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妖怪博士 - 美丽的少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个房间像个客厅。中间放着一张桌子,旁边围着一圈样式古怪的椅子。由于里面十分昏暗,看不清四周的角落里都放了些什么。
  可是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却有一样东西令人眼前一亮。一位美丽的少女,如同一朵艳丽的玫瑰在那里含苞欲放。她大约十五六岁,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穿着一身华美的衣裙。泰二并不是在惊讶少女的美貌,而是被她凄惨的样子吓了一跳。少女的身上被一根粗绳捆得严严实实,嘴里还被塞上了一块白布。
  “那个坏蛋老头,竟然对这位小姐下这样的毒手。”
  那美丽的少女多可怜啊!少年泰二感到无比愤慨。他一定要与那个老东西一决胜负,再把这位小姐救出来。
  从窗口望过去,房间的门是开着的。门外是一条走廊,那里也没有怪老头的身影。一定是他把独自一人留在家里的少女绑在这儿,跑到里面偷东西去了。
  “对,乘这个机会救出小姐,再叫小姐用钥匙将老头反锁在屋里,然后去报警。”
  想到这儿,泰二下定了决心。只见他两只手撑着窗台,噌地一下子成功地跳进了房间。赶紧跑到少女的身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先割断绑在少女身上的绳子。他还轻声地安慰少女。
  “沉住气,我是来救你的。”
  说话间,那捆在少女手脚上的绳子已经被割断了。
  奇怪是绳子虽然被解开了,少女还像石头一样一动不动。是不是昏过去了呢?泰二把两只手放在女孩的肩上用力地摇着,嘴里还不停地喊着:
  “醒一醒,醒一醒。
  她还是一动不动。泰二觉得那两只搭在少女肩上的手有点不对劲,本来应该是柔软的双肩却冷冰冰、硬邦邦的。难道这位小姐已经死了吗?泰二感到束手无策。他想绳子已经解开来了,再把塞在嘴里的布取出来吧。这时,他才清楚地看到了少女的脸。天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位叫人担心了好一阵子的女孩,竟然是一尊栩栩憾生的蜡像。
  到底是谁,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做了这件叫人不可思议的怪事呢?那个怪老头总不会特意跑进来把蜡像绑起来吧?这个蜡像一定是在怪老头进来之前就被绑在那儿的。
  蜡像少女的那双可爱的玻璃眼睛,仿佛一直在盯着泰二。美丽的脸蛋跟泰二的好朋友樱田的姐姐简直长得一模一样。
  泰二害怕极了,心里乱成了一团麻。
  怪老头到底藏到哪儿去了呢?从他钻进来到现在,已经有十分钟了,还不见他出来的动静。一想到自己可能被孤零零地留在了这座昏暗的旧公馆里,不由地感到了寂寞和恐怖。
  他好像暂时丧失了思考能力,迷迷糊糊地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等到他回过神来,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房间里已变得漆黑一片。
  抬头一看,那扇窗户已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用牢固的铁制窗板严严实实地封上了。外面的光线被窃板挡住,使得房间里一片黑暗。泰二赶紧跑到窗前想把窗户推开,可是推了半天它还是纹丝不动。
  这真是一座奇特的建筑物。光看外表就有一种使人不寒而采的感觉,进了屋再一看,就更使人毛骨悚然。从美少女蜡像被绑和窗户自动地关上等一连串的怪事来看,这仿佛是一座阴森森的鬼屋。
  泰二被困在了漆黑的房间里。要想出去,也只有走出这个房间到走廊里去看看了。他怕那个老头正狞笑着在走廊里等着他,所以一步也不敢走出去。
  可是呆在这个没有亮光的房间里,他又害怕那个少女蜡像不知什么时候会一下子站起来。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离开这个可怕的房间。只见他战战兢兢地走出了房门,来到走廊里。朝四处看了一下,附近并没有老头的身影。整幢房子寂静无声,像一座没有人住的空房。
  走廊呈直角形,两边有许多门。每扇门都上了锁,一扇也打不开。泰二急得快哭了出来。他强忍着恐惧,摸索着来到了走廊的尽头。一看,只有这个最里面的房间的门是半开的。“里面会有谁呢?”想到这儿,泰二的心头又袭来一阵恐惧。不过,事到如今已容不得他再犹豫了。秦二挺直了身子,鼓足了勇气,朝那扇半开着的房门里走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