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野蒿园 - 09、尾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每次爱抚之前,阿久津总是怔怔地注视着
  迪子。只要有那样的充满柔情的眼神,就能够
  忘掉一切。就能够把以前的一切作为往事,深
  深地埋在心灵深处……
  又传来女人的声音。这声音逝去时,秋风
  又从幽幽的天地间涌出。同时,迪子的思绪随
  着低微的风声,消失在悠远的原野的尽头。
  翌晨,风儿拂动着木板套窗,迪子惊醒了。
  起床一看,在屋檐一端的药店招牌因金属卡脱开,随风摇曳着。时间已过了六点,但阴雨压得很低,街上还灰蒙蒙的。
  街灯朦胧的街上,静悄悄的,只能看见穿着雨衣的送奶人在送奶的身影。雨不时地斜打过来,风很猛烈,电线杆上的贴纸不住地随风飘动着,哗哗地作响。
  迪子眺望着秋风萧索的京都街道,片刻后又钻入被窝田从前天到昨天夜里,迪子思绪联翩,旋而又转瞬即逝。
  阿久津、他的亡妻、圭次、肚中的孩子,各种各样的事浮现在她的头脑里,旋即又消失了。
  她想得力尽精疲,越想越抢恍。
  然而,现在,在阵阵轻袭的晨风中,回顾起来,还没有一个归结。能够感觉到的,只是疲惫和空虚。
  七点。
  迪子无意中想起要去阿久津的家看看。
  她并没有要去的理由,只是在秋风瑟瑟中忽然浮现出来的念头。
  阿久津的家,迪子只去过一次。一年前,和阿久津的爱恋还很写信的时候,有一次在旅馆里作爱后,先把他送到家里。他的家是在下鸭神社背后的住宅区里。在大门前的绿丛背后,阿久津有些害羞地握着她的手。
  当时,迫子有一种恶作剧的感觉,仿佛是把在她那里用尽了精血的躯壳送回了他妻子的身边。她觉得在昏暗的街灯下消失的,只是没有精髓的男子的外表。
  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憎恨的了。在曾经有妻子等待着的家里,也许阿久津一个人正怔怔地、不知所措地看守着妻子的亡海
  迪子穿上衣服,梳理好头发。
  在镜子里映出的脸庞上,显示出二天里滴水未沾的惮思竭虑后的憔悴。
  “怎么啦T又要出门了?”
  见迪子比平时早一小时作出门的准备,母亲怀疑地打量着迪子。
  “有些工作,不得不早点去。”
  迪子轻描淡写地这么说道,离开了家门。
  母亲和妹妹对迪子这几天的举止颇感怀疑,总觉得好像会有什么事情,但她们不会直接追问。她们决不会莽撞地喧闹起来,只是盯盯地注视着她。
  路上行人还很稀少。风在夜雨濡湿的铺道上掠过。人行道边的落叶随着风儿急速卷去。白色大衣的下摆在风中舞动着,用纽扣扣着的兜帽的一角在肩膀上发出“啪啪”的响声。
  迪子在船冈山乘上电气列车,在北大路上向北驶去。
  昨天,她在船冈山向西去,从衣签山起,在徒野一带彷徨着。
  无论向西还是向东,她觉得自己都不在乎。
  然而,迪子现在即使去输血中心,也无心上班,待在家里说不定会发疯。不管哪里,任凭着脚步走去,这是能镇静下来的唯一的路。
  “高野桥到了。”
  随着售票员的喊声,迪子下了电气列车。平时她总是不下车一直乘下去的。
  下了电气列车,高野川在紧左边流淌着。去年秋天,她曾和阿久津一起去过这条河的上游大原,一年的时间,现在回想起来,感到漫长又短暂。
  迪子沿着高野川边在东街慢慢地向南走去。她并没有什么急迫的目的,只是在风的轻拂下随意通达。
  不久,前边露出下鸭神社那密密的树林。树叶几乎变得通红,落叶后变得溜尖的树梢伸向阴沉沉的天空。迪子在神社跟前的木栏栅角上向右锡去。

  风也在那条小路上拂动。电线杆上用铁丝栓着的“七五三祭”(日本以奇数一、三、五、七、九为吉数,取其中段七、五、三表示吉利——译者注)告示板,在风中“咯噔咯噔”地摇撇着。
  在这风中,迪子忽然闻到了阿久津的体味。
  那是什么气味?她无法表达清楚,既好像是掺杂着烟味、汗臭味等各种杂味似的气味,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说是体昧,却又不是纯靠嗅觉所体察到的,而好像是被紧紧地拥抱着,受着温柔的爱抚时,男人那热烈的气喘。
  不知是随着阿久津的家在靠近,风儿送来了他的气息,还是迪子想起了他的喘息。总之,那样的感觉渗透着她的体内。
  感觉领先于她的心灵在怀念着阿久津。
  他不是刁占的人。不知为何,迪子这么想道。
  在围墙中断的前端,有一家桂着“宇治茶”招牌的卖茶具的商店,在商店的前边有幢围着竹篱笆的房子。再过去是用大谷石围着的二层楼房。那便是阿久律的家。
  迪子在那石墙前伫立着。石墙的一端用楷书写着“阿久津”,边上设有信箱。
  门柱并不那么宽,在前边往右稍稍拐弯的地方看得见正大门。从房门到正大门间隔有十米左右,其间摆着两只用维尼龙袋罩着的花圈。在花圈的边上,木栓和绳子散了一地,也许昨天拴过纸帐篷之类的东西。
  夜间守灵的人也许还在睡觉,或是聚集在寝枢边商谈,房门紧紧地关闭着,悬挂着写有“忌中”的廉子。
  迪子双手插进大衣的口袋里,忙立在道边,任凭着风儿的吹拂。
  现在只要按一下姓氏牌下边的门铃,也许几分钟后,阿久律就会出现。
  在这凄例的晨风中,阿久津会说什么?
  满脸惊讶地说“请进”?还是像平时那样亲热地拥着她的肩膀,说“一起走吧”?一边慢慢地走去,一边嗫嚅着说“妻子死了,可是我的心不变”?或者说“我要调整一下心情,现在什么也不能考虑”?
  不拘怎样,迪子都已经毫不在乎。迪子现在需要的,不是阿久津的话语。
  一旦从嘴里出来的,全都是谎话,只有虚情假意,真情实意已经殆荆在讲出来之前,冥思苦索的一切想法全都消失,只剩下一片白花花的虚无。
  人在语言上表达的,还不到内心的十分之一。不!也许连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都没有达到。语言,已多此一举,那种脱离现实的话已经没有必要了。现在迪子需要的,只是阿久津的眼神。
  每次爱抚之前,阿久津总是怔怔地注视着迪子。只要有那样的充满柔情的眼神,就能够忘掉一切,就能够把以前的一切作为往事,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
  两年来的烦恼和爱恋,最后得到的,就是那眼神。眼神里隐念着对她一往情深的真情,所以迪子才会忍受着苦恼哏随着阿久津。直到今天。
  而且,只要有那种爱她的真实感,以后即使和阿久津分手,她也能够生活下去。
  风儿又在大街上吹拂。落时飞扬,前边花圈那黑白相间的细绳脱开,随风飘动着。
  门,依然紧紧地关切着,没有打开。
  迪子站在萧索的风里,对着门,合起双手。
  在这房间里,阿久津的妻子酣睡着。以往的恶作剧全都不是因为憎恨阿久津的妻子,而且她实在还想和她友好相处,关系更加融洽。若是和她,看来是能够相处得很好的。
  事情竟然会到这样的地步。这是因为迪子太爱阿久津了。过份的爱恋,使迪子成了盲人,有恃无恐懵然无知。
  “请原谅我。”

  在凄凄的寒风中。迪子紧紧地瞑闭着眼睛。
  不久,道路的前端驶来一辆车,缓缓地在门前停下。也许是亲戚,穿着丧服的老妇人牵着孩子的手下车。
  老妇人诧异地看了迪子一眼,然后走进正大门。
  老妇人敲着门。一分钟也不到,门从里侧打开,女人鞠了个躬,消失在门里。
  房门又被关上,四周又只剩下凄苦的风儿。
  上午八点。
  迪子在路边再一次合上手掌,然后轻声呢哺道,“再见。”
  这说是对阿久津妻子的,宁可说是对阿久津说的。
  虽然没有见到阿久津,但她爱他,现在依然爱着他。唯独只有爱,永恒不变。
  这是和他的妻子去世还是活着无关的、不容置疑的事实。
  这一点,眼下在这清风中得到了证实,迪子为此而感到满足了。
  无疑,现在她确认她还爱着他,也得到着他的爱,所以迪子可以从阿久津那里离开了。
  “再见。”
  迪子又说了一遍,然后沿着刚才来的高野川,头也不回地径自走去。
  迪子去东山一乘寺附近的妇产科医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在高野川边往北走去,在桥头右拐就到了一乘寺。按电线杆上桂着的招牌,在小道上拐弯。
  从小道的拐角拐去第三家,便是医院。
  迪子对妇产科医院知道并不多,虽然妇产科医院偶尔也向输血中心申请要血,但那只是看单据,没有再多的联系。
  正因为不熟悉,所以去哪家医院都是一样的。
  迪子现在还不知道哪家医院安全可靠,值得信赖。即使出现失误会死去,也毫无办法。她仿佛感到那是上帝给予的、应得的惩罚。
  哪里都一样刀匝着风儿走,去第一家看见的医院。
  她这么想着,走着,最初看见的,就是这家医院。
  也许时间还早,候诊室里没有人。挂号室里的女人正整理着病历卡架子。
  “挂号吗?”
  “请吧。”
  迪子报了姓名和年龄后,小声告诉她,“我好像怀孕了。”
  挂号室里的女人看来对这一类事情已经世空见惯,毫无表情地问了迪子的住所和联络地点后,说,“医生马上就来,请您等一下。”
  迪子在候诊室的长凳上坐下,望着窗外。窗户外看得见夹着街道的、两侧的石墙和大银杏树。大银杏树的树叶也随风摇曳着。
  医院是二层楼房的私立医院。挂号处左边设有楼梯,楼上好像是病房。那里,微微地传来婴儿的哭啼声。生了孩子的女人和堕胎的女人都在一个医院里。
  迪子又眺望着窗外,好像要从那样的哭啼声中逃避。
  每起一阵风儿,大银杏树的树枝便摇向右边,随之泛黄的树叶在空中飘飘落下。
  “有泽君!”
  一阵清风吹过,窗外恢复短暂的宁静时,有人招呼迪子。
  “请进诊察室。”
  迪子把大衣和手提包皮拿在手里,迟缓地推开诊察室的门。
  医生约莫有四十岁,戴着眼镜,是个温厚的人。
  “我好像怀孕了。”
  “好的。”
  医生点点头,在病历卡里写着什么,然后问了她最后的经期和身体的症状。
  迪子回答着,医生把它记入病历卡,然后朝着白色帘子那边示意道,“请去那边。”
  迪子一瞬间垂下眼险,然后迟疑地走进帘子的背后。
  检查的时间并不长,检查肝肾化不了几分钟,但对迪子来说,是漫长难忍的。
  下了诊察台,重又坐在医生的面前时,迪子感到微微的怯晕。
  “难道真……”
  迪子低下头,咬着嘴唇问道。
  “孩子很健康。”
  接着,医生默默地点上香烟,以后的沉默,好像是在等候迪子下一个决断。

  “这……”
  “嗯?”
  医生似乎在等候她的回答。
  “我想坠掉……”
  医生把衔在嘴上的烟放在烟灰缸里,拿起病历卡。
  “因为是头胎,所以倘若有可能,最好还是生下来的好埃”
  “可是……”
  “是吗?”
  医生仿佛一开始就看出迪子会堕胎的。他拿起笔,看着桌子角上的台历。
  “那么,下星期-或星期二,再来吧。”
  “今天不行吗?”
  “今天?”
  医生吃惊地望着迪子。
  “不行吗?”
  “不是说不行……”
  迪子想趁现在决心已定之时就裁断和阿久津的一切连结。她想舍弃种种瓜葛,恢复自己独自一人的无牵无挂。
  “这么急吗?”
  医生又看看台历,然后和身后的护士交谈了几句。
  “身体没有其他的病吧。”
  “没有。”
  “那么,十一点钟就开始吧。”
  “十一点?”
  诊察室里的壁钟正指着九点。
  “在那之前,先要检查一下,要验血,拍胸部爱克斯光片。”
  医生说完,护士马上招呼迪子道,“请这边来。”
  验完血,迪子被领到手术室时,刚过十一点。
  风依然如故,雨不时地斜打着,冲刷着窗户。大银杏树在空中痛苦地拌瑟着。迪子望着那银杏树,走进了手术室。
  也许因为下雨昏暗的缘故,手术室里无影灯的光亮,使迪子产生了来到黑夜里似的错觉。
  “请。”
  在护士的帮助下,迪子上了手术台,仰天躺下。
  穿在身上的,只是长树裙,而且下半身一直被裸露到腰部。
  然而,迪子已经毫无羞耻感。正常的感情在刚开始诊时就已经消失。
  迪子现在只是瞑闭着眼睛,一味地追溯着自己将在坠落下去的黑暗。
  害死了阿久津的妻子,现在又正要葬送好不容易寄宿在腹中的小生命。作为两条生命的代价,终于舍弃了一个恋情以作补偿。自己是一个罪孽多么深重的女人!
  迪子的眼眶里不由涌出泪水。
  这既不是坠掉胎儿的悲哀,也不是接受手术的恐怖。
  迪子现在毕竟还爱着一个以前一直爱着的男人,这种爱超越了那种悲哀。她感到自己的女人的秉性,是很遗憾的。
  忽然,瞑闭着的眼睛前一片白色。护士用纱布静静地抹去迪子的眼泪。
  然后,护士提起她有左臂,在她的手肘上绑着郁血带。
  “还要打麻药,您慢慢地数着一、二、三,马上就会睡着,等您醒来就已经结束了。”
  手臂被扎紧,手臂上感觉到针头的刺痛。
  “不要紧了。来……”
  “一……”
  “二,”“二……”
  声音渐渐地含混、迟缓。在那懒散而模糊的感觉中,迪子孤零零地一个人在原野中走去。
  走啊走,原野茫无垠际。迪子喘息着,颇感疲惫,但她还是在原野中走着。
  无边无际的原野,象是石佛林立的徒野,也象是只长有个头那么高的狗尾草和芦苇的荒原。
  迪子尽力地走着,不知何时能够走到尽头。一阵秋风吹过她的面前。在云霭疾逝的天际,看得见微微的光亮。在朔风例例之中,迪子朝着光亮拼命地定去。她赤着脚,风吹乱了她的头发,但她还是拼命地走着。只要向前走,迪子便又能捕捉到新的世界。
  也许天马上就要亮了。在天亮之前,迪子真想静静地躺着。
  “三……”
  又传来女人的声音。这声音逝去时,秋风又从幽幽的天地间涌出。同时,迪子的思绪随着低微的风声,消失在悠远的原野的尽头——
  帆帆校对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