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星际战争 - 第一部 火星人入侵-第十三章 偶遇牧师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火星人吸取了遭受人类武器奇袭的教训,撤回霍塞尔公地他们原先的营地;由于撤退匆忙,再加之战友尸骸碍手碍脚的,所以火星人无暇收拾许多像我一样四处逃窜微不足道的牺牲品。倘若他们扔下战友,继续向前挺进,那么在他们与伦敦之间,一切都会荡然无存,只剩下12磅大炮炮台;那么他们定会赶在消息发布之前抵达首都,以闪电般的神速将首都搅个天翻地覆,正如一个世纪前大地震突然摧毁里斯本里斯本:葡萄牙首都。一样。
  然而,火星人并不急于求成。一只接一只的圆筒从天外飞来;每隔24小时他们的力量就加强一次。与此同时,英国陆、海军首脑们充分意识到敌人的强大威慑力,也在全力以赴。每过一分钟就有一门大炮进入阵地,到了黄昏时分,金斯敦和里士满郊外山坡上的每一丛灌木林、每一排别墅都隐蔽着黑洞洞的炮口,时刻准备轰击。霍塞尔公地火星人营地四周整个被烧焦的荒凉地区——方圆大约20平方英里——绿阴丛中一座座被烧毁的村庄,以及一座座黑糊糊、还冒着烟的残树拱廊(一天前都还是松树灌木林),到处都匍匐着忠于职守的侦察兵,他们携带着步话机,随时准备向炮兵通报火星人的进攻。不过,火星人此时已经了解我们的炮兵火力部署,知道人类不敢轻举妄动,没人敢贸然闯入离圆筒一英里的范围内,否则有去无回。
  下午早些时候,火星巨人们似乎一直都来来往往,忙着将第二和第三只圆筒——第二只在艾德斯通高尔夫球场,第三只在彼尔福特里的一切东西搬运到霍塞尔公地的营地。营地边缘,一大片烧黑的欧石南花旷野与建筑物废墟上,高耸着一名火星哨兵,别的火星人遗弃了那些庞大的战斗机器,下到巨坑里。在那儿他们一直干到深夜,从里面冒出绿色浓烟,犹如擎天柱,从梅洛附近的山脉,据说甚至从班斯蒂德和埃普索姆草地丘陵都能望见。
  我后面,火星人正在准备下一轮攻击;我前面,人们正在加紧备战。而我呢,正忍受着剧痛,艰难地离开韦不里奇那燃烧的烈火与烟幕,逃往伦敦方向。
  我遥望远处有一只被遗弃的小船顺流漂下,便脱掉身上大部分湿漉漉的衣服,去追赶船,终于如愿以偿,从而逃出了虎口。船上没有桨,我就用烫伤的双手代替船桨,顺流而下,向着哈利福和沃尔顿划去,行进十分迟缓,而且老是回头顾盼,那副狼狈相,你完全可以想像。我顺河漂流,是因为我觉得,万一火星人返回,水路才好逃命。

  那个火星人毁灭时搅起的热水也顺流而下,雾气腾腾的,因而划了差不多一英里,我都没看清楚河两岸。不过,有一次我瞧见从韦不里奇方向有一串黑影匆匆地穿过草地。哈利福显得空荡荡的,临河的好几座房舍在燃烧。整个大地静悄悄地躺在灼热的蓝天之下,空无一人,一缕缕烟火径直升入夏日午后酷热的空气里,这情景真奇怪。我从未见过,房屋燃烧,周围居然没有人围观。再往前一点,只见岸边干燥的水草浓烟滚滚,火光通红,岸上一条火带正执著地蔓延,穿过一块不久前才收割的干草田。
  我漂了不知多久,先前的死里逃生把我折腾得疲惫不堪,痛不欲生,再加之水面滚烫难忍。后来,恐惧感占了上风,我又划起船来。骄阳灼烤着我的赤膊裸背。划到河湾处,沃尔顿大桥遥遥可望了,这时候我头昏目眩,浑身虚脱,终于顾不上恐惧,便在米德尔斯布勒米德尔斯布勒:英国英格兰原郡名。靠岸登陆,一头倒在草丛里,半死不活的。估计当时是下午4点到5点之间。随即我站了起来,走了约摸一英里路,没有遇上一个人影,然后又躺在一丛树篱阴影里。记得最后一次冲刺时,我好像在自个儿胡言乱语。口渴得要命,悔恨自己先前没有喝足水。更奇怪的是,居然生妻子的气;我也不知是啥原因,只是渴望去皮头,却到不了,便感到心烦意乱的。
  我记不清楚牧师是何时到达的,很可能当时我在打盹。只觉得有一个坐着的人影,穿着污迹斑斑的衬衫,一张刮得光光的脸仰望着一束微光在天空跳跃。天空可谓是一方鱼鳞天鱼鳞天:指散布着像鲭鱼背部花纹样轻云的天空。——一行行淡淡的羽状云,染上仲夏晚霞的丽彩。
  我坐了起来,一听见我的响动他就迅速地望着我。
  “有水吗?”我猝然问道。
  他摇了摇头说:
  “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水喝,折腾了一个小时呀。”
  我们俩沉默了一会儿,彼此打量对方。我敢说,他发现我是个怪人:赤身裸体,只穿了湿透的短裤和袜子,烫得遍体鳞伤,脸和肩膀给烟熏了。而他呢,则是一副病态相,下巴凹下去,头发蓬乱,近乎亚麻色的鬈发低垂在前额,一双淡蓝色的大眼睛茫然凝视。他的目光无神地从我身上移开,劈头劈脑地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我呆呆地望着他,无言以对。
  他伸出一只瘦瘦的白手,差不多开始怨天尤人起来。
  “为什么要允许这一切发生?我们究竟造了什么冤孽?今天晨祷结束后,我到公路上散步,清爽一下头脑,下午还要做祷告。突然就发生了大火、地震、死亡!仿佛我们是所多玛所多玛:据《圣经。旧约》中的《创世记》,因居民罪恶深重而被上帝焚毁的古城。和蛾摩拉蛾摩拉:据《圣经。旧约》中的《创世记》,因居民罪恶深重而被上帝焚毁的古城。似的!我们的全部劳动成果付之一炬,全部劳动成果——这些火星人究竟是什么东西?”
  “我们是什么?”我清了清嗓子问道。
  他用手抓住膝盖,又回头望着我,也许有片刻默默地凝视着。
  “我正在路上散步,清醒一下神智,”他说,“突然之间——大火、地震、死亡!”
  随即他陷入了沉默,下巴几乎耷拉在膝盖上。
  不一会儿,他开始挥起手来。
  “所有的劳动成果——所有的主日学校——我们究竟造了什么孽——韦不里奇究竟造了什么孽?一切都没了,一切都毁于一旦。教堂!一年前我们才新建的。不在了!荡然无存了!这是为什么?”
  稍停片刻,他又唠叨起来,简直像个疯子。
  “教堂燃烧的烟火冒呀冒,永不熄灭!”他吼叫道。
  他的目光迸射出火焰,一根瘦指头指着韦不里奇方向。
  这时候我才开始了解他。原来他亲身经历了那场惨剧——显然他是从韦不里奇死里逃生——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
  “咱们离森伯里远吗?”我不动声色地问道。
  “就在今天早晨我还在主持早祷——”
  “情况变了嘛,”我轻声说,“你要保持理智。还有希望。”
  “希望?”
  “对。大有希望——尽管遭到了这场浩劫!”
  我开始解释我们的处境。刚开始时他还洗耳倾听,但我讲着讲着,他那兴致勃勃的目光却消失了,又回到先前的茫然状态,视线从我身上游离开了。

  “这一定是末日的开始,”他打断我的话,“末日!上帝惩罚人类伟大而又可怕的日子!是人类祈求大山巨岩把他们压住,把他们藏起来以免见到坐在御座上的主之面的日子!”
  我开始明白了他的心态,便打住了我的长篇大论,挣扎着站起来,一只手放在他的肩上。
  “拿出男子汉的气概来!”我开导说,“你已经吓糊涂了!如果宗教不堪灾难一击,那有什么用处?想一想吧,以前人类遭受过多少次地震、水灾、火山爆发以及战争!你以为上帝会保护韦不里奇安然无恙吗?他又不是保险商。”
  好一会,他沉默无语,茫然失措。
  “但咱们怎么可能逃出去呢?”他突然问道,“他们是刀枪不入的,他们是铁石心肠的!”
  “既不是刀枪不入,或许也不是铁石心肠,”我回答道,“再说,他们越是强大,我们越要保持理智,越要小心谨慎。还不到三小时之前,他们就被消灭了一个。”
  “消灭了!”他满脸困惑地说,“上帝派出来的天兵天将怎么可能被消灭呢?”
  “我是亲眼目睹的,”我接着说,“咱们不巧遇上最惨烈的战斗。”
  “天上那道闪光是什么?”他猝然问道。
  我说是日光反射信号机发出的信号——天空中表示人类相互援助与努力的信号。
  “尽管一切静悄悄的,”我说,“但咱们处在战争的中心。天空中那道闪光述说着风暴正在积聚力量。在我看来,那边是火星人;伦敦方向,里士满和金斯敦周围群山环抱,树林掩映,那儿正在修筑工事,架上大炮。很快火星人又要从这条路出击了。”
  我话音未落,他突然跳起来,用手势止住我。
  “你听!”他说。
  河对面山丘那边传来阵阵轰隆隆的炮声和阵阵鬼哭狼嚎,随即一切又归于沉寂。一只金龟子从树篱、从我们头上方嗡嗡地飞过。西方天空,笼罩韦不里奇和谢泼顿的烟雾之上高高
  地挂着一轮弯月,月光惨淡。晚霞炎热、宁静而又辉煌。
  “咱们最好沿着这条路,”我说,“往北走。”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