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修道院纪事 - 第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作完弥撒回来,人们坐在厨房屋檐下面。天上偶尔出太阳,但下着蒙蒙小雨,秋天来得早,伊内斯·安托尼娅对儿子说,别在那儿了,会把你淋湿的,但孩子装作没有听见,那时候男孩子们已经有这个习惯,有的还明目张胆地顶撞大人呢;伊内斯·安托尼她说了一次便不再坚持了,既然3个月前小儿子死了,现在何必要训斥这个儿子呢,让他在那儿玩吧,你看他玩得那样开心,赤着脚站在院子里的水坑里,但愿圣母保佑他不得置他弟弟于死地的天花。阿尔瓦罗·迪约戈说,我已经答应,到王宫修道院工地干活,刚才他们就是正在谈论这个话题,做母亲的一直想着死去的儿子,这样可以分散她的心思;还好,心理负担不会太重,不致于像玛尔塔·马丽娅的痛苦那样无法忍受;玛尔塔·马丽娅那顽固的肚子疼像被剑刺穿了一样,如同人们所说的剑刺穿了圣母的心脏,为什么是心脏呢,孩子是在肚子里生的,肚子是生命的火炉;要是不劳动,生命靠什么养活呢,所以阿尔瓦罗·迪约戈才这样高兴,这么大的修道院是一项需要许多人于许多年的工程,会石匠手艺的人一日三餐有了保障,日工资300雷依斯,繁忙季节500雷依斯;喂,巴尔塔萨尔,你怎么决定返回里斯本呢,这可不对,因为这里不是没有活可干;有那么多人可以挑选,他们不会要残废人吧;有这个钩子,别人干的活你都能干;要说你的话不是单单为了安慰我,我可以说确实干得了,但我们必须回里斯本去,对吧,布里蒙达;布里蒙达一直没有说话,这时候点了点头。若奥·弗朗西斯科老人在埋头编一根皮经绳,听到了他们在说话,但究竟说些什么却没有注意;他知道儿子要走,就在这几个星期,为此心里不大痛快,在外边打了那么多年仗,现在又要走;这一去再回来的时候连右手也没有了,太爱儿子,竟然想到了这种事。布里蒙达站起来,穿过场院到地里去了,在山坡上的橄榄树下往上走,橄榄林一直延伸到山上的工程界桩,雨后休闲地松软,她的木底鞋陷进土里,要是光着脚的话,即便踩在尖尖的石头上也不在乎,既然她今天上午干了那些惊心动魄的事,这点疼痛还能算得上什么呢;她没有吃东西便走近圣餐桌,装作像往常一样没有起床时已经吃了面包,往常她必须那样,但今天却没有吃,起床后一直低着头,在家里显出一副内疚和虔诚的神态,带着同样的表情走进教堂参加圣事,仿佛上帝就在眼前一样匍匐在地,听布道时也没有抬头,看样子讲道台上落下来的关于地狱的种种威胁吓破了她的胆,最后去接圣餐时终于睁开眼看了。这些年来,自从显露出自己的天赋功能开始,她总是胃里有了食品之后才怀着负罪的心情吃圣餐;今天,她没有告诉巴尔塔萨尔便决定空着肚子去教堂,不是为了迎接上帝,而是为了看上帝,如果上帝在那里的话。
  她坐在一棵橄榄树凸起的根部,从这里可以看到大海,海水和地平线模糊不清,肯定是那里在下大雨,这时候布里蒙达泪水盈眶,随着一声深深的抽泣肩膀颤抖了一下;巴尔塔萨尔走过去,她没有听见;他摸了摸她的脑袋,你在领圣饼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她终于没有再对他隐瞒下去;既然两个人在一起睡觉,每天夜里都互有要求,在同一张床上,或者说,即使不是天天夜里,毕竟6年来一直过着夫妻生活,怎能隐瞒得了呢;我看见了一团密云,她回答说。巴尔塔萨尔坐到没有犁过的地上,那里有些干枯的野草,但被雨水打湿了,不过这些平民百姓不娇气,随便在什么地方都能坐下或者睡觉,当然对一个男人来说把头偎在女人怀里会更好;看到雨水把整个世界淹了,没有办法,我才到这里来了。布里蒙达说,我本指望看到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或者在天国复活的耶稣,却看到了一团密云;不要再想你看到的东西了;想,怎能不想呢,因为圣饼里边是人体内的东西,那么宗教究竟是什么呢?要是巴尔托洛梅乌·洛伦索神父在这里就好了,或许他能解释这个奥秘;也许他也解释不了,也许并不是一切都可以解释,谁知道呢;刚说完这句话,雨突然下大了,这表示刚才说得对还是表示说得不对呢;现在天空乌云密布,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棵树下,怀中没有抱着儿子,这莫不是那些场面的再现吧;地点不同,时间也不同,也不是这棵树,但我们可以说,雨水确实能使皮肤凉爽,能让土地湿润;生活太好也能致死;不过从开始有世界之日起我们对这一切习以为常;和缓的风可以用来磨粮食,但恶风能撕碎风车上的帆。生与死之间,布里蒙达说,生与死之间有一团密云。
  巴尔托洛梅乌·洛伦索神父在科英布拉安顿好之后马上就写信回来,只是说他到了,很好,但现在又来了一封信,这封信有内容,让他们去里斯本,越早越好,一旦研究工作稍微轻松一点他便去看望他们,再说,他必须到王宫履行宗教义务,到那时就可以对他们进行的伟大工程提供指导。现在请你们告诉我,我们那意志的事进展如何,问话的口气清白无辜,似乎问的是他们自己的意志,其实是别人的意志,是那些失去意志的人们的意志,而且提问时并不指望得到回答,就如同在战争中一样,上尉亲自高喊或者命令军号替他说,前进,他并不等待士兵们与他商量或者回答他的话:我们前进,我们不前进,不要去了;而是必须毫不迟疑地冲向前去,否则就会被送上军事法庭;下星期就启程,巴尔塔萨尔宣布;到头来还是过了两个月,因为在马芙拉开始流传一个消息,后来经教区长在布道时证实,说国王将到这里来为工程奠基,国王要用御手放上第一块石头。起初说是在10月几日,但虽然有6百人干活,虽然进行了多次爆炸,空中每天时时刻刻响声不断,还是来不及把地基挖到应有的深度,于是改在11月份,11月中旬,再往后就不行了,那时就是冬天了,总不能让国王在泥水及膝的地上走。但愿陛下驾临,让马芙拉镇开始它光荣的日子,让它的居民把双手举到空中,让他们凡夫俗子的眼睛看一看一位国王有多么伟大,国王是至高天上的君主,有他我们现在才享受这天堂的前厅,但不愿意到天国居住,越晚去越好,死了不如活着好。等看过庆典活动以后再启程,巴尔塔萨尔下了决心。

  阿尔瓦罗·迪约戈已经被雇用,暂时切割从佩洛·比涅罗运来的石头,这些大石头是用套10对或20对牛的车拉来的,另一些工人则用石工锤切另一种粗石,这种石头将用作地基,地基深近6公尺,公尺是我们今天的说法,当时一切都以“拃”丈量,他们仍然用“拃”来量人的身高,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例如“七个太阳”巴尔塔萨尔比唐·若奥五世长得高,但他不是国王;阿尔瓦罗·迪约戈身材不算苗条,是个粗工种的石匠,正在用锤子敲打石头,粗磨石面,但他以后干的活要比这种活高级,在帮助别人把石块垒起来以后将成为石雕工匠;用铅锤线垒起这堵直直的墙是为王室工作,不是那种靠木板和钉子干的活计,就像那些木工们一样,他们正在造那个木头教堂,国王来的时候在那个教堂里举行祝福和开工仪式。那个教堂由又高又粗的桅杆支撑,桅杆按地基形状排列,即和永久性的修道院周长相同,屋顶是船帆模样,帆布上绘着十字架;不错,这是一座临时性的木制教堂,但它以宏伟的气势宣告,石头修道院将在此处兴建;为了观看这些准备工作,马芙拉镇的居民们撇下了手头的急事和田地里的活计,与现在刚刚开始建造、即将在维拉山顶矗立起来的巨大工程相比,他们的所有活计都显得做不足道了。有的人更有理由这样,巴尔塔萨尔和布里蒙达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带着外甥去看他父亲;正是晚饭时间,伊内斯·安托尼娅送来了炒甘蓝和一块肥肉,要是老人们也来的话就是一家全在这里了;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因为国王得了儿子许下愿才建造这项工程,就会以为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众信徒进香,是众人在还愿,每个人还各自的愿;谁也不能把儿子再还给我了,伊内斯·安托尼娅心里想,她几乎对在一块块巨石中间玩耍的这个儿子产生了一种怨恨的心理。
  几天以前出了一桩奇迹,海上来的一阵狂风摧毁了地上的木制教堂,桅杆、木板、横梁、托梁和帆布一片狼藉,好像风魔巨人亚达马斯托尔在作怪;若果真是亚达马斯托尔作怪,那就是因为人们绕过了他的好望角,因为我们的工程冒犯了他;有人吓得魂不附体,称这场暴风为奇迹;既然是一场毁坏,本应当给它起个别的名字;人们知道,国王来到马芙拉并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开始发放金币,他发放金币和我们讲述这个过程一样易如反掌,因为工程官员们在两天当中又把一切重新建造好了,于是发放的金币就成倍增加,多发放金币比多发放面包要好得多。国王是位有先见之明的君主,不论到什么地方都随身带着盛金币的大箱子,以防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风暴。
  奠基仪式之日终于来到了,唐·若奥五世在侯爵府过夜,门口由马芙拉卫队长率领一连士兵把守,巴尔塔萨尔不想失去机会,前去找军人说话,但毫无用处,谁也不认识他,他想干什么呢,在和平时期谈论战争,真是不识时务;伙计,不要给我挡住大门,过一会儿国王就要出来;听了这句话,巴尔塔萨尔朝维拉山上走去,布里蒙达和他一起去;他们还算有运气,得以走进教堂,这里并非人人都能进去;教堂里面让人眼花缭乱,红黄两色塔夫绸糊顶,并且色调各异,侧面糊的是豪华的法国亚拉斯缎,按照真正的教堂开了必要的门窗,一切都完全相符,门窗上都挂着淡红色的缎帘,并饰以金银丝带和流苏。国王来到以后头一眼便会看到正面的三座大门,上面是一幅圣徒彼得和约翰在耶路撒冷教堂门口为向其行乞的叫化子治病的画,暗指希望这里会产生其他奇迹,但任何奇迹都不如上面说的金币那样叮当作响;关于图画,还有另一幅画的是圣徒安东尼奥,这座修道院就是按照国王个人的意愿为他而建的,若不马上把这一点说明恐怕人们会忘记,这毕竟是6年以前发生的事了。教堂里边,前面已经说过,装饰非常豪华,绝不像后天就要拆除的木棚。四福音书那边,就是说,面对祭坛的人左手那一边,不说主祭坛是因为只有一个祭坛;这样详加说明大概不会失之于罗唆,因为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而我们是些昏然无知的人;这样不厌其烦地描写细枝末节还因为,在宗教信仰及其科学之后出现的一定是无信仰的时代及其完全不同的科学,谁能知道将来什么人读这本书呢;在四福音书那边的6层台阶上有一条以贵重的白色绸锻装饰的长椅,长椅上方有天盖遮挡;对面,即祭坛右侧,有另一条长椅,这条长椅下只有3层台阶而不是6层,并且没有天盖,使前者显得稍高一些,依此类推,使人们对差别一目了然,后者是身份较低的人的座位。这里放着唐·托马斯·德·阿尔梅达要穿的祭把法衣和举行圣事使用的许多银器,这一切表明正在走进来的君主伟大得无以伦比。教堂内应有尽有,十字架左边为音乐家们搭起了唱诗台,唱诗台覆盖着淡红缎子。上面的管风琴在适当的时候演奏;那边还有专为受俸牧师们准备的长凳,右边则是观礼台,唐·若奥五世正朝那里走去,他将在那里观看整个仪式,贵族和其他要人坐在下面的凳子上。地板上撒了一层灯心革和香蒲,上面铺上绿色的布;由此看来,葡萄牙人以红绿两色的喜好由来已久,成立共和国以后国旗也是这两种颜色。
  第一天举行了祭十字架仪式,木十字架非常大,有5米高,活像个巨人、亚达马斯托尔或者别的什么人,也许像上帝那样大;众人站在十字架前都在胸前划十字,尤其是国王,女信徒们还泪流满面;祭把仪式结束以后,4位神职人员把十字架抬起来,每人抬一个角,插在特意准备的一块石头上,但这块石头不是阿尔瓦罗·迪约戈切割的,中间有一个洞,把十字架的底脚插到里面,尽管十字架是神的象征,要是没有东西夹住是站不住的,这与人相反,人即使没有腿也能站直,问题在于我们想不想站立。管风琴弹出优场的乐曲,乐师们吹起笛子,唱诗班唱起来;因为教堂容纳不下,没有进去或者身上太脏而不能进去的人们和那些来自镇上及其附近地区未获准进去的人们都留在圣殿外边。只能听听对唱赞美诗和圣诗的回音了,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啊,第二天,海上来的一阵狂风摇撼着整座木制建筑物,人们又受了一次惊吓,但风终于过去了;啊,第二天,人们又高声欢呼,备受恩宠的1717年的11月17日,场地上举行的盛典更加壮观;早晨7点,寒气袭人,附近各教区的主教率领其神职人员以及众多的百姓已经聚集到这里,很可能正因为如此,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黑人们还常常谈论这一天,报刊上也常常提到这一天。8点半钟,国王驾到,他已经吃过巧克力,是侯爵亲手送上去的;这时候游行队伍排好了,前头是74名圣方济各会会主,随后是当地神职人员、主教十字架、6位身披绿紫色斗篷的乐师、穿白色法衣的小教堂神父、不计其数的各教派教士;有一块空地是为后来的人们留下的,他们是身穿白色或绣花法存的受俸牧师,每位牧师前头都有高贵的佣人为其提着法衣,以免拖在地上;他们后面是大主教,他身穿珍贵的祭扫法衣,头戴大主教法冠,这顶法冠更加昂贵,镶着巴西宝石;再后边是国王和王室成员、本地法官和市议员、区地方法官和许多平民,如果计数的人没有数错的话总共有3000多人;这一切都是为了区区一块石头,为了这块石头天下的要人都聚集到这里,鼓号声惊天动地;还有骑兵和步兵,还有德国卫队,许许多多平民百姓,马芙拉镇从来没有见识过如此壮观的人山人海场面,但教堂里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大人物们进去了,小人物们当中只有那些善于取悦于人者才得以进入,因为事前士兵们已经大声宣告了规则;这是上午发生的事,狂风已经停止,只剩下这个季节特有的清凉的微风撩动旗帜和女人们的裙子,但人们心中燃烧着纯洁的虔诚,灵魂沸腾若狂;如果说有的人精疲力尽,那是因为他们的意志要脱离躯体,布里蒙达来了,这些意志不会走失,也不会升上星际。
  先向主基石进行祭拜,接着是辅基石和一个斑纹大理石匣,这三件东西最后都要理进地基;随后用异架抬着开始游行,石匣里装着当时的钱:金币、银币和铜币,装着几个勋章:金质、银质和铜质勋章,还有写着还愿书的羊皮纸;游行队伍转了整整一圈让人们观看,所到之处人们都双膝跪下;他们总是有下跪的原因的,一会儿是十字架,一会儿是大主教,一会儿是国王,一会儿是众修士,一会儿是受俸牧师们,干脆他们就一直跪着,我们完全可以说,许多人都在跪着。国王、大主教和几个随从终于向放置3件石器的地方走去了,他们沿着一个两米多宽、有30级的梯子下去,30级的梯子或许是标志着30种钱币。大主教在几位受俸牧师帮助下拿着主基石,另几个受俸牧师拿着辅基石和斑纹大理石匣,后面是国王和西斯特尔教团会长,作为施主,他应当拿着盛钱的匣子。
  国王就这样下了30级梯子,到了地里边,看来像与世界告别;要不是由于有祝福、无袖法衣和祈祷显得大不相同,倒是像下地狱的样子;要是这坑里的高墙倒塌了可怎么得了;啊,陛下不要害怕,我们用巴西优质木材支撑这些墙壁,这里有一个包着浅红色天鹅绒的凳子,在民族和国家礼仪中这种颜色用得极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我们会看到,剧院的幕布也要用红色的;凳子上放着一个装满圣水的桶,还有两把扫帚,扫帚把上缠着绸缎和银线绳;我是工长,把这桶石灰倒进去,陛下用这把银制石匠的勺,请原谅,是石匠用的银勺,如果石匠用银勺的话,陛下用这把勺把石灰推一推,不过在这之前要先把扫帚在圣水里蘸湿,在石灰上洒一洒;现在好了,你们帮我把主基石放下去,不过要由陛下用手最后摸一摸这基石,好,请再摸一下,让所有的人都看见;陛下可以上去了,小心不要掉下来,这座修道院剩下的部分让我们来建吧;现在可以放下另外两块石头了,主基石两头各放一块,贵族们再拿来12块,从有使徒们以来12就是个幸运数字;把石灰桶放在银制篮子里,把主基石和其他石头之间的缝填严实;当地侯爵学着石匠助手的样子把石灰桶放在头上顶着以表示他的虔诚,因为当年没有机会帮助耶稣扛着十字架;他把石灰倒出来,一定累得很,但此举会产生不错的效果;可是,先生,这不是生石灰,而是熟石灰,没有生命;和意志一样,布里蒙达会这样说。
  国王启程返回王宫后的第二天,没有风的帮助那教堂便倒下了,只有上帝下了场雨助了一臂之力;木板和桅杆放到了一边,王室不再需要,派别的用场,例如做脚手架,或者行军床,或者船上的寝舱,或者饭桌,或者木拖鞋底;布、塔夫绸和缎子,以及船帆,每一样东西重新用于原来的用途,白银送回金库,贵族们回去过贵族生活,管风琴去演奏其他乐曲;歌唱家和士兵们到别的仪式里去放光彩,只有圣方济各会会士们瞪大眼睛,警惕地望着那块凿了孔的石头,那5米高的木头十字架。人们又下到淋湿了的坑里,因为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挖到了所要求的深度,陛下没有全看;在上篷车回王宫时他只是委婉地说,现在你们要从速办这件事,这是我6年前许下的愿,我可不想让圣方济各会员们整天价纠缠,所以我们的修道院工程延误不会因为缺钱,需要多少尽管花。在里斯本,会计官会对国王说,但愿陛下知道马芙拉修道院开工仪式花了多少钱,说个整数吧,是20万克鲁和多;国王回答说,记在帐本上;他这样说是因为他们的工程才刚刚开始,总有一天我们会问,它究竟用了多少钱;谁也算不出究竟多少钱,既无发票又无收据,还没有进口登记册,死亡和痛苦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些都不值钱。

  一个星期以后,天晴了,“七个太阳”巴尔塔萨尔和“七个月亮”布里蒙达启程前往里斯本,生活当中每个人有自己的事做,这些人留在这里垒墙,我们要用藤条、铁丝和铁片编织;还要收集意志,为的是用这一切东西飞起来;人无生没有翅膀,无生没有翅膀却想法长出翅膀是最壮丽的了;在头脑上我们做到了;既然我们已经长出了头脑,也一定能长出翅膀;再见吧,妈妈;再见吧,爸爸。他们只说了声再见,没有再多一句话;一方再也想不出什么可说,即使说出来另一方也不懂;但是,时间过后总会有人设想这些事本来是可以说出来的,或者可以言不由衷地说几句,言不由衷的话可能变得比真实情况更加真实,即使难以用别的话替代这些话时也是这样,比如玛尔塔·马丽娜说,再见吧,可我再也见不到你们了;确定,这句话成了终极真理,修道院的墙垒出地面还不到一米,玛尔塔·马丽娅就入土了。于是,吉奥·弗朗西斯科一下子苍老了两倍,坐在厨房屋檐下,目光虚无,就像现在这样,看着儿子巴尔塔萨尔和女儿布里蒙达离去,布里蒙达应当是儿媳,只能叫儿媳,可当时身边还有玛尔塔·马丽姬,不错,那时她已经精神恍惚,一只脚踏到了对岸,两只手在肚子上叉着,她的肚子里曾经产生生命,现在产生的却是死亡。儿女们都是从她的肚子里生出来的,有几个是出生以后死的,活了两个,现在这一个生不出来了,她的死期到了;看不见他们了,我们回屋里去吧,若奥·弗朗西斯科说。
  时值12月,昼短夜长,阴天的时候天黑得更早,所以巴尔塔萨尔和布里蒙达要在路上睡觉,住在莫雷莱纳的一间草房里,他们说从马芙拉来,到里斯本去,房主看他们都是正派人,借给了他们一条毯子御寒,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可以达到这种程度。找们已经知道,这两个人的灵魂、肉体和意志都相爱着,但是,他们躺下以后意志和灵魂从旁观看他们肉体的欢乐,或者紧紧附在肉体上参与这种欢乐;难以知道它们的哪一部分参与哪一部分的欢乐,难以知道当布里蒙达撩起裙子、巴尔塔萨尔脱下裤衩的时候灵魂失去了什么或得到了什么,难以知道当两个人端着粗气呻吟的时候意志得到了什么或者失去了什么,难以知道当巴尔塔萨尔在布里蒙达身上休息、布里蒙达让他休息、两个人都休息的时候肉体成了胜利者还是战败者。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气味,翻腾过的稻草的气味,毛毯下两个肉体的气味,在槽里反刍的牛的气味,从草房缝隙钻进来的寒冷的气味,或许还有月亮的气味,尽人皆知月夜有另一种气味,甚至连分不清日夜的盲人也会说,有月光;人们以为这是圣女露西娅创造的奇迹,实际上只不过是用鼻子吸气的问题;木错,先生们,今夜月光皎洁。
  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们就起床了。布里蒙达已经吃过面包。她把毛毯折起来,此时她只是一个重复着亘古以来那个做法的女人,双臂张开又合上,下颠压住已拆好的部分,然后两只手往下,到其身体中间折最后一折,要是有人看到,也不会说她的奇异的视觉;如果她昨夜离开本身的躯体,就能看到在巴尔塔萨尔身子下面的自己,确实能看到,人们可以说布里蒙达能看到自己的眼睛在看。房主进来的时候能看到毛毯折得整整齐齐,这是表示感谢的做法;如果他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就会问那几头牛,告诉我,昨天晚上这里作弥撒了吗,牛会毫不意外地转过那没有带笼头的脑袋;男人们总是有话可说,有时候能够猜对,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两个在这里睡觉的人做爱和神圣的弥撒之间没有任何区别,或者说,如果有的话,那也是弥撒失败。
  布里蒙达和巴尔塔萨尔已经上路,前往里斯本,绕过竖着风车的山丘,天空阴着,太阳偶尔出来一下马上又藏起来,刮的是南风,恐怕要下大雨;巴尔塔萨尔说,要是下起雨来我们可没有地方可躲;然后抬头望望天上的云,黑蒙蒙一片,像一块黑板盖在头上;既然意志是密云,谁知道它们是不是附在这些云上呢,这些云这么黑,这么厚,太阳在它们后边人们就看不见;布里蒙达回答说,但愿你能看见你身体里面的密云;或者看到你的;或者看到我的,要是你能看到就会明白,与人身体里面的云相比,天上的云就太少了。可是你从来没有看到过我的云,也没有看到过你的;谁也看不见自己的意志,我发过誓绝对不看你的体内,可是,“七个太阳”巴尔塔萨尔,当你把手伸给我,当你靠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母亲没有弄错,我不需要看你内部;如果我比你先死,我请求你看看我;你死的时候意志就离开你的肉体走了;谁知道呢。
  一路上没有下雨。只是巨大的黑色屋顶向南延伸,笼罩着里斯本,压着地平线上的一座座山丘,仿佛只要一伸手就能摸到水珠,有时候大自然是个好伙伴,男人往前走,女人也往前走,这些云对那些云说,等他们到了家,我们就可以下雨了。巴尔塔萨尔和布里蒙达到了庄园,走进仓库;终于开始下雨了;有几块房瓦破了,水从那里滴下来,但细细的水线滴得小心翼翼,并且喝喝低语,你们平安到家了,我来了。巴尔塔萨尔走近贝壳形的飞行器,用手动一动,铁板和铁丝发出吱吱的响声,难以知道它们想说什么。
或许您还会喜欢: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电车离开绫濑车站时才开始下的雨,半是冰冻的寒雨。怪不得一早起来左膝盖就疼得难受。本间俊介走到第一节车厢中间,右手抓着扶手,左手撑着收起来的雨伞,站在靠门的位置上。尖锐的伞头抵着地板,权充拐杖。他眺望着车窗外。平常日子的下午三点,常磐线的车厢内很空,若想坐下,空位倒是很多。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