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西线无战事 - 第20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作别时,她吻了我,并送给我一张克姆的照片。他身着一身崭新的入伍军服,靠着一张圆桌。身后是一片布尔上的树林,桌上摆着一杯啤酒。这是最后一个在家度过的夜晚。大家都沉默不语。我早早地上了床,把头埋在枕头下,紧紧压住。我不知道日后还会不会再睡在这暖洋洋的鸭绒垫子上!
  夜很深了,母亲轻轻地走到我床边。她以为我睡熟了,我也装着做梦的样子。我真不知俩人坐着说话会多难受呢。
  她一直坐着快到天亮了,有时候腰有些酸痛,她就轻轻地扭一扭。我终于克制不住了,装着睡醒坐了起来。
  “妈妈,回去吧,当心受凉。”
  她说:“没事,我多的是睡觉时间。”
  “我先不去前线,妈妈。我要在训练营呆四个星期。或者趁星期天我还会回来呢。”
  她沉默了一会,又说:“你怕吗,孩子。”
  “不,不怕,妈妈。”
  “孩子,千万小心那边的法国女人,她们可不安好心。”
  我亲爱的母亲!在您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呀,我真想把头伏在您膝盖上,大痛一场来得到一丝慰藉。其实,我也真是个孩子呢,衣柜里短小童装,仿佛就在昨天,而这一切全都过去了。
  我努力克制着自己说:“妈妈,我们驻守那儿根本见不到一个女人。”
  “上了战场,要多留心啊,保罗。”
  我亲爱的母亲呦!我真恨不得和您拥抱着一块儿死掉,我们都是如此悲哀、无奈让人怜惜啊!
  “妈妈,您放心吧!我一定多留心。”
  “我会每天为你祷告的,保罗。”
  我最亲爱的母亲啊!我真想和您穿过时光的隧道,回到我们朝夕相处的岁月中去,永远不再饱尝这些苦难,自在地生活啊!
  “你能不能去到一个不太危险的部门呢?”
  “也许吧,妈妈,我试着往炊事班调动一下。”
  “那你就试试吧,但会不会被人家议论呢?”
  “我不会在意的,妈妈。”
  她长出了一口气。夜色中我看见她脸上闪出一束白光。
  “妈妈,你去休息吧。”
  她依然坐着没说话。我起身给她披上被子,她拽着我的手,身上开始病痛了。我忙扶她到自己房间里去。然后我陪她坐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妈妈,您很快就会痊愈的,您多保重身体。”

  “好的,妈知道了。”
  “妈,以后别给我邮寄东西了,我们在前线饿不着,你们更需要它们。”
  妈妈伤心地躺着,样子那么可怜。她对我的爱胜过了一切。我正要轻轻走开,她忙又说,“我给你买了两条羊毛衬裤,挺保暖的,千万别忘了放到你背包皮里。
  妈妈,我晓得为了这两条衬裤,您曾无数次地去等待、去请求、多少个来来回回啊!我最亲爱的母亲,如今我却一定要离你而去了,多么让人难以接受啊!这世界只有您能在我临行前提出那么多要求和注意。我此刻就坐在你身旁,心中干言万语却就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晚安,妈妈。”
  “晚安,孩子。”
  夜黑漆漆的。母亲的咳喘声不时地传出。一片寂静,只听得见钟表不停地嘀嗒着。窗外风声乍起,栗树沙沙响动。
  楼梯过道上的背包皮把我绊了一下,背包皮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它就将随我离开了。
  我埋头咬着枕头,紧握着拳头,搁在床粱上。我真后悔休假回家。在前方,一切都无所谓,不去幻想、不去希望期盼;而今后,就再也办不到了。我不是个纯粹的士兵,已成为为母亲、为自己、为莫名其妙的感觉而痛苦挣扎的人了。
  我真的不该休假回家。
  我早己习惯了野外营房这种临时帐篷。那时,奇姆思托斯曾整治过恰德。而现在,却都是些陌生的面孔。只偶尔能碰到几个似曾相识的人。
  我每天很麻木地完成着日常公差勤务。一到晚上,我就抢着到军人俱乐部去,并不是为了那些摆放的杂志,主要是我很高兴去弹奏那架钢琴。两个姑娘负责这里,而且有一个很年轻。
  营棚用铁丝网绕了圈,很高。万一从军人俱乐部回来晚了,必须出示通行证,除非,他与岗哨认识,可以随时出入。
  我们坚持要在荒地上的松树和桦树中进行连队操练。心中一切都破灭了,便能忍耐任何东西。跑步行进而突然卧倒时,鼻子喘气的风吹得花草摇摇晃晃。脸贴近地面,才明白细沙也是由更微小的卵石聚集而成的,很干净。以前很少注意这种事情,人们都把手深深插到了里面。

  而那边密密匝匝的桦树林,才最为漂亮。色彩像调色板一样有层次地交错变幻着。树干先是洁白色的,上面飘动着轻柔的墨绿的树叶,一阵微风掠过,绿叶跟着向一边飞舞慢慢抹上一层淡淡的蓝色。紧随其后的浮云经过挡住阳光下面便像着了重墨,一切几乎都变成了黑色的。但这片阴影只稍作逗留,便从树干间离开了,缓缓地飘向天际,那些桦树又重见天日,更加亮丽明快像飘动在白旗杆上的艳丽多姿的彩旗。有些树叶已早早地被秋风染扮成血红的或金黄的颜色。
  我总是沉湎于那暖洋洋的阳光和飘浮的祥云聚精会神而险些没听见口令;人只有孤独、寂寞时才更能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我在这儿很少与人交往,也不愿意过分亲密。彼此互不深知见面闲聊几句,晚上打几圈牌,掷掷骰子也就可以了。
  我们营棚紧挨着一所很大的俄国战俘营。虽然隔着一道铁丝网,但他们仍能走到我们这边来。样子很谨慎、畏惧,与他们那种大胡子,虎背熊腰的外表很不谐调;更像是被驯服的服服帖帖的圣伯尔纳雪山狗。
  他们偷偷地溜到我们这边,翻捡着垃圾桶的东西。我们的剩饭剩菜,肮脏的胡萝卜,零星的芜菁块;而他们最钟爱的要数已经发霉的土豆和米汤里漂剩的牛肉末了,但这些又太难找到了。
  他们干干净净地吃掉每一样东西。有个别吃不掉自己那份的,周围早有十多个随时准备助人为乐的。那些垃圾多是用长把勺子都舀不到的剩渣才冲洗掉的。或者也有腐烂变质的芜菁皮和面包皮块等等。
  而那些俘虏却非常急切细心地热衷于对这些脏乱、腐臭的汤水进行搜寻。他们毫不知足地从那腐烂霉臭的垃圾桶里挑剔出需要的东西,往制服下一塞便溜了回去。
  太奇怪了,离我们的敌人竟在咫尺之间。他们一副老实厚道的面孔,宽额头,高鼻子,大嘴唇,粗糙的双手,杂乱的头发,地地道道种地农民的形象。他们更应该去耕田、种植、收获果实。他们的模样有些像我们善良勤劳的弗里斯兰农民。

  他们的动作低三下四的乞讨,让人于心不忍。他们已极度衰弱,那点东西,只能让他们苟延残喘几天罢了。更何况,我们自己都有些吃不好呢。痢疾在他们中蔓延,有人惊恐地悄悄拉出沾着血水的衬衣给人看。他们都站不直,脊背、脖子、连膝盖都是弓着的,脑袋低垂着,有时还用几句拗口的德语向人乞讨,干枯的双手微微向前伸出,样子十分可怜。而我却从他们低沉、怯懦的低音里想起了家里暖和的火炉和舒适的小屋。
  当他们过分卑微作贱地冲着别人时,有人会因生气而一脚把他们踢倒。一般遇到他们这样,多数人都若无其事地走开了,并不理会。而他们那两只拇指大小的眼睛里,却隐匿着无数的苦涩与酸楚。
  夜晚,他们会拿自己的实物到营棚这边做交易,换面包皮。而且进行都很成功。他们的长统靴对我们的诱惑是很大的。比起我们脚上的劣质靴子,他们的长统靴又高又软非常舒服。我们有不少收到家里寄来的可口食物便拿来与他们交换。一双长统靴通常可以换取三块自己的发面包皮,或一块面包皮和一条细而硬的瘦肉香肠。
  但多数俄国人早已变得一贫如洗了。他们衣衫褴褛,神情可怜,用弹片和子弹壳做成小饰物或雕刻品也过来碰碰运气。然而这些并不受我们的欢迎,尽管他们花了很多功夫,做工也很精致但最多也只能换一两块面包皮片罢了。我们这边的庄稼人虽然脾气很倔,却很狡猾。他们把面包皮和香肠伸到俄国人鼻子下面晃来晃去,那人看得直流口水、脸色惨白、双目发呆、便一股脑儿把好东西都拿去换了。我们的农民又用东西把战利品包皮好,再拿小刀为自己的胜利向从存粮中切下一片面包皮,就着香脆的香肠作为对自己的犒劳。看他们那副狡黠的样子,感觉很不舒服,真想劈头狠狠敲他们两下。他们只能算计别人,什么东西都不会给人。我们沟通的太贫乏了。
  我总被指派看守那些俄国农民。夜里他们就像一只只病鸟蜷曲着身体,又像是只巨兽弓着上肢。他们总是把脸贴在铁丝网上,双手钓在网上,目光呆滞、神情木然。他们排在一行,享受着荒地上树林里徐徐吹来的干爽的晚风。
或许您还会喜欢: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银湖宝藏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天,中午时分,“小鲨鱼”号——最大的客货两用轮船中的一艘,正以它那强有力的桨轮拍打着江上的潮水。它清早就离开了小石城,现在即将抵达路易士堡。从外表看,这艘轮船同在德国河流中常见到的轮船很不相同。下部结构,仿佛是一艘大而低矮的艇。由于北美江河上有许多浅滩,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一些事故。小艇上面,仿佛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甲板底下,安装着锅炉和汽轮机,堆放着煤和货物。 [点击阅读]
镜中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我们的心仍旧战栗1987年我到德国后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当时柏林还是一座有一堵“移动的”墙的城市。有些日子这堵墙就立在街的尽头,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墙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动物驮在背上游走。兔子和乌鸦,这些被射杀的动物就像枪管一样令我感到恐惧。墙消失了,被射杀的动物逃到乡下去了。可能它们逃亡时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许多遭追杀者那样。当时正值严冬,墙的后方一片荒凉犹如不毛之地。 [点击阅读]
阴谋与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场乐师家里的一房间。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在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米勒(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我的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家的门。 [点击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p{text-indent:2em;}一“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 [点击阅读]
随感集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白开元译1梦,我心灵的流萤,梦,我心灵的水晶,在沉闷漆黑的子夜,闪射着熠熠光泽。2火花奋翼,赢得瞬间的韵律,在飞翔中熄灭,它感到喜悦。3我的深爱如阳光普照,以灿烂的自由将你拥抱。4①亲爱的,我羁留旅途,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显现出你慰藉的笑容。--------①这首诗是赠给徐志摩的。1924年泰戈尔访毕,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翻译。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