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 第三章初访 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四
  金顺玉大娘得到郑百如的通知,今晚上开支部委员会;并说,为了照顾颜组长刚来,黑天黑地的,路又不熟,今夜的会就到许家院子里去开。
  昌全在一旁听着,当场表示不满,对他妈说:“颜组长不能摸夜路,你就能摸?是她的年岁大,还是你的年岁大呀?”
  金顺玉喝住儿子:“有你多嘴!这葫芦坝的大路小路,我摸了几十年……”
  老大娘听说开支委会,心里十分高兴。吃罢夜饭以后,就同小齐同志一路向许家院子进发了。一路上,她走得风快,而那个从城里来的青年人却担心自己掉进冬水田。
  党的生活,近年来在葫芦坝这个支部内是很不正常的。长期不开党的会议,少数人说了算,好像谁的权力大,谁就是党的化身。老支委金顺玉大娘对这一点很有意见,可她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干瞪眼,没办法。因为党内生活的不正常,那原因是太复杂了!她一个心怀赤诚的农村女党员有什么办法?葫芦坝党内的活动太稀少了,党员们成了没娘的孤儿似的,好像亲爱的党已经把他们给忘记了!因此,当金顺玉大娘接到通知的一刻,心情格外的激动。虽然作为个人意见,她一向看不起郑百如这样的副支书,但,作为一个党员,只要是党内有会议,她是没有一次不参加的。她已经养成了习惯,不论任何时候只要是党组织的召唤,她总是感到格外的亲切!
  当她来到许家院子的时候,五个支委,她是头一个到达的。宽敞的院子里黑森森、静悄悄的。许琴站在阶沿上亲热地迎着金顺玉大娘,并把她引进正屋里,向颜组长作了介绍。颜少春站起来拉着大娘的手,招呼着,告诉她说:事前不知道会议在这儿开,要不,何必让大娘摸这么远的夜路呢!……最后,颜组长请她开完会以后在这儿住一晚上,明早再回去。
  金顺玉大娘被工作组组长诚心诚意的话感动了,这个农村老党员,热泪盈出了眼眶。
  不一会儿,龙庆来了。这位在大事面前没啥主见的代理支书,对于细小的事情却毫不含糊,他提来了一瓶子煤油。他把煤油瓶子往墙角落里放的时候,大声对许琴说道:
  “往后在你们家里开会,不得让你们贴煤油,看啦,放在这里。”他的声音很大,是为了让隔壁的许茂老汉听得见。
  许琴说:“龙二叔,看你想到哪儿去啦!一点点煤油都那么认真。”
  “嘿嘿,公事公办嘛!”龙庆补充说。

  许茂老汉坐在隔壁屋子里,还没上床,听到龙庆的话,心里宽松多了。煤油,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对于许茂来说,他是决不愿意作无谓的消耗的,他暗暗赞赏龙庆这个人办事认真。可他却不知道:这煤油原是这位家境并不宽裕的龙庆私自贴的!
  “你的眼睛松活点了吧?”金顺玉大娘这样问候代理支书。
  “未见得哩。”龙庆回答着,选了一个背光的角落坐下。
  金顺玉大娘望着龙庆,有一件事情在扰乱她的心。——两天前,她就决定为儿子求亲,她甚至决定亲自找许茂老汉提说这件事。但是,过了一晚上以后,她又觉得不妥当,她想,如果请龙庆出面去说这个亲事,不是更方便些么?代理支书出面提亲,一则以示郑重,二则许茂老汉脾气古怪,万一他不答应,也好再做工作,有个回旋余地。出于这个考虑,金顺玉大娘当即去找了龙庆同志,龙庆听完她的要求,一口答应下来。两天来,她在等着龙庆的回音,但这位忙忙碌碌的代理支书却没给她一个答复。也不知他是不是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过了一阵,郑百如终于来了。许家的黄狗一见郑百如,好像“冤家路窄”似的,汪汪汪猛扑上去,把他阻挡在院坝里面,还是许琴出去给他解了围。
  “咋个?老陈还没有来呀?这个人真噜苏!”郑百如进了正堂屋,坐下以后,这样说。话音刚落,五十开外、一副疲劳面孔的老陈就来了。这位支委兼任着五队的生产队长。他无声无息地选了一个靠墙的位置坐下,做好了打瞌睡的准备。
  “齐了。”龙庆向颜组长说。
  “齐了么?”颜少春反问一句。金顺玉大娘解释说:“就是这几个了。东水撤了职以后,一直没有补选,五个支委就只有四个了。”
  郑百如向龙庆示意,要代理支书来几句开场白,龙庆却向颜组长那儿指。
  许琴见会议开始了,便退回到自己房里去,她不是党员。
  郑百如谦恭地把脸向着颜少春说:
  “请颜组长讲吧。”
  颜少春说:“我今晚是列席支委会。”
  郑百如又把脸掉向齐明江。正在看书的小齐同志严肃地摆摆手,表示不打算讲什么。这些过场完了之后,郑百如掏出一个笔记本儿,开始发言了:
  “今晚开支委会。主要是传达公社会议的精神,讨论我们的远景规划。老龙同志让我向大家传达。”

  龙庆心里暗暗叫唤:“我的天!今晚要开个支委会,是你通知我,说是工作组叫讨论规划呢,我要你传达什么哟?……”但,他没有开腔,半闭着两只红眼睛。
  “自从‘文化大革命’深入发展以来,形势一派大好。……”郑百如不慌不忙地开了头。他咬文嚼字,从“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意义谈起,转到葫芦坝的过去和未来。话语中夹着许多流行的政治术语,侃侃而谈,一连讲了两个钟头,还没完没了。金顺玉大娘焦急地望着这位口若悬河的葫芦坝“后起之秀”。颜少春不断地看表。只有龙庆稳得起,他一支又一支地叭他的叶子烟,而那位面带倦容的老陈,早已进入梦乡了。
  “……这是第一个问题。下边说第二个问题……”郑百如关上一个笔记本,打开第二个笔记本。
  颜少春趁这个空儿开言建议道:“简单一点嘛,是不是大家发言议论一下?”
  郑百如忙说:“可以可以……”他的精神蛮好的。
  龙庆卷好一支烟递到老陈面前,同时碰了一下老陈的膀子:“来,整一口吧!”
  老陈醒来,睡眼矇眬地瞅了一眼会场上的气氛,点燃烟叭了一口以后忙说:
  “大家都说过了吧,我也有几句……”
  颜少春忍住笑,盯眼望着老陈。
  刚从睡梦中苏醒过来的老陈,根本没闹明白人家讲的什么。他本着自己既是支委,又是生产队长的职责,一五一十地在组织会上反映问题。他说:
  “不晓得是咋个搞起的,这两天我们队上闹(口昂)了!……一个问题是关于粮食折成。如今是年终决算了,一年当中分的粮食早都变成大粪了,还来个重新折成!比方说吧,我们那个小队,今年谷子遭水灾,全是分的泥水谷,当时硬过硬折六成半分给社员,大家都喊太凶了,可现在又来个新精神,翻摊重来,算八成半,大家满脑壳意见,我也闹不清楚,请你们二位解释一下。”他抬眼望了望龙庆,又望了望郑百如。
  龙庆一听这个事,心里就发麻!他知道这事早晚要闹出来,但他有苦难言,不开腔,他想让郑百如自己去解释。
  颜少春十分注意老陈提出的这个问题。但她却不知道底细。
  郑百如说道:“这是外地清理核实产量的一个先进经验,杜绝瞒产私分的一个重要措施。”

  老陈不服气:“我们是硬对硬,没有搞瞒产啊!”
  “难说哩!”郑百如说:“你能担保每一个人都没那个思想?”
  “实事求是嘛!”金顺玉发言,“我们四队没有瞒产私分,我们这次也没搞重新折成。”
  郑百如没好气地回答她:“我晓得你们有人思想不通,希望你坚持党的原则。”
  金顺玉站起来了:“你这是什么‘党的原则’啊,实事求是才是党的原则!”
  “支部决定……”郑百如盛气凌人地说。
  “几时决定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呢?”金顺玉毫不相让,她从心眼里看不起郑百如,这件事,她叫儿子吴昌全问过龙庆的,支部根本没有这个决定。
  龙庆出来打圆场,他说得吞吞吐吐:
  “这件事……当然……不过,以后可以扯得清楚的嘛。今晚时候不早,就别扯到一边去了吧。……还是研究规划的问题,我们的远景规划还没有搞起,公社发下来的规划表格一张也没有填……不然,又要催我们交表了!……哎,如今的表格也实在是多。”
  金顺玉大娘气鼓鼓地坐回原位。那位挑起这场不愉快的争论的老陈这才弄清了今晚会议的主题,有点后悔自己不该冒失地杀偏风。但是,他太疲倦了,郑百如往下讲规划的时候,他怎么也克服不住瞌睡袭击,终于又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
  月儿当顶以后才散会。颜少春留下金顺玉大娘,把人们送出许家大门,望着冷清清的月夜,独个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她闩好了院子门,回身进屋时,一眼瞟见院墙角落那间孤零零的小屋里还透露着一团灯光。她已经知道那儿住着的孤零零的女人是许家离了婚的四姑娘,而且在吃晚饭的时候,她特意在院子里去观察过,那位四姑娘不是别人,正是下午在桑园里挖树蔸时,只说了一声“我来”的那位身子单薄而力气颇大的女人。这时,颜少春忍不住轻轻走上前去,对着歪斜的门缝往里瞧,只见桌上一盏孤灯,油快干了,小屋里昏茫茫的。那个女人正坐在简陋的床上,纳着一只鞋底,手在动,两眼却怅然地望着那如豆的灯火。
  颜少春退回院子里来。满院里散着腊梅的幽香,寒风发出唦唦唦的响声如泣如诉,叫人心里发凉。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