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西西里人 - 第三部 迈克尔·科莱昂 1950年 第17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迈克尔-科莱昂和赫克托-阿道尼斯走回别墅,与彼得-克莱门扎一起坐在一棵柠檬树下。迈克尔急于想读那本证据。但赫克托-阿道尼斯说安东里尼该来接他回蒙特莱普去,迈克尔应等等看安东里尼是否会带来什么消息。
  一小时过去了,赫克托-阿道尼斯看看表,表情很焦虑。
  迈克尔说:“他的车可能爆了。那辆菲亚特已经老掉了牙。”
  赫克托-阿道尼斯摇摇头,“尽管斯蒂芬-安东里尼改不了杀人的本性。但是,他是守时的人,是可靠的。他已经迟了一小时,我想怕是出事了!我必须在天黑宵禁之前赶到蒙特莱普。”
  彼得-克莱门扎说:“我哥哥给你提供一辆车和司机。”
  阿道尼斯考虑了一会儿:“不。”他说,“我再等等。会见他非常重要。”
  迈克尔说:“当你不在时,我们继续读一读那本证据,你不介意吧?如何打开这具雕像呢?”
  赫克托-阿道尼斯说:“当然不介意,读吧。至于打开它,并没有什么窍门,但它是坚硬的木头雕刻而成的,雕像的头是图里把这些证据放进去之后才粘接上去的。你只需敲下这个头就行了,如果你在阅读中有困难,我会乐意帮助你。给我叫个仆人来。”
  迈克尔和彼得-克莱门扎上楼到了迈克尔的卧室。雕像仍在迈克尔的外套里,他已完全忘了此事。他拿出塑像后,两人凝视着黑色的圣母玛利亚,她确实长着一张非洲人的脸型,然而,表情完全是那种摆放在西西里每一户穷人家的白色圣母像的表情。迈克尔转动着手里的雕像。雕像很重,不可能想到它竟然会是空心的。
  彼得-克莱门扎走到门口,朝楼下的一个女佣人发号施令。那个女人出现了,手里拿着一把厨房用的切肉刀。她往屋里瞅了一会,把菜刀递给了克莱门扎。他关上门,阻止了她那双好奇的眼睛。

  迈克尔把黑色的圣母像放在沉重的木制的食具柜上。他一只手抓住刻在雕像底部的圆盘,另一只手扣紧塑像头部的顶端。克莱门扎小心地把菜刀放在圣母像的颈部,抬起粗壮的臂膀,迅速而有力地一击,敲掉了头,力量很大,砍下的头飞越整个房问。从空心的脖子里甩露出一捆用柔软的灰皮革裹着的纸卷。
  克莱门扎准确地砍中了粘接的缝隙。这把刀不可能砍断坚硬的橄榄木。他把刀放在桌子上,从无头的雕像里把证据取出,他解开皮绳子,并把这些文件摊开放在桌上。它们是一捆大约15张用黑墨水写着密密麻麻笔迹的葱皮纸。在每页的底端都由吉里亚诺以大家风度那种随意、潦草的签名,还有一些盖有政府公章的文件、用信笺写的信以及盖有公证人印章的声明书。文件在回卷,恢复它们被卷过的形状。迈克尔用两段塑像和那把刀将文件压平在桌上,然后他客套地从床头桌上的罐子里倒了两杯酒,递给克莱门扎一杯。他们边饮酒,边开始读那本证据。
  他们几乎花了两个小时读完了证据。
  迈克尔对图里-吉里亚诺感到惊奇,他是如此年轻,如此的理想主义,却已经历了这么多的背叛行为。迈克尔对这个世界有了足够的认识,想象得到,吉里亚诺为了对他的使命忠贞不渝,隐匿了他自己的机智和谋略的能力。迈克尔充满了强烈的是非感和承担帮吉里亚诺逃脱的巨大使命感。
  不是记载着吉里亚诺过去七年经历的日记,而是证实日记的那些文件确实能够使在罗马的天主教民主党政府垮台。这些有权势的人怎么会愚蠢到这种地步。迈克尔感到不解:红衣主教所签署的便条,司法部长写给唐-克罗斯的一封询问镇压吉内斯特拉的示威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的信,确实,一切都是闪烁其词,遮遮掩掩,但是,参照随后发生的事件,竟如此可恶。单独一件事本身是清白无辜的,但将它们放在一起便会铁证如山。

  有一封奥洛托亲王的信,充满着对吉里亚诺的赞誉,信中向他担保,罗马的天主教民主党政府里的所有要员,曾向亲王保证,在他们的权力范围内,尽一切力量使吉里亚诺赦免,只要他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在这封信里,奥洛托亲王自称,他与罗马司法部长有着完全一致的共识。
  证据中还有武装警察的高级官员所制定的逮捕吉里亚诺的行动计划的副本——这些计划交给了吉里亚诺以换取吉里亚诺为他们效力。
  “怪不得他们并不想抓吉里亚诺。”迈克尔说,“用这些文件,他能把他们全部干掉。”
  彼得-克莱门扎说:“我把这些材料立即带到突尼斯,到明晚它们就会在你父亲的保险柜里了。”他拿起无头的圣母像,将文件塞进去,然后把雕像放进口袋里,对迈克尔说:“我们走吧,如果我现在动身,明早我就能赶回来。”
  他们走出别墅,克莱门扎把刀寄存在厨房里瘦小的老女人处。她怀疑地检查菜刀,好像在找一些血迹。他们出发,走向海滩。此时,他们吃惊地发现赫克托-阿道尼斯依然在等待。斯蒂芬-安东里尼没有出现。
  这个小个子松开了领带,脱掉了外衣,虽然他坐在柠檬树的阴影下,他那洁白的衬衣,因汗水的浸蚀而显得暗淡,他也有点醉——木制花园桌上的大酒罐里的酒已经光了。
  他绝望地与迈克尔和克莱门扎打招呼。“最终的背叛行为正在开始,安东里尼晚了三个小时,我必须到蒙特莱普和巴勒莫把话送给吉里亚诺。”
  彼得-克莱门扎粗俗而诙谐地说:“教授,他的车可能在路上坏了,或许被另外一些更紧急的事耽误住。他知道你安全地在这里,会等下去的。今天如果他不回来,你和我们再过一夜吧!”

  但是赫克托-阿道尼斯不断地咕哝着:“一切都糟了,一切都糟了。”并请求他们提供交通工具。克莱门扎命令两个人用其中一辆阿尔发-罗密欧轿车尽快地送赫克托-阿道尼斯到巴勒莫。他嘱咐这两人,黄昏前务必要把车子开回别墅。
  他们帮助赫克托-阿道尼斯上了车,并告诉他不要担心。证据24小时之内就会在美国了,吉里亚诺会安全的。车通过大门之后,迈克尔陪着克莱门扎走向海滩,目送着他上了摩托艇。在船启程驶往非洲时,他还在继续观望着。“我将在早晨回来。”彼得-克莱门扎大声地叫着。迈克尔却担心,如果吉里亚诺就选择这个夜晚露面,那将会发生什么呢?
  然后,他在两个老女人的服侍下用了晚餐。饭后,他沿着海滩散步,直到被别墅区防御带的保镖挡回。离天黑还有些时间,此时,地中海呈现出天鹅绒般最柔软光滑的深蓝色。他能闻到海平线那边非洲大陆的野花和野生动物的芳香。
  这儿,在海边,没有昆虫的飞旋,因为那些生物需要茂密的植物和内地多烟的空气。这儿几乎像一台已经停止运行的机器。他站在海滩上感受西西里夜晚的美丽与宁静,同时,同情所有在黑暗中胆怯航行的人:在山里的吉里亚诺;持有红边的特殊通行证,没有多少安全保障地通过了敌人防线的皮西奥塔;在西西里满是尘土的路上相互寻找对方的阿道尼斯教授和斯蒂芬-安东里尼;在蓝色的大海上乘船前往突尼斯的彼得-克莱门扎。唐-多梅尼克-克莱门扎没来赴宴,他去哪儿了?这些都是西西里夜晚的阴影,当他们再次出现时,这儿将搭起图里-吉里亚诺生存与死亡的舞台——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0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