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烟囱大厦的秘密 - 第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君子-周!”
  “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
  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
  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他的身材大约和凯德先生一样高,但是粗壮结实,没有他那么好看。他是我们常常在书上看到的那种人物,也许是一个开酒吧的人。不过,这是很有趣的。这就是我们到外国游览的目的——看看在书上看到的那些奇怪的事物是什么样子。到现在为止,他们对南非的布拉瓦约这个地方已经有些厌烦。这里的太阳晒得令人受不了。在开车到马托坡以前,好像已经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可去。幸亏凯德先生建议去看看图画明信片。这里有很多极好的图画明信片。
  安东尼-凯德和他的朋友走到稍许和他们隔开的地方去谈话。
  “你和这一帮女人在一起干吗?”麦克格拉问。
  “只是这几个女人也不行呀。”安东尼咧着嘴笑笑。“你是不是仔细地把她们都看清楚了?”
  “我看清楚了。我想你的眼力也许愈来愈差劲儿了。”
  “我的眼力像往常一样好。不是的。这是佳色游览团。我就是一我是说,代表本地的佳色游览团。”
  “你究竟怎样才会担任像这样的工作?”
  “很不幸,我急需现款。我可以确实的告诉你。这工作与我的性情木合。”
  吉米咧着嘴笑了。
  “永远不务正业,对吗?”
  安东尼不理会他诽谤自己的话。
  “虽然如此,我预料不久就会有好机会了。”他满怀希望地说。“通常都是这样。”
  吉米咯咯地笑。
  “如果有什么乱子在酝酿,安东尼-凯德迟早都有份,这我是知道的。”他说。“你有捣乱的天性——而且,你有猫一样的九条命,不怕死。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好好聊聊呀?”
  安东尼叹了一口气。
  “我得带这些像母鸡似的呼叨的女人到罗德基会参观。”
  “该叫她们去受受。”吉米表示赞许地说。“都是崎岖不平的路,她们回来的时候身上就会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都会吵着闹着要躺在床上养伤。到那个时候,我和你就可以喝一两杯,交换交换消息了。”
  “好。再见,吉米。”’安东尼再同他的团员们聚合,犹如牧羊人再回来同他的羊群聚合。泰勒小姐,其中最年轻,也最轻怫的一个,立刻就向他展开袭击。壹“啊,凯德先生,那是你一个老朋友吗?”
  “是的,泰勒小姐。他是我纯洁的青年时代的一个朋友。”
  泰勒小姐咯咯地笑。
  “我以为他是一个长得很有趣的男人。”
  “我要步诉他你这样说。”
  “啊,凯德先生,你怎么这样坏!怎么这样想2他叫你什么名字?”
  “君子-周。”
  “是的。你是姓周吗?”
  “我还以为你知道我的名字是安东尼呢,泰勒小姐。”
  “看你再胡说!”泰勒小姐卖弄风骚地说。
  现在,安东尼已经胜任愉快地克尽职责。这些职责是除了旅行方面一切必要的安排之外,还要包括;性情暴躁的老先生如果有人冒犯了,必须安抚;务必使老太太们有许多机会可以选购图画明信片;对于那些通常在四十几以下的女客人,还得打情骂俏。最后这个任务比较容易。因为我们所说的那种女客人都很容易以为他所说的,即使是很单纯的话,都含有柔情蜜意。
  泰勒小姐又对他展开攻势。
  “那么,他为什么叫你‘君子-周’呢?”
  “啊,那只是因为那不是我的名字。”
  “那么,为什么叫‘君子-周’呢?”
  “由于同样的原因。”
  “啊,凯德先生,”泰勒小姐很难过地提出抗议;“你实在不应该那么说。爸爸昨天晚上还在说你很有君子风度呢。”

  “多谢令尊的好意,泰勒小姐。”
  “我们都认为你很有君子风度呢。”
  “我感到受宠若惊。”
  “别客气,真的,我说的是实在的。”
  “好心胜似花冠。”安东尼空洞地说,自己也不知道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真希望午餐时间快到。
  “那是很美的诗句。我总是这么想。你懂得很多诗吗,凯德先生?”
  “必要的时候,我可以背这样的诗句,‘少年站在灼热的甲板上;除了他,都逃之夭夭。’我所知道的就只有这些。但一是,你要是乐意的话,我可以把它表演出来。‘少年站在甲板上’——呼2呼!一呼!(你明白吗,这是表示火焰!)‘除了他,都逃之夭夭’——这一点我就像一只狗似的跑来跑去。”
  泰勒发出尖锐的笑声。
  “啊,你们看凯德先生!他不是很好玩吗?”
  “现在是吃上午茶的时间了。”安东尼轻快地说。“请由这里去。下面一条街上有一个很好的咖啡馆。”
  “我想,”高德可太太声音深沉地说。“茶钱已经包括在游览费里面吧?”
  “高德可太太,”安东尼表现出他那一行的特有的态度说。
  “上午茶是一种额外的开销。”
  “真没面子!”
  “人生充满了痛苦的考验,你说是不是?”安东尼痛快地说。
  高德可太太的眼睛一闪动,然后露出一种找到金矿似的神气说;‘“我早料想到这一点的,所以我今天早上在早餐的时候预先把一些茶叶倒到一个小罐里。我可以在酒精灯上烧茶吃。
  来吧,老头子!”速高德可夫妇很得意地迈着庄严的步子,往旅馆方向走。由高德可太太背面的姿态可以看出她对于自己先见之明沾沾自喜。
  “啊,主啊!”安东尼喃喃地说。“要有多少有趣的人物才能构成这个花花世界呀!”
  他带着其余的游客朝咖啡馆走去。泰勒小姐走在他旁边,继续对他严格地盘问。
  “你和你的朋友很久没见面吗?”
  “七年多了。”
  “你是在非洲认识他的吗?”
  “是的,不过不是在这一部分地方。我初次看到吉米-麦克格拉的时候,他已经给人双手反绑,准备下锅煮了。非洲内地有些部落的土人是吃人的,你知道吗?我们到的正是时候。”
  “后来怎么样呢?”
  “后来是一场小小的搏斗。我们打死了几个土人,其余的逃了。”
  “啊,凯德先生。你过的是多么冒险的生活呀!”
  “相信我,都是很平静的。”
  但是那位女士明明是不相信他的话。
  那天晚上安东尼-凯德走进吉米-麦克格拉的小房间时已经大约十点钟了。吉米正在那里很熟练地由几个酒瓶里倒出酒来,忙着调配。
  “给我调一杯强一点的酒,杰姆斯。”他恳求他说。“告诉你,我很需要喝一杯。”
  “我想你大概是需要的,老弟。你那种工作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干。”
  “你如果告诉我另外有什么事好干,我立刻就丢掉它。”
  麦克格拉替自己倒一杯酒很熟练地~饮而尽,然后另外倒一杯。然后,他慢慢地说:
  “你是认真的吗,小伙子?”
  “对于什么?”
  “假若你能找到另外的工作,你就会辞掉这工作吗?”
  “怎么?难道你是说你知道有一个工作还找不到人吗?你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呢?”
  “我已经抓住了。但是我不大喜欢它。所以,我才想让给你做呢。”
  安东尼变得怀疑起来。
  “有什么不妥当吗?他们没雇你在主日学校教课吧,是不是?”
  “你以为有人会在我在生日学校教课吗?”
  “当然啦,他们要是知道你的为人,就不会。”
  “那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没有一点不妥当的地方。”
  “难道碰巧是在南非吧?我一向对南非相当注意。这些小共和国当中不久就会有一个发生革命。”

  麦克格拉咧着嘴笑了。
  “你总是对于革命非常起劲儿。只要是参加真正激烈的争斗,你都喜欢。”
  “我以为我的才干在那里会有人欣赏。我告诉你,吉米,在一个革命运动中,我可能是很有用的——对两边都有用。那样比老老实实地赚钱谋生要好些。”
  “我想我以前就听到你表示过这种意见,小伙子。不是的。这个工作不是在南非——是在英国。”
  “英国?在外多年,如今英雄回归故土了。欠了七年之久的债,他们不会向你讨吧?会吗?吉米?”
  “我想不会的。那么,你愿意听听关于这个工作的详情吗?”
  “我当然乐意听听啦。我不明白的是你自己为什么不干呢?”
  “我告诉你吧。我是要去淘金的,安东尼。到非洲内地很远的地方。”
  安东尼立刻吹口哨,同时瞧瞧他。
  “你永远要淘金,吉米。我认识你以来你总是要淘金。这是你的嗜好——你自己特别的爱好。你比我认识的任何一个人都更爱瞎淘金。”
  “到未了我会开到金矿。你走着瞧吧。”
  “啊,人人都有自己的嗜好。我的嗜好是争斗。你的嗜好是金矿。”
  “我把这件事完全告诉你吧。我想你知道赫索斯拉夫的一切情形吧?”
  安东尼突然抬头一望。
  “赫索斯拉夫?”他说,声音里含有奇怪的意味。
  “是的。你知道那个地方的情形吗?”
  安东尼稍微踌躇一下,才回答他。他慢慢地说:
  “我知道的不过是人人都晓得的。那是巴尔干半岛几个国家之中的~个,对不对?主要的河流,不详;主要的山脉,也不详,不过不计其数。首都,埃喀瑞斯特。居民,主要的-是土匪。居民的爱好:暗杀国王,闹革命。最后~届国王尼古拉四世,大约七年前遭人暗杀。以后就变成一个共和国。总而言之,是一个很可能发动革命的地方。”
  “其实你早应该提到赫索斯拉夫已经参加革命了。”
  “只是间接而且。”
  安东尼盯着他——与其说是很愤怒,不如说是很苦恼的。
  “关于这件事,你要下点功夫,杰姆斯。”他说、“你要修一门函授课之类的课程。你要是东方老王朝时候讲这样的话,早就给你绑住双脚,倒挂在那里受答刑,或者其他同样痛苦的刑罚了。”
  吉米继续说下去,对于这些非难的话,完全不为所动。
  “你听说过斯提普提奇伯爵吗?”
  “你现在才说呀。”安东尼说。“许多从未听说过赫索斯拉夫的人,一听到别人提起斯提普提奇伯爵,都会眉开眼笑。
  他们都知道他是巴尔干半岛的大人物,当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一个没上绞刑台的大坏蛋。大家对他的看法要看他们订的是那一种报纸。但是,杰姆斯,这一点你不必怀疑,等到你我早已化为灰烬的时候,斯提普提奇伯爵的名字大家都会记得。
  最近二十年来,近东的每一个政治运动和反抗的运动根本上都与斯提普提奇伯爵有关系。他是独裁者、爱国者和政治家。
  大家只知道他是一个阴谋大王,除此之外谁也不能确实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人物。好了,你提起他做什么?”
  “他过去是赫索斯拉夫的首相。所以我先提到他。”
  “吉米,你没有比例的头脑。赫索斯拉夫和斯拉普提奇伯爵一比,一点也不重要。那只是他的出生地,和从事公众活动的场所。但是,我还以为他已经死了呢。”
  “他是死了。大约两个月以前,他死于巴黎。我现在给你谈的这件事是几年以前发生的。”
  “问题是,”安东尼说。“你究竟要告诉我什么?”
  吉米接受他的指责,连忙继续说下去……是这样的。那时候换在巴黎——正确地说,刚刚四年以前。一天晚上,我在一个相当僻静的街上散步。后来我看见五六个法国流氓殴打一个看样子很有身份的老先生。我不喜欢那种凌弱的行为。所以,我马上插手,痛殴那帮流氓。结果都逃得无影无踪!”

  “干得好,杰姆斯。”安东尼温和地说。“我要是看到那场订斗就好了。”
  “啊,那也不算回事。”吉米谦虚地说。“但是,那个老先生感恩不尽。他那天喝了两杯,那是没疑问的。但是,他还相当清醒,能够问明我的姓名住址。第二天他就来向我道谢,而且也是以冠冕堂皇的方式。那时候我才发现,我拯救的正是斯提普提奇伯爵。他在波伊斯河边有一所房子。”
  安东尼点点头。
  “对了,尼古拉国王给人暗杀之后,斯提普提奇伯爵到巴黎定居。后来,他们要他回去当总统。但是,他不接受。他仍然坚守他的君主政体原则。不过,据说巴尔干半岛上所有的秘密政治行动,他都参与其事,已故的斯提普提奇伯爵,这个人很深沉。”
  “尼古拉四世在选择妻室方面所表现的趣味很奇怪,是不是?”吉米突然说。
  “是的。”安东尼说。“这件事也毁了他,啊,可怜的家伙!她是巴黎一个杂耍剧场的潦倒艺人,甚至不配高攀与上层阶级的人联姻。但是,尼古拉对她一往情深,她也一心一意的要当皇后。这种事叫人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是,他们终于想办法达到目的。他称她为波帕夫斯基女伯爵,样称她有沙皇罗曼诺夫的血统。尼古拉在埃喀瑞斯特大教堂同她举行婚礼,由几个大主教勉强为他们证婚。于是,她就加冕为法拉佳皇后。尼古拉收买了他的大臣。我想他大概以为只有这个才是重要的。但是,他忘记对付他的老百姓。赫索斯拉夫的老百姓很守旧,他们认为他们的国王和皇后应该都是货真价实的人物。因此,怨言四起,民众纷纷表示不满。当局自然施以残酷的压制。最后激起暴动,群众直捣皇宫,杀死国王和皇后,宣布成立共和国。从此以后,就变成了共和国。但是,我听说仍然有变乱。他们暗杀了一两个总统,使他们暗杀的技能不致荒疏。但是,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你方才讲到斯提普提奇伯爵正在向你致敬,把你当作救命恩人。”
  “对啦,不过,那件事就到此为止。我回到非洲以后再也没有想到那件事。可是,大约两星期以前,我收到一个样子很奇怪的包裹。那包裹一路由我经过的地方转交过来,不知道已经有多久了。我在报纸上看到斯提普提奇伯爵最近在巴黎去世了。那么,这个包裹里面的是他的自传——或者回忆录,或者不管你叫它做什么吧。里面附了一封短信,信上说,我如果将那个文稿在十月十三日或以前送到伦敦的一个出版公司,他们就会给我一千倍。”
  “一千榜?你是说一千镑吗?吉米。”
  “我是说啦,小伙子。我希望这不是骗局。常言说得好,王侯政客之言,万不可信。那么,这东西怎么办呢?由于这包裹一直跟着我转寄过来,我不能再耽搁。不过,可惜我刚刚走好这次到非洲内陆的计划,而且已决意去了。这样的好机会不可再得。”
  “吉米呀,你这人不可救药。千金在手,胜似空中楼阁中无数黄金。”
  “假如是骗局怎么办?不管怎么样,我已经定好到开普敦的船票,样样都安排好了。现在,你忽然到这里来了。”
  安东尼站起来,点一支烟。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杰姆斯。你照预定的计划去淘金。
  我去替你收那一千镑。那么,我有多少好处呢?”
  “四分之一,你说怎么样?”
  “二百五十倍,照一般的说法,免扣所得税吧?”
  “对啦。”
  “好!现在告诉你,让你咬牙切齿地恨我吧,本来,有一百镑我就肯干了。让我告诉你,杰姆斯-麦克格拉,你寿终正寝的时候就不能计算银行还有多少存款了。”
  “不管怎么样,讲妥了吗?”
  “讲妥了。我同意。那么,使色游览团可就乱了。”
  他们俩郑重地干杯,互相祝贺。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