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 第八章寂寞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三
  连日来凄风苦雨,葫芦坝路断人稀。坝子上的庄稼人没事都不往这儿走,耳鼓山也没有谁从这儿经过。只有金东水一家三口住的这座小草棚顶上,升起袅袅炊烟,才使得这荒漠的孤岛显出一丝儿生气。
  这几天,可憋坏了两个孩子。他们不能出门,只好呆在屋子里。屋子又窄又小,他们憋得慌了,就蹲在低矮的屋檐底下,像两个成年人似的,默默地沉思着,时而抬头看看天空。这样的日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的怅惘之情,是永远难忘的,他们将来长大了,住进高楼大厦以后,当他们凭窗远望的时候,也一定会记起这些童年生活的情景来。
  他们盼望着忽然云破天开,雨住日出。这心境,尤其数小长秀更为急迫。因为在她想来,一切美好的希望都只有等天晴以后才会实现:那时,爹爹将挑着柴上街去卖,卖了柴,爹爹不仅要买肉,还要给她扯花布衣裳;那时,她将在街上再次见到她的四娘。……这一切,都是前几天,和四娘分别以后,金东水对小长秀许下的愿。老金成天读书,从早晨直到深夜。他几乎完全改变了一个庄稼人的生活方式,仿佛他不是葫芦坝上的倒霉庄稼汉,而是一个“学者”似的。这看来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但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越来越多的庄稼人已经认识到:美好、富裕、幸福的生活,是等不来、盼不来的,要干,才干得来!“革命”不是挂在嘴上的,哪怕你说得嘴巴出血也不顶用,得看你是不是多打粮食,增加收入,使庄稼人得到实惠。各种各样的“精神刺激法”都已试验过,对于庄稼人来说,实践证明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金东水做党的工作,有过顺利的时候,也有过坷坷坎坎。他不想去追究个人的恩怨,他只怪自己没本事。现在,他拼命地学习生产建设的本领,为的是弥补过去的损失。这个当过兵的庄稼人,太顽强了!他不相信葫芦坝的生活会永远这样乱纷纷下去,他什么时候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站在革命队伍外边的人。虽然人家不叫他去开会,把他冷在一旁。看到郑百如的所作所为,金东水觉得自己道德上的力量超过他。
  开社员大会,郑百如不让队长通知金东水参加,完全把他抛在革命队伍的行列以外了。他当然不知道人家正在打他的主意啰。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丝毫不影响金东水把自己的全副精力放在葫芦坝未来蓝图的筹划上。这会儿,他面前这本《小型水利电站设计》,把他的心思完全钩住了。
  老金手不释卷,一个劲儿钻书本子,可就把长生娃子苦了。这个十一岁的男孩子,自从母亲死后,不知不觉之中变得成熟了。过
  早的成熟当然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此刻,长生娃正在灶下烧火,柏树枝柴是湿的,燃一阵熄一阵,冒起滚滚浓烟,而长生娃的小嘴对着灶门,吹啊,吹啊,一脸通红,眼泪花花都给柴烟熏出来了,还一个劲地吹。小屋里烟雾弥漫,长秀捂着眼睛直喊:“烟烟烟,飘那边。烟烟烟,飘那边……”
  老金终于从书本上抬起头来,望了望任劳任怨的长生娃,不由得心里一动,说道:
  “别吹了,让我来烧吧。”
  “不,你要看书……”长生娃揉着眼睛,懂事地说,“马上就燃起来,你别管吧。”
  小长秀从床上跳下来,自告奋勇对长生娃说道:“哥哥,我来帮你吹!”
  长生娃忙制止她:“不要来,不要来……”他双手握着火钳,往灶门里使劲儿一捅,柏树柴发出一阵啪啪的爆裂声,终于“轰”的一下子燃烧起来了,红红的火光映着长生娃那抹着几道黑灰的小脸,他脸上挂着胜利的微笑。老金望着这个情景,又爱,又怜,又不免有点心酸!
  要是妻子还活着,孩子不会遭此折磨,这个家庭也不是如此境况吧?
  老金掩上书本,跨到灶前去代替长生娃烧火。他顺手将一个柏枝把儿放进灶门,立即,火光又熄了,代之而起的又是啪啪的爆裂声和滚滚的浓烟。他嘟着嘴去吹,不顶用,长生娃也凑过来吹,小长秀忙挤到他们父子二人中间,呼呼地往灶门里吹气。三个人都吹,到底还是给吹燃了,火光映出来,兄妹二人笑了,老金也笑了。
  然而,老金却怎么也止不住自己刚才撩开了的思绪,他又怀念起自己那已故的贤淑妻子来了。他想:孩子太小了,他们不应该这样幼小就没有了母亲,他们的娘,过早地离开这个家庭,太叫人遗憾!但是,孩子们失去了的母爱,什么时候还能回来,还能补偿么?……
  四十岁这个年龄,是人的一生中复杂而又富于诗意的年岁。当金东水跨过这一微妙的年岁时,过往的记忆、未来的途程,都是十分清晰的。壮志未酬,而容颜渐老,未曾磨灭的青春的力量,与初见的白发,是那样尖锐地矛盾着。……一个庄户人家,屋里没有一个女人,本来就有许多的难处。老金呢,他和我们所有的人一样,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幼小的孩子需要一个慈爱的母亲,他需要一个贤淑的妻子,一个志同道合的亲人。这,当然不是为了烧锅做饭生娃娃啰!

  忙碌了好一阵,当他们的晚饭煮熟的时候,天已黑下来了。一盏风雨灯挂在屋梁上,把小屋里简陋的陈设照得亮堂堂的。但是床铺、方桌、几条板凳,以及锅灶、瓦缸,这些东西没有一件是属于老金自己的。火灾以后,他是一无所有了,全是龙庆、金顺玉大娘这些同志、亲朋给他借来,以维持起码的家庭生活。要不然,他金东水就只能带着病妻和孩子蹲到别人的屋檐底下去,要不就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去参加活跃在铁路沿线的那些逃荒的队伍。……不!他想也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葫芦坝,在这儿倒下去,还得在这儿爬起来,葫芦坝未来的美丽图画还揣在这个下台支书的心头呢!他还准备着要干一番事业呢!他那开花开朵的蓝布棉袄里头,裹着一颗热烈跳动的心,不管眼下日子过得如何窘迫,他的外貌却总是显得不卑不亢,他的精神总是饱满的。
  给孩子们一人添上一碗稀饭,把小长秀抱上高板凳,老金自己盛了一海碗红苕,一家人就热热闹闹地吃起来了。
  方桌中央放着泡萝卜。小长秀问她爹:“明天……要买肉肉回来‘欺’(吃)么?”
  老金肯定地点头:“对!明天,一定买!”
  小长秀欣然地笑出声来。她拍着手,对她的哥哥说:“明天‘欺’肉,明天‘欺’肉……”
  长生娃知道,因为落雨,明天不可能有肉吃。但这个过早懂事的孩子也知道怎样安慰他的妹妹,他说:“对,对,明天吃,明天吃。”
  小长秀突然又问她爹:“明天赶街街,四娘还在那儿等我么?”
  老金没有回答。在这件事情上,他不想对孩子说假话。长生娃停下筷子,忧郁地盯着父亲那犹疑不定的眼神。
  但是,小长秀偏着个小脑袋,望着她爹爹,那模样很是固执,不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小姑娘决不依的。
  这可真把老金难住了。一会,他笑道:“乖女子,快吃饭啊,一会冷了。”
  长秀却娇嗔地摇着头。
  真是笑话!四姨子怎么会在街上等他们呢?不会的。但是,要如实告诉孩子说四娘不在街上等她,那么,她立即就会摔了筷子哭闹一场的。这可怎么办呢?
  生活曾经给金东水提出过若干有关人生的重大问题。那些问题没有把老金难住。可是,小姑娘提出来的这个小小问题,他却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了。
  长生娃见他不说话,便代他安抚小妹妹说:“秀,别闹了,快吃饭吧,明天,四娘在街上等你哩!”
  “呵”小妹妹向小哥哥转过脸来,不无怀疑地望着他,“你不晓得,你不晓得……”
  长生娃扯谎说:“我晓得,四娘一定要等你的,她亲口对我说的!”
  小长秀偏着头,似乎动开脑筋了。长生娃忙补充道:“你想嘛!四娘那样爱她的小长秀,她能不在街上等么?……她要抱着你去买肉,还要给你扯花布呢!”这一说,长秀终于相信了。她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穿的暖和的花小袄,这是四娘给她缝的。她肯定地点点头,表示对哥哥的话毫不怀疑。
  那种新的、撩人的思绪,此刻又在烦恼着金东水了。他的脸色阴沉下来。
  这顿饭吃得并不快活。胃口向来很好,一顿能吃三海碗红苕的老金,才吃了一碗就再不想添了。而两个孩子却在不停地唠叨着,孩子谈话的题目又总是与他们的四娘有关。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小屋门口响起杂沓的脚步声。
  最先听到这声响的是长生娃。这娃娃警惕性向来很高的。他用眼神制止小妹妹的噜苏,对他爹说:“有两个人到门外头来了。”
  果然,推开虚掩着的屋门,两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人一前一后跨了进来。
  太突然了!金东水无法掩饰自己的惊愕,他显得有点窘,慢慢地站起身来迎接两位女客人。
  走在前面的是许琴。并没有像往常那样首先招呼她的大姐夫,她默默地卸下斗笠和蓑衣,就在小长秀身边坐了,摸了摸小侄女的脸蛋。
  后面一位是工作组组长颜少春。
  颜组长曾经两次到这小屋门前来,两次都遇到主人不在家。这几天,她在区委和公社参加会议,又听到不少关于金东水的事情,特别是,她把从龙庆手上拿到的那份金东水写的计划书介绍出去以后,区、社两级的不少同志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这样,就使她更急于想见一见这个被迫离职的支书。所以,天黑时,她刚回到葫芦坝许家院子,遇着老九散会回家,便叫九姑娘陪她前来访问老金。

  她们冒着纷纷细雨,踩着泥泞的小路走来。老九捏亮手电筒在前引路,这个姑娘,平时每当提到“金大哥”,就会滔滔不绝地表示崇敬和同情的,今晚却不声不响。颜组长问她一句,她才回答一句,弄得颜少春很费解。不过,由于想见金东水心切,颜少春也没有多去过问九姑娘心头为什么那般不高兴。
  颜少春卸下蓑衣斗笠,在床沿上坐下以后,开门见山说道:“金东水同志,打搅你了。没想到我们两个这么晚还来打搅你吧?”
  她向两个孩子仔细看了看,忽然想起初来葫芦坝那天,在柳溪河桥头看到的那个情景来了。她笑着对老金说:
  “其实,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那天下午,在桥头上,这个小女孩吵嚷要你给她摘花。那时,我们就会过面了。还记得吧?”
  金东水回想了一下,终于记起来,于是他的神情也不再怎么紧张了,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回答道:“这小娃娃,调皮得很,她要什么,就得给什么,我总是拗不过的……”
  倒是长生娃懂事,他望着许琴认真地问道:“么姨娘,你们吃了晚饭没有啊?没有吃吧!”九姑娘说:“吃过了。”
  颜少春却打断老九的话,慈爱地望着长生娃,说:“还有饭么?给我们一个添一碗来吧,真有点饿了呢!”
  “有!还有!”长生娃兴高采烈地回答。他看了父亲一眼,又说:“柜子还有挂面呢。我给你们煮。”
  颜少春忙说:“不不,我们不吃挂面,红苕就挺好吃的。”
  长生娃觉得既是稀客,就该煮挂面,因为在他们家的食谱里,挂面已经是最高级的饮食了;两把挂面存留在柜子里好几个月,还舍不得煮来吃呢。——这一令人心酸的情形,颜少春完全能够体会得出来,她抓住长生娃的手,说:“今晚上不吃你的挂面了,以后一定来吃。”
  “以后?啥子时候啊?”长生娃天真地问。
  “我说以后,就以后吧。或者明年这个时候,怎么样?哈哈……”
  颜少春和九姑娘吃起红苕稀饭来了,泡萝卜在她们口里咬得
  脆响。一边吃,颜少春从怀里取出一沓纸来,放在桌上,这是老金交给龙庆的那份规划。
  “你这个远景规划,我很仔细地看过了。很有意思,了不起啊!这次区委会上,大家对葫芦坝这个因地制宜的规划,反映很强烈,真亏你想得到啊!把这葫芦颈挖开,让柳溪河从这儿流,利用河水的落差,修一个小型电站。……你打算把围绕葫芦坝的河床全都填土造地么?那样,会增加不少耕地,可是,一点儿河道都不留下,要是夏天洪水下来,靠这个新的河道,流得赢么?大家给你建议,最好是在原河床里留下一条排洪沟,那样,也不至于少造多少耕地啊。……灌溉的问题,有了电就好办,可以扩大葫芦颈上这个提水站。建小型水电站,那可是要花一笔钱的啊,你的计划上没有把这个写清楚,你们大队能够凑得出多大一笔钱呀?”
  颜少春说得很慢。到这里,她放下碗筷沉思地望着金东水。
  九姑娘今天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规划。她简直有点吃惊了!她默默地想:要真的实行起来,打穿葫芦颈,改造旧河道,建起水电站,还能增加耕地,那样一来,葫芦坝的面貌就要大大改观了。……想到这里,她才抬眼看了看老金。老金很兴奋,脸上露出憨厚的微笑,眼里放出诚实的光芒,正不慌不忙地回答着颜组长的提问,解释着一些计划的细节。……看着这副表情,九姑娘觉得,眼前这个大姐夫,还是从前的诚实正直的大姐夫啊!但是,流传在人们中间的那个丑闻呢,难道那是谣言么?……
  “钱么?”老金回答道,“目前,葫芦坝各生产队是拿不出钱来。前些年积累的粮食和公积金都花光了。……我是这样计划的:先改河道,造出土地来,从增如耕地面积上去增加产量,积累下修建小水电站的钱,只要三年就行了。”
  颜少春说:“三年倒是不成问题。到时候,还可以从国家争取一笔款子嘛。这一点,你们区委表示愿意帮忙呢。只是,还有个问题:挖开这葫芦颈,需要多少人,你计算的是不是准确?一冬一春,

  除去田间管理以外,能不能抽出那许多劳动力来呀?”
  “这……我是按过去的劳动定额和劳动效率计算的,如今出现的新情况,我倒估计不足呢!”金东水回答,他心中暗暗佩服这位工作组长的细致。“她不仅是个热心人,还是一个搞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呢。”他这样在心里对自己说。
  “除此以外,你还想到一些什么问题?”
  “有些计算还不够准。”
  “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问题啦?”
  颜少春紧盯着金东水。她希望老金能够察觉出他的计划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她不愿马上直接向他指出来。老金埋头翻阅着他这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草稿,吃力地思考着:问题在什么地方呢?
  “比方说,”颜少春启发道:“要是真的动起手来,你没考虑过会出现什么新的困难么?没有动手以前,倒不妨把可能出现的现实问题,考虑得周到一些。”
  老金突然明白过来了。他有些丧气地说道:“哎,这规划,原来不过全是纸上谈兵!一切计算,都按着过去的定额,可现在,那些定额早取消了!更没有计划到要开现在这么多会议,要误这么多工……还有……”
  “还有什么啦?”
  “还有大家的劲头儿……干部队伍……”
  金东水一往问题方面想,就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涌现出来。最后,他失望地叹了一口气:“唉,现在搞这个,不过是空谈!”
  “不,不是空谈。”颜少春好像很满意金东水的回答似的,她笑道:“不是空谈。你现在既然明白过来了,实现这个规划有许多困难,那么,你敢不敢迎着这些困难去干起来?”
  “我?”
  “是呀!你来领导大家干起来。我们帮你创造一个安定的有利于大干的环境,怎么样?……区、社两级党组织这次重新审查了过去对你的处分,撤销了那个停职的决定,恢复你支部书记的职务。”
  “……”金东水惊得有点傻眼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颜少春和颜悦色地笑道:“怎么,太突然了吧?哈哈哈……明天,你们公社党委就要派人来宣布这一决定。这是一个正确的及时的决定,所以我先给你通通气。”
  这个消息不仅使老金感到吃惊,许琴听着也感到太突然了,她惊愕地望着颜组长那温和宽厚的容颜,心想:这位组长既然说了,那就一定是要算数的,但是,那些关于大姐夫的传闻呢?……真是,葫芦坝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了。
  小长秀躺在九姑娘温暖的怀抱里睡熟了,她转身轻轻地把小侄女放到床上去。当她回过身来无意中往门口瞟一眼时,她突然觉得眼前一亮,一颗心咚咚地跳起来了!
  ——吴昌全光着头站在门口,脸上十分难看,蓬松的头发在滴水。
  “大老俵!”吴昌全叫着老金,却没有看一眼许琴。
  “快进来,昌全!”金东水兴奋地招呼。
  颜少春忙起身去将昌全拉到桌子面前来,说道:“坐下坐下,你这位农业专家来得正好!快看看这份规划。”说着,她顺手从墙上取下一条毛巾给吴昌全,“擦一擦吧,你怎么草帽子都不戴一顶出来啊!”
  吴昌全很难为情地接过毛巾,往头上胡乱擦着。这位因为与七姑娘的偶然重逢而怅然若失的青年,是在家里晚饭桌上跟齐明江吵了一架跑出来的。两个年轻人终于爆发了这场争吵的原因,是颇微妙的,不过直接导火线却很简单:饭桌上小齐同志批评吴昌全没开会就公然离开会场,要他好好检讨;吴昌全偏偏不吃他这套,两人就顶起来。顶起来之后,小齐同志当着金顺玉大娘的面揭昌全的老底,说昌全“害相思病”,“妄图追求资产阶级爱情”等等,金顺玉大娘听得不明不白,也一旁批评了昌全几句,于是,吴昌全就气得跑了出来。他心头闷得慌,在风雨中乱窜了一阵之后,想起老金来了,他下决心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向他一向信赖的“大老俵”倾吐出来,希望减轻一点精神上的负担。……哪知,来到这儿,却又遇上别人在这里。
  吴昌全忍着心头一团火,勉强地浏览着“远景规划”,而其实,并没有留神那些文字和图表。
  颜少春依然和老金继续着他们的谈话。
  九姑娘给吴昌全倒了一碗开水,两眼脉脉含情地盯着他,心里在想:
  “他到这儿来干什么呀?……他是不是听到关于我上调的消息了?……他是不是在到处找我,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么?……”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