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夜幕下的哈尔滨 - 6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夏天的深夜。下弦弯月高挂在江边教堂那大圆盖屋顶上,屋顶上那十字架的阴影斜落在马路上,像一具仰卧着的幽灵。教堂上的钟刚刚敲过一响,余音还在静静的夜空里回旋。余音拖得越长,越显得夏夜的宁静,阵阵微风从松花江上吹来,吹散了整日的酷热,吹净了都市的红尘,吹走了繁华闹市的喧嚣。多么宁静的夜晚!而都市的宁静,尤其是在日长夜短的夏夜,该是多么短促,只有四五个小时。在这短暂的人们都安然进入梦乡的时刻里,有些为祖国而战斗的英雄战士们,正在哈尔滨的每一个角落里,张贴着宣传汤北大捷的传单。共青团员肖光义和刘智先正在道里炮队街一带张贴传单。刘智先原先是肖光义的团小组长,现在肖光义被任命为一中团支部书记,领导关系反而颠倒过来了。从前,罗世诚健在的时候,他们三个人是最知己的同窗好友,三人同时进一中,又都参加了共青团,平时同起同坐,无话不说。如今,罗世诚不在了,剩下的两个好友团结得更紧了。今晚,两个人又分在一个区域里,负责贴从松花江边一直到炮队街尽头的传单。两人情绪非常高昂,都换上了黑色的短衣短裤。腰间系一条宽皮带,把传单揣进胸前怀里,下边腰带一横,外边纽扣一系,取时方便,跑时灵便,比装在书包皮里好多了。因为传单只有十六裁报纸那么大,所以用不了多少浆糊,他们找了两个装腐乳的粗瓷罐子,罐口拴上铁丝,在手里一拎,像两颗手雷。他们按照出发前王一民的指示:凡是敌人张贴过反动布告、宣传品、招贴画的地方,都要贴上我们的传单;对那些公共汽车站、小摊贩集中点、热闹街口等地也不要遗漏;遇有商店、学校、货栈、工厂等单位,有院套的就往院套里扔几张,没院套的就往门缝里塞,往窗缝里夹。无论贴、扔、塞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一处出事就可能危及全局,使全市的行动受到影响。肖光义和刘智先完全按照王一民老师的指示办。尤其是肖光义,执行得更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他那颗纯真的心灵中,王老师简直就是民族英雄的化身,是他永远学习的榜样,他处处模仿王老师,连说话的口气,走路的姿势都越来越像。他曾两次看见过王一民和敌人进行你死我活的搏斗,给他刻下终生难忘的印记,那轻捷的步伐,勇猛的拼杀,机智的行动,超群的武功,简直就像曹植在《白马篇》里歌咏的少年民族英雄一样,能够“仰手接飞揉,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嫡”。在如狼似虎的敌人包皮围中,他真有“弃身锋刃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王老师,他在悄悄地加强身体锻炼,学校里一下课他就去练单杠,原本就有很好的基础,所以很快地就掌握了一些高难度动作,练起双臂大抢来像翻花一样快,简直可以和北市场撂地摊的艺人“飞飞飞”相媲美了。一到夜晚,他就跑到学校后大墙下,练习爬墙,那里既没人迹又没灯光,可以放心大胆地练。由于他练单杠练得臂力特别强,两只胳膊一举净是疙瘩肉,所以练爬墙练得也很见成效,只要让他勾着一点墙缝就能往上爬,两手一抓两脚一蹬简直有点像壁虎了。所差的只是还不会武打。他几次想再和王老师提出来,请他不单教自己学文,也能教自己习武,但都是话到嘴边又收回去了。这一因王老师从来没在人前露过自己会武术;二因王老师革命担子那么重,怎还忍心给他加添负担。再说过去也提过,王老师都没点头,何必再说呢。但是武术学不成,这终究是件憾事!;今夜,肖光义和刘智先干得非常顺手,他们从十二点准时开始,干到一点打过的时候,几乎把分担区的各个角落都贴遍了。他们越干越胆大,越干越高兴,几乎感到这静静的天地是属于他们的,连天上的弯弯牙月好像都对着他俩笑。当他们贴到炮队街尽头以后,怀里还剩下些传单没贴完。剩下浆糊没什么,剩下传单怎可以?这每一张传单都是射向敌人的一粒子弹哪!两人头碰头地一嘀咕,决定再往回找补一下,要把所有的传单都贴撒出去,才能胜利地凯旋呢。当他们俩往回走不远,快到一个新油漆的黑大门前边的时候,忽然发现院门里边有亮光,还有人说话。半夜三更,怎么跑到大门口来说话?这时肖光义猛然辨认出方才他俩曾往那黑漆大门缝里塞过传单,大概是被院里人发现了。不知这院里住的是什么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时,传来门插关儿响声,他忙一拉刘智先,急往墙边上靠,身子还没靠稳,大门旁的小角门吱呀一响,就像鬼呲牙一样地张开了。从门里挤出来好几个人,其中两个手里还拿着手电筒,一出门手电筒就往四处扫射着照,看样子像是夜间行动惯了的行家里手,可不,借着手电筒的光亮,肖光义发现这群人里竟有两个挎洋刀的伪警察!糟糕!遇上了一群坏蛋!他忙轻轻拉了一下刘智先,紧贴在他耳边说:“贴着墙快退,如果暴露了你只管跑,我断后。把浆糊罐子给我!”刘智先忙把手中浆糊罐递给肖光义,然后就贴着墙往后退,肖光义也跟着往后挪动。他身子挪眼睛却紧紧盯着门口那群人,两只手牢牢地抓紧两个装浆糊的罐子,准备着力量……原来这院落是原警察厅特务科警尉齐德荫的新居。这小子仗着会一口日本话,对日寇巴结得又欢,最近被晋级为警佐,提升到道里警察署当署长。人还没上任先安好了家,是呀,狗有狗窝,狼有狼洞,署长得有署长的“公馆”。署长要找房子还不好办,很快就在这炮队街口找好了一所白俄住房。原先是绿色栅栏的矮围墙,有半人高,和院里的花草树木互相一衬托,掩映成趣,别有风味。可是齐德荫却嫌不好,他喜欢黑漆大门高院墙,这除了美学观点不同之外,还有一个隐蔽的原因,就是他不能把院内屋里裸露在大街旁。他要在这里面寻欢作乐,设赌抽头,“甚至还要干些见不得人的伤天害理勾当。他于是立即兴土木,拆栅栏,筑高墙,修大门。他有的是敲诈勒索、贪赃受贿来的钱,银钱出手,什么都有,何况他还披着一身虎皮呢。所以他的意愿很快就实现了。他心满意足地搬进了新房,新房一共五间,他讨了两个老婆,大老婆住东屋,小老婆住西屋,当间的房子就成了客厅和堂屋地。今天晚上,是原来警察厅特务科的一些好友来祝贺他的乔迁之喜。葛明礼也特别赏光,还破例领着小美人筠翠仙一同前来赴宴,这一是因为会日本话的齐德荫是日本人面前的红人,今天当了警察署长,过些时候说不定就会蹦到自己头上去;二是因为在突击刑讯作家塞上萧的案子上得了手,虽然在王一民的问题上他没有捞到片言只语,但是在主要目标上却达到了目的。当他把那份“字据”呈献给玉旨雄一的时候,这个经常对他瞪着小圆眼珠子的日本头子竟把眼睛笑成了一道缝,大大地表扬了他。他也因此而兴高采烈。所以当他一接到齐德荫的邀请的时候,就立即应允,并且把筠翠仙也领来了。这除了因为他要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玩乐一番,以消除一天一宿刑讯塞上萧的疲劳之外,另外还因为齐德荫新纳的小妾是北市场唱蹦蹦戏的,早年和葛明礼也勾搭过,又和唱落子的筠翠仙挺投缘,所以就高高兴兴地一同前来了。同来的还有秦得利、王天喜等十四五个人,摆了两大桌酒席。除了唱落子的和唱蹦蹦戏的助兴之外,还从怀春楼和莲香班叫来了吕翠翠。朱丽丽、李玫瑰等名妓把盏相陪。于是交杯错盏、猜拳行令地大吃二喝起来,真是脏言秽语中夹着婬声荡气,粗暴的笑骂声中飘来柔声媚眼。他们从午后三点一直闹腾到晚上七八点钟,葛明礼才领着筠翠仙辞去,还有几个人也陆续走了。剩下秦得利、王天喜等十来个好赌的家伙留下来推牌九,于是又长长短短、天杠毕十地喊叫起来。从七八点钟又闹腾到过半夜,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牌桌,由齐德荫领着唱蹦蹦戏的小老婆,打着手电筒送客出房。当他们走到角门前,齐德荫刚要伸手去拉门插关儿的时候,忽然发现门缝里夹着两张折迭得规规整整的红绿纸。这是什么玩意儿?一小时前他送一个中途退出赌场的特务走的时候还开过这扇门,这红绿纸一定是方才塞进来的。凭着他那条反动神经的敏感性,马上预感到可能出现了情况。他忙伸手拽出一张红色的打开看,几乎与他同时,秦得利的手也伸过去拽下来那张绿色的看。其他警察特务也神着脖子看。不看则已,这一看都大吃一惊,原来是反日救国会宣传汤北大捷的《告哈尔滨市民书》!这群特务都知道反日救国会是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关于饭田大住全军覆没的消息,昨天葛明礼已经对他们透露出一点,并且也知道他们的旧同伙吕锡五因此而被投入日本特务机关。但是没想到共产党的宣传会来得这样快,而且还把传单送到警察署长家里(肖光义和刘智先并不知道这是谁的家),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上拔毛。所以首先是齐德荫怒冲冲地说:“真是欺人太甚!捅到我家里来了。”“快开门出去看看。”秦得利把传单往小兜里一揣说。齐德荫伸手拉开门插关儿,小门吱呀一开,众人一齐拥了出去。齐德荫和他的小妾每人手里拿一把电棒向四外扫射着照。秦得利嫌小妾照得不地道,一把接过来迅速地晃动着,忽然他听见西边墙根下好像有点动静,便一移电光,向西墙下照去,哎呀!有人!在十四五步远的墙根下,有一个小家伙在往后退。随着电光这一晃,特务堆里有好几个人发现了,齐德荫的手电光也跟过去了,几个人同时喊起来:“有人!谁!站住!……”正在这时,只见那小家伙猛往墙外一跃,双手一抢,黑乎乎的两个玩意儿飞过来了!其中一个正对着站在前边的秦得利飞来,这小子忙一躲,他躲过去了,站在他后边的王天喜可遭了殃,不偏不斜,正打在他脑袋上,只听“啪”“妈呀”一声,他脑门子上立刻“白浆”四溅,黏糊糊地迸了秦得利一脖颈子,其他人脸上、身上也都溅上了。哎呀!这是什么“奇怪武器”,没出声就炸得人“脑浆迸裂”!与此同时,另一个“奇怪武器”也在墙壁上“炸”开了花,这个溅开来的“白浆”更多,而且不光是发黏的液体,还夹着有棱有角的片状固体,一齐摔到特务们的脸上、身上,有的脸被划破了,从“白浆”中冒出红血来……特务们一片惊呼,一片混乱,唱蹦蹦戏的小妾尖叫着往门里退,一下绊在门槛子上,连滚带爬地缩回院内……秦得利一摸凉森森的后脑勺子,黏糊糊地抓了一把,忙拿到眼前用电棒一照,又用鼻子一闻,这才恍然大悟地叫喊起来:“是浆糊!摔过来的是浆糊!弟兄们!快撵这撒传单的共产党呀!”秦得利这一喊,齐德荫也闹明白了,他忙用手电筒向前照去,影影绰绰地看见一个黑影在前边狂奔,距离大概有三四十步远,他急一挥手跟着奏得利喊道:“快撵哪!别放跑了他!撵不上就开枪!抓不住活的要死的……”秦得利和齐德荫这一喊提醒了特务们,都从屁股后边拔出短枪,一边呐喊着一边向前撵去。他们都灌了大量的酒精,又吆五喝六地喊叫了半宿,早已精疲力竭,所以跑的没有被撵的人快。其中尤其是齐德荫,穿了一双拖鞋,这一跑拖鞋甩丢了,光着两只脚丫子,不知踩上什么了,疼得他哎哟一声,出了一身冷汗。他一咬牙,伸出手枪“啪啪”就是两枪。这一搂火,特务就都跟着打起来,枪声连成了片……这时只见前边的黑影一闪就不见了。特务们刚一犯寻思,齐德荫喊上了:“前边是小胡同,钻胡同了!快撵哪!”特务们一听,一窝蜂似的向前追去……再说肖光义,当他把两罐子浆糊甩出去以后,回身撒腿就跑。这时先跑的刘智先已经和他拉开了一段距离,他又回头看了看,发现特务们已经一边呐喊着一边撵上来,便一伙身,用最快的速度向前跑去。接着,后边枪响了,子弹呼啸着从他头顶上、耳朵边飞过去,枪声很密,他完全在射程之内,在这危急万分的时候,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小胡同,他心头一喜,一侧棱身子就钻了进去。小胡同的左边是些小房小院,右边却是一道大院墙,他借着星光月色一看,院墙是用青砖砌的,又高又长,由于年深日久,青砖的表面有剥落的地方。他迅速地看准了一个缝隙,用手抠住,使出平日苦练的绝技,手脚并用,噔噔噔很快就攀上了墙头。这时他偏过头往胡同口一看,只见一个人影已经闪进来。不好!不能被敌人发现自己的去向。他心里一急,一纵身猛往墙里跳去……这下可不好了!他从今天早晨接受撒传单的任务以后,就一直处在兴奋状态中,为了把团员组织好,晚饭都没吃消停。现在经过大半宿的奔跑战斗,肚子早已空了。这时再从三米多高的大墙上猛往下一跳,就出现了移过性脑贫血的现象。他只觉耳边风声一响,耳膜往出一凸,两眼一冒金花,身子往后一仰,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再说那帮追赶的特务。跑在最前边的是秦得利,他头一个冲进小胡同,一进来就仿佛看见高墙上有个人影,等他再定睛一看,人又没了。他又注意看看墙的高度,那么高!能上去吗?可没上去哪来的人影?真是怪事!他又努力往前边看,人确实没有了。他不由得停下脚步,满腹疑问地往高墙上看。这时齐德荫等也都撵了上来。这群特务一个个累得张口喘,汗水和着脸上的浆糊往下淌,真是丢盔卸甲,狼狈不堪。齐德荫对着秦得利说:“人呢?撵,撵哪去了?”秦得利眨眨眼睛,用手一指头上的高墙说:“八成进这院了。”众特务都随着他的手往高墙上看,又都一同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紧鼻子咧嘴地说:“别胡说八道了,他是神仙,转眼之间驾云飞上去的?”“我也不大敢相信。”秦得利哭丧着脸子,一回手往后脊梁上抓了一把,汗水把浆糊冲下去了,痒痒得难受。“可我一追进胡同口的时候,恍恍惚惚看见墙头上有一个人影,一眨眼工夫又不见了。”众特务一听又都七嘴八舌说上了:“一定是你看花眼了。”“秦哥是输钱输上火了,头火一上升,眼睛就发花……”“秦哥是酒劲还没过去,还有点云山雾罩……”在众警察特务乱戗戗中,齐德荫眼望着高墙心里想:墙这么高人是很难上去,可是共产党里什么能人都有。秦得利又亲眼看见墙头上有人影,这就不能轻易放过去……可是这院里的主人可不好惹,在哈尔滨德高望重,谁也不敢轻易动一动,这要是惹翻了……他刚想到这里,那边秦得利忽然叫唤上了:“哎呀!我认出来了!认出来了!”众人忙问:“你认出什么来了?快说呀!”秦得利直指着大墙说:“这是卢运启家的后院,这老头咱们可惹不了,何况还是葛大哥的亲戚,齐哥,你看……”齐德荫本想不挑明,借个由子蔫退回去,可现在经秦得利这一揭开,反倒不好办了。自己如果就这么见硬就回地往回一退,不但面子上不好看,将来真要传到日本人耳朵里去那还了得,最轻也得弄个读职的罪名……正在齐德荫左右为难的时候,从胡同口那边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众特务忙将身子往大墙上一贴,端着枪向胡同口望去。只见有四五个人在胡同口一晃,接着就射进来两三道手电的强光,刺激得人睁不开眼睛。齐德荫忍不住地大声喝间道:“什么人?”随着这一声喝问,胡同口的人倏一下两面分开,隐身在墙角拐弯的地方,手电光也一闪不见了,接着传来一声喝问:“你是什么人?”齐德荫听着声音有点耳熟,又在对方急促行动中听见刀链子哗哗响动声,便大声报了字号:“我是齐警佐,齐德荫。”“啊,是齐署长!”随着这一声答话,胡同口的四五个人立刻聚拢在一块,跑着步过来了。齐德荫和众特务也都从高墙根下站出来。齐德荫一看又来了这么些新部下,就更不能后退了。他眼珠一转,一挥手说:“现在你们来的正是时候,马上跟我到前边卢公馆去搜索一下,到那儿不要胡言乱语,看我眼色行事。”说到这,他又转对秦得利说,“秦哥,你和我一块领他们去,其余弟兄留在这里,再辛苦一下,把这片小房小院搜索一遍,把住这两边胡同口,大墙下也要留人,我们务必要想法抓住这个反满抗日分子。”他们开始分头行动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上海宝贝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5
摘要:道拉说:“生几个孩子”妈妈和贝茨说:“为自己找一个慈善团体,帮助穷人和病残者,或者投入时间改善生态环境”是的,高尚的事业有很宽广的世界有可爱的景象,等着你去发现但是现在,我真正想做的是找一个属于我的——爱人——乔尼·米切尔《献给莎伦的歌》我叫倪可,朋友们都叫我CoCo(恰好活到90岁的法国名女人可可·夏奈尔CoCo.Chanel正是我心目中排名第二的偶像,第一当然是亨利·米勒喽)。 [点击阅读]
莫言《丰乳肥臀》
作者:莫言
章节:71 人气:3
摘要:母亲上官鲁氏。乳名璇儿。自幼丧母,随姑父于大巴掌和姑姑长大,嫁给铁匠儿子上官寿喜。晚年信仰甚督教,寿九五而终。大姐上官来弟。母亲与姑父于大巴掌所生。先嫁沙月亮,生女沙枣花。解放后迫嫁给残疾军人孙不言。后来爱上了从日本归来的鸟儿韩,生子鹦鹉韩,在搏斗中打死孙不言,被处决。二姐上官招弟。生父亦为于大巴掌;嫁给抗日别动大队的司令司马库,生女司马凤、司马凰。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10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3
摘要: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6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经典小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09 人气:2
摘要:目录页■蒋廷松《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6期通俗文学-超短小说一天,我陪乡长到县城找西郭局长办事。到西郭局长家时,他儿子小西郭也在,这小西郭是前不久被西郭局长安排到咱芳塘乡工作的。西郭局长见我们上门,递烟、敬茶、让坐,挺热情。小西郭呢,望着我们便是傻乎乎地笑。我们与西郭局长谈话时,小西郭便小心翼翼地往乡长的脸上“呼呼”地吹气。我想,他大约是在替乡长吹灰尘吧。 [点击阅读]
王小波《黄金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18 人气:5
摘要: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陈清扬当时二十六岁,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当医生。我在山下十四队,她在山上十五队。有一天她从山上下来,和我讨论她不是破鞋的问题。那时我还不大认识她,只能说有一点知道。她要讨论的事是这祥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愉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 [点击阅读]
良心作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5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