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夜幕下的哈尔滨 - 7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卢运启和王一民喝了几杯问酒以后,就回到他自己一个人的卧室里睡下了。他身体太疲乏,神经太紧张,借着几杯老酒的麻醉作用,躺下便睡着了。但只睡了两个多小时,就冷丁醒过来,只觉心砰砰直跳,耳吱吱乱叫,前胸后背都是冷汗。他是被一场噩梦惊醒的,梦中的人影还在他眼前晃动。那是他当年的老上司郑孝胥,这老儿的长脸变得更长了,像马脸;黄脸变得更黄了,像切糕;原来那修长的胡须剪成了塞鼻胡;他没戴帽子,头上那条长长的辫子也不见了,不但辫子没了,连一根头发也没剩,竟剃得像电灯泡一样亮……他后边紧跟着几个手持大战刀的日本军官,都留着和郑孝胥一模一样的塞鼻胡,脑袋也都剃得那么亮,这么多贼亮的秃头迎着大战刀一晃动,卢运启只觉眼睛被刺得生疼……不好,大战刀砍过来了,不但砍卢运启,也砍郑孝胥,郑孝胥的脑袋先被砍掉了,白茬,不出血,在地上滴溜溜直转,眼睛还直眨巴……卢运启吓醒了,他一翻身坐起来,直着眼睛向四外看,四外黑咕隆咚,没亮光,没人声,夜已经深了。他系了系松散的睡衣腰带,扭身下床,趿拉着拖鞋,走到窗前向外看。外边也是静悄悄的,整个哈尔滨好像都睡过去了。他推开窗户,一阵夜风吹进来,很凉爽。他忙拉了拉睡衣领口,里面的冷汗还未消。弯弯的下弦月从东边才出来,颜色发黄,又是那样细长,呀,是郑孝胥的脸!又黄又长!卢运启急忙关上窗户,像怕那张“黄脸”伸进来一样。他忙又回到床上,蒙上湘绣的夹被,想睡,睡不着,郑孝胥的长脸、秃头、日本战刀……都在眼前晃。他又翻身起来,盘腿坐正,五心朝天,双目下垂,开始做气功。他本来有很好的气功根底,只要摆好架势,很快就可以摒除一切杂念,导气人静。但是今天却无论如何也不行,只要一合双目,千种忧思,万般疑虑,都一股脑儿涌上心头,气不但提不起来,还和沉重的心一齐往下坠。他知道不能再勉强做下去了,再做就很可能走火入魔,后患无穷。他只好又躺下,躺了一会儿仍然毫无睡意,于是又坐起来……就这样躺下起来,起来躺下,一直折腾到东方发白,小雀在窗外喳喳叫唤,他才睡过去。当卢运启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太阳已经从窗外照进来,照得满屋通亮,照得他睁不开眼睛。他定了定神,抬头一看那架八音挂钟,时针已经指向八点钟了。哎呀!怎么闹的?醒这么晚!他是一个反对宴安晚起的人,夏天天长的时候都是五点起床,做气功,打太极拳,七点早饭,早饭后看报……生活很有规律。可是今天……唉!这真是少有的反常现象,莫非自己真的要不行了?他心情沉重地长叹了一声,一翻身坐起来,伸手一按床头桌上的电铃,铃刚一响,屋门就被轻轻推开了。进来的是大丫环春兰,她好像早已在门口守候着了。她进来后先向卢运启行一个礼,请过早安,然后轻声说道:“太太已经来过两次,问老爷是不是欠安?她说等老爷醒了以后,再过来……”卢运启皱着眉头一挥手说:“不必了。告诉她,我很好,中饭在一块儿吃。”春兰答应着往外走。卢运启又说了一句:“把报纸拿来。”春兰应声走出去。又一个丫环夏鹃走进来,“她提了一把大热水壶,走进卫生间去侍候卢运启刷牙洗脸。;等到卢运启从卫生间走出来的时候,还不见春兰把报纸拿来,便大声呼喊。夏鹃一见老爷生气了,忙小跑着去找春又等了一会儿,春兰才喘吁吁地走进来。她两手空空,没拿报纸。卢运启眉头系个大疙瘩,目光严厉地直望着春兰说:“怎么回事?去了这么半天,报纸呢?”春兰低着头,低声细气地说:“报纸在小姐那里,她,她在看。”“怎么?”卢运启眼睛一瞪说,“她不知道我的习惯吗?”“知道。她……”春兰撩起眼皮,看了卢运启一眼,又忙垂下眼帘说,“她说请老爷先吃早点,一会儿她把报纸送过来。”“我不吃早点了。”卢运启一挥手说,“取报纸去!”“是。”春兰答应着往外走。“不用你去了。”卢运启对着春兰的后背又喊了一声,“我自己去。”说完就向门外走去。春兰忙往旁边一闪身,又低着头说:“小姐不在她的房间里。”卢运启忙收住脚步问:“在哪?”春兰说:“在,在西楼王老师屋里。”“怎么?王老师没去上班?”“今天是星期日。”卢运启眨了眨细长的眼睛,一转身,往楼梯口走去。他本来觉得头昏脑涨,腰酸腿软,但他是个非常要强的老人,不愿意让人看出他在逆境中有任何软弱的表现,对家中人也是如此。他强打精神,昂着头走下楼梯,一直向西楼走去。卢运启走上西楼楼梯的时候脚步很沉重,还没等他走完楼梯,王一民房间的屋门开了一条缝,冬梅的脑袋从里面探出来。她一见上楼的是卢运启,便忙叫了声“老爷”,随即把门推开,恭身侍立在门旁。卢运启快步走进屋门,只见她女儿和王一民都对着门站着。女儿面容凄楚,眼圈发红,好像才哭过。她手里拿着一张官办的《大北新报》,见卢运启的眼睛盯着那张报纸看,便不由得把拿报纸的手往身后背了背。“你们在看报?”卢运启眼睛仍盯着那张被卢淑娟背到身后去的报纸。王一民忙说:“我们在闲聊。”“闲聊?”卢运启的眼睛迅速地在王一民和女儿的脸上划过,“那为什么不把报纸给我送过去?”卢淑娟低着头说:“我们想等爸爸吃完早饭再过去。”“不用了。我现在就看。”卢运启快步走到卢淑娟面前,伸手要卢淑娟背在身后的报纸。“爸爸,您先看那些吧。”卢淑娟指着写字台上放的《大同报》、《盛京时报》、《五日画报》说。“不。我先看《大北新报》。”卢运启仍然直伸着手,嗓音提高了。王一民在一旁忙悄声对淑娟说:“给老伯看吧。”卢淑娟只好把《大北新报》交到卢运启手里。卢运启抓过报纸,往窗前明亮的地方走了两步,急忙翻看。他从今早围绕着报纸发生的一系列异常现象中,已经感觉到报纸上可能发表了和自己命运有关的消息。他的心怦怦跳着,眼睛飞快地掠过每一条新闻标题。忽然,在第三版右下角有两行字跳进他的眼睛:小报为何胆大,答案正在搜寻。他只觉心往下一沉,手一抖,忙看正文:他没戴花镜,字迹一片模糊,只辨认出有《北方日报》的名字。他心更急了,忙把报纸往前一伸说,“念给我听!”卢淑娟没动。王一民忙对冬梅说:“念吧。念‘小报’那一段。”冬梅忙伸双手接过报纸,轻声念过两行标题以后,又念正文道:《北方日报》为社会名流某翁独资经营之小报,自民国以来即以恶言中伤我友好邻邦为能事。满洲帝国建立之后,该报仍然恶性不改,明言拥护,实则反对,屡放冷箭,伤及友邦,近期以来,更为变本加厉。致使社会间议论纷纭:为何小小日报胆敢如此猖狂?小报之背后有何政治背景?又有何人在背后指使?系某翁乎抑或更有他人?现我哈埠各界人士皆望有关当局迅即查清,加以严厉之惩处云云。冬梅开始念的时候,卢运启已经被卢淑娟扶坐在沙发上。冬梅念完,放下报纸,悄悄地退到门外去了。王一民和卢淑娟一齐注视着卢运启。卢运启直愣愣地坐在那里,面孔像猛喝了几口白酒一样涨得通红,眼睛里带着血丝,太阳穴上青筋突起,鼻尖上渗出汗珠……卢淑娟从来没看见过老父亲这般模样,忽然有一种恐怖感袭上心头,她听说过老年人有急惊风和脑溢血的病症,她怕……她急走到老父身旁,眼含热泪地叫了声“爸爸”!卢淑娟话音才住,卢运启忽然一拍沙发,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尖厉刺耳,让人听了发疹。卢淑娟吓得一哆嗦,王一民也往前紧走了两步,惊讶地望着这位老人。笑声过后,卢运启忽然拉住卢淑娟的手说:“孩子,不要怕,不要怕。这是日本人使的恐吓手段,不要怕。”卢淑娟用两只手拉住老父亲的手,她直觉得他的手冰凉,还微微发颤。她忙半蹲在他的膝前,仰着脸说:“可是刚才一民说这是日本人要动手的信号,是在社会上先造舆论,向您步步紧逼,然后就……”她说不下去了。“然后怎么样?”卢运启对着王一民一指斜对面的沙发说,“一民,你坐下说。”王一民坐下后说:“小便所说的当然已在老伯推断之中。日本人在报纸上发表了这样的消息,就等于在社会上公开和老伯宣战了。所以这是一张比‘哀的美敦书’还进一步的宣战表,宣战表一发,枪炮就会接连响来。所以老伯应该赶快想一个办法……”“有什么办法?”卢运启眼望着窗外,冷冷一笑说,“昨天我已经当你们说过,必要的时候只有以死殉国了。”“不,爸爸,一民说他有一个想法。”卢淑娟从爸爸膝前站起来,对王一民说,“你快和爸爸说说吧。”卢运启直望着王一民。王一民点点头说:“小侄想起一句旧小说上常见到的话,叫‘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老伯能不能在‘走’字上想想办法?”“走?”卢运启一皱眉说,“往哪里走?往南?出关?得有证明……”王一民立即说:“不往南,往北。”“往北?”卢运启的身子探过来,“北边是俄国人……”“不。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王一民也将身子往前倾了倾说,“事情不是从《北方日报》发表共产党汤北游击队大捷的消息开始的吗?我们还以汤北告终。你能不能到汤北去?”“到汤北去?”卢运启那细长的眼睛瞪得像杏核。“嗯。”王一民肯定地点点头说,“我有一位最要好的老同学,是汤北游击队的领头人,他早就要我去,告诉过我去的路线,联络方法……”没等王一民说完,卢运启就一拍腿说:“那不是投奔共产党吗?”王一民马上接着说:“在抗日救国的大业上,共产党是最坚决的。”“这我知道,可是他们那‘主义’能行得通吗?”“我们可以先不谈‘主义’,先在抗日救国的大业上统一起来。”“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你让我再想一想,想一想。”卢运启从沙发上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王一民刚要再说什么,有人轻轻敲门。王一民说:“进来!”进来的是冬梅,她站在门旁对卢运启说:“老爷,门房说有客人求见。”“谁?”“还是那个何二……先生。”“又是他!”卢运启停下脚步,横眉挥手说,“不见!”冬梅答应着刚要退出去,王一民忙对她说:“你先等等。”他又转过身来对卢运启说,“老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他口中是不是可以探知一些日本人的动向?”卢运启紧锁双眉说:“我真不愿意和这个败类坐在一起。”卢淑娟忙说:“一民说得有道理,爸爸还是见见他吧。”卢运启这才无可奈何地对冬梅点点头说:“领他到楼下客厅里见我。”冬梅答应着出去了。卢淑娟望着她爸爸那身宽松的睡衣说:“您换衣服不?我给您取去。”“就这样吧。”卢运启说完就走出屋门。王一民和卢淑娟跟在后面。当卢运启看见他儿子的房门还紧闭着的时候,便回头问道,“守全还没起床吗?”“他……”卢淑娟欲言又止地看了王一民一眼。卢运启立即敏感地问道:“他怎么?又是一夜没回来?”卢淑娟低下了头。王一民轻声地应了一个“是”字。卢运启一跺脚,仰天长叹一声说:“孽障!此何时也?不但不能为父分忧,反倒为我添愁!亡我者必此子也!”说完眼睛一闭,滚下两颗泪珠。父亲的眼泪滴在女儿的心上,卢淑娟立即一扶他,眼泪随着叫“爸爸”的声音滚下来。楼下传来冬梅让客声,开客厅门声。卢运启掏出手绢,擦了一把脸,又闭目稍停了一下,然后对王一民和卢淑娟一摆手,轻轻说了句:“你们回屋吧。”说完一扬头,挺着腰板向楼下走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历十五年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4
摘要:本书的英文版书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作者的署名为RayHuang,1981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初稿是用英文写的,写成后,出于向国内读者求教之忱,乃由笔者本人译为中文,并作某些修改润色。我对明史感觉兴趣,说来话长。1959年,我在密支根大学历史系读书,选定了“明代的漕运”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这一研究过程花了5年。 [点击阅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3
摘要: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9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莫言《丰乳肥臀》
作者:莫言
章节:71 人气:3
摘要:母亲上官鲁氏。乳名璇儿。自幼丧母,随姑父于大巴掌和姑姑长大,嫁给铁匠儿子上官寿喜。晚年信仰甚督教,寿九五而终。大姐上官来弟。母亲与姑父于大巴掌所生。先嫁沙月亮,生女沙枣花。解放后迫嫁给残疾军人孙不言。后来爱上了从日本归来的鸟儿韩,生子鹦鹉韩,在搏斗中打死孙不言,被处决。二姐上官招弟。生父亦为于大巴掌;嫁给抗日别动大队的司令司马库,生女司马凤、司马凰。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良心作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5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王小波《黄金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18 人气:4
摘要: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陈清扬当时二十六岁,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当医生。我在山下十四队,她在山上十五队。有一天她从山上下来,和我讨论她不是破鞋的问题。那时我还不大认识她,只能说有一点知道。她要讨论的事是这祥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愉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 [点击阅读]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