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西线无战事 - 第26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连续十多次,我们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阿尔贝特埋怨着说:“咱们还是出去吧,我快被沉下水里淹死了。”
  “你哪儿受伤了?”我问。
  “好像是膝盖那儿。”
  “你还能跑步吧?”
  “好像能——”
  “那好,咱们离开这儿吧。”
  我们到了路边一条沟边,弓着腰沿着它就往前跑。身后炮火紧紧跟着我们。但我们很快改变了主意,斜对角往野地农田里横插过去。因为先头那条路靠近军火库,要是那爆炸了,我们肯定必死无疑了。
  阿尔贝特越来越慢:“你先走吧,我一会就跟上。”边说着,身体便倒了下去。
  我赶紧摇着他的胳膊说:“阿尔贝特快起来,再坚持一会儿,我扶你,一躺下就很难站起来了。”
  我们总算躲进一个小掩蔽壕里。克络普一下瘫倒在里面,我就给他把伤口包皮扎好,伤口正好在膝盖偏上一点的地方。这时才发现。我自己的裤子和胳膊也都在淌血。阿尔贝特又用他的急救包皮帮我把伤口包皮扎上。他的腿已显然不能动了。我们甚至感到不可思议,自己是怎么从那么远跑过来的。这种情况只有在极度恐惧和紧张的情形中才可能发生;甚至双腿全无了,还能用残留的部位继续向前拼命地奔跑呢。
  我勉强爬出去一段路,叫喊住一辆经过的救护车,他们把我们一块拉走了。车里坐满了伤员,有个一等兵护理员给我们胸口打了一支预防破伤风的针。
  到野战医院后,我们解决了一下,然后肩并肩躺着。我们每人又分了一碗稀汤,便一口气吃了个精光。虽然我们过了很长时间的好日子,吃的是好东西,但在这里却不同了,毕竟我们己饿得饥不择食了。
  “我们可以回家了,阿尔贝特。”我说。
  “希望是这样,”他说,“我只想知道我的伤势怎样。”

  伤口巨痛,绷带下火辣辣的。我们一杯接一杯地喝着水。
  “我的伤口,离膝盖有多远?”克络普问我。
  “十多公分吧,阿尔贝特。”我欺骗他说。事实上可能就三公分左右。
  “要是没辙,一定得给我截肢锯腿,我就干脆一走了之。我不愿意残废着活后半辈子。”他坚定地说。
  我们都心潮起伏,静静地躺下来,等待着。
  我们被送到“刑场”已经是傍晚了。我不禁一愣,但很快明白我应怎么做;野战医院医生给伤员动不动就总切除手术,这一点大家都有耳闻了。在伤员繁多的情况下,切除往往比修补简单快捷的多。克姆里奇的影子一下跃到我眼前。我就是疼到动手抓他们的头也决不去注麻药。
  还算可以。那个医生把我伤口挑动了半天直疼得我双眼发黑。“别装蒜了,”他狠狠地骂了一句,又开始扎起来。手中的器械像疯狂地野兽在灯光下闪亮着。我钻心般疼痛。旁边一边一个护士紧紧抓住我的胳膊,但还是被挣脱一只。那家伙发现我挥拳往他眼镜砸去,往后一跳躲开了。“快给这个混蛋注射麻药。”他歇斯底里地吼叫着。
  我便恢复了平静:“对不起医生,我肯定不再动了,请别给我上麻药。”
  “那就这样,”他笑出声来。这个家伙不到三十岁,金黄头发,脸上有几块伤疤,一副眼镜让人看了难受。他拿起医疗工具,开始动手。但我很快感觉到他是故意在戏弄我。一边不停地挑动我的伤口,一边用斜眼偷偷地透过眼镜看我。我强咬牙关,双手拼命地抓着把手,宁死我也不在他面前叫喊。
  他把挖出的弹片扔到我身上。现在他看上去对我的举动比较满意,他还细微地给我上好夹板并对我说:“你明天可以回家了。”然后我又打上石膏。我准备见到克络普时对他说:“明天早晨也许会开来一列运送伤兵的火车。”

  “我们得找找那个中士医生,好把我们弄到一块儿,阿尔贝特。”
  我递给那医生那支中间贴着商标的大雪茄,事情就解决了。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他只闻了闻雪茄说:“你还有这玩意吗?”
  “好多呢,”我对他说,“那是我的朋友,”我又用手指指克络普,“他更多,不过我们想明天从运伤兵的火车窗口递到你手中。”
  他一听就明白了,又深深闻了一下雪茄说:“好吧。”
  我们俩彻夜未眠。整个晚上,我们病房里先后死了七个人。有一个临终前残喘着粗气,呻吟着,还用又高又尖的破嗓子唱了一个钟头的男高音赞美诗。另一个,从病床摸索到窗前好像再也看不到外面了似的,又沮丧地躺到床上去了。
  我们被担架抬到月台上等待火车驶来。下起雨来,月台上没有地方可以蔽雨,我们的被单又窄又薄。在这里已经整整淋了一个钟头,还没来车。
  我预感会有什么意外,心里坎坷不安。那个中士医生像母亲一样精心地照料着我们,我不时地假装整理背包皮给他看,还先给了他一支雪茄。那中士为了表示感谢又给我们盖了一层帐篷布在上面。
  “阿尔贝特,”我又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咱们那张折迭的大床,和笼子里的那只猫还有……”
  “从活动中心搬来的那两把安乐靠椅。”他接着说。
  那几把舒舒服服的用红丝绒包皮装的活动中心的安乐靠椅,它曾和我们一块儿度过好几个夜晚,我们像雍荣华贵的王侯一样端坐其中,还想以后用它们出租挣钱呢。隔一个钟头抽一颗烟,的确可以无忧无虑以此为业来轻闲度日呢。

  “阿尔贝特,”我又想起一件事说,“那袋食品也留下了。”
  说完俩人都神色沮丧起来。我们还很需要那些东西呢。克托肯定会明天把东西都带来给我们的,只可惜火车不会推迟一天的时间再出发。
  命该如此了。医院里的伙食尽是些干巴巴地面食,可惜我们那装着罐头食品、烤猪肉和其他美味的几个袋子。但现在我们却显得很安静,身体己极度虚弱了,情绪也变得稳定了。
  担架已经湿透了,火车才在早上开到。我们被那中士安排到同一节车厢里。还有一些红十字会的护士也在里面。克络普睡在下铺,我被特意安置到他上铺去,他们把我小心地抬了进去。
  “我的老天!”我惊叫起来。
  “怎么啦?”护士问我。
  我铺位上的雪白色亚麻布床单新新的,一个褶皱都没有,而我的衬衣却又脏又旧在身上连续穿了六个礼拜了。
  “你行动不方便是吗?”那护士关切地问我。
  “没事,”我汗往下淌,“您可以把被褥抽走吗?”
  “怎么啦?”
  我自己浑身像一头脏兮兮的猪似的,怎么睡进去呀?“那里太——”我犹豫着说。
  “怕脏了是吗?”她怕我不好意思,说,“没事我们还会再洗干净的。”
  “我,我不是那个——”我有些结巴。她的热情,我竟有些不习惯。
  “你们在战壕都睡过,我们还怎么在乎洗一洗床单呢。”她轻柔地说。
  她是个年轻貌美的姑娘,皮肤健康细腻,我真难以置信,她为什么不去服侍军官呢?他们肯定会不平衡,或者有些不可理喻呢。我悄悄看了她一眼。
  她是在跟我做游戏,让我不得己说出实情来。“可那是——”我说了一半,我想她应该听懂我的意思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星际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1938年10月30日晚,一个声音在美国大地回荡:“火星人来了!”顿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真的以为火星人入侵地球了,纷纷弃家而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原来是广播电台在朗读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作品《世界大战》。一本小书竟引起社会骚乱,这在世界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睥睨天下的19世纪末叶。火星人从天而降,在伦敦附近着陆,从而拉开了征服地球战争的序幕。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