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羊皮卷 - 第八课: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把握机会(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如何抓住机遇
  这是个不完美的世界,这一点不必费劲就会发现。可是,你还是有许多机会去获得成功。
  有些人还在不厌其烦地批评美国文化,的确有些批评还相当中肯;然而,就算这样,也无法阻挡我们成为实用主义者。也许会有这样的问题:在哪儿,究竟什么文化才能让我们汇聚一堂,做什么都无可挑剔,实现绝对的正义、绝对的积极、绝对的友爱和绝对的平和?就连古代雅典,那样一个出现了众多哲学伟人的地方,在文化上也有重大的缺憾和局限;最糟糕的是卫生系统,以至于瘟疫蔓延,很大程度上最终导致了古雅典的衰落。
  是的,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这样不完美的世界里,不完美的文化中。干完了一天的工作,躺在摇椅中想舒服舒服,可报纸的头版头条充斥的永远是那些让人心惊肉跳的新闻。最后你忍无可忍,抄起报纸向猫砸去,猫“嗖”地逃走了。因为就连它也不愿多看一眼世界的麻烦。
  可是我们的世界仍然是个充满机遇的世界,通向前方的大门并没有关上,我们依然可以向前走——迈向振奋人心的机遇。
  那么,如何抓住机遇呢?
  1?留神红灯。我指的是你脑子里的消极因素。一看到“红灯”,你就会停下向机遇迈进的脚步。十字路口的红灯是出于安全考虑。可是一旦停下来,你就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停。是因为我可能会陷入危险,还是因为我对自己没有信心,胆子太小,不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别再浪费燃料,为以前的自己担心。就像检修汽车一样,加点油,试一试,你也该给自己鼓鼓劲,让自己充满活力,劲头十足地奔向目标。
  头脑中的红灯亮时停下前进的脚步,这是必要的休整。可是不能就这么静止不前,绿灯亮了也不前行,那样你追寻机遇的速度自然就会慢下来,甚至停下来。停车,再启动,这是向目标前进的方式。我们应该一边确定自己的目标,一边向目标进发。要记住过去的成功,更要展望未来的成功,仿佛成功就在你的眼前。要激活你想像中的成功,再把它拉到现实中。

  停下来,没关系,然后再启动。
  2?活在现实中。过去的已然消逝,未来的还是未知,只有现在是真实的。机遇就属于现在。一定要发现机遇,它们才会成为真实。关键在于,你的脑子里如果不埋葬昨日的失败,那就感受不到机遇的真实;如果过去的错误总是阴魂不散,过去的愧疚魂牵梦绕,过去的悲剧记忆犹新,那你怎么能看到机遇?
  超越过去的自我去奋斗吧!挣脱过去的枷锁,奔向现实的机遇。现实并不是什么模糊的概念,也许是明天或是下个月。不,我是指今天,这一刻,现在。“过去”并不是你惟一的障碍,憧憬“明日复明日”的想法同样会阻挠你实现目标。渴望新的明天是不现实的,消极的,尤其是幻想哪位天使会突然降临,按下奇迹的按钮,来拯救你。可是,根本就没有奇迹的按钮,只有你自己所有的才智,你自己的决心,你自己的感受能使你成功。你要坚信你本来就应该成功。
  3?停止贬低自己。太多的人会这么做。也许你不是个明星,也不是百万富翁。你只是个销售员,家庭主妇,洗车工,洗碗工,清洁工,收银员等等,但你一样可以很伟大。希望你能从清洁女工的故事中认识到自豪和勇气:一个清洁女工一样能做一个伟大的人,不要再贬低自己,如果我们都是电影明星,那餐桌上就没有食物了;工厂里停工了,也就没有人看电影了。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接受什么样的自己。否则,你永远看不到机会,永远不会感到自己的进步,永远不会觉得自己会获得成功。
  4?建立积极的目标。这些年里,我们受够了消极因素的影响,受够了讥讽。澳大利亚的一项实验表明,连袋鼠也不喜欢嘈杂。我呢,看来跟袋鼠是一路的。我喜欢安静、目的性强、积极向上的人。有时,他们向目标迈进时,那些旁观者却大声鼓噪,嘈杂不堪。我认识一对夫妇,他们领养了一个孩子,孩子的生身父母都死了。孩子需要呵护,需要一个家,于是这对夫妇决定帮助他。不过,这事是安安静静进行的,夫妇俩没有吵吵,让世界上的人都知道,而是不声不响地领养了孩子,做了件好事。他们多伟大!我钦佩他们做事的方式,我同样钦佩他们所做的事情。
  我同样为自己的侄子乔感到骄傲。他那么安静、平和、谦虚而又积极向上。他渴望得到机会,去帮助癌症病人延长生命。侄子就要从哈佛大学毕业了,我和妻子一起来到马萨诸塞的坎布里奇,出席侄子的毕业典礼。成千上万的人也来参加了这一盛事。乔的父母坐在后面的一棵大树下,天气十分炎热。我一边等着毕业典礼开始,一边想着头天晚上和侄子的谈话。
  侄子对我讲了他自己的计划。哈佛大学曾给他一笔奖学金,要他学习有机化学,但后来他还
  是决定上生物化学的研究生。他对我说,我多年前出版的关于治愈创伤的研究成果对他影响很大,使他决定研究化学,研究细胞的生命。他还告诉我他决定研究治愈癌症的线索,制出抗癌血清。这不是什么高谈阔论的吹嘘,我们讨论了一下技术方面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他便整装待发,向着目标勇往直前。

  我对这种安静而从容、积极平实的做法十分赞赏。那天晚上我简直无法入睡,侄子的决心让我激动,他的镇定、执著和信心让我惊奇。当然,第二天的毕业典礼也让我心潮澎湃。
  毕业典礼简直像暴风骤雨。有个学生还发表了演讲,向听众抱怨学习过程,随着他的讲话,有一百多名学生退了场。不过典礼照样进行,我侄子乔和其他同学一道接受了学位。这是积极行动,奔向目标的重要一步,也是迎接机遇的重要一步。
  5?敢于面对危机,别让危机打垮你!努力使自己镇定从容。我在其他几本书中也写过,我们不仅有可能战胜危机,甚至还可以把危机转化为创造的机会。不要诋毁“自我形象”。不论发生什么,在脑海里再放一遍自己成功的电影。不论发生什么,不论失去什么,不论要忍受怎样的失败,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样才能战胜危机,才能镇定而勇敢地拒绝失败,不至于倒在地上,瘫做一团。也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自己。看看镜子里,那就是你。一定要喜欢自己,一定要接受自己,一定要成为自己的朋友。尤其是在危机中,一定要给自己支持,那就是镜子里的你。当然不要成为自恋狂,不要对自己说自己是最完美、最可爱、最神奇的人,而是以实际的方式欣赏自己。想想你经历过的危机,回顾一下你是如何成功度过那些危机的,如何把危机变成了发展的机遇,化弊为利。记住,千万别让自己失望。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0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