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西线无战事 - 第31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潮湿、闷热、憋闷在雨水之后很快被占据了我们的弹坑。一个接近尾声的夏天,克托给人送饭时,突然倒了下去。只剩我和他了,我给他包皮扎好伤口。他被击碎了胫骨。克托深情悲伤绝望,低声哼叫着:“就是时候了,该到时候了。”
  我劝慰他说:“克托,你倒是因此得救了,这仗不知还得打多久才完呢——”
  血像小水流一样从伤口淌出。我不能为找担架而把克托丢在这里。而且我也不知道医疗站在什么地方。
  我便驮着瘦小的克托,赶到了急救所。
  我歇了两次。他痛得不停呻吟着。我们一路上都少吭声。我气喘吁吁累得汗流浃背,便把上衣领子都解开。我因用力憋气,脸都肿胀起来了。但我还是要他一定得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我们还往前赶吗?克托?”
  “赶吧,保罗。”
  “那好我们走吧。”
  我扶他起身。他靠在一棵树上,用另一条好腿站着。我先轻轻地用胳膊肘绕住他那条中弹的腿,然后他向上一跃,另一条好腿也弯曲着套在我胳膊肘上。
  我们艰难地向前行进,身后炮弹仿佛就在跟前嘶鸣着。克托已经开始往地上淌血了,我咬紧牙大步地向前赶。也顾不上去躲避炮弹的轰炸,往往还没来的及隐蔽它便呼啸着过去了。
  我们在一处小弹坑里停歇下来,等待着炮轰停止。我拿军用水壶给克托喝了点茶。默不作声地抽了一支纸烟。我伤感地说:“克托,也许我们不能在一块了。”
  他听完呆看着我,一声没吭。
  “我不会忘记咱们一块烤鹅肉。你从还在我困难时帮助我,我第一次受伤时,还是个不懂事的新兵呢,我不停地抹着眼泪。那应该是三年前的事了吧,克托。”
  他点着头。
  我顿时感到一阵伤感和孤独,要是克托没了,我就不再有一个朋友了。
  “克托,要是和平之前你没能回来,那我们终久会再见面的。”

  “你说我的胫骨伤会不会又成为K.V.?”他有些苦楚。
  “你只要休养一阵就能痊愈了,关节又没事。我想没准能复原呢。”
  “我想抽支烟。”他又说。
  “咱们回去后合作做些事吧,克托。”我知道眼下他这种情况已经不可能了,说话时心情很不好受。我的战友,克托,瘦小的肩膀,湿透了的胡须,他是我最知心最了解的亲人,这么多年我们风雨同舟,也许很快我们就要永别了。
  “克托,无论如何把你家地址给我一个,这是我的。”
  我在笔记本上抄好他的地址,心里一片凄凉与孤独。我真想给自己腿上也打一枪,和他一块离开。
  克托忽然不停地咳喘起来,很急促。脸色变得又青又黄。“咱们往前赶吧。”他轻声说了一句。
  我起身,把他小心地背了起来,扣紧他的双腿大步向前跑去。
  我拼命地咬着牙往前赶,只觉得喉咙在冒烟,眼前直闪着各色的金星。最后我终于跌跌撞撞赶到了医疗站。
  一到那儿,我仿佛力气耗尽,直挺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抓紧他那条瘦腿。好一阵子我才缓缓站起来。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于是我摸索着打开军用水壶,可这是就连嘴唇也不停地颤动着。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毕竟克托有救了。
  好一阵子,我才能听清原来周围是如此杂乱混沌。
  “你其实不必要那样拼命。一个卫生员对我说。
  我纳闷地看着他。
  “这个人早已经死了。”他用手指了指旁边的克托说。
  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可他的伤口是胫骨上边呀。”我说。
  卫生员直挺挺站着说:“都一个样……”
  我眼睛朦朦胧胧的,汗水又从头上滑入眼里。我抹了一下,又仔细看了看躺着的克托。“他是昏过去吧。”
  卫生员“嘘”了一声说:“我还是能判断出这一点的。不信我们赌一赌,他确实死了。”

  我麻木地摇头说:“怎么可能呢?我在十分钟前还和他说话聊天呢。一定是昏迷过去了吧。”
  我伸手摸去克托的手还温热着,我从他肩膀下伸手想用茶叶擦他的太阳穴。但感觉手上湿乎乎的,我从他脑袋后把手拿出来一看却已粘满了鲜血,卫生员小声说了一句:“你自己看见了吧……”
  我只顾奔跑,根本不知道克托后脑上被一个弹片扎穿,打开一个小小的洞。或许只不过是一个非常细小的碎片,却已经了结了。克托死掉了。
  我木然地站起身来。
  “他的士兵证和随身物品你要带走吗?”旁边那个一等兵问我。
  我点了点头,从他手把东西接过。
  卫生员有些奇怪。“他不是你的亲属吧?”
  我和他都不是亲属,我们根本不是亲属。
  我在往哪?脚是在走吗?我抬起头任它们到处乱转。过了很久我又停下脚步,周围一切如故。只不过是死掉一个国民军斯坦尼斯劳斯·克托辛斯基。
  我便不知自己又怎么样了。
  秋风萧瑟。老兵已经寥寥无几了。我们一块七个人就剩下我自己了。
  和平与停战已成为大家最热衷的话题。大家众目期盼着,惟独这点希望还给他们以生存的力量,都已经经不起失落的打击了。要是没有什么大的事件,这种众心所向的愿望是不会被破灭的。失去了和平,就很可能爆发内乱。
  我中了点毒气,允许休息十四天。我便成天在一个小花园里沐浴着柔和的阳光。就要和平了,我也开始深信这一传闻。我们很快就能回家了。
  我一直只想着这些,不愿意在思考其他。我的感情的潮水以巨大的能量让我为之遐想,为之等待。那里包皮含着对生命的珍惜,对家庭故乡的渴望,和对亲人们的思念之情。我终于开始沉浸在被解放的愉悦中,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一九一六年要是我回家,那么我会把所受的痛苦和磨练成的各种力量浓集成一场革命。但现在我们便只有疲倦、绝望、悲观、和无助了。我们脚下已经无路可去了。

  谁都无法理解我们此刻的心情。那些年纪大一点的,虽然和我们一块呆了这么多年,但他们很快会因工作、家庭把战争淡忘。而我们之后的年轻人,像我们那时一样,与我们无法沟通,会把我们置之不理。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呆着是很索然无味的。我们会因年龄增长而去适应,去顺服,但我们终将有多半的人茫然若失在岁月的推移中毁灭。
  但我的所有想像在我又站在沙沙作响的白杨树下时便成为过眼烟云了。我们久久地想那些温柔,那些朦朦胧胧、扑朔迷离的东西。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和女人们亲切偎依的感觉都在脑子里幻灭了,是不能的;但也并没有在强烈的炮火和怅然绝望或军官妓院中变得无影无踪了
  金黄色的树叶在秋风中闪放着亮丽夺目的色泽,通红的山楂的果子在一簇簇绿叶非常饱满地挺拔着。一条宽敞而笔直地大路光亮洁白地向远处地平的尽头延伸着。营房食堂像一窝蜂似的都在喋喋不休地争吵着种种有关和平的传闻。
  我站起来。
  心情异常的平静。是啊,岁月轮回、时光荏冉,可对于我它又能带走些什么呢?孤寂、绝望已经使我非常坦然地面对着眼前的一切。脑海中所浮现起这些年来所饱尝的各种辛酸与痛苦,屈辱与愤怒,依旧历历在目。我并不在乎我是否已经把它征服,但只要它还存在,便总会有一条新的道路,也不管我内心里的那“真正的我”会想些什么。
  他阵亡了,在一九一八年的十月。那里,整整一天都出奇的安静与沉寂。也就在当日的战报新闻上,仅仅用一句话做了概述:西线无战事。
  他死时轻轻地向前扑倒,静静地躺着。像是沉睡在梦乡中一样。当人们把他翻过来时,他的表情那么从容、那么安详、那么惬意,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痛苦与悲伤。毕竟从此一切也都结束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