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席特哈尔塔 - 轮回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席特哈尔塔过了很长时间的世俗生活和性爱生活,却并没有完全属于它。他在狂热的沙门年代里扼杀的性欲又苏醒了,他尝到了财富的滋味,尝到了肉欲的滋味,尝到了权势的滋味,但他心里很长时间仍是个沙门,而聪明的卡玛拉也准确地看清了这一点。仍然是思考、等待和斋戒的艺术引导着他的生活,他对世俗的人们,对那些孩子般的俗人依然生疏,正像他们也不熟悉他一样。
  岁月荏苒,席特哈尔塔置身在安乐中几乎没觉察年华的流逝。他富了,早就拥有了一幢自己的住宅以及自己的仆人,在城郊的河边还另有一个花园。人们都喜欢他,需要钱或忠告时就来找他,可是除了卡玛拉,没有人跟他特别亲近。
  他以前在青春年代里体验过的那种高度敏锐的清醒,在听戈塔马讲经之后的日子里,在与戈文达分手后的日子里,他体验过的那种高度敏锐的清醒,那种紧张的期待,那种既无学说又无师长的值得自豪的独立,那种准备在自己内心倾听神灵声音的灵活决心,都渐渐变成了回忆,变成了过去;原来离他很近的在他心中流过的圣泉,已经是在远处轻轻地流淌了。他向沙门学到的许多东西,他向戈塔马学到的许多东西,他向婆罗门父亲学到的许多东西,依然长时间地留在他心里:节俭的生活,思考的乐趣,潜修的光阴,还有对自己,即对那个既非肉体又非意识的永恒自我的悄然认知。它们有的确实还留在他心里,但是,毕竟已一个接一个地消失,被尘土掩盖了。就像制陶工匠的圆盘,一旦转动起来就会久久地转个不停,最后才慢慢地减速和停止那样,席特哈尔塔心里的苦修之轮、思考之轮和分辨之轮也是这样久久地转动不已,现在仍在转动,但是已经慢了,晃动了,接近停止了。就像温气渗入正在枯死的树干,慢慢地充满了它并使之腐朽那样,俗气和惰性也侵入了席特哈尔塔的心灵,慢慢地充满了它并使之学生,使之疲乏,使之麻木。而他的情欲却变得活跃起来,学到了很多,也体验了很多。
  席特哈尔塔学会了做生意,学会了对人们行使权力,学会了与女人寻欢作乐。他学会了穿华衣美服,使唤奴仆,在香气袭人的水里洗澡。他学会了享用精心烹调的饭菜,烹用鸡鸭鱼肉、调味品和甜点、饮用使人懒散、健忘的酒。他学会了掷骰子、下棋、看舞蹈、坐轿子和睡软床。但是,他仍然和别人不一样,他感到自己比他们优越,看他们时总是略带嘲讽,略带揶揄的轻蔑,这正是沙门对俗人始终怀有的那种轻蔑。每当卡马斯瓦密身体不舒服,生气发怒,感到受了侮辱,受商人的种种烦恼困扰时,席特哈尔塔总是怀着嘲讽袖手旁观。不过,随着收获季节和雨季过去,他的嘲讽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减弱了,他的优越感也有所收敛。随着他的财富日益增长,席特哈尔塔本人也染上了那种孩子般俗人的一些特点,染上了他们的孩子气和谨小慎微。而且,他羡慕他们,他跟他们越相像,就越羡慕他们。而他羡慕的正是他自己缺乏而他们却拥有的东西,那就是他们能使他们的生活显得十分重要,他们对欢乐与恐怕的激情,以及他们演变的不安而又甜蜜的幸福。这些人不断地迷恋自己,迷恋女人,迷恋他们的孩子,迷恋名或利,迷恋种种计划或希望。但是有一占他不是向他们学到的,那就是孩子般的快乐和孩子般的愚蠢;他向他们学到的恰恰是他自己很瞧不起的讨厌东西。于是,越来越多地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在参加了一个欢乐的晚会之后早上迟迟不起床,感到昏头昏脑和十分困乏。当卡马斯瓦密诉说自己的烦恼而使他感到无聊时,他往往生气发怒和烦躁不安。他掷骰子赌输了钱,就十分过分地放声大笑。他的脸仍然比别聪明和精神,但是他笑得少了,接连出现那些只是在有钱人脸上常见的特点,那种不知足、病态、厌烦、懒散和冷酷无情的特点。有钱人的心理疾患慢慢地俘虏了他。

  疲乏就像一道纱幕,一层薄薄的雾气,慢慢地降临到席特哈尔塔身上,每天都变厚一点,每月都变混一点,每年都变重一点。就像一件新衣随着时间变旧,随着时间失去鲜艳的色彩,出现斑点,出现皱褶,衣边磨损,有些地方开始出现破绽那样,席特哈尔塔与戈文达分手后开始的新年生活也变旧了,随着流逝的岁月失去了色彩与光泽,积满了皱褶和斑点,失望和厌恶已然产生,藏在心底,有时已经丑恶地露了出来。席特哈尔塔没有察觉。他只是发现,自己内心那种响亮的胸有成竹的声音,那种曾经在他心里苏醒并且在他的光辉岁月里时时引导他的声音,如今变得悄然沉默了。
  世俗俘虏了他,还有享乐、好色和懒散,最后是他始终认为愚蠢透顶的最瞧不起并加以讥诮的恶习——贪婪。财产、家业和富有最终也俘虏了他,对于他不再是游戏和小玩艺,而是变成了锁链和负担。席特哈尔塔是通过一条不寻常的奸诈途径,也就是通过掷骰子赌博,陷入这最后、最可耻的歧途的。从他心里不愿再当沙门的时候起,席特哈尔塔就开始了旨在赢钱赢珠宝的赌博。往常,他只是当作庸人的习俗笑着漫不经心地参与,如今,他玩起来赌瘾越来越大了。他是个令人生畏的赌徒,一般人不大敢跟他赌,因为他下赌注时特别多特别狠。他进行赌博是出于内心的困境,输掉花光那些讨厌的金钱使他得到一种发怒式的快乐,而用别的方式他就不能对商人奉为偶像的财富表示出更清楚更尖刻的蔑视。因此,他毫不可惜地押大注,憎恨自己,嘲讽自己,一赢千金,又千金一掷,输掉钱,输掉首饰,输掉别墅,然后再赢回来,又输掉。他喜欢那种恐怕,那种赌博中因为押上了大注而提心吊担时感到的恐惧,那种可怕的令人窒息的恐惧,并且努力使这种恐惧不断重现,不断增强,被刺激得越来越强,因为只有在这种感觉中他才多少有点儿幸福,有点儿陶醉,在他那百无聊赖的、温吞吞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当中才多少有点儿心安理得。在每一次大输之后,他都设法积累新年的财富,更热心地做买卖,更严厉地逼迫债户还帐,因为他要继续赌,继续挥霍,继续对财富表示他的轻蔑。席特哈尔塔在输钱时失去了从容镇定,对拖欠的债户失去了耐心,对乞丐失去了同情,对施舍失去了兴趣,也不再借钱给求贷者。他在豪赌中可以一掷万金并且付之一笑,可是做起生意却越发严厉,越发小气,夜里做梦有时也梦到钱!他常常从这种可憎的迷醉中醒来,常常从卧室墙上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脸变老变丑了,羞愧和恶心常常袭扰他,于是他继续逃避,逃到新的赌博之中,逃到肉欲和酗酒的麻醉之中,再从那儿回到攒钱和赚钱的本能之中。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循环中他疲于奔命,日渐衰老,病魔缠身。
  这时,一个梦提醒了他。那天晚间,他在卡玛拉那儿,在她那美丽的大花园里。他们俩坐在树下交谈,卡玛拉说了些引人深思的话,话背后隐含着某种悲伤和倦乏。她请求他讲述戈塔马,而且老是听不够,戈塔马的眼睛如何纯洁,他的嘴如何文静优美,他的笑容如何亲切,他的步态如何平稳。他不得不把这个活佛的事儿向她讲了好久,然后卡玛拉叹了口气,说道:“将来,或许要不了多久,我也会去追随这位活佛。我要把我的大花园送给他,信奉他的学说。”可是接着,她又挑逗他,在爱情游戏中怀着痛苦的热情箍紧他,咬他,淌着泪,仿佛要从这空虚而短暂的情欲中再一次挤出最后一滴甜蜜来。席特哈尔塔忽然明白了,婬欲和死亡是多么接受。然后,他躺在她身边,卡玛拉的脸紧挨着他,从她的眼睛下面和嘴角旁边,他清晰地读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文字,一种由细线和浅纹构成的文字,让人联想到秋天与老年,就像席特哈尔塔自己,年方四十,黑发间却已经出现了花白的头发。在卡玛拉俊俏的脸上记得写着疲倦,疲倦和业已开始的憔悴,以及有意掩饰的、还没有说出的、也许还没有意识到的不安:害怕衰老,害怕秋天,害怕不可避免的死亡。他叹息着向她告别,心里充满了不快,充满了隐秘的不安。

  然后,席特哈尔塔回到自己家里和舞女们饮酒消磨长夜,对与他同等地位的人摆出轻蔑的样子,其实他已经没什么可自负的了。他喝了好多酒,午夜之后很晚才摸上床,虽然疲倦却很激动,真想大哭,几乎绝望,想睡而又久不成寐,心里充满了一种他以为无法再忍受的愁苦,充满了一种他感到浑身难受的恶主,就像酒的那种温吞吞的讨厌味道,就像过分甜腻而单调的音乐,就像舞女们那过分柔媚的笑容,就像她们的秀发和Rx房那过分甜腻的芳香。但是,最让他恶心的是他自己,是他的香气扑鼻的头发,是他嘴里的酒味,是他的皮肤的疲沓与不适。就好像一个人吃得太多或者喝得太多,难受得呕吐出来,然后由于一身轻松而感到高兴那样,这个失眠者也希望能在一阵呕吐之后摆脱这些享乐,摆脱这些习惯,摆脱这种毫无意义的生活,摆脱自己。直到天光大亮,他的住所门前大街上开始了喧闹忙碌时,他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陷入一种半麻木的状态,一种睡意蒙笼。就在这片刻之中他做了一个梦。
  卡玛拉养了一只奇异的小鸟,关在一个金鸟笼里。他梦见了这只小鸟。他梦见这只鸟儿变哑巴了,而平时早上它总是鸣啭不已。他发现了这点,就走到鸟笼前往里瞅,小鸟已经死了,直挺挺地躺在笼子底。他取出死鸟,在手里掂了掂,就把它扔了,扔到街上。他感到很害怕,心里很难受,就好像他把一切价值和一切美好都跟这只死鸟一起扔掉了。
  从这个梦中惊醒后,他感到自己被深沉的悲哀包围着。毫无价值,他觉得自己过的生活真是既无价值又无意义,并没有留下什么生动的东西,也没有留下珍贵的或者值得保存的东西。他孑然孤立,空落落的,就像岸边的一只破船。
  席特哈尔塔阴郁地走进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花园,锁好小门,坐到一棵芒果树下,感受到心中的死亡和胸中的恐惧。他坐在那儿感受到了自己心中如何在衰亡,如何在枯萎,如何在完结。他渐渐地集中了心思,在脑子里再一次回顾了他这辈子走过的路,从他能够想起的最早的日子开始。他什么时候曾体验到一种幸福,感受到一种真正的狂喜呢?噢,对,他也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历。在少年时代他就品味过这种欢乐,当他受到婆罗门夸奖时,当他远远超过同龄人,在背诵诗书、与学才辩论以及当祭祀助手都表现得出类拔萃时。那时他心里就感觉到:“一条路摆在你面前,你的使命就是走这条路,神灵在等着你。”到了青年时代,思索的目标不断向上,这使得他从一大群有同样追求的人当中脱颖而出。他在痛苦中思索婆罗门的真谛,每次得到的真知都只是在他心里激起新的渴求,而在渴求当中,在痛苦当中,他又总是听到这个声音:“继续!向前!这就是对你的召唤!!当他离开故乡,选择沙门生活时听见了这声音;当他离开沙门,投奔那位活佛时听见了这声音;当他离开活佛,走进昏沌之中时还是听到了这声音。他已有多久没听见这声音了?他已有多久没有再攀上高峰了?他走过的路是多么平坦和荒凉!好多个漫长的年头,没有崇高的目标,没有渴求,没有提高,满足于小小的欢娱,却又从来没有知足过!这些年,他一直努力和渴望成为一个跟许多人同样的人,跟那些孩子同样的人,可是他自己却不知道,他的生活比他们远为不幸和可怜,因为他们的目标跟也不同,他们的忧虑也跟他不同。像卡马斯瓦密这类人的整个世界对于他只是一场游戏,一场供人观赏的舞蹈,一场悲剧。只有卡玛拉是他真心喜爱的,是他珍惜的——但她还是那样吗?他还需要她呈,还是她需要他?他们不也是在玩一场没完没了的游戏?为这个而活着可有必要?不,没有必要!这游戏叫轮回,是一种儿童玩的游戏,玩起来也许很有趣,一遍,两遍,十遍——可是,就永远这样玩下去么?

  这时席特哈尔塔已明白,这游戏已玩到了头,他不能再玩下去了。一阵寒战传遍他全身,他感觉到,内心深处有什么死去了。
  那天,他一直坐在芒果树下,思念他父亲,思念戈文达,思念戈塔马。要做个卡马斯瓦密就必须离开他们吗?夜色降临时他依然静坐不动。他抬头仰望星星,心想:“我坐在我的芒果树下,坐在我的大花园里。”他微微一笑——他拥有一棵芒果树,拥有一个大花园,可是这有必要吗?这对头吗?这不也是一场愚蠢的游戏吗?
  就连这他也要彻底了结,就连这也在他心中死去了。他站起来,向芒果树告别,向大花园告别。因为他一整天没有进食,他感到饥肠辘辘,想起自己在城里的住宅,想起自己的卧室和床铺,想起摆满了佳肴的餐桌。他疲乏地笑笑,摇摇头,告别了这些东西。
  就在当天夜里,席特哈尔塔离开了他的花园,离开了这座城市,再也没有回去。卡马斯瓦密派人找了他很久,以为他落入了强盗之手。卡玛拉没有让人找他。她得知席特哈尔塔失踪时并没有惊讶。她不是一直在盼着这个消息么?原来他不就是一个沙门,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一个朝圣者么?在最后那次欢聚时她感受得尤为深刻。她在失败的痛楚中寻欢作乐,最后一次把他紧紧地贴在心口上,再一次感到自己被他完全占有了。
  当她得知席特哈尔塔失踪的第一个消息时,她走到窗前,走到羊着一只罕见的小啼鸟的金鸟笼前。她打开笼门,取出小鸟,放它飞走。她久久地目送着那只高翔的鸟儿远去。从这天起,她不再接待客人,关闭了自己的住房。过了一段时间后她意外地发觉,跟席特哈尔塔的最后一次欢聚竟使她怀了孕。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