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学习巴菲特 - 第六节 恒心:涨跌都不卖(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到了1999年,这时网络科技股大涨数十倍,甚至百倍,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也根本不移情别恋。看到别的股票短期涨得更高也不换,这就是威武不能屈。后来可口可乐曾经跌了一半多,巴菲特也不抛。看到自己的股票短期大跌也不抛,这就是贫贱不能移。可见,巴菲特长期比别人赚得更多,关键在于他比绝大多数人更能忍。苏轼在《留侯论》有精妙之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哉也。”苏轼告诉我们,真正的豪杰志士的过人之处在于,忍受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很多股民,股票一涨,有些小利,就落袋为安,股票一跌,赔些小钱,就止损割肉逃跑。涨也忍不住,跌也忍不住,这种投资人根本没有什么自信和镇定。能忍才是真豪杰,巴菲特正是这样的豪杰之士,大涨数倍而不惊,大跌数倍而不怒。为什么?因为他的目标要比一般人远大得多,这正是他为什么能够持有《华盛顿邮报》33年,盈利128倍,能够长期持有可口可乐股票赚了80多亿美元的真正原因。并非什么股票都值得死了都不卖:只有少数值得如此执著我们一生中会有很多朋友,但只有极少数是值得以命相托、一生不负的朋友;我们一生中会认识很多异性,但只有极少数可以作为一生相守的终身伴侣;我们一生中会接触很多公司股票,但只有极少数公司股票是值得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持有。巴菲特长期持有,并非全部都是一生持有,死了都不卖。按照持有期限,巴菲特长期持有的股票类型可以分为三个圆圈。最里面的核心圈是一生持有的股票,这类股票极少,巴菲特一生也只对4只股票声明过终生持有,至死不分开。第二圈是长期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第三圈是长期持有几年但不到10年的股票。巴菲特对这些股票有一定把握,但没有长期的把握。比如中石油,从2003年4月初开始,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公司不断增持中石油(HK:0857)。至4月24日,巴菲特共持有中石油23.38亿股,占中石油全部发行的H股股本的13.35%,总投资4.88亿美元。巴菲特持股成本估计为1.65港元左右。巴菲特看中的是中石油发放的红利非常丰厚,相对于低迷的股价而言,股利收益率非常高。在2005年4月30召开的伯克希尔2004年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对中石油内在价值分析如下:“几年前,我读了这家公司的年报之后就买进了,这是我们持有的第1只中国股票,也是到目前为止最新一只。这家公司的石油产量占全球的3%,这是很大的数量。中石油的市值相当于艾克森美孚的80%。去年中石油的盈利为120亿美元。去年在财富500家公司的排行榜上只有5个公司获得了这么多利润。当我们买这个公司的股票时,它的市值为350亿美元,所以我们是以相当于去年盈利的3倍的价钱买入的。中石油没有使用那些财务权杆。它派发盈利的45%作为股息。所以基于我们的购买成本,我们获得了15%的现金股息收益率。”可见巴菲特主要根据中石油稳定的现金股息收益率就做出了价值判断,能够稳定地获得15%的投资收益率,使中石油成为巴菲特非常理想的投资目标。到2007年,随着油价突破70美元一桶,巴菲特四年即使是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长期持有的公司,在持有的过程中,巴菲特也一直密切关注公司业务的发展,一直紧密监视公司业绩的变化。巴菲特1984年开始买入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1986年大笔增持,并公开声明,要永久持有,死了也不卖,但持有10年之后,1996年迪斯尼收购了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巴菲特观察了一年之后,就果断决定抛出,到1999年就全部抛出。1989年巴菲特刚买入可口可乐时,并没有决定长期持有,但买入后,对可口可乐的认识越深刻,对可口可乐长期发展越有信心,最后他决定永远持有。朋友是一个不断观察对方不断了解对方的过程,有些新朋友会变成老朋友,有几个老朋友会成为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但这样的朋友始终是极少数的,一生有一两个则足矣。持股也是一个不断观察公司不断了解公司的过程,有些暂时持有的股票会变成长期持有的股票,有几只长期持有的股票会变成终生持有的股票。但这样的股票始终是极少数的。像巴菲特这样一生能找到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GEICO保险公司这样的好公司股票,赚的钱也足矣。
或许您还会喜欢: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谈笑间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前世今生来世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前世、今生和来世,我不是,我相信。我的前世也许是个和尚。倒并非因为光头,在我开始光头之前的很多年里,脑中就有个烙印,和尚这个职业很酷,除了不能有男女之情很要命以外,厉害的和尚总是武功高强修行圆满,普济人心慈悲众生,多么令人神往,让我魂牵梦萦。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马云创业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言毋庸置疑,今天的马云已经是名震神州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了一个楷模:从最初的一个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不仅阿里巴巴成了一个神话,马云创业的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点击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点击阅读]
再错也要谈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不用太笨,只要笨到会真心相信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成立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不用太聪明,只要聪明到不去追究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延续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量”:爱的时间长久些、或者同时爱好几个、之类的。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质”:要爱得精彩些、要爱得刻骨铭心些、之类的。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好象是为了增加圣诞节前夜的气氛,所以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野流冰来到东寺家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绯红的脸蛋,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么冷的天气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东寺家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卡尔洛斯:求战之心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你让我失望了,卡尔洛斯。不论他再怎么努力,这句话就是无法从他的心头消散。不论在经过阿格玛之锤的时候听到多少声激昂热情的“欢迎霸主!”都没用,不论在愤怒之门前方的废墟里站上多久,对着依然熊熊燃烧的魔法烈焰凝视多久也都没用。就连挥斧砍杀胆敢与他为敌的猛兽与天谴军魔物也只能暂且令他分神,就连热辣辣地喷溅在脸上的鲜血也无法淹没那句话。 [点击阅读]
奔奔族理财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几乎遇到过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从中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