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新宿鲛 - 第17章 射杀木津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可恶,他挂了!”香田说完,放下听筒。
  “没能追踪到。”一位刑警放下另一个听筒。
  “那家伙是冒牌货。”鲛岛说道。他前往搜查本部说明情况,已经待了将近两个小时了。桃井和薮也在场。
  “你怎么知道?听他那口气,根本就是乐在其中。这家伙不是和雄,就是和雄的朋友,你有什么证据反驳?”
  香田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瞪着鲛岛,还伸出手指着他,一点没有掩饰怒气的意思。
  “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找到了和凶器有关的重要场所,居然自己闯了进去,还和‘馒头’串通一气,你到底想做什么。啊?上司也好不到哪儿去!没有搜查令,居然允许部下去调查,自己事后再追过去,一枪把嫌疑人打死了!让我们怎么公布情况啊?!”
  他松开领带,卷起的袖口上布满褶皱。睡眠不足让他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搜查本部鸦雀无声。
  “如果公布木津的死讯,犯人可能会跑路。至少,和雄会跑路。这样就会失去一条重要的线索。”鲛岛低声说道。香田忍无可忍,回头看着一旁的警视厅刑事部长。
  “警视监……”
  刑事部长藤丸一言不发地听着两人的对话。刑事部长的级别可能是警视长或警视监,比警视还要高两到三级。
  香田明确告诉藤丸:“我是公安部的代表。公安认为,即使这次的犯人不是极左,也会对警察机构造成巨大的影响,一定要将其逮捕归案。”
  “鲛岛。”藤丸说道。鲛岛望向藤丸。藤丸今年五十一岁,不是下一任总监,就是再下一任。在公安部的暗斗中,他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立场。众人都将他视为“策士”。
  “我理解你想要逮捕木津的决心。可是你在发现木津和这次连环杀人案的关联之后,就应该立刻通知本部。桃井警部,你也有责任。”
  香田一副“活该”的表情,把手插进套装口袋里。
  “射杀木津一事,还要等查问会的结果。不过我个人觉得,过程虽然有些轻率,但从报告书上看,开枪也是无可奈何。”
  “谢谢。”桃井面不改色地说道。
  “木津对鲛岛警部有私怨,从鲛岛警部的伤势来看,他的精神状态很不正常。桃井警部分秒必争,要求富川带他去宫间运输的仓库。作为警官,这种行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桃井站着没动,只是低下了头。藤丸又对香田说道:“如果鲛岛警部惨遭木津毒手,那警方又会多出一名被害者。这毕竟不是好事。”
  “是。”香田不情慝地回答道。
  鲛岛只在医院里待了几个小时。除了美工刀留下的伤口,鲛岛还有脑震荡和右耳鼓膜损伤,医师诊断称,至少要三个星期才能痊愈。
  鼓膜也许在短期内无法恢复。
  强行出院,自然是鲛岛的意思。
  当天早上,警方就对木津的“作坊”进行了调查。藤丸决定,不举行记者招待会。他要求鲛岛与桃井分别提交报告书。处分还没决定。
  “报告!”

  外山组长带着四名部下出现在本部入口,他们后头还跟着三个人。
  “阿伽门农”的冬树也在里头。还有一个跟冬树差不多大的少年,以及一个长着大眼睛、留着短头发的三十多岁的瘦弱男子。他们都穿着原色的纱丽,化了淡妆。
  “这是怎么回事啊,啊?”瘦弱男子一把抓住外山的手臂。
  冬树看见了鲛岛:“怎么回事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香田走了过去。
  “别吵!”外山开口说道。
  “开什么玩笑,连搜查令都没有,就莫名其妙冲进我们店里,我们还在做生意呢!我们究竟犯了什么事儿啊!”
  “我是警视厅的香田,希望各位能配合调查。”
  “开什么玩笑……”
  看来他就是店里的妈妈桑,香田鼓着腮帮子怒吼道:“这群人妖,吵什么吵!”
  可妈妈桑毫不示弱:“什么?不好意思哦,我们就是人妖,你以为我不知道啊,你们警察里也有不少弯的!你再说,我就写信给报社,说警察歧视民众!”
  “香田警视。”藤丸开口了。
  “哦?你是警视啊?官儿还挺大。你当我怕你啊!你以为你们警察能为所欲为啊?等我把你们告上法庭,看你们怎么办!”
  桃井看着鲛岛。
  “冬树……”鲛岛发话了。
  “啊……”冬树畏畏缩缩地回答。妈妈桑顿时不说话了,好像很是吃惊。
  “能不能过来听听看这卷录音带?帮我看看是不是和雄的声音。没别的事。”
  冬树看了看妈妈桑,妈妈桑则用充满戒心和猜疑的视线投向鲛岛。
  “真的没别的事。”鲛岛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你是谁啊?”
  “防范课的鲛岛。”
  冬树和妈妈桑耳语了几句。里头好像蹦出了“Mama Force”这个词。
  “你是‘Mama Force’的客人?”妈妈桑问道。
  “已经是好几年的老主顾了。”
  妈妈桑盯着鲛岛说道:“好吧,那里还是很挑客人的。看来你是值得信任的人。”
  香田环视四周,一副忍无可忍的模样。谁都没敢笑。
  “拜托了。”鲛岛低声说道。
  妈妈桑长舒一口气,点了点头:“好吧,冬树你去吧。”
  他让冬树和另一个人走去鲛岛身前的那张办公桌。
  香田气呼呼地走出了本部。本厅公安部的刑瞽们赶忙追了出去。
  等三人落座之后,薮就拿出安装在电话上的录音机,操作了起来。电话的声音被放了出来。
  “不是哎。”
  “不是。”
  “我也觉得不是。”
  三人异口同声,毫不犹豫地回答。薮点点头,换了一盘磁带。那是打来搜查本部的其他预告和犯罪声明的录音。
  听完所有录音,三人还是只能摇摇头。
  “谢谢。”鲛岛道了谢,随即问道,“你们知道和雄现在在哪儿吗?”
  “不知道哎,只知道他前一阵子和一个叫木津的客人住在一起。”

  “这个我知道。”
  今天警方还调查了木津在门前仲町的公寓,可是并没有发现和和雄去向有关的线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妈妈桑抬头看着站在一旁的鲛岛。裹在鲛岛右耳上的绷带绕着头部裹了一圈,他还是觉得头部隐隐作痛,不过不再觉得恶心反胃了。
  “木津的本行是改造枪支,和雄从木津手里偷走的枪,就是警官枪杀案的凶器。”
  “不会吧?!”
  妈妈桑大吃一惊。冬树脸色惨白。
  “犯人是和雄吗?”
  “不知道。即使和雄不是犯人,他也很有可能认识犯人。我们正在找他。”
  “怎么会这样……他……他不会被犯人弄死了吧?”
  “也许吧。”
  “这可怎么办呀!”
  “你们有线索吗?”
  妈妈桑看了看另外两位少年:“我们哪儿有线索啊……”
  “和木津同居之前和雄住在哪儿?”
  “他在笹塚租了个一室户,可是那儿已经退租了呀。”
  “知道地址吗?”
  “店里有记录。”
  “好,那……他老家在哪儿?”
  “他好像说过是干叶县的佐仓吧,至于是佐仓的哪儿就不清楚了。”
  “他以前是暴走族,是吧?”
  鲛岛看了看冬树。冬树点点头。
  “族的名字叫什么?”
  “凶杀界,凶恶的凶,杀人的杀,世界的界。”
  鲛岛记下三个字给冬树确认——“凶杀界”。
  冬树点点头:“应该是这三个字。”
  一名刑警举起听筒,鲛岛把便条交给了他。
  “麻烦转接千叶县警察局的交通课。”
  接过便条的刑警命令接线台转接,随即又问三人:“和雄的全名是?”
  “宫内,宫内和雄。宫殿的宫,内外的内,和平的和,英雄的雄。”妈妈桑回答道。
  被逮捕、辅导过的暴走族成员,在各县警察局交通课和高速机动队都有备案。
  连上千叶县警察局的交通课之后,刑警就开始打听起和雄的情况来。如果有符合条件的资料,就会立刻传真到本部。
  “和雄来东京之后,除了木津,还有其他男人吗?女人也行。”
  鲛岛问道。
  “和雄好像是高中辍学之后来的吧?一开始在美发学校上学来着,结果没上多久就退学了。然后在便利店打了一阵子工,看见我们店的应征广告就来了。”
  “在‘阿伽门农’之前,他没有在其他夜店里工作过?”
  “他好像在咖啡厅里工作过一阵子。”
  “和雄一开始是直男吗?”
  “怎么会啊!他骨子里就是个弯的。来我们店的时候就已经谈过好几个了。”
  “那他去‘阿伽门农’之前,说不定有过其他男朋友。”
  “也许有吧。在我们店勾搭上的就只有木津先生了。其他人都是玩玩的。”
  妈妈桑看了看冬树和另一名少年,征求同意。

  “找到了!”和千叶县警察局通话的刑警朝藤丸喊道,“还有指纹!”
  “让他们赶紧把照片和指纹一块送过来!”藤丸立刻下令,“还有,四班马上去他老家!他可是重参(重要参考人)!我会给干叶县警察局打招呼的!”
  八名刑警立刻冲出搜查本部,让本部的气氛为之一变。
  “和雄在这儿有什么朋友吗?”鲛岛继续问道。
  i人面面相觑:“说实话,和雄和我们店的风格不是很搭,他是那种猛男同志。”
  鲛岛抬头望着天花板。藤丸说道:“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其他警官完成吧。你的身体还没恢复,会撑不住的。”
  “我没事。”鲛岛说道。
  藤丸斩钉截铁地说道:“这里的负责人是我,只要你还在这儿,就得听我的安排。”
  “是……”鲛岛只能点头。在藤丸的命令下,外山等人将三人带到了另一间房间。这一回,“阿伽门农”的妈妈桑倒是老老实实地遵命了。
  藤丸把鲛岛和桃井叫到自己座位旁,用只有他们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你们的处分决定还没下来,我知道你不是为了独占功劳才急于逮捕木津的。唯一遗憾的是,嫌疑人已经死了。射杀嫌疑人有违警视厅的方针。”
  “桃井警部。”
  “在。”桃井端正站姿。
  “自今日起,防范课鲛岛警部将调往新宿警署连续警官被杀事件特别搜查本部,你没有异议吧?”
  “只要他本人没有意见就行。”桃井说道。
  藤丸望向鲛岛:“你意下如何?”
  “遵命。”鲛岛回答。
  “很好。桃井警部,你就回防范课去吧,回家也行。”
  桃井看了看鲛岛。鲛岛发现,桃井的脸上又没有了生气,他又变回了“馒头”。除了自己的儿子,桃井又背上了一条人命。他去医院接鲛岛的时候,曾轻声说了一句:“佛龛上又要多出一尊牌位来了。”
  牌位上的名字,肯定是“木津要”。
  桃井离开搜查本部之后,藤丸抬头看着鲛岛说道:“你的事情我有所耳闻。”
  “我也久仰警视监的大名。”
  “是吗?现在我并不准备追究你的过去,重要的是抓住这起案子的犯人。第二起案件和第三起案件之间的间隔短了两天,我对此非常担心,我不希望抓现行。你听明白了吗?”藤丸说道。
  抓现行,就意味若在第四起案件发生的同时将犯人逮捕。在犯案时逮捕,和在犯人在家的时候逮捕是两码事,直接影响民众对警方搜查能力的评价。抓现行有些“运气成分”,可是如果是趁犯人在家的时候逮捕,就能向世人证明警方办案能力之高。藤丸并不希望木津的悲剧重演。
  “明白。”
  “好。今天你就先回去吧,明天休息一天,从后天开始来本部帮忙。”
  这时,电话铃响了。一名刑警接了电话后大声喊道:“快叫香田警视来!是刚才那个家伙!”
或许您还会喜欢: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