不过倒也坐下去了 ,眼光定定地盯住我,她的面孔被红色的灯光与白色的粉双重地妆扮着,却仍然存留着还没有完全成为娼妓的幼稚。
  我说明了希望单独相见的原因,马上开始问那个晚上的事,那晚一钱松与福村有没有接触过呢?可是一提起那晚的事,她便和两天前一样,低下头不响了。所不同的是今晚的确没有那晚的惊悸,因此可以认定她是有所保留的。她必定也觉察到我们在怀疑福村吧。她那种缄默的模样,好像是有意地在替福村掩饰着什么。
  我只好死心了,铃绘倒好像明白了我这种心意,忽然表现出解除紧张后的平易近人。
  “这眼镜好有趣。”
  她说着就伸过了手,取下我的眼镜给自己戴上。
  “看不见了 ,是不是?”
  “嗯……”
  她很无聊地应了 一声。

  “还以为可以看到什么别的东西……可是好有趣呀!您不戴这个就什么也看不见是不?”
  她说了这稚气的话,笑起来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笑,还意外地天真,这倒使我奇异地觉得放心。
  把眼镜还给我后,铃绘突然说:“睡吗?”
  我默然。
  “第一次?”
  “——”
  “如果是第一次,那就昌子姊姊比较好。”
  “不,我本来就没有这个意思。”
  “是吗……”
  铃绘点点头,接着又自语似地低声说:“和阿谨哥一样呢。”
  “你说阿谨哥……他也不睡吗?”
  “嗯——让我独个儿躺在棉被里,他自己坐着,一声也不响。有时打打陀螺,有时捻捻纸捻……有时还会做布偶戏给我看。”
  铃绘说到这里,从橱里取出了布偶,绯红的衣裳,在红灯光下,看就来像红丧衣。
  “他说,真的布偶,眼睛和嘴巴会动。可是这只,阿谨哥弄起来,好像会真的流出眼泪来呢!这一个,名字叫阿七姐。”
  这时,铃绘察觉到我的眼光,我正在看着茶几上的玻璃杯子里的一朵桔梗花。好像要避免谈起花般地,铃绘又加了一句:“睡吗?”
  “不,我还是像阿谨哥那样吧!”
  “那我自己睡好吗?”
  “好啊!”
  铃绘背过身子躺进棉被里,却又回过头说:“可是,您还是和阿谨哥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阿谨哥不说话的时候,面孔像是生气的,每次都一个人默默的,也不太爱和我说话。”
  我觉得铃绘好可悯,同时也对因为突来的横祸,不得不把自己丢弃在这种社会底层的福村,觉得可怜。来到娼馆却什么也不做,光是自己玩,这种愚蠢的行为,真个令人感到可悲可悯。
  “您要玩玩烟火吗?”铃绘又突然问。“阿谨哥给我买来的烟火,还有一些呢,放在衣橱的一个袋子里。”
  “阿谨哥喜欢玩烟火是吗?”
  “嗯。常常一个人燃放,看着四散的火花就笑个没完,大哥也来一下吗?”
  “我不。”
  “还是和阿谨哥不一样的。”
  “你今年几岁啦?”
  “……十八。”
  “告诉我真的,我不会向别人说的。”
  “……十六。”她羞涩地低下了头,果然是撒了谎。依法,未满十八岁的女孩是不许雇来当娼妓的。

  铃绘就那样躺着回答我的发问,渐渐地谈起了她自己的故事。
  铃绘被卖到这里的经过是司空见惯的,从东北的寒村上京来,本来打算当一名女工,可是身体不太强健,于是和几个女孩一起被卖了。我陡然想到,铃绘也许也有疼爱过的五、六岁小孩,离开故乡时,她是不是也向那个小孩摆摆手装出了笑容呢?铃绘那幼稚与成熟掺杂在一块的表情里,我彷佛感觉到像幸子那样的强毅。
  “债还清了以后,打算怎么办?”
  “不怎么办啊,还是在这里待下去吧!”
  “不是自由了吗?”
  “还不了的,听说有五百圆了呢。越久就越多——这也习惯了 ,老板娘虽然可怕,可是昌子姊姊很疼我。”
  说看说着,铃绘睡着了,看着那天真睡脸,听着那安详的气息,我忽地想到,福村是不是也因为女孩睡脸的天真,想到要从苦海里把她拉一把呢?五百圆,这个数目刚好和一钱松身上的款子相同,这也使我觉得不能等闲视之了。真地,除非去抢,这笔款子我是不可能弄到手的。我实在对她无能为力。不光是五百圆这样的款子,甚至连红灯、白粉、河沟的恶臭,以及在蚊香里还是成羣结队的蚊子,一切的一切,在这么年轻的我,都是无可如何的现实。一朵桔梗,只要同到阳光下,便可恢复那种纯白色。然而,渗进铃绘肌肤上的暗红灯影,我又如何能替她漂白呢?一旦开始枯萎的花,除了听任它朽坏以外,不会有什么办法——铃绘自己,凭她那一身污浊的肌肤,想必任谁都懂这一点的,一个萍水相逢的乳臭未干小子的伤感,救不了这位姑娘的命运,是铁定的。
  在花街的夜里,女郞们的叫声与狎客的笑声,外加流浪歌者的梵娥铃声,开始凑合在一起。
  然后,街道尽头凌云寺的钟声,撞破了这一片喧噪。是和那天早晨一样的钟声。静静地,却又似乎含着能包皮容一切声响的钟声。我看守着铃绘那稚弱里却令人嗅到一种尸臭的睡脸,彷佛觉得自己是在黑漆的棺木里,谛听着那祷告般的钟声。
  这晚,当我正想走出房间时,铃绘叫了一声。
  “那个……”
  我回过了头。一瞬间,铃绘的眼里掠过了一道闪光,好像正要轻启双唇的样子。可是在我正想问她什么事以前,铃绘摇了摇头,侧开了脸。她的确欲语又止。为什么我没有坐下来请问她想说什么呢?到如今,我还为此懊悔不已。如果我能从她口里问出一点什么,至少可以防范第二椿事件发生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无人生还
作者:佚名
章节:71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沃格雷夫法官先生新近离任退休,现在正在头等车厢的吸烟室里,倚角而坐,一边喷着雪茄烟,一边兴致勃勃地读着《泰晤士报》上的政治新闻。沃格雷夫放下报纸,眺望窗外。列车奔驰在西南沿海的萨默塞特原野上。他看了看表,还有两小时路程。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