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星际战争 - 第二部 火星人主宰地球-第十章 尾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就要结束我的故事了,但对许多仍悬而未决的争议问题,自己却没有什么高见,为此我不能不感到遗憾。在某方面,我当然会引起争论。我的本行是思辨哲学,对比较生理学知之甚少,仅局限于一两本书。不过在我看来,卡弗对火星人迅速死去的原因的解释言之有理,几乎可被视为一种定论。我自己的叙述就借用了他的观点。
  战争结束后对所有火星人尸体进行了解剖检验,除了已知的一些地球生物外,在他们体
  内没有发现病菌。另外,火星人的同伴死后,他们一具尸体也没有掩埋,他们滥杀了那么多生灵,也没有掩埋,这表明他们对腐烂过程完全无知。然而,这尽管有充分根据,却绝非已得到证实的定论。
  火星人借以进行毁灭性打击的“黑烟”,其成分也无从知晓,还有那“热光”发生器也依然是个谜。由于伊宁和南肯辛顿实验室遭受可怕的灾难,因而化学分析专家们不愿意对“热光”发生器做进一步的研究。对黑烟灰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一种尚不知道的元素,这种元素带有一组亮丽的三条绿线,它可能是与氩气结合,形成一种化合物,瞬间就对血液里某种成分产生致命的危害。不过,本故事的一般读者对这些未经证明的推论并不怎么感兴趣。谢泼顿被摧毁后顺着泰晤士河漂下的褐色浮渣,当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化验,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火星人尸体大都被野狗咬得残缺不全了,对其残体进行解剖的结果,我已经叙述过了。然而,自然博物馆里用酒精泡着几乎完整的火星人尸体标本,蔚为壮观,还挂着无数火星人体图,无人不晓。至于火星人的生理结构,那就纯属科学家的专业范围了。

  有一个全球性的严峻问题,那就是火星人还可能发动另一场侵略战争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火星处于合两个天体靠得最近时的轮廓。状态,但我本人预测,每当火星回到冲状态时,火星人就可能再次铤而走险。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有所准备。依我之见,我们可以测定火星上发射圆筒的大炮位置,随时监视火星的这部分,从而预测下次攻击的地点。
  这样,下次发射到地球的圆筒尚未冷却下来,让火星人爬出来之前,它就可能被炸药或炮弹炸毁,再不然圆筒刚刚旋开,里面的火星人就被枪炮击毙。在我看来,火星人第一次奇袭以失败告终,这表明他们失去了优势。对此也许他们自己也有同感。
  莱辛推测火星人已经在金星成功登陆,他的推理十分精彩。七个月前,金星和火星与太阳形成直线;也就是说,从金星上观察,火星处于相反方向。结果是,这颗内行星内行星:指靠近太阳的金星、水星、地球或火星。此处指金星。黑暗的那部分出现了一条亮丽的奇异曲线,并且几乎同时在一张盘形火星照片上也发现了一条类似弯弯曲曲的淡黑色线。如要充分了解这两根线条彼此惊人的相似之处,则需要看一看它们的外观图。
  不管我们会不会再次遭到侵略,这些事件都必将极大地改变我们对人类未来的看法。我们已经知道了,再也不能将地球看作一个四面有围墙的世外桃源、一个人类生存的安乐窝;我们无法预料,突然从天而降的是天使还是恶魔。从宏观宇宙角度来看,这次火星入侵对人类最终并非不是因祸得福;它打碎了我们人类夜郎自大的宁静心态,而这种心态正是衰落的根源;它给人类科学带来了极为丰厚的礼物,它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公共福利观念。火星人在浩瀚宇宙的另一方观察了他们先驱者的命运,从中吸取了教训,也许在金星上找到了较为安全的地方安营扎寨。不管怎样,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要密切监视那颗盘状火星,不可有丝毫的松懈,而且天空中那些火红的飞镖即流星,坠落时都不可避免会给人类的子孙后代带来不祥之兆。

  这场星球大战对人类视野的开阔是不可估量的。在圆筒降落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除了我们这颗小小的星球表面之外,茫茫的宇宙深渊没有生命存在。现在,我们看得远些了。如果火星人能到达金星,那就没有理由认为人类办不到,太阳的缓慢冷却最终必定会致使地球不宜于万物生存,到那时候,发轫于地球的生命之线也许会伸出去,套住我们邻近的星球。
  我幻想,生命将从太阳系这个小小的发源地缓慢地扩展,最终将遍布没有生命的茫茫恒星太空,这个幻想既蒙眬又奇妙,但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幻。另一方面,火星人的毁灭也许只是迟早问题。也许,对他们而不是对我们而言,未来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我得承认,劫后余生,我一直心有余悸,阴影挥之不去。我坐在书房里,就着灯光写文章,有时突然看见脚下山谷弥合,火焰奔腾,觉得我四周房子里空荡荒凉。我出门来到拜佛

  里特路上,车辆从我身旁经过,一辆小马车坐着一位年轻的屠夫,一辆公共马车满载乘客,一个工人骑着自行车,孩子们走路上学去,突然间,他们全都变得模糊、虚幻起来,我又同炮兵一道,仓皇穿过酷热、沉寂的大地。一天夜里,我看见黑烟灰抹黑了静悄悄的街道,面目全非的尸体裹在黑灰里;他们猛然站在我面前,躯体残缺不全,被狗啃咬过。他们语无伦次地唠叨,脸色愈来愈惨白,相貌愈来愈凶恶、丑陋,最后成了一个个癫狂的扭曲人。我在黑夜里惊醒,吓出一身冷汗,战栗不已。
  我上伦敦去,漫步舰队大街与斯特兰德大街,目睹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却突发奇想,他们不过是昔日死难者的鬼魂,在我曾一度见过的死寂阴森的街上游荡;他们是一座死城里的幽灵,是尸体充了电的伪生命。我在写这个故事最后一章的前一天,站在樱草山上,眺望重重房屋,无边无际,烟雾缭绕,蓝幽幽、蒙眬眬的,最终隐没在苍茫的低空;眺望人们徜徉在山上的苗圃中间;眺望游人如织,围观静静屹立的那台火星人机器周围,倾听孩子们嬉戏的喧嚣,回忆起最后那个伟大日子的黎明,我看见它躺在那儿,亮晶晶、硬邦邦的、无声无息……一种奇怪的感觉油然而生。
  怪中之怪莫过于,我再次握住妻子的手,心里想她已经死了,她心里也想我已经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0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0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0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