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星际战争 - 第二部 火星人主宰地球-第一章 在火星人的铁蹄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上集里,我一度丢开自己的奇遇,花了那么多篇幅去叙述我兄弟的遭遇。在最后两章里,我和牧师一直蛰伏在哈利福一座空房子里,我们是逃离“黑烟”而流落哈利福的。现在我又从那儿接着讲起。星期天整夜和第二天整整一天——简直是恐慌之日——我们都躲在那儿,犹如困在一座日光孤岛上,被“黑烟”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在那度日如年的两天里,我们无所事事,只有静静地等待,却又坐卧不安。
  我一心挂念着妻子。我想像她待在皮头,身陷危险之中,吓得魂不守舍,以为我已经死了,在哀悼我呢。一想到我与妻子彼此隔绝,一想到我不在时她可能遭遇到的一切,我就焦躁不安,在屋里踱来踱去,长吁短叹。当然,我知道表哥是个临危不惧的人,但他反应迟缓,危险意识淡薄,忧柔寡断。当前需要的不是勇敢,而是谨慎。我唯一的安慰是,相信火星人正在向伦敦挺进,渐渐远离妻子所在地。对妻子的命运提心吊胆,思绪纷乱,痛苦不堪。牧师没完没了地胡言乱语,搅得我心烦意乱,火冒三丈,我厌倦透了他的顾影自怜。规劝无效,我便避开他,待在一间摆有地球仪、形状各异的物体以及习字本的屋子里——显然是一间儿童学习室。他却跟进来了,我只好爬到房顶储藏室里,把自己锁起来,以便独自咀嚼心中的哀痛。
  那天一整天和第二天上午,我们都被“黑烟”困在房子里,不敢越过雷池一步。星期天晚上隔壁房子里都还有人的迹象——一扇窗户露出一张脸,有灯光移动,随后又听到“砰”的关门声,但我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也不知道他们的下落。第二天他们就无影无踪了。整个星期一上午,“黑烟”沿河缓缓地飘移,一步步逼近我们,最后沿着公路飘到我们躲藏的房子外面。
  约摸中午时分,一个火星人穿过田野而来,喷射一股超热蒸汽,蒸汽碰着墙就咝咝作响,一接触窗户就将其击得粉碎,牧师逃出堂屋时手被蒸汽烫伤了。最后我们爬过湿漉漉的屋子,又向外面望去,只见北边的乡野满目疮痍,仿若刚刚遭受了一场黑色暴风雪的蹂躏,一片不可思议的红色交融着烧焦草地的黝黑,惊得我们目瞪口呆。
  一时我们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这种变化对我们的处境有何影响,只是解脱了对“黑烟”的恐惧。但随后我注意到,我们不再受困,可以离开了。一旦意识到逃跑之路敞开了,我就打算立即行动。可是,牧师无精打采的,冥顽不化。
  “我们在这里很安全,”他一再说,“我们在这里很安全。”
  我决心离开他——早就应该了!多亏先前那位炮兵的教诲,这次我变明智了,搜寻食品与饮料。我找到一些油膏和破布包扎我的烫伤,还在一间卧室里找到一顶帽子、一件法兰绒衬衫。牧师看出我当真要独自走——心安理得地独自走——突然打起精神,也跟我走。整个下午都静悄悄的,估计我们是5点左右出发的,沿着被烧黑的公路向森伯里逃去。
  在森伯里,在沿途不少地方,尸横遍野,有人尸也有马尸,姿势扭曲,满地都是翻倒的马车和行李,全都覆盖着厚厚的黑灰。渣灰笼罩,我不禁想起我所读过的庞贝城大毁灭的景象。我们平安到达汉普顿王宫,脑子里怪影乱舞。在汉普顿王宫,我们总算发现了一片逃过“黑烟”窒息的绿洲,内心如释重负。我们穿过布什公园,看见鹿子在栗树下安然漫步,远方一些男男女女向汉普顿急急奔过来。他们是我们看见的第一批人。随后,我们又到了特威克南。

  公路对面,特威克南和彼得斯汉姆那边的树林还在燃烧。特威克南没有受到“热光”或“黑烟”的危害。有很多人,但我们一打听情况,谁都不知道。其实他们大都和我们一样,也是趁战斗间歇找地方躲藏起来了。我总觉得许多房子里依然躲着担惊受怕的主人,他们吓坏了,欲逃不敢。在那儿,沿路也曾大溃逃过,车水马龙。三辆砸烂的自行车挤成一堆,被滚滚车轮碾碎、陷进路面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8点半左右,我们走过里士满大桥,当然是疾步穿过那座无遮掩的大桥的,但我还是注意到下面河里漂浮着许多红色的物体,其中有些几英尺宽。我不知道是啥东西——太慌忙了,无暇去仔细察看——只是往坏处猜,把它们猜测成恐怖至极。到了萨里,又看见烟雾留下的黑色尘埃,以及死尸——有一堆在通往火车站的道路附近;不过要到我们朝巴恩斯赶了一段路时,才瞧见火星人。
  远方黑茫茫的,只见三个人沿着一条小街朝河边跑去,要不是他们三人,那地方更显得空荡荡的。山上里士满镇烈焰熊熊;城外“黑烟”无影无踪。
  我们接近丘这个地方时,突然跑过来一群人,接着一台火星人战斗机器的上半身映入眼帘,高出房顶一长截,赫然醒目,离我们不到100码远。危险突如其来,我们呆若木鸡,只要火星人往下面一瞧,我们就没命了。我们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前进,只好闪到一边,躲进一
  座花园的茅棚里。牧师蜷伏在棚里,悄悄地哭泣,说什么也不走了。
  可是,我不到皮头心不死,又借着暮色冒险出去了。穿过一片灌木林,沿着一座大房子围墙边的一条小路走过去,从通往丘的公路中冒出来。我把牧师扔在茅棚里,但他却急匆匆地跟来了。
  第二次出发可太冒险了。显然火星人就在我们附近。牧师刚刚赶上我,我们就看见一台火星人战斗机器从丘大旅店方向远远地越过草地,不是先前我们看见的那台,就是另一台。它前面有四五个小小黑影仓皇穿过灰中带绿的田野,一下子我们明白了,显然火星人在追赶他们。火星人连跨三大步,就来到他们中间,他们从他的脚下四处逃窜。他并没有用“热光”毁灭他们,而把他们一个个抓起来,扔进他背后伸出的巨大的金属篮里,那金属篮颇似悬在工人肩膀上的篮子。
  我恍然大悟,原来火星人打败了人类后,并不仅仅消灭了事,也许还有别的目的。我们惊呆了,木然而立,过了一会儿方回过神来,转身穿过身后一道大门,逃进一座四周围着的花园。运气还好,我们碰巧跌进一条沟里,躺在那儿,在星星出来之前连彼此悄声耳语都不敢。

  估计快到11点了,我们才鼓起勇气爬出来,再也不敢冒险走公路了,而是蹑手蹑脚沿着一排树篱潜行。穿过种植园,牧师走左边,我走右边,都睁大眼睛,欲望穿黑暗,留神火星人的动静,他们似乎就在我们附近。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进一片被烧得焦黑的土地,现在正冷却成焦灰,地上这儿一具,那儿一具,散布着许多尸体。有人尸,烧得面目全非,躯体变形,但腿和脚上的靴子却大都完好无损;还有马尸。死尸后面大约50英尺处,有一排四门破裂的大炮,以及四分五裂的炮车。
  到了希恩,我们发现那地方好像逃脱了灭顶之灾,但却空无一人,一片死寂。我们没有遇见死尸,不过夜色浓浓,看不见那地方的旁道岔路。在希恩我的同伴忽然抱怨说他又饥又渴,于是我们决定破门闯入一座房子。
  我们费力弄开一扇窗户,走进第一座房子,那是一座半独立式小别墅,在里面我没有搜到什么可吃的,只有一些发了霉的奶酪。不过倒有水喝;我还顺手拿了一把短柄小斧头,闯进下一座房子时肯定用得着。
  然后,我们走到公路对面转弯通往莫特莱克的地方。那儿有一座带围墙的花园,里面有一幢白房子,我们闯进去,在食品储藏室里发现不少食物——两块面包放在一口平底锅里、一块没有烹煮过的牛排以及半截火腿。我之所以不厌其详地列出这些食品,是因为我们注定要靠它们维持下两个星期。厨架上摆着瓶装啤酒,还有两袋菜豆和一些生菜。储藏室通向一间厨房,里面有柴火,还摆着一个橱柜,我们在橱柜里找到十多瓶勃艮第勃艮第:法国中东部一地区,以盛产红白葡萄酒著名。葡萄酒、汤罐头和鲑鱼罐头,还有两筒饼干。
  我们坐在漆黑的厨房里——不敢点灯——吃面包,啃火腿,同喝一瓶啤酒。牧师惊魂未定,坐立不安,一反常态,居然催我赶路,我劝他多吃点,好保持体力。正在这时候,大祸临头,使我们身陷囹圄。
  “还不到半夜呢。”我话音刚落,就出现一道灿烂的绿光,耀眼炫目。厨房里的一切东西顿时显现,绿黑相间,清晰可见,却又倏忽而逝。一声震动接踵而至,来势之猛,在此之前我从未听到过,此后我也再没有听到过。紧接着,或者说几乎是同时,我们身后轰的一声炸响;我们四周,玻璃粉碎,砖墙倒塌,劈里啪啦响,天花板哗啦啦地落下来,砸在我们头上,裂成无数碎片。我被砸得连打几个踉跄,一头栽在炉柄上,晕头转向。事后据牧师讲,我有好一阵昏迷不醒。我苏醒时发现我们俩又置身于黑暗中,牧师前额划了一道口子,血流满面(我后来才发现的)。他正在往我身上浇水。
  一时我记不起究竟发生了什么。随后,我才慢慢回过神来。我的太阳穴上鼓起一块青肿,那是最好的脚注。
  “好些了吗?”牧师悄声问道。
  我终于有了反应。然后坐起来。
  “别动,”他说,“满地都是从衣柜上掉下来的瓷器碎片,一走就会发出声音,我总觉得他们就在外面。”

  我俩一声不响,默默地坐着,静得连对方的呼吸声都能听见。一切似乎都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但有一次什么东西,也许是石膏或碎砖瓦,哐当一声滑在地板上。房子外面断断续续地响着丁当丁当的金属声,近在咫尺。
  “听!”丁当声很快又响起时,牧师说。
  “听见了,”我说,“但是什么呀?”
  “火星人!”牧师说。
  我竖耳倾听。
  “不像是‘热光’。”我说。我一时突发奇想,觉得是一台巨型战斗机器撞着了房子,正如先前我看见碰撞谢泼顿教堂塔楼那样。
  我们的处境太怪诞了,懵懵懂懂的,摸不着头脑,因而在天亮前四五个小时里,都不敢走动。终于,一丝晨光透了进来,不是透过依然漆黑一团的窗户,而是透过一个三角形孔,那孔处在横梁与我们身后墙里一堆烂砖之间。此时,我们第一次在朦朦胧胧中看见厨房里面情形。
  原来,大团花园里的稀泥冲破玻璃窗,落在我们先前一直坐着的桌子上,溢满桌面,淌在我们的脚周围。外面,泥土靠着房子高高地堆起来。窗框顶上横着一根被拔起来的排污管。地板上撒满了瓷器碎片;厨房通向正房那一端已被击穿了,晨光照了进来,显而易见,房子的大部分都倒塌了。与这堆废墟恰成鲜明对照的是,洁净的带镜衣柜,嵌着时髦的花玻璃,淡绿色,下面摆着许多铜锡器皿;还有蓝白相间花瓦图案的墙纸,以及厨房墙上飘动的几个彩色装饰品。
  天色渐亮,我们透过墙孔看见一个火星人的庞大身躯,估计他在那只仍在发光的圆筒旁边站岗放哨。一见情况不妙,我们便悄然无声地爬出蒙蒙亮的厨房,爬进黑暗的洗涤室里。
  我恍然大悟。
  “是第五只圆筒,”我悄声说,“从火星发射的第五只圆筒撞着这座房子,把咱们埋在废墟堆里了!”
  牧师沉默一阵,然后低语道:
  “上帝保佑我们!”
  随即我听见他自个儿嘀咕起来。
  除了那嘀咕声外,我们俩都静静地躺在洗涤室里;我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厨房门的微光,依稀看见牧师的脸,模模糊糊的,呈椭圆形,以及他的衣领和袖口。外面响起了当当的金属敲击声,继而响起尖厉的汽笛声,随即安静了好一会儿,然后又响起了呼啸声,颇似引擎的鸣响。这些噪声大都捉摸不定,断断续续的,时间一刻刻过去,噪声渐渐增大。很快又响起有节奏的呼呼声,伴随着剧烈的震动,持续不断,震得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颤抖,震得食品储藏室的瓶瓶罐罐摇来晃去,丁当作响。晨光一旦被遮掩时,朦胧的厨房门就陷入一团漆黑。我们一定在那里蜷伏了许多小时,无声无息,最后困倦极了,终于……
  我一觉醒来,饥肠辘辘。我相信我们一定睡了大半天。肚子饿得咕咕叫,我忍受不住了,只好采取行动。我告诉牧师我去弄点吃的,说着就朝储藏室摸去。他没有回答,可我刚开始吃东西,那轻微的咀嚼声就搅醒了他,只听见他向我爬过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