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雪莱诗集 - 赞 智 性 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赞 智 性 美
  一
  某种无形力量的威严的阴影
  虽不可见,却飘浮在我们之中,
  凭借多变的翅膀访问多彩的世界,
  如夏风潜行于一个又一个花丛;
  它以闪烁不定、难以捉摸的眼光
  察看每一颗心灵、每一张脸庞,
  如同月华倾泻在山间的松林;
  恰似黄昏的色泽与和谐的乐章,
  恰似星光之下铺展的浮云,
  恰似记忆中的乐曲的余音,
  恰似因美丽而可爱的一切,
  又因神秘而变得更加珍贵可亲。
  二
  美的精灵呵.你飘向了何方?
  你的光彩使人类的形体或思想
  变得神圣庄严、不可侵犯,
  可你为何弃开我们的国度,飘往他乡,
  丢下这个虚空、荒凉、阴暗的泪谷?
  阳光为何不能永远编织彩虹,
  桂在那边的山川的上空?
  为什么曾经显形的物体必将失踪?
  为什么恐惧、梦幻、死亡、出生
  会给人间的白昼蒙上阴影?
  为什么人类会充分地容忍
  沮丧与希望、憎根与爱情?
  三
  从更为崇高的世界没有传出任何声音,
  来回答圣哲或诗人的这些疑问——
  因此.魔鬼、幽灵、天堂这些名称
  始终是他们的一个徒劳无功的结论,
  只是脆弱的咒符——它们的魔力
  也不能把怀疑、无常和偶然
  从我们的所见所闻中清除出去。
  唯有你的光辉,如同轻雾飘过山峦,
  或像夜风轻抚寂静的琴弦,
  弹送出一阵阵柔和的乐声,
  或像月华洒在午夜的河面,
  把美与真送给人生的不安的梦境。
  四
  爱情、希望和自尊,如同行云,
  在借得的时光里来去匆匆,飘忽不定。
  你不为人知,却威严可怖,假如
  你和你光荣的随从居于人的心灵,
  人啊,定会永生不朽,而且无所不能。
  在情人眼中,爱的共鸣时亏时盈,
  是你充当使者,传递着爱情——
  对于人类的思想,你是滋养的物品,
  如同黑略培育着微弱的火光。
  切莫离去,纵然你只是一个幻影,
  切莫离去——否则,坟墓也会
  变成黑暗的现实,如同恐惧和人生。
  五
  在孩提时代,我曾怀着战栗的脚步,
  穿过许多静室和月光下的林莽,
  还有洞穴、废墟,遍地寻访鬼魂,
  只希望与死者进行大声的交谈。
  我呼唤着自幼而知的恶毒的姓名,
  没有回音,也不见他们的形影——
  当轻风开始调情.有生之物
  从梦中苏醒.带来鸟语花香的喜讯,
  在这美妙无比的时刻呵,
  我深深地思索人生的命运,——
  突然。你的幻影落在我的身上,
  我失声尖叫,抱紧双手,欣喜万分。
  六
  我曾发誓,我要向你和你的同类献出
  我的全部力量,难道我违背了誓言?
  即使现在.我仍以泪眼和狂跳的心,
  对千年的幽灵发出一声声的呼唤,
  叫他们走出沉寂的坟墓,他们陪伴我
  在苦读和热恋的幻想的亭榭,
  看守嫉妒的黑夜,直至黑夜消隐——
  他们知道,我脸上没有出现一丝欢悦,
  除非我心中生出希望,相信你会
  使这个世界摆脱黑暗的奴役,
  相信你,令人敬畏的美,
  会带来这些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
  七
  当正午过去,白昼变得更为静穆,
  出现了一种秋天的和谐的音符,
  碧空中也有了一种明媚的色调——
  整个夏天,它们都不曾被人耳闻目睹,
  仿佛夏天不会,也不配拥有这些!
  那么,让你的力量,就像自然的真谛,
  侵袭进我的消极的青春,
  并且把安详赐给我今后的时日——
  我这个人呵,无限崇拜你,
  也崇拜仅容着你的一切形体,
  啊,美丽的精灵,是你的符咒
  使我热爱整个人类,却又畏惧自己。
  吴笛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星系。故事已经结束了,任何事都不能改变它。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失去、友情与背叛、勇气与牺牲以及梦想破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至善与至恶之间模糊界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时代终结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它既发生在语言难以描述其长久与遥远的时间之前与距离之外,又发生在此刻,发生在这里。它就发生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