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西线无战事 - 第20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作别时,她吻了我,并送给我一张克姆的照片。他身着一身崭新的入伍军服,靠着一张圆桌。身后是一片布尔上的树林,桌上摆着一杯啤酒。这是最后一个在家度过的夜晚。大家都沉默不语。我早早地上了床,把头埋在枕头下,紧紧压住。我不知道日后还会不会再睡在这暖洋洋的鸭绒垫子上!
  夜很深了,母亲轻轻地走到我床边。她以为我睡熟了,我也装着做梦的样子。我真不知俩人坐着说话会多难受呢。
  她一直坐着快到天亮了,有时候腰有些酸痛,她就轻轻地扭一扭。我终于克制不住了,装着睡醒坐了起来。
  “妈妈,回去吧,当心受凉。”
  她说:“没事,我多的是睡觉时间。”
  “我先不去前线,妈妈。我要在训练营呆四个星期。或者趁星期天我还会回来呢。”
  她沉默了一会,又说:“你怕吗,孩子。”
  “不,不怕,妈妈。”
  “孩子,千万小心那边的法国女人,她们可不安好心。”
  我亲爱的母亲!在您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呀,我真想把头伏在您膝盖上,大痛一场来得到一丝慰藉。其实,我也真是个孩子呢,衣柜里短小童装,仿佛就在昨天,而这一切全都过去了。
  我努力克制着自己说:“妈妈,我们驻守那儿根本见不到一个女人。”
  “上了战场,要多留心啊,保罗。”
  我亲爱的母亲呦!我真恨不得和您拥抱着一块儿死掉,我们都是如此悲哀、无奈让人怜惜啊!
  “妈妈,您放心吧!我一定多留心。”
  “我会每天为你祷告的,保罗。”
  我最亲爱的母亲啊!我真想和您穿过时光的隧道,回到我们朝夕相处的岁月中去,永远不再饱尝这些苦难,自在地生活啊!
  “你能不能去到一个不太危险的部门呢?”
  “也许吧,妈妈,我试着往炊事班调动一下。”
  “那你就试试吧,但会不会被人家议论呢?”
  “我不会在意的,妈妈。”
  她长出了一口气。夜色中我看见她脸上闪出一束白光。
  “妈妈,你去休息吧。”
  她依然坐着没说话。我起身给她披上被子,她拽着我的手,身上开始病痛了。我忙扶她到自己房间里去。然后我陪她坐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妈妈,您很快就会痊愈的,您多保重身体。”

  “好的,妈知道了。”
  “妈,以后别给我邮寄东西了,我们在前线饿不着,你们更需要它们。”
  妈妈伤心地躺着,样子那么可怜。她对我的爱胜过了一切。我正要轻轻走开,她忙又说,“我给你买了两条羊毛衬裤,挺保暖的,千万别忘了放到你背包皮里。
  妈妈,我晓得为了这两条衬裤,您曾无数次地去等待、去请求、多少个来来回回啊!我最亲爱的母亲,如今我却一定要离你而去了,多么让人难以接受啊!这世界只有您能在我临行前提出那么多要求和注意。我此刻就坐在你身旁,心中干言万语却就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晚安,妈妈。”
  “晚安,孩子。”
  夜黑漆漆的。母亲的咳喘声不时地传出。一片寂静,只听得见钟表不停地嘀嗒着。窗外风声乍起,栗树沙沙响动。
  楼梯过道上的背包皮把我绊了一下,背包皮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它就将随我离开了。
  我埋头咬着枕头,紧握着拳头,搁在床粱上。我真后悔休假回家。在前方,一切都无所谓,不去幻想、不去希望期盼;而今后,就再也办不到了。我不是个纯粹的士兵,已成为为母亲、为自己、为莫名其妙的感觉而痛苦挣扎的人了。
  我真的不该休假回家。
  我早己习惯了野外营房这种临时帐篷。那时,奇姆思托斯曾整治过恰德。而现在,却都是些陌生的面孔。只偶尔能碰到几个似曾相识的人。
  我每天很麻木地完成着日常公差勤务。一到晚上,我就抢着到军人俱乐部去,并不是为了那些摆放的杂志,主要是我很高兴去弹奏那架钢琴。两个姑娘负责这里,而且有一个很年轻。
  营棚用铁丝网绕了圈,很高。万一从军人俱乐部回来晚了,必须出示通行证,除非,他与岗哨认识,可以随时出入。
  我们坚持要在荒地上的松树和桦树中进行连队操练。心中一切都破灭了,便能忍耐任何东西。跑步行进而突然卧倒时,鼻子喘气的风吹得花草摇摇晃晃。脸贴近地面,才明白细沙也是由更微小的卵石聚集而成的,很干净。以前很少注意这种事情,人们都把手深深插到了里面。

  而那边密密匝匝的桦树林,才最为漂亮。色彩像调色板一样有层次地交错变幻着。树干先是洁白色的,上面飘动着轻柔的墨绿的树叶,一阵微风掠过,绿叶跟着向一边飞舞慢慢抹上一层淡淡的蓝色。紧随其后的浮云经过挡住阳光下面便像着了重墨,一切几乎都变成了黑色的。但这片阴影只稍作逗留,便从树干间离开了,缓缓地飘向天际,那些桦树又重见天日,更加亮丽明快像飘动在白旗杆上的艳丽多姿的彩旗。有些树叶已早早地被秋风染扮成血红的或金黄的颜色。
  我总是沉湎于那暖洋洋的阳光和飘浮的祥云聚精会神而险些没听见口令;人只有孤独、寂寞时才更能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我在这儿很少与人交往,也不愿意过分亲密。彼此互不深知见面闲聊几句,晚上打几圈牌,掷掷骰子也就可以了。
  我们营棚紧挨着一所很大的俄国战俘营。虽然隔着一道铁丝网,但他们仍能走到我们这边来。样子很谨慎、畏惧,与他们那种大胡子,虎背熊腰的外表很不谐调;更像是被驯服的服服帖帖的圣伯尔纳雪山狗。
  他们偷偷地溜到我们这边,翻捡着垃圾桶的东西。我们的剩饭剩菜,肮脏的胡萝卜,零星的芜菁块;而他们最钟爱的要数已经发霉的土豆和米汤里漂剩的牛肉末了,但这些又太难找到了。
  他们干干净净地吃掉每一样东西。有个别吃不掉自己那份的,周围早有十多个随时准备助人为乐的。那些垃圾多是用长把勺子都舀不到的剩渣才冲洗掉的。或者也有腐烂变质的芜菁皮和面包皮块等等。
  而那些俘虏却非常急切细心地热衷于对这些脏乱、腐臭的汤水进行搜寻。他们毫不知足地从那腐烂霉臭的垃圾桶里挑剔出需要的东西,往制服下一塞便溜了回去。
  太奇怪了,离我们的敌人竟在咫尺之间。他们一副老实厚道的面孔,宽额头,高鼻子,大嘴唇,粗糙的双手,杂乱的头发,地地道道种地农民的形象。他们更应该去耕田、种植、收获果实。他们的模样有些像我们善良勤劳的弗里斯兰农民。

  他们的动作低三下四的乞讨,让人于心不忍。他们已极度衰弱,那点东西,只能让他们苟延残喘几天罢了。更何况,我们自己都有些吃不好呢。痢疾在他们中蔓延,有人惊恐地悄悄拉出沾着血水的衬衣给人看。他们都站不直,脊背、脖子、连膝盖都是弓着的,脑袋低垂着,有时还用几句拗口的德语向人乞讨,干枯的双手微微向前伸出,样子十分可怜。而我却从他们低沉、怯懦的低音里想起了家里暖和的火炉和舒适的小屋。
  当他们过分卑微作贱地冲着别人时,有人会因生气而一脚把他们踢倒。一般遇到他们这样,多数人都若无其事地走开了,并不理会。而他们那两只拇指大小的眼睛里,却隐匿着无数的苦涩与酸楚。
  夜晚,他们会拿自己的实物到营棚这边做交易,换面包皮。而且进行都很成功。他们的长统靴对我们的诱惑是很大的。比起我们脚上的劣质靴子,他们的长统靴又高又软非常舒服。我们有不少收到家里寄来的可口食物便拿来与他们交换。一双长统靴通常可以换取三块自己的发面包皮,或一块面包皮和一条细而硬的瘦肉香肠。
  但多数俄国人早已变得一贫如洗了。他们衣衫褴褛,神情可怜,用弹片和子弹壳做成小饰物或雕刻品也过来碰碰运气。然而这些并不受我们的欢迎,尽管他们花了很多功夫,做工也很精致但最多也只能换一两块面包皮片罢了。我们这边的庄稼人虽然脾气很倔,却很狡猾。他们把面包皮和香肠伸到俄国人鼻子下面晃来晃去,那人看得直流口水、脸色惨白、双目发呆、便一股脑儿把好东西都拿去换了。我们的农民又用东西把战利品包皮好,再拿小刀为自己的胜利向从存粮中切下一片面包皮,就着香脆的香肠作为对自己的犒劳。看他们那副狡黠的样子,感觉很不舒服,真想劈头狠狠敲他们两下。他们只能算计别人,什么东西都不会给人。我们沟通的太贫乏了。
  我总被指派看守那些俄国农民。夜里他们就像一只只病鸟蜷曲着身体,又像是只巨兽弓着上肢。他们总是把脸贴在铁丝网上,双手钓在网上,目光呆滞、神情木然。他们排在一行,享受着荒地上树林里徐徐吹来的干爽的晚风。
或许您还会喜欢: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日本的黑雾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松本清张是日本当代着名的小说家,一九〇九年生于福冈县小仓市。高小毕业后,曾在电机厂、石版印刷厂做过工,生活艰苦。自一九三八年起,先后在朝日新闻社九州岛分社、西部总社、东京总社任职,同时练习写作。一九五〇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西乡钞票》,借明治初期西乡隆盛领导的西乡军滥发军票造成的混乱状况来影射战后初期日本通货膨胀、钞票贬值的时局。一九五二年,以《〈小仓日记〉传》获芥川奖,从此登上文坛。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