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夜幕下的哈尔滨 - 6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王一民上完第一堂课,刚迈出教室,就见老李贵在门外等着他。这老头儿只轻轻说了一句话:“他来了,在校长室。”就转身走了。王一民没回教员室,拿着教具直接向校长室走去。从在玉旨家赶走花脸特务秦得利以后,他俩还没单独会过面。他走到校长室前,敲敲门,听见里面喊了声“请进”,才推门走进去。只见老校长孔庆繁正和玉旨一郎坐在沙发上谈话,两人谈得大概很和谐,都是喜笑颜开的样子。孔庆繁知道王一民和玉旨一郎关系很近,和自己又是世交,所以就亲切地点点头说:“一民,有什么事吗?坐吧。”王一民向他微微鞠了一躬说:“不坐了,我找副校长有点事。”说完就转对玉旨一郎,“您什么时候有时间哦想和您谈谈。”玉旨一郎脸上的笑容忽然不见了,像晴朗的天空突然飞来一块乌云,把太阳遮住一样。他翻着眼皮打量着王一民,然后反问道:“您什么时候有时间呢?”王一民觉出他的态度有些异常,但仍然不动声色地说:“我再上一节课上午就没事了。”“好吧。”玉旨一郎看看手表说,“十点钟我在正对着中央大街街口的江边上等你,你能来吧?”“我一定准时前往。”王一民对着两位校长点点头,退出来了。这是一个半阴半晴的多云天气,片片白云在蓝天上浮动着,一会儿给大地罩上一层阴影,一会儿又让万物披满阳光。十点,江边公园的游人逐渐多起来了,从松花江江桥一直到水上饭店这一段是中外游人最集中的地方,每条长条靠背椅k 几乎都坐着人,有年轻的情侣,有长髯的老人,有浓妆艳抹的日本妇人,有牵着叭儿狗的西方女人,也有讨人嫌的军人、警察和便衣……王一民一个人顺着索菲亚教堂向江边走来,一边走一边想:玉旨一郎为什么不和自己在学校谈?也不请自己到家里去?却找了这么一个人多眼杂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他快走到江边了,江边和江心都在白云的阴影里,自己的头上却充满了阳光。阴影迅速地扩大着,从江边往自己身边移来,很快,自己头上也黯然无光了。他在这阴影里仿佛突然看见王旨一郎方才那阴沉的脸色,正像现在这天空一样:自己没进校长室以前还“阳光灿烂”,和他一照面就阴霆四合了。这是怎么回事?从和玉旨一郎相交以来,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一副寒森森的冷脸子。这决不是无意中的冷漠,好像是一场大雷雨前的预兆。那么这雷雨是被哪阵风吹来的?为什么要向自己袭来,难道是因为向他讲了淑娟给自己画了《白头双飞图》,从而使他想起那《双龟竞走图》……王一民刚想到这里,立即摇头否定了。是呀,他曾那样诚恳地让自己“抛开人世间一切偏见,勇敢地去追求……”现在怎么能又因此而……不,决不会的,他是一个正派人,不会那样狭隘和嫉妒,不会的。那么是因为什么呢?他苦思着。他站在江边上望着那罩上一层阴影的滔滔江水,猛然间,一个念头从那阴云一样的“冷脸子”上飞来,哎呀!莫非是说因为那件大事情?对,是那件大事……忽然,一条双桨小船在自己站的江边脚下停住了,一个人正坐在船上向自己仰望着,呀!正是那张“冷脸子”!王一民定睛看时,只见玉旨一郎已经脱下上衣,穿着一件白府绸衬衫,衬衫浆洗得洁白,熨烫得平整,穿在身上板板正正,连袖扣都扣得严严实实,胳臂上还箍着松紧带,一条黑领带随风摆动着。这副打扮显得严肃、庄重,甚至有点古板。他板着面孔,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地向王一民招着手。;王一民心中的猜想已经越来越明确,他已经感觉到这股冷风的风源发自何处了。因此他对着那张冷冰冰的面孔仍然和往常一样微笑着点点头,然后走下江边的水泥阶梯,还没等小船靠拢岸边,他就用一只手一提长衫,然后一点脚,腾身一跃,双脚稳稳当当地落在小船的正中心,船身只稍稍往下沉了一下,连晃都没晃,这使玉旨一郎不由得用惊奇的目光看了他一下。他却毫不在意地,仍然微笑着坐在玉旨一郎的对面。他没有开口,玉旨一郎也没有搭话,他好像只顾摆弄这条小船了。小船是租来的,当时松花江边这种出租的小船特别多,交付一块钱的押金,就可以任意划来划去,多半是划往对岸太阳岛去的。但是今天王旨一郎却没有往那个方向划,他顺流而下地往东北方向划去。他划得非常轻松自如,双桨打在水面上,几乎溅不起一滴水花,就像水面把木桨吞吸到水里去一样,出水的时候又像有一双轻灵的双手推送出来似的,连水珠都见不到多少。他好像也很欣赏自己这划船的技艺,一声不语地向前划着,脸色随着这恰然自得的划船情趣开朗了一些。玉旨一郎不开口王一民也不开口,他要以不变应万变。船划过江心,靠近北岸了,岸边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崖。因为没有沙滩,没有树木,所以游泳的和闲逛的人都不到这里来,连小船也没有一只,是一个非常肃静的地方。玉旨一郎倒很会寻找秘密谈话的场所(后来王一民才知道,玉旨一郎经常一个人划一叶扁舟,来到这里读书。游泳)。玉旨一郎停下桨,不划了,任着小船在岸边的缓流里浮荡着。他直望着王一民,脸色又阴沉起来,连双眉中也系上了疙瘩。王一民一直望着他,但态度泰然自若,一副襟怀坦荡的样子。还是玉旨一郎先开口了:“您不是要和我谈谈吗P 请说吧。”“方才我是要和您谈一件事,但是现在……”王一民稍微停顿一下,摇着头说,“我向您声明:我收回要求,什么也不想谈了。”玉旨一郎一愣神问道:“为什么?”“因为我的话只能向以平等待我的朋友谈。您从前降尊屈就,打破世俗间的界限,肯于和我这个穷知识分子交朋友,我就什么话都可以向您说。但是今天——恕我直言——有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日本‘太君’的傲然之气,突然浮现在您的脸上,并已向我迎面扑来,这就使我感到您是高踞于我的头上的校长、贵人,甚至是胜利的统治者。在这种情形下我还能说什么心里话呢?我只能听命于您,受制于您,您有什么指令请吩咐吧。”王一民说完把头微微往下一低,就像真的要俯首听命一样。玉旨一郎那微微发黄的脸骤然涨红起来,连大鼻子头都变色了。他嘴唇微微颤抖着说:“你,你是这样认为的?”王一民仍然微低着头说:“是的。”“可是我,我从来也没想摆什么校长、贵人的架子,尤其是在你王老师面前。”玉旨一郎仍然面红耳赤地说着,他激动、焦躁,甚至有些委屈地说,“当然,我今天确实对你有疑问,有看法,甚至是不满。就是你不找我,我也想找你。但是这没有一点想高踞于你头上发号施令的意思。我只是想请你解释清楚一个问题。”王一民抬起头,目光炯炯地望着他说:“请讲吧。”玉旨一郎的眉头又皱到一块儿,脸色也由红转黄地阴沉起来。他的头微微往下一低,声音也低沉地说:“我昨天听见一个非常悲惨的消息:饭田大佐所率领的一千多名精锐部队,全部战死了!共产党游击队预先知道了这次非常秘密的军事行动,做了周密的部署,才造成这么大的一场悲剧!”玉旨一郎说到这里抬起头来望着王一民说,“现在当局正在追查是谁泄漏了这件军事绝密,已经把惟一知道这件事的一个满洲特务抓起来了。我不知道这个特务的情况如何?我只知道我曾经向您——我所敬重的朋友透露过,我当时完全是出于对中国爱国志士的人道同情,希望他们不遭袭击,不在睡梦中惨死于炮火之下,能够安全地转移到别的地方去。可是我没料到,你的同胞得救了,我的同胞却惨遭杀害了一干多人,毁于一旦,也可能就毁于我的几句话中。我仿佛看见他们的父母妻儿在号陶痛哭,在痛不欲生;我仿佛看见他们抛下的孤儿寡母,一家老小。这是多么大的一场悲剧呀!我,我是不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朋友,你听懂了我的话吗?你能回答我的问题吗?”玉旨一郎越说越激动,越悲愤,最后,他竟泪眼欲滴地直对着王一民伸出手去。王一民也越来越激动地直望着他。这时,他尽量抑制着自己激动的感情说:“我不但完全听懂了,而且深深地理解你,甚至想为你分担那些精神上的痛苦。可是,我也不得不指出,你同情、帮助中国人民,原来是有条件的,是在不伤损日本帝国利益的情况下,才能遵照今尊大人的遗命,把手向中国民众伸出来。我现在想先请你想一想:这现实吗?可能吗2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精锐的饭田部队进山了,如果扑一个空他能甘心吗?他上有飞机下有大炮,他会进行无情的追击,他不但要杀死那些爱国志士,还要杀死无辜的平民百姓。”说到这里,他用手往北边一指说,“前年,就在这松花江以北地方,日本侵略军为追击东北义勇军和丁超、李社将军的部队,调派几十架飞机,狂轰滥炸,使许多村落成为废墟,许多人口密集的县城变成一片血海,我的一位亲爱的同学,家住离这一百多里地的巴彦县,一家十八口人,老少四辈同堂,平日过着被全城人称赞和羡慕的友爱和乐生活,却被一颗炸弹炸得一口不剩,上到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刚刚降生的婴儿,都在一瞬之间被炸得尸骨不全,从这个地球上给消灭了!像这样被无辜杀害的人家,又何止万千。现在日本侵略者,包皮括今叔阁下在内,在哈尔滨这样国际城市里尽量制造假繁荣,实行怀柔政策,但是在广大的乡村,却每时每刻都在屠杀着中国人民。”这时,他又伸手指着船旁的土崖说,“您看那里草木长得多么茂密,蒿草长得多么浓郁,但是却没有一棵树木,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一座巨大的坟墓。前年,日本侵略者在这里集体枪杀了一大批抗日志士,我的几位老师和同学的尸骨就埋在这里;我方才看您划船划得很好,想必您也有很好的水性,如果您能潜游到江心深处,您会摸到无数中国人民的尸体。他们都是被用铁丝捆绑在大石头上,沉进松花江底。您方才说您听见一个‘非常悲惨的消息’,您只听见一个,心情就觉得沉重了,可是我们却天天听见,不但听见,还看见,有时甚至还要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毁于一旦!所有这一切,我不知您——一位同情中国人民遭遇的人道主义者,是怎么看的?您是不是也能告诉我一下?”玉旨一郎的头上流下了汗珠,涨红的面孔转成淡黄,由淡黄又转而发白,他的双手紧紧绞在一块,好像要绞断自己的手指,他的嘴角牵动了几下,没说出什么,慢慢地将头低垂下去。王一民又激动地说道:“您听到饭田大佐和他所率领的部队被消灭而难过,可是您想没想过,饭田大住从在日俄战争中把日本得胜的旗帜插上中国土地以后,几十年间就一直在中国横冲直撞,他率领着他的部队从旅顺口一直杀到黑龙江,他的罪恶双脚踏过多少中国人民的尸体,他的战刀不知砍掉多少中国人民的头颅,死在他手下的无辜人民,他们的鲜血可以染红滔滔的松花江水。对这样一个穷凶极恶的刽子手,难道中国人民不应该向他讨还血债吗?他的死,本是罪有应得,可是您却觉得难过,却要提出质问。这就不能不使我对您的同情产生怀疑。如果您的同情只是您矛盾心情中的一点自我安慰,甚至是一点自我标榜和点缀的话,那么我请您赶快把船靠上岸边,我要一个人在那没有墓碑的烈士墓前祭奠一番,然后另找一条小船,荡回南岸,坐在一中学校里,听候您的发落。如果您要抓一个人为您那饭田大佐报仇的话,我倒是非常合适的。我知道,只要您轻轻一句话,我就会被碎尸万段;我知道,包皮括今叔阁下在内的侵略者们,现在已经向哈尔滨的知识界举起屠刀了。我的好朋友,中国人民的作家塞上萧先生已经被抓起来了。我今天找您本来就是要说说这件事。可是现在好像连我自己都要步人他的后尘了,这也是生活对我的极大嘲弄!”王一民说到这里深深地嘘了一口气说,“你方才要我回答你的问题,现在我回答完了,而且是毫无保留地回答,请您发落吧。”玉旨一郎一直低垂着头听着,但是当听到塞上萧被捕那段话的时候,他的头突然抬起来,惊讶地看着王一民。等到王一民住口以后,他立即问道:“我先问一下,您方才是说写《茫茫夜》那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被捕了?”“正是。”“几时被捕的?”“昨天夜里。”“为什么?”“不知道。”“哪里捕的?”“这倒弄明白了。领头的就是跟我到府上的花脸特务秦得利。他是葛明礼手下的得力干将。”“这么说是葛明礼派去的?”“估计是。”“好。今天午后我就去找葛明礼。”王一民高兴地说:“这么说您对我……”“我对您……”玉旨一郎一拍王一民的手,长叹了一口气说,“您是个真正的爱国者,站在中国人那一方面,您说的都是对的。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抹掉我心中的悲伤。先抛开饭田大住不谈,只说那一千多日本士兵,他们中间绝大多数都是被迫来到中国的,他们是无辜的,可是现在却丧生在无情的战争中……”他又长叹了一口气。“您这最后一句话倒真说对了。”王一民在玉旨一郎的哀叹中说道,“战争从来都是无情的,枪炮一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问题是作为一个主持正义的真正人道主义者,究竟应该站在哪一边?是侵略的一边还是反侵略的一边?是……”“好了,您别说了。您的话是对的。只是我……”玉旨一郎挥挥手说,“我们先不辩论了,有些问题我还要再想想。现在已经到十二点了,我们把船划到水上饭店去,他那里有别处吃不到的乳猪,我们一边喝着酒一边再谈谈。”“不,我吃不进也喝不下。”“为什么?”“我的好朋友塞上萧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只盼能快把他解救出来。”“我们最多再耽搁一两个小时,完了我立刻就去。”“您晚去一分钟,就可能使一位天才被彻底毁灭了。”“有那么严重?”“现在中国人的生命已经不如一条狗了。”“好吧。一郎照办。”玉旨一郎掉转船头,迅疾地向江南岸划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