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妖怪博士 - 怪物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羽柴君,下面好像是个很深的洞穴啊。手电筒借我照照。”
  小林团长从羽柴的手里接过手电筒,朝脚下的洞口照去。
  这是一个很宽的洞口,技术再高的跳远选手也不可能从眼前的这个大窟窿上跳过去。洞口上搁着一块厚板做跳板,木板着上去还是新的。肯定是有人最近才放上去的。
  小林用手电筒朝跳板下面照去,为了测一下这个洞到底有多深。因为这是一个口小肚大的洞,所以手电筒的光线照不到洞底,无法测出洞的深度。竖起耳朵还可以听见从洞底下传来的流水声。要是谁一失足掉了下去的话,可就没救了。
  “大家千万要小心。这可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哦。”
  小林大声地叮嘱着小伙伴们。他的喊叫声传进了那个无底洞里,嗡嗡地从洞里传出了一阵阵巨大的回声。
  这时,照向洞口的那条手电筒的光柱里,出现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以极快的速度一闪。
  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出,那是一只颜色灰灰而且软绵绵的东西。只见那东西忽然变大,像箭一样峻地一下子从小林和羽柴的眼前飞过,然后便消失在四周的黑暗中了。
  羽柴毫无准备,吓得“哇!”他尖叫了一声,身子朝后一闪。可是从那个像大井口一样的黑窟窿里蹦出来的东西不仅是一只。
  听到羽柴的尖叫,吓得少年们赶紧手拉着手聚在了一起,一齐朝那个洞口望去。只见那种灰灰的、软绵绵的东西一个接着一个地不断地往外冒。然后像一阵狂风似的呼啸着朝黑暗中飞去,简直就像是一群来自地狱的恶魔。
  “啊,是蝙蝠。是一群蝙蝠。没事了,没事了。是洞里的蝙蝠见了光受到了惊吓冲了出来。”
  尽管小林团长在拼命地向小伙伴们解释。可是少年们都是第一次见到活的腺癌,所以都吓得恨不得马上就朝洞外跑。
  “怎么了?大家都吓成这样了吗?要是让人家知道探险家被蝙蝠吓跑了,不笑掉大牙才怪呢。不用怕,还是继续前进把。小心脚底。”
  小林一边目送着那群蝙蝠消失在黑暗中,一边给小伙伴们打着气。说完便拉起羽柴的手踏上了架在洞上的那块跳板。
  少年们被团长小林这么一说,也不好意思地手拉着手成一列纵队跨过跳板朝着洞窟深处继续前进。
  走过一段狭窄的小路以后,两边的石壁突然消失了,四周好像空空荡荡的,变得宽敞起来。原来,少年们已经来到了第二个宽敞的洞窟。

  “哦,我们又来到一个宽敞的洞窟了。还是跟刚才一样摸着石壁朝右绕洞走一圈吧。”
  按照小林团长的指示,大家开始摸着冰凉而又高低不平的石壁绕着洞窟走了起来。
  这时从队伍的后面发出“啊!”他一声尖叫,接着又听见啪嗒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倒了下去。
  “哎,怎么了?是谁在叫啊?”
  “是筱崎君拌了一下摔倒了。”
  走在队伍最后面的桂正一回答了小林的问话。
  小林打着手电来到了队伍的尾部一看,倒在地上的筱崎忍着痛正要爬起来。
  “不要紧吧?伤着了没有?”
  小林关切地问道。
  “嗯,伤倒没伤着,可是……”
  “什么可是?”
  “怪啊。
  “怪,什么怪啊?”
  “我可能犯了一个大错误了。”
  “啊,什么大错误啊?”
  “绳子好像断了。看,我再怎么拽也好,一点也没有拉紧的感觉,反而把绳子收回来了。”
  波崎急得快要哭出来了。
  “啊,是真的吗?快让我看看。”
  听到这些,小林也着急起来。他赶紧从筱崎手里接过绳团一拽,果然,那条用来做路标的绳子不知在什么地方断开了。拽来拽去,把绳子全收回来了。少年们听说了这件事,紧张地聚集到小林和波崎的周围。
  “绳子断了,是真的吗?”
  “唉,真没办法。这样一来,我们大家不就回不去了吗?”
  “筱崎君,你不该心不在焉嘛。那根绳子可是我们大家的救命绳啊。”
  被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一责怪,跌倒在地还没爬起来的波崎哭了起来。他边哭边说:
  “全怪我不好。你们打我吧。狠狠地打吧。都怪我没把绳子管好。”
  被他这么一哭,大家都静了下来,不好意思再责怪他了。在寂静的黑暗里,谁也不说一句话,只听见波崎的抽泣声。
  “哎,大家可不能怪筱崎君啊。看,这是绳子的断口。一定是被岩石搓断的吧。呶,看这儿。”
  被小林团长这么一说,大家又赶紧凑到了他的身边一看,那根长长的绳子几乎全收了回来。小林将绳子的断口举到手电筒光下仔细地查看了一遍。
  “看,这好像不是被搓断的。这是用剪刀剪出来的断口啊。”
  很明显,绳子的一端是被锋利的刃具割断的断口。
  “可是,奇怪啊。到底是谁割的呢?这个钟乳洞里除了我们,没人进来啊。”

  “是啊。我们大家都觉得奇怪啊。为什么?为什么要把我们的绳子割断呢?”
  “可是没有谁会开这么恶劣的玩笑吧。真想不通。啊,说不定……。
  “哎,什么说不定?”
  小林正要往下说,突然从洞窟深处的黑暗里,传来一阵恐怖的声音,仿佛是一只巨兽在扯着嗓子狂吼着。大家一下子停止了说话,竖起耳朵静听那个奇怪的吼声。那吼声越来越大,而且正朝着他们逼近。少年们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了口袋,握紧了口袋里的小刀,紧张地注视着黑暗中的动静。
  看来那是一只巨大的动物,要不然绝对不可能发出那样的吼声。也许是一只黑熊迷了路,不小心闯进了洞里的吧。
  “大家先不要动。要是有危险的话,我会发出暗号叫大家顺原路逃出去的。”
  不愧是小林团长,此刻他沉着冷静地向小伙伴们发出指示,然后举起手电筒朝发出吼声的方向照去。
  只见一只大得超出大家想象的东西,在手电筒的光柱里显了形。少年们看了,都吓得不敢动了。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动物存在呢?这简直就是一头可怕得无法形容的妖怪。
  那妖怪全身长满灰鼠色的长毛,长得比大人还要高,后腿直立地站在那儿。脑袋也是奇大无比,那张圆脸看上去比猫头鹰要大上三十倍。那张长满长毛的脸上,高高地竖着一支鸟一样的嘴巴,上面还有两只圆圆的眼睛在闪闪发光。
  少年们被吓得仿佛定住了神似的,已经没有力气避开那个怪物的眼光,只好就这样和那个怪物互相瞪着眼睛。过了一会儿,那怪物又朝前走了二三步。接着只听轰隆一声,那怪物竟然展开了翅膀。
  那不是鸟的翅膀,而是一副恶魔的翅膀。就像是西洋画上看到那种长在恶魔身上的翅膀,看上去足足有五米多宽,是一对巨翅。
  起初,大家都还以为遇到了一只巨大的怪兽。可是,看着看着,渐渐地明白过来了。原来这是一只蝙蝠,一只比普通的蝙蝠要大上成千上百倍的巨大蝙蝠。
  难道是刚才从那个洞穴里飞出来的那一群聚在一起变出来的吗?还是那群小蝙蝠是它的后代,而它又是在这个钟乳洞里活了几百年的洞主呢?
  少年们被眼前这恶梦似的情景,吓得心脏几乎都要停止跳动。
  那怪物依然在黑暗中通视着这些少年,还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展开那巨大的翅膀,作出随时都会朝少年们扑去的样子来威吓他们。

  “大家跟着我快跑。”
  小林实在忍不住了,他一面打着手电筒照着路,一面朝着进来时走过的那条路跑了起来。不要以为他是想率先出逃,因为他手里拿着手电筒,不跑在前面照着路的话,就谁也跑不出去。
  听到团长的声音,少年们一下子回过神来,争先恐后地跟在小林的后面朝洞口方向跑了起来。跑在最后一个的是大力士桂正一。
  就算他是个相扑选手大力上,也赢不了那个巨大的怪物。所以他也紧跟着大家跑了起来。一边跑还要一边紧张地留意着身后的怪物,怕它会冷不防地朝他扑来。
  跑在最前面的小林,生怕团员里有人掉队,一边朝前跑还一边回头看着,就这样来到了刚才那个架着跳板的洞口他也不知道,差一点儿掉进洞里。
  啊,不好。刚才架在洞口的那块跳板怎么不见了啊?要是没有那块跳板的话就跑不出去了。这又不是一个纵身一跃就可以跳过去的小洞,这个宽大的洞口堵住了少年们唯一的出路。
  钟乳洞里一定藏着一个对少年们抱有敌意的坏东西。要不然那块跳板不可能自动消失啊。刚才把路标的绳子割断;这会儿又搬走了洞口的跳板:一定是有人故意跟少年探险队作对。
  可怜的少年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眼前的这个大窟窿,像魔鬼一样张着黑森森的大口,仿佛要把少年们一口吞灭。身后还有那只怪兽,正吼叫着对他们紧逼不舍。
  难道少年侦探团的十一名团员,就这样在这个黑暗无边的的洞窟里,无助地走上悲惨的绝路吗?
  就在少年们蹲在那个无底洞的洞口,浑身发抖,喘着粗气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叫少年们失魂落魄的事情。
  背后的黑暗中突然传来一阵人的笑声。小林提心吊胆地举起了手电筒朝着那个笑声照了过去,只见在大约五六米远的黑暗里,那个怪物后腿直立地站着,张开那张尖嘴在哈哈大笑。而且,那声音竟然像是一个少女的笑声。
  少年们吓得倒抽了一口冷气,目瞪口呆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啊,一只会笑的大蝙蝠,一只会发出少女般笑声的大蝙蝠。
  少年们简直无法相信眼前的这一切。他们怀疑自己是在做梦,或者是已经被这个充满妖气的洞窟整疯了,脑子里出现了一种幻觉。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