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星际战争 - 第二部 火星人主宰地球-第五章 劫后死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首先关牢厨房与洗涤室之间的门,然后才走进食品贮藏室。不料贮藏室里空空如也,食品荡然无存,显然是前一天火星人全拿走了。我第一次感到了绝望。第十一天或第十二天我没进一口食,没喝一滴水。
  开始时,我口渴得喉咙冒烟,气虚体弱。坐在漆黑的洗涤室里,垂头丧气,一副可怜相。满脑子只有一个“吃”字。听惯了巨坑传来的种种响声,这时响声全然停止,我反倒以为
  自己耳聋了呢。体力不支,不能悄然无声地爬到瞭望孔,要不然的话,我会去瞧一瞧外面的。
  到了第十二天,口渴得实在难忍,我便冒着惊动火星人的危险,奇袭污水井旁边嘎吱响的雨水泵,弄了几杯黑糊糊的脏雨水喝。顿感神清气爽,而且我打泵发出声响,却没有触手疑神疑鬼地循着声音而来,我的胆子也壮了。
  在那些日日夜夜里,我思绪纷乱,老是想到牧师以及他是怎么丧命的,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到了第十三天,我又喝了些水,时而打盹,时而胡思乱想,什么吃呀什么逃跑呀,而那些逃跑计划都是模模糊糊,不切实际的。一打盹就做梦,梦到群魔乱舞,梦到牧师之死,还梦到美味佳肴。然而,无论是睡着还是醒来,我都感到一种钻心的痛楚,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喝水。光线照进洗涤室里,不再是灰色的,而是呈红色。在我恍惚的幻觉里,光线似乎是血红色的。
  第十四天,我走进厨房,大吃一惊,只见墙孔长满了红草苔藓,那地方先前是若明若暗,现在却变成了一片殷红色,朦朦胧胧的。
  第十五天一早,我听到厨房响起一阵奇怪而又熟悉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狗的鼻息声和搔抓声。走进厨房一看,是一只狗鼻子伸进红草丛的一条缝里。我吓了一跳。一嗅到我的气味,狗立即汪汪地叫了起来。
  我想,如果能悄悄地把狗诱进来,也许能够把它杀掉吃肉;反正最好把它杀了,以免它的响动引起火星人的注意。
  我爬向前去,轻声说:“乖狗!”但狗头猛地一缩,消失了。
  我倾听——我并没有聋——但巨坑显然静悄悄的,只听见好像是一只鸟的拍翅声和呱呱的鸦叫,仅此而已。
  我贴近瞭望孔躺了许久,不敢移开遮墙孔的红色植物。有一两次我听见一阵轻微的噼噼啪啪声,似乎是狗在我下面很低的沙地上来回走动的脚步声,好像有更多的鸟叫声,除此之外,一片静寂。沉寂壮了我的胆子,我终于望出去。
  巨坑角落堆满火星人吸血后扔下的尸骸,一大群乌鸦围在上面争啄。除此之外,坑里没有一个生灵。
  我环视四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有机械装置都无影无踪了。沙地上偌大的圆坑空荡荡的,只是一个角落堆着一大堆灰蓝色粉末,另一个角落堆着一些铝锭,还有黑乌鸦和被屠杀者的尸骨。
  我慢慢地钻出红草丛,站在垃圾堆上。环顾四周,除了身后北面外,视野开阔,但目之所及,却不见火星人的踪影。脚下是陡坡,再下去才是巨坑,不过沿着垃圾堆走几步,就有一个坡可以爬上废墟的顶。逃跑的机会到了,我开始颤抖起来。
  我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孤注一掷,带着一颗狂跳的心,爬到我在里面埋得太久的废墟的顶上。
  我又环视四周。向北面望去,还是不见火星人的踪影。
  上一次我在白天看见辛恩这一带地区时,那是一条繁华的街道,白色、红色的舒适洋房鳞次栉比,树木环绕。此时此刻,我却停立在碎砖瓦砾山堆上,上面遍生形如仙人掌的红色植物,高齐膝盖,没有一棵地球植物与之相争。我附近的树木全都枯死了,呈棕色,稍远处一大片红色藤蔓正在攀附还活着的树木。
  邻近的房舍全都毁于一旦,但没有一座是焚毁的;墙依然竖立,有的还齐二层楼高,砸烂的窗门依在。无房顶的屋里红草丛生,十分茂盛。我脚下是巨坑,一群乌鸦在争抢里面的垃圾。别的许多鸟在废墟堆中跳跃。我看见远处有一只瘦猫蜷缩着身子,沿着一堵墙偷偷摸摸地潜行,却不见一个人影。
  在地窖里呆久了,刚刚来到光天化日之下,陡觉日光明晃炫目,天空湛蓝。每一处空地都长满了红草,微风习习,红草随风摇曳。啊!多么温馨的空气!
或许您还会喜欢: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