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学生街杀人 - 第三章 圣诞树、开球、穿运动夹克的男人 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黑色边缘相框中的广美,眼神如梦似幻。她生前从未有过这样的表情,光平双掌合十。
  天空昏暗,厚重的云层似乎要吞噬整条街,刺骨的凉风从脚底穿透整个身躯,一张广告传单随风飘动,在参拜的人群中戏耍。
  广美遇害后的第二个星期三,众人为她安排了一场简单的葬礼。参加的只有MORGUE的常客,同公寓的几个熟人,悦子的朋友三人,佐伯良江也出席了葬礼。
  沉默与抽泣,寒暄和轻语——在这种奇妙的安静气氛中,送别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众人缓慢的动作就像被抽走了生命一样,只有他们口鼻中吐的白色气体,证明着他们还是有生命的个体。
  光平感受着时间的缓慢流逝,脑中追忆着广美。他只需闭眼,广美的容颜就会浮现脑中。但仅仅只有容颜而已,他回忆不起任何能触动心房的片段。他心中焦急,却无济于事。与广美的点点滴滴似乎都染上了悲伤的颜色,深刻地嵌在了他的心里。光平闭上眼,眺望着这片悲伤的颜色,看来离这片颜色褪去,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真是安静的葬礼呢。”
  佐伯良江上完香,来到光平身边0她身穿丧服,比起平时的外交员打扮更显严肃。
  “谢谢你专程跑一趟,没打扰到你工作吧?”
  光平问道。
  “没事的,我请假了……我平时都不怎么请假的,就是留在这种时候用的。”
  “你一定很辛苦吧?工作那么忙,回家还要照看孩子。”
  听到光平的疑问,她低头轻语,“我是孤身一人。”
  “但是你之前说,你有个女儿啊。”
  良江微微摇头,“曾经有过,但现在没有了。她病故了。”
  光平无语。
  “她身患一种脑麻痹症,手脚不自由,所以我把她安排在那个学校里。但最后她还是走了。她才五岁,真是不幸的孩子。”
  她的语气却不带丝毫悲伤,恐怕是多年下来,她已经把这不幸的现实慢慢消化了吧。光平不知道自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像这样坦然地面对广美的死亡——
  “那你丈夫呢?”
  光平问道,她叹了口气,“离婚了,孩子的死让我们的关系产生裂痕……不久后就离婚了。”
  光平这回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一阵冷风拂过。
  “光平你也一起来吧?”
  广美的灵柩被搬上灵车,悦子把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似乎是在问他要不要一起去火葬场。
  看着悦子那与广美拥有相同特征的面庞,光平脑海里想象广美在白色箱子中化为灰烬的姿态。这仅仅是碳氧化合物转变为炭的过程,但光平还是觉得广美会因疼痛蹩起眉头。他不由地回想起前几天看过的一个恐怖电影广告。

  “我就不去了吧。”考虑片刻后,光平拒绝道:“我到那边又帮不了什么。分别还是简单一些比较好。”
  “也是,那我和纯子姐一起去吧。”
  悦子没有强迫他,她也和自己一样没把葬礼当做什么特别重要的仪式,这点光平在会晤阶段时就感觉到了。
  灵柩车上的装饰华丽到似乎会让车中的广美感到汗颜,估计是纯子安排的吧,这明显不符于悦子的审美。
  低沉的引擎音响起,灵柩车就像神圣的使者一样,开始缓慢移动,但车背后排出的汽车尾气,和普通的车一样难闻。
  看着灵柩车渐行渐远,参拜者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叹息,开始互相确认脸上无奈的表情。大家都不知道这种时候该表露出怎样的情感。
  “唉,回去吧。”
  书店老板时田大声地自言自语道。这句话就像号令,众人跟随在他身后一同离去。这身着丧服的黑色团体成群地走向学生街。
  葬礼结束以后,光平回到公寓。脱去身上的深色西装,换上牛仔裤和夹克。这套西装是去年夏天为了参加实习而新买的。买来以后就闲置在一边,光平做梦也没想到,竟会在这种场合派上用场。
  他突然记起从葬礼回来后要往身上撒盐,但此时他已经换好衣服了。说实在的,就算他牢记这个风俗,也不可能会去实行的。
  他本来是预定早上参加完葬礼,下午直接去青木上班的,但现在看来,吃完午饭后还有一些时间盈余。光平站在房间中央沉思片刻,把手伸向了桌上的杂志,正是那本《SCIENCEN ONFICTION》的创刊号。
  这本科学杂志创刊号是广美留下的奇妙遗物,光平把它塞进口袋里,前往大学研究室。这个研究室并不属于机械专业,他基本没来过这里。建筑的表面挂着一块崭新的名牌,上面板写着“情报工学科”。其研究最前沿科学技术的自负,在这块崭新的名牌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光平在这个建筑的其中一个教室中,找到了学生时代的好友。他和这个好友在高中相识,进入大学后,即使专业不同,他们还是经常一起游玩。这个朋友网球打的好,人长的俊俏,可谓女生心目中的王子,在每次联谊会中都无一例外地是抢手货。
  “你来真是时候,我正好在休息。”
  友人身处于计算机海洋之中,坐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他身边的一台电子音合成器正在进行着无人演奏,音色与钢琴一般无二,肖邦的曲调缓缓流出。

  “好厉害。”光平不禁叹道。
  “作为情报源的女孩的水平算是出类拔萃了。”友人调低音量。“我们最多只能提取到这种程度的声音了,若是可能的话,真想把布宁①拉来啊。”(①布宁:俄罗斯钢琴家)
  “可以做到完全复制吗?”光平问道。
  “绝对完美复制。”友人回答道:“不仅仅只是按着乐谱发音,连情报源钢琴家的触键都可以完美复制。”
  “但还是缺乏个性吧?”
  “个性也可以复制。”
  友人信心满满。
  光平没有对此再次作出深究,把带来的杂志给他过目。友人兴致勃勃地把杂志翻阅了一遍,不屑地哼了一声。
  “你对中央电子这家公司了解吗?”
  “还算了解。”他点头道。
  “一个在中央电子工作的人好像对这本杂志中的某一篇文章感兴趣,你认为会是哪篇文章?”
  友人皱起眉头,抬头看向光平,“奇怪的问题。”
  “确实奇怪,但我就是想知道答案。”
  友人再次翻阅杂志,随后盯了目录一会儿,抬起头。
  “这可不好下结论,若是计算机公司的人的话,应该会对所有计算机相关的文章都感兴趣。”
  “完全没办法排除吗?”
  “若是一定要找个可能性强的……”友人指向目录的其中一项,“那就应该是人工智能了吧。自动翻译系统,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自动翻译电话这一类的。这些技术有望开放世界范围的市场,还存在许多未开发的领域。”
  “中心电子也致力于这一类项目的开发吗?”
  “当然了,毕竟是计算机公司嘛。但和其他公司比起来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开发进程算是在普通程度吧。”
  “在关于这个领域的文章中,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吗?比如说让你感到可疑的,有疑问的?”
  友人再次翻开杂志,这次是认真地把各个文章精读了一遍,但还是摇了摇头。
  “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文章,全是在泛泛而谈。这类科学杂志的创刊号都是这样粗糙的。”
  说完,他把杂志还给光平。“这样啊。”光平接过杂志,一阵失望。
  这个友人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他所说的应该不会有错。这么说的话,松木之所以会对这篇杂志感兴趣,果然只是因为上面登载着计算机相关的文章。而他把杂志交给广美,应该也没什么特别的意图。
  ——“瞧瞧,这篇计算机的文章挺有趣呢。这可是我以前的老本行。”

  松木应该就是这样把杂志交给广美的,这种想法很合理了。
  “为什么要来问这种问题?”
  友人往嘴里塞了一块口香糖,问道。
  “随口问问罢了。”
  光平含糊其辞。“这样啊。”友人也没做深究。这种性格也算是他的优点之一,他大概对这类事也没什么兴趣吧。
  “话说,你找到中意的工作了吗?”友人问道。
  “还没,我现在还迷茫着呢。”光平回答。
  “你说过,不想做个制造公司的上班族吧。”
  “也不是不想。”光平挠了挠下巴。“只是不想把自己限定在某个范围内。我并不是为了走这条路才选择上大学的。”
  友人嚼着口香糖笑道,“没有多少人是为了走某条路才上大学的。你可以去问问最近的考生,他们进了大学后打算做什么。他们的答案有网球,滑雪,XXXXXXXXX,甚至到海外旅游。他们在大学中没有获取丝毫知识,仅仅只是准备了一张社会份子的面具就投入到工作中。他们选择企业的条件不是假日多,就是交通方便。”
  “你是在劝我尽早就业吗?”
  “正好相反。”他说道:“我是想告诉你,像你这样远离着腐朽的人生是绝对正确的。那样的人,就算进入企业,也成不了什么大事的,只是遵从上司指示行事的傀儡而已。你别看他们现在是能生存得下去,但时代可不是一沉不变的。忠实地依照指示工作,这可是计算机的绝对主场。不仅如此,一些无知的人会认为机械最多只能代替肉体劳动,但事实是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将活跃于智力劳动的领域。判断,推理,想象——它们无所不能,而且,它们不知疲倦,任劳任怨,绝不会偷懒。相反的,缺乏劳动积极性的人类倒成了社会发展的阻碍。”
  一阵寒意侵袭光平的背脊,“这么说,将来的工作只靠机械了吗?”
  友人笑着摇了摇头,“机械再强,毕竟是人类的产物。但劣于机械的人将会被淘汰。未来的社会,是由优秀的人和优秀的电脑共同运营的。”
  说完,他又安慰光平似地补充道,“当然了,距离那样的社会还要花费一段时间的。”
  “我会努力找到一份计算机无法替代的工作的。”
  光平说道。友人眉头轻蹩,悠悠说道。
  “问题不在工作的内容,而是战胜任何优秀计算机的自信。”
  “自信吗……”
  “对,就是自信。”光平看向友人,摆出一副自认为信心满满的表情。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戒第二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在首部曲“魔戒现身”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去。爱隆在该处慎重的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的持有者。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