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悬崖上的谋杀 - 第三十四章南美来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几周以后,弗兰基收到一封信。信上贴的是一个不太出名的南美共和国的邮票。
  她看完后,把信递给了博比。
  信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弗兰基:
  我真心地祝贺你!你和你的年轻海军朋友粉碎了我一生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我精心安排好了所有的一切。
  你宾想知道全部情况吗?我的女朋友彻底出卖了我(出于怀恨,我恐怕女人常常都心怀恶意),所以我这番对名誉极其有损的供认不会对我有任何伤害了。再说,我又开始了新的生活,罗杰尔·巴辛顿一弗伦奇已经死了。
  我自以为我是个总被人们叫做‘坏蛋’的那种人。在牛津读书时,我就出了点小差错,我被弄得昏头昏脑的,因为被发现就要负法律责任。
  我爹没使我失望,但他把我送到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
  不久,我偶然碰上了莫伊拉和她那伙人。她真是个尤物。她十五岁时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罪犯。我碰到她时,情况正弄得她呆不下去了。
  美国警察正在追捕她。
  我同她彼此相爱。我们决定结婚,但我们首先得实施一些计划。
  首先让她嫁给尼科尔森。这样一来她可以移居另一个国家,警察就找不到她。尼科尔森刚好远赴英格兰打算开一家精神病治疗所。他正在找幢适合的房子并低价买下来。于是莫伊拉同他来到了格朗吉邸宅。
  她这时正同她的同伙贩毒,由于尼科尔森不知情,她认为尼科尔森可以利用。
  我一直有两个野心:一是想成为梅罗韦院的主人,二是想拥有大量的金钱。一个巴辛顿一弗伦奇家的人在查理二世统治时期曾经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自那以后,这个家族沦落成平庸之辈。我觉得我能东山再起,但我必须有钱。
  莫伊拉到加拿大远游了几次,就是“看望她的亲人”。尼科尔森很喜爱她,相信她对他说的任何话。大部分男人都这样。由于贩毒生意的复杂性,她在旅行中换了许多名字。她碰上萨维奇时,正化名为坦普尔顿夫人旅行。她对萨维奇和他的巨富了如指掌,便全力以赴地对付他。他被迷住了,但还没迷到失去理智的程度。
  对此,我们炮制了一个方案。你对这个方案内容知道得很清楚了。你当作凯曼的那个人扮演了无情的丈夫这种角色。萨维奇被引诱前来,不止一次住在都铎别墅。他第三次来时,我们实施了方案。我不必再叙述你知道的事。一次麻醉就完事了。莫伊拉弄到钱后谎称出国,实际上回到斯泰弗利村的格朗吉邸宅。

  同时,我也在完善我自己的方案。必须要除掉亨利和汤米。在对付汤米时我运气不好,两次借良机造成意外事故都失败了。在亨利的事情上,我不打算用意外事故来浪费时间了。他有次去猎场打猎后意外地患了风湿病。我向他推荐用吗啡,他很相信我的话就染上了吗啡。亨利这个人头脑简单,不久就成了瘾君子。我们的计划是他必须去格朗吉邸宅治疗,然后在那儿要么“自杀”,要么被过量的吗啡所控制。莫伊拉会干好这桩事,不管怎样,我不应该染指。
  然而,那位愚蠢的卡斯泰尔斯开始了行动。
  看来萨维奇在船上给他写信时提到了坦普尔顿夫人,还随信寄了一张她的照片。之后不久,卡斯泰尔斯去作一次狩猎旅行。当他从荒原上回来时听说了萨维奇的死亡和遗嘱的事,他显然产生了怀疑。他断定这事有诈。他肯定萨维奇不会操心自己的死亡的事,他也不相信萨维奇会对癌症产生特别的恐惧。还有,遗嘱上的措辞让他觉得特别不符合萨维奇的性格。萨维奇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当其随时可能与一位漂充女人有染时,卡斯泰尔斯不相信他会留一大笔钱给她,并把剩余的钱损赠给慈善机构。捐慈善机构这一招是我的主意。这样可以使人敬重而且不受怀疑。
  卡斯泰尔斯来到这儿,决心调查此事。他开始到处查访。
  我们马上交了一次厄运。几个朋友带他到这儿来吃午饭,他看见了钢琴上放着的莫伊拉的照片,认出了她就是萨维奇寄给他的那张照片上的女人。他追到了奇坪萨默顿,并开始在那儿查访。
  莫伊拉和我开始都吓了一跳,我有时认为不必惊慌。但卡斯泰尔斯是个厉害的家伙。
  我在他之后起到了奇坪萨默顿。他没有找到厨娘罗斯·查德利,她到北方去了,但他查到了埃文斯的踪迹,弄清了她婚后的名字,便动身前住马奇博尔特。
  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果埃文斯证实了坦普尔顿夫人和尼科尔森夫人是同一个人,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不过,她若是足不出户,我们不能肯定她可能知道多少情况。
  我决定必须除掉卡斯泰尔斯。他在给自己找麻烦。机会帮助了我,迷雾升起时我紧贴在他身后,我悄悄地靠近他猛地一推,干完了这事。
  但我仍处于进退两难的处境。我不知道他可能牵涉了什么事。然而,你的那位年轻海军朋友为我做了件对我十分有利的事情。我一个人留下来呆了一会儿,足以使我达到目的。他身上有一张大概为了辨认而从摄影师那儿弄到的莫伊拉的照片。我拿走了照片和所有证明文件,接着放进一张同伙的女人的照片。

  一切进展顺利。假冒的姐姐和姐夫赶来证实了死者身份。所有的事看来满意地完成了。然而你的朋友博比把事情搅乱了。似乎卡斯泰尔斯死前恢复了知觉,说了什么话。他提到了埃文斯,埃文斯实际上就在牧师住宅作女仆。
  我承认我们当时慌了手脚,有点糊涂了。莫伊拉坚持要干掉傅比,我们试了一次但失败了。
  莫伊拉说她负责这事。她坐车到了马奇僻尔特,抓住一个极好的机会,乘博比熟睡时把一些吗啡放进他的啤酒瓶里。但那位小魔鬼却没死。这纯属运气不好。
  正如我给你说过的,是尼科尔森的盘问使我怀疑你不像是真出了车祸。那天晚上莫伊拉正偷偷出来准备同我会面,恰好与博比正面相对,可以设想她吓成什么样:她马上认出了他,因为那天他熟睡时,她仔细地看过他。她吓得差点晕倒也就不奇怪了。后来她明白博比并没有怀疑她,于是她便振作起来大做文章。
  她去了小旅店,向他编7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他轻信了这一切。她谎称艾伦·卡斯泰尔斯是她过去的情人,并言过其实地渲染自已对尼科尔森的恐惧。她还尽了很大努力消除你对我的怀疑。我也同样使你相信她是个软弱无能、束手无策的女人,其实莫伊拉具有毫不手软干掉若干人的勇气!
  情况严重了。我们已经得到了钱,我们正在顺利执行对付亨利的计划。我并不急于对付汤米,我还可以等待。时机成熟时,尼科尔森很容易被干掉。但你同博比是一种威胁。你们已经怀疑上了格朗吉邸宅。
  你也许有兴趣知道亨利是不是自杀的吧,是我杀了他!当我同你在花园里谈话时,我明白机不可失,就径直进屋把事办成了。
  飞在上空的飞机给了我机会。我走进书房,坐在亨利身旁,他正在写字,我说:瞧这,老家伙……”就开了枪!飞机的轰鸣淹没了枪声。接着我就写下了那封极其动人的遗书,从手枪上擦去指纹,压在亨利手中后又让它掉在地板上。
  我把书房钥匙放进亨利的衣袋后就离开了房间,再用可以开书房门锁的餐厅钥匙,从外面把门锁上。

  我无需再细说我是如何麻利地在烟囱里安放了少量的炸药,定时在四分钟后爆炸的事了。
  一切如意进行。你和我在花园里一起听到了“枪声”。一场完美的自杀事件!惟一对此事公开表示怀疑的人只有可怜的老尼科尔森。这混蛋是回来找手杖什么的!
  当然,博比的骑士风度使莫伊拉有点为难,所以她就躲到都铎别墅去了。我们认为尼科尔森对他妻子失踪的解释肯定会引起你们的怀疑。
  莫伊拉真正显示她的勇气的地方是在都铎别墅。楼上传来的喧闹声使她明白我被打倒在地,她迅速给自己注射了大剂量的吗啡,躺在床上。在你们下楼去打电话时,她乘机上到顶楼,割断了捆我的绳子。接着吗啡发作了,医生正好到达,她正好处于被麻醉的昏睡之中。
  但是她的神经还在起作用。她担心你们找到埃文斯,识破萨维奇的遗嘱和自杀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花招。她又担心卡斯泰尔斯去马奇博尔特之前曾给埃文斯写过信。她假装去伦敦疗养院,其实却急急忙忙到了马奇博尔特,居然在门口与你们碰个正着!于是她产生了把你们俩都干掉的念头。她的作法鲁莽到了极端,但我相信她会侥幸干成的。我怀疑那位女招待是否能想起同你们一起来的那个女人的长相。莫伊拉本可以回到伦敦潜伏在一家疗养院里。整个事件会由于你同博比的被除掉而渐渐平息。
  但是,你们看破了她,她昏了头。后来在审问中她硬把我拖进此事!
  也许,我正对她渐渐产生厌倦……
  但我不知道她是否明白了这一点。
  其实,她获得了金钱,那是我的钱呀!一旦我同她结了婚,我也许会厌烦她的。我喜欢换换口味。
  于是在这儿,我正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所有的一切应归功于你同你那位特别令人讨厌的小伙子博比·琼斯。
  但我毫无疑问会获得成功!
  说不定应当是失败而不是成功呢?
  我仍然没有改邪归正。
  不过如果你开始失败了,那你要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干下去。
  再见,亲爱的,或许说aurevoir①。人们永远不会明白,对吗?
  深爱着你的仇敌、厚脸皮的坏蛋。
  罗杰尔·巴辛顿一弗伦奇
  注释:
  ①aurevoir:法语,意为“再见”。
或许您还会喜欢: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
刺猬的优雅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马克思(开场白)1.播种欲望的人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平时从不跟我讲话的小帕利埃今天早上如此向我宣布。安托万帕利埃,这个古老工业家族的继承者,他的父亲是我八个雇主之一。他是资产阶级大财团打的最后的饱嗝——特别而毫无杂质——此时,他正为自己的发现而洋洋得意,条件反射似的向我阐述起他的大道理,甚至没有考虑到我是否能听得懂,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十一种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格蕾丝婚礼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没人还会要求她工作。事实上,不管她想不想,都没人会让她干活。??打字机旁的玻璃纸盒里摆着一朵白色栀子礼花,这是她的老板阿特伍德先生送的礼物,连同礼花一起的还有个信封,里面卷着一张十美元的布鲁明戴尔商场①的购物礼券。自打那次在事务所圣诞派对上她热烈拥吻阿特伍德先生后,他总是待她彬彬有礼。 [点击阅读]
午夜的五分前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2
摘要:店内的摆设几乎没有变化。除了满眼遍布的令人一看便联想到店名“圣母玛利亚号”的轮船模型、老旧航海图和小小的地球仪勉强算得上个性外,它与学生街上数不清的各色咖啡馆并没有太多分别。虽然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不过想要喝杯咖啡的时候,学生时代的我总是来到这家店。在我和小金井小姐面前摆上两杯水,为我们点菜的店老板也没有变化。他穿着白色衬衫和灰色西装裤,显然这样的装扮与咖啡店店主的身份不甚相称。 [点击阅读]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四签名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他这样的动作每天三次,几个月来我已经看惯了,但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 [点击阅读]
园丁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仆人请对您的仆人开恩吧,我的女王!女王集会已经开过,我的仆人们都走了。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仆人您同别人谈过以后,就是我的时间了。我来问有什么剩余的工作,好让您的最末一个仆人去做。女王在这么晚的时间你还想做什么呢?仆人让我做您花园里的园丁吧。女王这是什么傻想头呢?仆人我要搁下别的工作。我把我的剑矛扔在尘土里。不要差遣我去遥远的宫廷;不要命令我做新的征讨。只求您让我做花园里的园丁。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