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燕尾蝶 - 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你光考虑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根本不为固力果考虑,帮她选择一条最适合她的路!”
  争论进入白热化阶段。
  火一直不吭声,听着大家的意见。最关键的人———固力果一直竭尽全力将各人的意见翻译给火听。因此,突然被问到自己的意见时,固力果一下子回答不上来。
  “固力果,这是你的事情哟。”
  “……是这么回事,可是我不知道啊。”
  “好好考虑一下!”
  “这么好的事,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乐队成员们指手画脚地一个接一个地劝固力果。
  “在这种店里唱歌,能有什么前途!”
  “你说什么?这种店?你们被开除了!”
  浅川歇斯底里地大吼一声。
  “说什么呢?你也不过是被雇来当个表面的业主罢了!”
  “好了,好了。”
  富士藏插进来劝大家。
  “火的意见呢?”
  吉他手问火,火终于开口了:“这件事应该由固力果自己决定,和我没关系。”
  “喂,不要说这种冷冰冰的话呀!”
  固力果快要哭了。
  大人们马上吵了起来。不过,不管谁的意见合理,对我来说,只要知道结论就可以了,只有这个结论才会决定我未来的命运。

  相比较而言,小孩子的世界是非常愉快的。自从我赢了小万以后,大家都成了我的手下。
  偶尔享受一下当皇帝的心情,也不是一件坏事。
  有一天,小万拿来一管不知何处得来的兴奋剂。我们都非常感兴趣,想偷偷地注射一下试试,可是因为怕打针会疼,大家谁也下不了手。
  我脸色镇定地为自己注射了一针。
  “怎么样?”
  大家围着我,好奇地问。
  “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逞强说,可是内心感到非常不舒服。
  “不愧是老大,真厉害。”
  小万由衷地说。
  和大家分手后,我突然感到一阵恶心,吐在了电线杆上,头晕得厉害,几乎站不住了。我仿佛是快短路的洋娃娃,心里一阵阵地恐慌,我害怕自己会这样无人知晓地死去。
  远处出现了火的身影。我想叫住他,可我叫不出声音来。火发现了我,向我走过来。我都已经摔倒在地上了,火还是一副悠哉的表情看着我。
  “怎么啦,躺在这种地方?”
  我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男人眼中是怎样的一副模样,是不是我看上去一点都不痛苦?
  “……注射。”
  “注射?”

  “注射以后恶心得要命……”
  我伸出注射过的右臂给他看。
  “……注射了什么?”
  “兴奋剂。”
  “……你说什么?”
  火的声音变得很激动。
  “呜呜,我会怎样?”
  我不安地抓住火的胳膊。
  “你注射了多少?”
  “……”
  我连发声说话都感到很困难。
  火一把抱起我猛跑起来。我的意识慢慢地变得模糊,仿佛听见有人一会儿在我身边说话,一会儿又在远处说话。
  “会死吗?”
  “……呃?”
  “我会死吗?”
  “不要紧,死不了的。”
  不知怎么回事,对话中的一方是我自己,我好像离开了自己的肉体在说话。
  “喂,会死吗?”
  “不可能死的。”
  意识的开关切断了,我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一些断断续续的片段在黑暗中忽现忽灭。
  流动的电线杆。
  烟囱。
  有刺的铁丝。
  升降口的盖子。
  黑暗。
  黑暗中浮现出中国人的脸。
  ……大家都看向我。
  像隧道一样的街道。
  奇怪的医院。
  “鸦片街综合医院”。
  我不懂“鸦片”的意思。
  招牌上还有别的字……

  外科。
  内科。
  妇产科。
  泌尿科。
  还有,文身。
  (文身……?)天花板上已坏了的荧光灯。
  怪异的中年男子。(他是医生?)我听见了声音。
  “什么呀?是火的妹妹啊?”
  “她说注射了兴奋剂。”
  “这种东西,她是从哪弄到手的?”
  “这一带到处有人在弄。”
  是陈的声音,为什么陈会出现在这里?
  “这世道也该完了。”
  医疗器械。
  中年男子满是烟垢的牙齿。
  火的后背。
  “鸦片街综合医院”的招牌。
  还有,文身的字样。
  像隧道一样的街道。
  黑暗中浮现出中国人的脸。
  火的后背。
  有刺的铁丝。
  火的头发。
  烟囱。
  流动的电线杆,流动的电线杆,流动的电线杆……
  当我恢复意识时,已经趴在了火的背上。我的手心感触到了火那结实又宽阔的后背。
  我弄不清哪些是梦,哪些是现实。
  “这是哪儿?”
  火没有回答。
  “我已经死了?”
  “啊啊,这里是天堂。”
  当我醒悟火是在骗我时,我们已经来到了“MyWay”的前面。
或许您还会喜欢: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银湖宝藏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天,中午时分,“小鲨鱼”号——最大的客货两用轮船中的一艘,正以它那强有力的桨轮拍打着江上的潮水。它清早就离开了小石城,现在即将抵达路易士堡。从外表看,这艘轮船同在德国河流中常见到的轮船很不相同。下部结构,仿佛是一艘大而低矮的艇。由于北美江河上有许多浅滩,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一些事故。小艇上面,仿佛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甲板底下,安装着锅炉和汽轮机,堆放着煤和货物。 [点击阅读]
镜中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我们的心仍旧战栗1987年我到德国后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当时柏林还是一座有一堵“移动的”墙的城市。有些日子这堵墙就立在街的尽头,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墙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动物驮在背上游走。兔子和乌鸦,这些被射杀的动物就像枪管一样令我感到恐惧。墙消失了,被射杀的动物逃到乡下去了。可能它们逃亡时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许多遭追杀者那样。当时正值严冬,墙的后方一片荒凉犹如不毛之地。 [点击阅读]
阴谋与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场乐师家里的一房间。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在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米勒(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我的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家的门。 [点击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p{text-indent:2em;}一“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 [点击阅读]
随感集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白开元译1梦,我心灵的流萤,梦,我心灵的水晶,在沉闷漆黑的子夜,闪射着熠熠光泽。2火花奋翼,赢得瞬间的韵律,在飞翔中熄灭,它感到喜悦。3我的深爱如阳光普照,以灿烂的自由将你拥抱。4①亲爱的,我羁留旅途,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显现出你慰藉的笑容。--------①这首诗是赠给徐志摩的。1924年泰戈尔访毕,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翻译。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