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西线无战事 - 第12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打起精神,那褐色的鹅肉闪放着诱人光泽,我们掏出叉子和小刀自己动手割下鹅腿,再加上部队发的面包皮泡到肉汤里,真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我们尽情地享用着这美丽的夜晚和可口的佳肴。
  “味道如何,克托。”
  “嗯,挺好,你觉得呢?”
  “太美了,克托。”
  我们彼此割了最肥硕好吃的部位给对方。又点上两支香烟。鹅肉还剩了不少。
  “咱们给克络普和恰德带点回去吃吧,克托?”
  “好啊。”他说。于是我们就切了一块用纸包皮好。其余得要带回营棚去。克托笑着说了一句:“恰德。”
  把鹅毛拾掇完,带着各种东西我们朝着鸡棚关他们的铁丝网走去,我们进去把他们从睡梦中叫起来。
  他俩奇妙地看着我们满眼惊羡。但很快便手口并用起来,恰德吹口琴一样啃着只大翅膀,还不停地喝着锅汤。随后舔着大嘴说:“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拂晓时分我们往营棚返去。天空那么高远,布满星斗,晨风微送。我,一个普通士兵穿着硕大的长统靴,腆着隆起的肚子,在下面走着,旁边相伴的还有一位稍微佝偻,有些迟缓的我的哥们克托。
  天快亮时,我们看清楚住所,就好像是做了一场美梦。
  听人传闻说要发起进攻了。我们比以往提前两天开往前线。沿途我们路过一所遭受炮袭的学校。较长一边有两层东西高高堆起,原来都是些正散发着树脂、松树木头味儿的油漆了的淡色棺材,共约一百来具。
  “这些都是为我们这次战斗所准备的。”米罗奇怪地说。
  “还不是都为咱们这些人做的。”德特林不满地说。
  “别瞎扯。”克托斥责他一句。
  “有这样的棺材就是死了也值的。”恰德咧着大嘴笑着说,又露出他那两行大牙,“我们这身臭皮囊只配人家用旧篷布一裹便完事!”
  大家都开着这种令人心头不快的玩笑。可我们还能怎样呢?这些棺材确实都是给这次战斗准备好的。而且还有专职的机构会出色地完成。
  整个前方都沸腾了。头一天夜里,我们想先摸清自己的方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是能听到敌火线后有运输车来回跑动的声音,一直响到天亮。克托说这是他们在往前线增运部队,军火和炮弹。
  我们已很快侦察到英国炮兵力量正在不断加强。四个中队二十点五厘米口径的大炮增强到农场右翼,杨树后面多添了追击炮。同时还装备了法国的瞬发导火线武器。

  而我们这边情绪却很低落,四个星期内已经有三次把炮弹打到自己战壕里。我们仅两个小时便又遇到一次这种情形。原因并不是瞄准偏离,而是由于炮筒坏了,炮弹失去准确性。这就不能不影响大家的心情,况且已有两个人在今晚被自己人误伤
  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铁笼之中,在里面提心吊胆地等候各种难以预测的事情。炮弹交错在我们顶上,编织成一个个弧状的巨网,而我们却只有无可奈何地存在着,心里一片茫然。头顶上穿梭着不可预测的弹片。我们只能在炮弹飞来时俯身躲藏,而它到底会青睐哪里,我们却无法获悉,更不可能定夺。
  我们对于这种难以预测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了。数月之前,我在这边的掩蔽壕玩完牌,过了一会去另一边找个朋友。可再回来时,这边却已成了一片空荡荡的废墟和一些炸得粉碎的弹片。我只好又回另一战壕里边,可这边的人却也正在挖掘塌陷下去的堑壕。就这么来回之间,这里便也由战壕变成了一片土坑。
  炸死或苟活,对于我们都那么难以确定。在防弹战壕我会瞬间就成为肉泥,相反如果置身于旷野,或许却能十几个小时而安然无恙。我们都无数次地在偶然中残喘着,可谁又能在总是如此而活着呢?不过这种偶然已经成为士兵信赖的惟一希望了。
  战壕杂乱,老鼠猖獗,使我们又得注意面包皮的安全。德特林认为,这预示着我们将要大难临头了。
  这儿的老鼠很肥硕,样子却很讨厌。长得奇丑无比,浑身灰不留秋的,但却是些阴险狡诈的东西我们叫它们死耗子。尤其那裸露着的长尾巴让人感到很恶心。
  它们能搜索到每一块面包皮来填充它们饥饿的肚子。克络普只得用篷布包皮好,枕在头下面,可入睡后它们就在他脸上蹿来蹿去。德特林想出一个怪招,他用一根细铁丝缠住他的面包皮然后悬挂在顶棚上。但夜里,他打开手电时却发现面包皮上骑坐着一只肥大的老鼠还一摆一摆的……
  我们总算想了个对策。大家把那块面包皮上被咬过的地方小心切除掉,因为有一部分还要当次日的早餐呢。我们的食品已经快耗尽了,丝毫都不舍得浪费。
  我们把切除的碎面包皮片聚到地板当中,然后就手持着铁铲,躺下来准备进行一次彻底的大围攻。德特林、克络普、克托则拿着手电随触即亮。
  几分钟后,一阵“叽叽咕咕”地响动,接着便又毕毕剥剥地吵杂着。我们小心地等声响越来越乱时手电突然照亮,几把铁铲齐挥,这帮家伙吱吱叫唤着,四散逃离。等清除完那些被打死的家伙,我们又平躺下来故计重施。

  连续实施几次后,这帮家伙也学精了,也可能是闻到了血腥味,便不再上当了。可第二天早晨醒来发现地板当中的那些碎面包皮屑还是被一扫而空了。
  甚至在旁边战壕里,有两只大猪和一条狗都惨遭攻袭,竟被它们活活咬死后,吃的一干二净。
  第二天,几乎每人都领取了四分之一块埃达姆①干酪。但味美可口的埃达姆干酪却涂有红色油脂球体,而这却长期以来都被看成是一种灾难的预兆。等发到烧酒之后我们心中这种不祥之感就更浓烈了。酒虽下了肚但心情却很沉重。
  白天除了闲散乱走,就是比赛抓耗子。枪弹手榴弹成箱成捆,我们的枪刺钝的一面有锯齿,如果在被俘之后手里还拿着这种枪刺那就肯定必死无疑了。旁边那段战壕有几个士兵鼻子都被割掉了,眼睛被挖出——就是用他们手中的锯齿枪刺。他们嘴和鼻子填满了锯末,被活活致死,样子惨不忍睹。
  我们检查完枪刺,给几个新兵重又换上了普通的枪刺。
  事实上,枪刺好些时候并不需要。它已逐步被手榴弹和铁铲所代替。发动猛攻时,锋利的铁铲更具有方便、灵活的特性,而更多的为大家所接受;它既可以直刺对方下颏,又适于挥舞击打,一铲下去若正中脖颈与肩头中央的部位,那就很可能会把人的①埃达姆荷兰个城市前胸都劈裂了。而枪刺的不便在于很容易被卡在里面,又不好立刻拔出,很可能你就会因此而被刺。况且枪刺锋刃又经常会断开。
  毒气在晚上从那边蔓延过来。我们都已提前戴好防毒面具躺着不动,只等一有人开始活动便把它摘下来。
  一夜无事,天光放亮。敌方前线往后持续不断地结束令人烦乱的隆隆声,火车、载重汽车一辆接一辆,不知他们在会集什么东西?尽管我们这边的炮弹不休地轰炸过去,但对方却毫无反应,丝毫不停。
  我们不敢看见彼此的脸,真有些疲惫不堪了。“我在家漠河战役中经历了连续七个白昼的轰袭。”克托郁闷地说,克托到这儿以后显得忧郁,少了往日的幽默风趣。他能凭老兵特有的经验感觉出什么事快要发生了。心情高兴的只有恰德,他很满足于手中的那份可口食品和甜酒,而笑个不停,他甚至乐观地认为什么情况都不会发生的只等着回去睡觉了。
  的确如此,一天天地也就这么过去。夜里,在听音哨的掩体里我蜷曲着身子,看着上空火箭,照明弹上下蹿动,时而屏声静气,时而手足无措,心砰砰直跳。我那夜光表的时针懒懒地微微挪动。眼睛不由自主往回合拢,我运动着靴子里的脚趾,生怕睡觉。尽管那边轰隆个没休。在我值班中间却一切平安,很快,我们的心情便渐渐平静下来,开始整日玩纸牌打扑克。真可能走运还赢他几把呢。

  侦察气球整天在上空徘徊。又有人传闻,对方可能要动用坦克和步兵专用飞机。不过这些东西对于我们都不像当初听到新式喷火器那样兴奋。
  猛烈的炮袭震得地动山摇,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时值半夜,大家都躲在角落里分辨着炮弹的口径。
  我们不时查看自己物品是否还在,都用手紧紧抓住。深夜被剧烈的响声和火光划破,掩蔽壕的泥土脱落。乘着快速闪过的火光,我们看到一个个都面面相觑、脸色惨白,不停摇头抱怨着。
  炮弹疯狂地击打战壕的前墙,震撼着里面每个人。感觉像要掀翻战壕的内坡,冲透顶上的混凝土预制板。每一颗炮弹飞驰而至,总是带着浓郁的、室闷的热浪疯狂地野兽般张牙舞爪扑将下来。天亮前,有几个新兵已经面色铁青,开始呕吐了。他们确实太需要磨练一下了。
  灰暗的光线缓缓绕到坑道里,炮火的强光也稍稍淡了一些。就在天亮时分,地雷爆炸和炮火攻击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感觉整个天都要塌陷下来了似的。于是又有一群坟堆高高隆起。
  接班员换回了到点的观察员。他摇摇晃晃,浑身泥渍进来,还在不停地哆嗦着。角落里有个人正一声不吭地吃着东西;而那个增援的后备兵呜呜直哭——连续两次他都被热浪推到坑道外面好在只是神经受了点震动。
  他的情绪感染了别的新兵,他们看着他,有的嘴唇也开始抖动了。这些我们都注意留心观察着。好在天已大亮;但很难说中午之前不会有进攻。
  炮火依旧不断,有的打到前沿后面。泥沙、土石、铁块像喷发的涌泉直直地向上蹿起。就连那边一处很宽阔的地方也应声而倒掉了。
  炮火仍在疯狂继续着,可进攻还没有开始。我们暂时都失去了听觉。大家谁也不再讲话,因为都清楚根本就听不到对方在说些什么。
  我们的战壕几乎全部崩溃了。有的地方仅半公尺高,各种创孔把它砌成高高低低杂乱无章的形状。这时一颗炮弹炸起的土石把我们埋到了里面,眼前一片黑暗。一个钟头后我们才重又挖,手里干着活儿,心情才稍稍地踏实了一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秘密花园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瑟斯韦特庄园她舅舅那里,每个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别扭的小孩。确实是这样。她的脸蛋瘦削,身材单薄,头发细薄,一脸不高兴。她的头发是黄色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在印度出生,不是生这病就是得那病。她父亲在英国政府有个职务,他自己也总是生病。她母亲是个大美人,只关心宴会,想着和社交人物一起寻欢作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