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新宿鲛 - 第06章 神秘连环杀人事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最终还是没有去“Marks Man”。不,应该说是“没去成”。
  他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他在车站附近打包了个汉堡包,拿着纸袋爬上了楼。
  他讨厌在人多的地方一个人吃饭。从车站走回家要十五分钟,汉堡包已经凉了,不过他并不在意。
  进了房间,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门反锁起来。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四畳半的厨房和六畳大的日式房间,房间里有复习重考时用过的书桌,现在也被他拿来当餐桌用。
  锁上门之后,他径直走向书桌,打开最上面的那个抽屉。抽屉里放着三个枪套,里面各有一把枪。三个枪套各不相同。
  背带式枪套里装的是s&w的自动手枪M39。臀部枪套里装的是柯尔特执法者的MarkⅢ357马格南。在“Marks Man”买的腰部枪套里放着1910版的白朗宁。
  三把枪旁边放着警察手册和手铐,还有特殊警棍。
  他脱下了身上的夹克,把枪套挂在肩膀上。接着,又把手铐插进了牛仔裤和背骨之间的缝隙里。他把警察手册塞进臀部的口袋,又穿上夹克。
  关上抽屉,同到门口。厕所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鞋箱,里头放着些工具,还有一捆用来打包行李的麻绳。
  这是从以前打工的地方拿回来的,他用剪刀剪断了麻绳。
  六畳大的屋里铺着粉红色的地毯,他用绳子在地上摆出一个人形来。接着,他在房间和厨房之间拦起了两根绳子,大概齐腰高。
  他站在绳子外侧,凝视着绳子内侧的人形,尽可能不看房间里的家具。他在酝酿感情,他知道,自己正在进入那个世界。
  鉴识课员正在进行觋场勘查,照相机的闪光灯一闪一闪。鉴识课员蹲在地上,采集指纹与脚印。

  绳子周围满是看热闹的路八,大家你推我挤,伸长脖子。绳子旁边站着一位戴着手套的制服警官——啊,把手套给忘了。
  他跨过麻绳,从书桌的另一个抽屉里拿出一副白手套。手套的布料很薄,手腕这里有一个搭扣。
  他把手套胡乱塞进夹克的口袋里,回到绳子外侧,并后退了两三步。
  视野中再次出现看热闹的人群。
  “不要推,让一让,让一让!”
  制服警官的声音就在耳边。
  他走近一步。警官注意到了他,“刷!”地一个敬礼。
  “辛苦了!”他说道,顺手从口袋里拿出警察手册出示了一下。
  围观群众怎会想到他这副打扮的人会是警察,大家都吓得目瞪口呆。
  他轻巧地跨过绳子,鉴识课员回过头来,他也点点头,从夹壳口袋里掏出手套,套在手上,蹲在人形旁边。
  “凶器是?”
  “手枪。大概是马格南。”
  他皱起眉头。
  “太可恶了。死亡时间是?”
  “大约是三十分钟前。”
  他迅速站起身,环视四周。
  “那就是说凶手可能还在附近。”
  “正在派人进行搜索。”
  “让他们小心点,犯人手里有马格南……”
  说到一半,他突然停了下来,举起了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无线电通话器。
  “这里是现场,特搜,怎么了?”
  “请求支援——”
  砰!一声枪响打断了通话器中的声音。
  “走!”
  他迅速拔出枪套里的自动手枪,拉开保险,把第一发子弹送进枪膛,拔腿就跑,一跃飞过绳子—一他没有忘记把枪口对准天空。

  这一出独角戏,他来同演了好几次,还尝试了各种变化,最后还上演了枪战好戏。不过最后一幕总是:“叫救护车。”
  快十一点了。胃里空空如也。装着汉堡包的纸袋被他丢在书桌上。他拿着汉堡包,走进了麻绳内侧。刑警,就应该在事件现场吃饭。
  他单膝跪地,凝视着地上的麻绳轮廓,大口大口吃着汉堡。
  这已经是第四起案件了。搜查本部觉得用普通的调查方法已经不可能抓住犯人了.于是就把特搜队员——他派了过来。
  他一边吃汉堡包,一边望着地上的“尸体”,自然而然地皱起眉头,可他的嘴还在动。
  “是不是职业杀手干的?”新上任的刑警畏畏缩缩地问道。
  “应该是,而且手段极其高明。”说完,他便站起身。故事暂告一段落。他从冰箱里拿出一盒1升容量的牛奶,拉开口直接灌进嘴里,这才把汉堡包吞了下去。
  他忽然想到,这不是普通的杀人案,而是新宿发生的杀人案。
  什么家伙会动杀警官的念头呢?职业杀手不会去杀制服警官。
  要杀,不如杀刑警。被逼到绝路的犯罪集团经常会用谋杀刑警这一手段。
  什么时候才能再看见一次杀人现场呢?即使每天在新宿乱逛,也不一定能看见。即使是新宿,也不可能每天发生杀人案。
  最好的方法是待在新宿警署附近,警车一旦出动就追上去。可是他没有车,警车的目的地也不一定是杀人现场。
  真想站在绳子的里侧啊,真想成为搜查队伍的一员啊。
  也许,之前也曾有过目睹杀人现场的机会。可是很多案子是在房子里发生的,即使看见房子外头停着许多警车,也无法一睹现场的情况。如果自己能有幸再次目睹 杀人案的搜查现场……话说今天他一直在观察刑警们的行动,可观察得并不仔细。好像有人在拍照。指纹呢?脚印呢?今天到场的刑警带枪了吗?

  要是盯着他们的上衣仔细看看,就能看出来了……想着想着,他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他甚至想冲回现场看个究竟。
  可是,刑警早就不在了。刑警常说“现场要走百回”,可他们真的会这么做吗?难说。说不定犯人是个疯子,早就被警察抓到了。
  连环杀人……连环杀人……他忽然想到,要是警官枪杀案是一起连环杀人案就好了。
  连环杀人案肯定会由同一名刑警负责。如果他能再次目击到现场,故事就会更加真实,也能看到更多的场景。
  他知道有一群人以窃听警察的无线电通话为乐。可是能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仅限于各个警署和警车之间的通话。井川先生说,警视厅会出动的那些大事件,会使用数字化无线电通信技术,一般人无法窃听。
  发生了杀人案,本厅搜查一课必然会出动。如果能窃听到一课的隐蔽警车的无线电信号,不仅能知道杀人现场的位置,甚至能目睹犯人被逮捕的瞬间。
  然而,这是很难办到的。并川先生说,警视厅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使用数字无线电的。只是爱窃听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才不得不换成了数字信号。
  原因肯定不仅于此,恐怕是发生过犯人窃听无线电信号后逃之夭夭的情况。
  真想看一看,无论如何都想亲眼看一看。
  如果他总能出现在大事件发生的现场,刑瞽们会作何感想?他心想,要是自己有超能力,能预感到大事件的发生就好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