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西线无战事 - 第1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上空零星地蹿起几颗照明弹,在它的光亮中我又看见那所大教堂的十字长廊,在盛夏的暮霭中,长廊花园当中几株高大玫瑰树芬芳地绽开着美丽的花朵,这里也是教堂圣职人员的基地。受难的耶稣的石雕像环绕着围墙四周。玫瑰花香飘散在这片宁静庄重的四方院落里,厚实的灰石板上柔和的阳光安详地栖息着。双手能从它上面感到丝丝温暖。石板瓦房顶右侧,大教堂的绿色塔尖高高地穿插在黄昏那淡蓝色的天幕中。十字回廊的支柱中间熠熠闪光,透示着教堂所独特的那种微阴冷的氛围。我静静思索着,自己会不会在二十岁时找到一位姑娘与我共同编织一段令人害羞的恋情。
  我几乎沉醉于这美妙的景象之中,直到它被轻轻地熔化在一颗信号弹燃放出的火花里去了。
  我仔细检查了一下手中的步枪,看是不是能很好地出发了,然后用手指头擦掉了枪管上的潮湿的水雾。
  我们城市背后,一条小溪蜿蜒在几片青草之间,一行笔直的白杨耸立在小溪旁边,老远就能看见,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白杨路。儿时的我们深爱着这行老树,它们引诱着我们经常逃学到这儿戏嬉打闹。那时我们总坐在溪岸边,光着脚在清澈湍急的水中 荡漾,倾听着树叶沙沙地响。我们童年幻想在静静的流水和白杨树的随风轻拂的节拍中飞翔着。每当想起童年往事,我的心便激动不已。
  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涌上心头的陈年往事总是有两个共性。最为突出的是它们都流露着非常安详宁静的格调,好些想像中的事甚至比事实更清静、更安宁。它们是悄无声息的幻觉,其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都在与我默默地沟通交融,虽然无声却更要胜过有干言万语,它们不停地震撼着我的心灵,这种感觉使我不得不挽起衣袖,拿好步枪来抵御它的诱惑,使我清楚过来,摆脱那些美好往事的幻觉,不至于一直沉醉不醒。
  它们的宁静而安详让我们有些吃惊。在炮火纷飞的前线宁静早已被驱逐和遗忘了,这里只有混乱和呼喊充斥着一切,无法摆脱。就连在偏远的战壕和休息营房,轰鸣的炮弹也隆隆不休地占据着我们耳道。我们从未远离这里,可以放弃这种感觉。但这两天,我却真的难以忍受了。
  这些安静与宁静,这些对岁月往事的追忆所引起我们心灵的感受。如果说是渴望倒不如说是悲哀,那种难以抗拒的巨大的郁郁不快的心绪,我们曾经真实地拥有过这种渴望。而后来便成过眼烟云,永远不再属于我们,永远地消逝了。那时在兵营里,这种感觉还曾激发起我们背叛、粗野的思想,那时我们依然把它们当成生命的一部分,当成我们生命的所属。它融进军歌里,每天在晨曦中和阴暗的树丛中一起齐步向前,每当到野外操练,都会环绕在上空,这是一种潜藏的发自心底的怀想与纪念。
  在前线,在战壕里,我们已磨灭了这种怀念。它渐渐地从我们心底消逝,我们早已是一堆行尸走肉,而它却像一道天际的彩虹若隐若现,愈发显得神秘,不断在我们脑海里环绕,使我既恐慌又对它充满了渴望。它强烈地刺激着我们,我们的期盼幻想也更加浓郁。可我们都明白,它是不会属于我们的。这一切正如说我们能成为将军那样是一个个美丽的肥皂泡罢了。
  更何况假如真的美丽的美梦成真。年轻时那些情事又回到现实,回到我们眼前,我们也会不知所措。那种生活的适应能力,那种神秘柔弱的力量早已埋在战壕里永远不会再醒过来了。我们也许会默默地走进去,无言地回忆着它们,恋恋不舍,甚至激动得心潮澎湃,就像凝眸一张亡友的遗照;他的容颜和特征依旧清晰,而回忆中共同走过的那段日子却已不在与现实生活相符了;因为,那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他了。
  我们再也不能在那种景象中恢复到过去的感觉了。并不是因为我们沉浸在它们的美丽和它们所含蕴的情感当中去了,更主要的是那种在硝烟之后所发生的真挚情谊,那种对生命有特殊理解的兄弟之情,已把我们这些人给分开来,使我们对父母他们那一代人的行动感到难以理喻;——那时我们朝气澎湃,热情温存,一切微小的事物都可以流淌到永恒的长河之中去。或者年轻人就只是永远如此;而直到今天我们还寻觅不到一个终结,不知道它所确实的大小;我们流淌不息的血液时刻都在期盼着沟通起我们和过去岁月的桥梁。

  我们已把年轻时代的历程当成旅行途中的一个驿站。在历尽磨难后我们逐渐变成一个能区分东西好坏的商人或一个珍视屠杀的屠夫。我们时常心事重重却又总是漠不关心。我们或许可能生活在那里。但事实上我本来就应该生活在那里。
  我们孤寂而悲伤像个孩童,我们沉稳刚毅却又像个老人;我们野蛮,却又衰弱,忧郁却又浅薄,——这一切都迫使我们深信,我们已经真的不可救药了。
  我冷得浑身哆嗦,双手冰凉冰凉的;但那却是一个暖人的夜晚。迷雾朦朦胧胧地透着凉气。从死人头上缓缓掠过,幽灵般把他们残喘着的余息吸的一干二净。天亮时,他们就会成为惨白、凄凉的样子,滴滴的血也凝结成血黑的混合物。
  高空中飞散着的照明弹放射出冰冷的寒光划破这安宁的、死气沉沉的景致,地上凝结着遍布的弹坑和阴冷的光芒,仿佛一轮皎洁的明月,恐慌、焦躁随同血液缓缓地流入我的思想中。而那些思想已经疲软无力,懦弱停滞了,渴望着被人关爱、安慰和生命。我的思想只能依赖那虚无的幻觉和无助的安慰才继续存在,否则便会惊慌无助地在空旷的野外彻底崩溃。
  里面传出饭盒的碰撞响动声,马上沟起了我强烈的食欲。但它又会回到现实当中去,心情也渐渐平淡下来。我耐着性子终于等到有人过来换班了。
  一进掩蔽壕,我就急着找来一大杯用油脂浸好的大麦,慢慢地吃起来,味道很可口。我一声不吭,虽然里面人的情绪因为炮轰停止而好了起来。
  日子悄悄地过去了,真不知每时每分是如何飞逝的,进攻转变成防守反击,死人像山丘一样在双方战壕间的弹坑里一层层高高地隆起。离得比较近的伤员,我们基本上能抢抬进去。但有好几个在隔了一段时间后,便在绝望中呻吟着死去了。
  有两天,我们一直都在仔细地到处找寻一个伤兵,而一无所获。他或许是趴在地上,翻转不过来。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找不到他;因为只有当嘴巴贴紧闷到地面里时,声音才不容易被人发觉和确定到。
  估计他的伤一定比较痛苦,既不至于严重到让他马上就昏迷过去奄奄一息,但又不会促使他稍稍忍受一点疼痛之后就渐渐恢复过来那么轻微。克托说他要么是骨盆折裂要么就是脊椎被打碎了。他叫喊声长久有力就证明他的胸脯那里还没有重伤。而如果要是别的地方受伤,他还是可以慢慢挪动挣扎的。
  他那嘶哑的叫喊声越来越凄惨,仿佛战场四周都在发出这种声响。那天夜里,我们派人在外面找了他三次。每次都是顺着声音,轻轻快爬到时,忽然又像是从别处传来一样,难以确定。
  直到天亮时分,我们都没发现一点迹象。我们甚至用望远镜仔细专注翻来覆去把各个地方都尽可能地搜索了整整一天,可依旧一无所获。到第二天,他的喊叫声越发微弱了,或许嘴唇和舌头都喊干了。
  连长还许诺说谁要能找回他,等下次轮休就多批给他几天特殊假。其实根本用不着这样专门的诱惑,我们也会为那凄凉的叫喊声而全力以赴的,它实在让人心碎。克托和克罗普连下午都豁出去了,到处寻找。尽管有阿尔贝特费尽心力甚至被打掉一个耳垂的代价都无济于事,丝毫不见影踪。
  我们清晰地听着他的叫喊声一声声接连不断,开始只是不停地呼唤着救命。可到第二天夜里他便总是喊叫着他妻子和孩子的名字,好些次听到呼喊着一个叫伊丽兹的名字。而今天他竟连续从早晨一直哭到了黄昏,直到声音嘶哑而渐渐微弱下去了。但却又已断续了一整夜。夜风从从容容地把那声音带进战壕吹入了我们耳际。凌晨,传来一阵阵强烈的咳喘声告诉我们他并没有就此一睡不醒,他还仍活着。

  一具具死尸在烈日下横躺竖卧着,没有埋掉。我们知道即使把他们拖运回来,也没法处理掉,而在外边炮弹却会为他们送终掩埋的。很多尸体的肚子像气球一样地高高地隆涨起来。他们咝咝响动,还不时地打着嗝儿,轻轻地挪动着躯干。已经充斥进去的气体,从身子里发出各种声音。
  天空湛蓝,万里无云。临近日薄西山,空气沉闷,地面径直向上散出浓浓的热流。轻风把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儿从弹坑里传送到我们这边来,仿佛是氯仿和腐烂的混合物,吸进去令人肠胃反转直想呕吐。
  夜色愈浓,我们便出去找寻炮弹上的铜传动带和法国照明弹弃下的绸降落伞。其实大家都不明白这东西到底有何用途。不过听收集的人说,那些都是极值钱的东西。于是有人便捡了一大堆,而等我们从外边回来时,人已在那沉重的压力下不停地气喘 吁吁,腰都险些直不起来了。
  海依说了一个非常别致的用途:他要把这些东西送给他女友作袜带。他的这句话逗得那帮班弗里斯人捧腹大笑;他们拍着膝,前仰后合。恰德更是忍俊不禁,他拿一个最大的环子,间或往自己大腿上套,再看看还有多大空隙。“海依,那她必须得有这样两条腿,这样……”他边说边比划着但很快又联想到了别的地方,“对,她还有大象,大象一样的肥硕屁股。”
  “要能跟她玩捉迷藏的游戏多好啊……”恰德意犹未尽喋喋不休地说。
  海依因自己女友赢得了大家的纷纷赞誉而洋洋自得起来,神情愉悦而难以自制,只说了一句:“而且她长得还很结实很丰满呢!”
  降落伞倒很有实用价值。它可以用三四个做成不同胸码的女人穿的短小上衣。克络普和我用来做了块手绢。其他人都给家里寄回去了。然而为拾到这些薄薄纱片而面对的危险,要是真传到女人们耳朵里,一定会害怕地叫出声来。
  恰德的举动甚至让克托都感到有些吃惊,
  他居然很从容迟缓地正把一颗还没有爆炸的弹上的环子往下敲打呢。要是别人去干这活,那东西肯定会立马炸开。但恰德却始终是一个事事如意的幸运儿。
  有一天,战壕前有两只蝴蝶翩翩飞舞着。整整一个上午,这两只蝴蝶扑展着黄色的翅膀,上边还点缀着红色的斑点。可在这一片荒野之中,即没有任何植物也没有一寸花草,它们也只盲目地飞来飞去,一无所获。它们在一个骷髅的牙齿上停歇着,飞翔的鸟儿也对战争的硝烟弥漫的氛围习以为常了。云雀每天早晨都准时地从真空地点飞起来。我们看着它们筑巢、繁衍,一年间那些雏鸟都已长大了。
  战壕里的老鼠渐渐安静了,我们觉得现在倒宁静多了。我们都知道它们已转移到了前面的真空地带去了。我们每次看见这些肥硕的家伙,就猛地给它一枪,敌方阵地的隆隆轰响滚动着在夜晚重新响起在我们的耳边。我们整天仅有很普通的炮火,所以还能不断加固修补我们的战壕。飞行时常殷勤地在上空为我们表演娱乐。总会有连续不断地交战,吸引我们观看。
  我们对战斗机还能忍受,但却像憎恨瘟疫一样地痛恨侦察机。炮火就是由它们不断引导到我们头上来的。榴光弹、手榴弹会跟着它们的出现而即刻轰炸过来。我们每天都要因此而遭受十一个人的损失,其中有五个担架兵。两个竟被炸得一片稀烂,恰德说你可以拿个饭盒把它们从墙上用汤匙刮到里面,埋怨起来。还有一个,下身和他的两条腿都炸成几截了。他胸脯靠在战壕上,柠檬一样的脸,一支纸烟在他络腮胡子中间闪动着,火一直燃到嘴唇边才熄灭。

  在一个很宽敞的弹坑里,我们分三层把那些尸体堆放起来。
  炮击又突然从远处袭来。我们都怀着无聊地蹉跎时光的那种紧张、麻木的心情,坐起身来。
  进攻、反攻,冲锋、反冲锋,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语却充分地包皮含着许许多多深刻内容。我们这边损失大量的人员,好些都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还有后备增援的兄弟部队派到这一地区来的。他们几乎全部都是由前不久才刚刚应征入伍的年轻小伙子组成的新编的那个团队的。他们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新兵训练,仅仅在理论知识上掌握一丁点便被送到战场去了。他们或者已知道了手榴弹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却对如何掩护,隐藏到什么地方合适,新兵太年轻了对这样的事一窍不通。他们因辨别不出榴光弹和手榴弹而有的被炸死;他们这次又是因为只顾注意那些远方而来的大口径炮弹的嘶吼,不去注意那些贴着地面的小东西的小声“嘘嘘”声,所以被大批扫射。他们有的紧紧地像绵羊一般拥挤在一块儿,有些伤员甚者也像兔子一样被飞行员在上空监视跟踪者给击倒了。
  这些新增援的士兵,给我们带来的麻烦比他们的用处还要多。他们在这样一个残酷的战场毫无办法,只有成批成批地像苍蝇一般倒下了。现在打阵地战也更应具有智慧和经验。会灵活掌握地形特点,能大体辨别炮弹的响声和性质,知道它们大致的落点,爆炸的情形,和躲避的方法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他们非常缺乏的。
  他们的面色苍白、瘦长可怜,双手紧紧握着。这些家伙已经被吓破胆了,一副畏缩的样子。他们面对冲锋和进攻吓得连高声叫喊冲杀都不敢发出,看着自己的胸部、肚皮、胳膊和腿被炸得四分五裂,嘴里只是不听地哭喊着,细微地嚷着亲娘,但只要一发现有人看着他们,立即将不出声了!
  他们脸色阴郁,恐惧,上面布满密密匝J匝Im的细细的茸毛,像猝死的孩童那种毫无血色和表情。他们的制服是由长统靴、裤子和灰上衣组成,因为太过宽大,身体像中空似的悬吊着。他们的军装定做的太不合身了,肩膀紧缩,衣服却很肥大。
  你会为他们那种冲杀,奔跑,倒下的过程而气恼。真想把他们狠揍一顿,恼恨他们竟如此笨拙。简直是蠢到了极点。更想上去把他们扔得远远地再告诉他们不要在这儿多管闲事了。
  一个老兵要是死了,那新兵就可能死五到十个。
  一次毒气突袭而至,会致死一大批人,预防自救的一些东西他们并不太懂。在一个掩蔽壕里,我们发现里面尸体成山,个个脑袋青紫,嘴唇浓黑,层层迭迭躺着。他们根本不知道在角落坑洼的地方毒气很容易聚集却又很难扩散,过早的揭去防毒面具;他们看见别人不用防毒面具,便也迫不及待地摘掉,毒气便被迅速吸入,于是肺便被烧伤了。这样便已无可救药,只有在吐血、郁闷中窒息而死。 在一条战壕里,奇姆思托斯突然闯入我的视线。我们低着头起躲进一个掩蔽壕。我们互相靠着喘着粗气,等待冲锋开始。
  我情绪有些兴奋,但我们再次冲出去时我感觉好像不见了奇姆思托斯,我忙一跃又跳回掩蔽壕,奇姆就像遭人毒打了似的,阴沉着脸、惊恐地畏缩在一个角落里。他只是破了点皮,我知道是故意装出一副受了重伤的样子。我从他的神色眼光里看出他这是第一次上战场,可一个个年幼的新兵都冲上去了,他反倒躲在一边贪生怕死。我不由得火冒三丈。
  “滚出去,快!”我冲他吼叫。
  他一动不动地蜷缩着,嘴唇、胡子不停地抖动着。
  “快出去!”我怒吼着。
  他像狗一样地龇牙咧嘴,紧缩着双腿,在墙角贴靠着。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城1·永夜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私家侦探有着各式各样的外型,只可惜没一个长得像电视明星。有的私家侦专长征信工作,有的则是带着摄影机待在廉价旅馆里抓奸,只有极少数的私家侦探有机会调查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件。有些私家侦探擅长追查某些根本不存在或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至于我,我的专长是找东西。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找不出那些东西,不过既然干了这行就别想太多了。当时我门上招牌写的是泰勒侦探社。我就是泰勒,一个又高又黑又不特别英俊的男人。 [点击阅读]
夜城2·天使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圣犹大教堂是夜城唯一的教堂,我只有在生意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这间教堂距离到处都有敬神场所的上帝之街很远,独自耸立在一个极为安静的角落里,远离夜城一切华丽亮眼的霓虹。这是间不打广告的教堂,一间毫不在意路过的人们愿不愿意进入的教堂。它只是默默地待在原地,以防任何不时之需。圣犹大教堂以迷途圣人之名而建,是一幢非常非常古老的建筑,甚至可能比基督教本身还要古老。 [点击阅读]
夜城3·夜莺的叹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夜城里任何形式的能量都有,不过想要在这里成为电力供货商的话,不但需要稳定的能量,还得要不受外界干扰才行。不管怎样,夜城中形形色色的霓虹灯光总是得要有电才能运作。身为一座大城市中的小城市,夜城拥有许多能量来源,包皮括某些不合法甚至不自然的能量,比方说活人血祭、囚禁神祇、折磨理智,甚至是吸收了能量力场的小型黑洞。还有一些十分浩瀚恐怖、诡异奇特的能量来源,以人类心智无法承受的方式运作。 [点击阅读]
夜城5·错过的旅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夜城老是给人一种时间不够的感觉。你可以在这里买到所有东西,但就是买不到时间。由于我有许多事情要办,又有许多敌人在身后追赶,所以只好急急忙忙地穿梭在夜城的街道之间。我很惊讶地发现来来往往的人潮都跟我保持一种比平常还要遥远的距离,看来若非我母亲的身分已经流传开来,就是大家都听说了当权者公开悬赏我的项上人头。为了避免卷入无妄之灾,于是众人纷纷及早走避。 [点击阅读]
夜城6·毒蛇的利齿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伦敦中心附近藏有一个可怕的秘密,有如毒蛇缠绕在其中:夜城。一个黑暗堕落的地方,一个大城市中的小城市,一个太阳从未照耀也永远不会照耀的所在。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诸神、怪物,以及来自地底深处的灵体,如果他们没有先找上门来的话。欢愉与恐惧永远都在打折,不但价格低廉,也不会在橱柜中陈列太久。我是个在夜城出生的人,而打从三十几年前出生的那天开始,就不断有人想要置我于死地。我名叫约翰·泰勒,职业是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夜城7·地狱债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夜城,黑暗而又神秘的领域,位于伦敦市内。不论是诸神与怪物,还是人类与生灵,都会为了许多私密的理由来到这个病态的魔法境地,追求其他地方无法提供的梦想与梦魇。这里的一切都有标价,商品不会太过陈旧。想要召唤恶魔或是跟天使做爱?出卖自己的灵魂,或是别人的灵魂?想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或是纯粹只是变得大不相同?夜城随时敞开双臂,面带微笑地等着满足你的需求。 [点击阅读]
夜行观览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观览车,意指“摩天轮”。兴建期间,附近高级公寓发生惊人命案这群斜坡上的住户,都衷心期待摩天轮落成后,明天会更加闪耀……01晚上七点四十分——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呢?远藤真弓眼前的少女名叫彩花,这名字是她取的。少女一面高声嘶喊,一面挥手把书桌上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全扫落到地上。不对,手机、大头贴小册之类她喜欢的东西部避开了。 [点击阅读]
夜访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代序姜秋霞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0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大西洋案件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珍-玻波小姐坐在窗前瞧着前面,好久以来她已不再欣赏这片原是茂密的花园。但是什么也没去做。雷库克的藉口总头头是道,不是天气太干燥,就是太潮湿,或是泥土泡了水。雷库克自己栽花种菜的原则很简单,泡几杯浓浓的甜茶做为提神用,秋天来时扫落叶,夏天时种植他喜爱的鼠尾草和紫苑花。凭良心说,他喜爱他的主人,也迁就他们的喜好,对于蔬菜他知道得很清楚,什么是上好的香薄荷或是甘蓝菜绝不会弄错。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