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星际战争 - 第一部 火星人入侵-第八章 星期五夜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星期五那天发生了一连串怪事,在我看来,怪中之怪莫过于我们社会秩序的日常生活节奏正好与那一连串事件的端倪相吻合,尽管那些事件即将把我们的社会秩序搅得天翻地覆。星期五夜晚,倘若你带上一对罗盘,围绕沃金的沙坑画一个半径为5英里的圆,那么在圆圈之外,你是否能发现哪怕一人其情绪或饮食起居受到天外不速之客的任何影响,这都要打个问号,除非是躺在公地上死硬了的斯藤特或那三四个自行车手或伦敦佬的至爱亲朋。当然,许多人都听说了那只圆筒,而且在饭后茶余还摆谈论它呢,然而它却不像英国发给德国的照会
  那样引起轩然大波。
  倒霉的亨德森向伦敦发了电报,报道圆筒顶部逐渐旋开的情况,那夜却被伦敦视为假报道,他所供职的晚报拍电报要他核实真伪,但没有收到答复——此人已经丧生——便决定不发专稿。
  即使在那五英里圆圈以内,绝大多数人也掉以轻心。前面我已经描叙过我与之交谈的男男女女们的行为反应。整个地区,人们都在进晚餐;工人们劳作了一天后,在家种菜养花;孩子们上床睡觉;少男少女们徜徉于街头巷尾,谈情说爱;学生们伏案啃书本。
  也许有过一阵街谈巷议、酒馆里的高谈阔论,或许不时有邮差,甚至惨剧的目击者掀起一股激动的旋风,可以听到大喊大叫声,可以看到匆匆的步伐。然而那天的大部分时光,人们照常吃、喝、睡、干活,悠悠岁月中形成的生活习惯依旧——仿佛宇宙根本就不存在火星似的。甚至在沃金火车站、霍塞尔、乔布汉姆,情况也没有两样。
  沃金车站,火车来来往往,旅客下车上车;调轨的调轨,候车的候车,一切与往常毫无二致。城里来了个报童,闯入史密斯的领地,叫卖登有下午新闻的晚报。卡车的轰隆声、车站火车头的呼啸声和着“火星人!”的叫喊声,一片喧嚣。大约晚上9点光景,一些情绪激动的人来到车站,带来了特大新闻,可是他们却被当作胡言乱语的醉汉,没有引起什么惊动。在轰隆隆地开往伦敦的火车上,旅客眺望窗外的黑夜,偶尔看见霍塞尔方向一束微弱的火光闪烁一下,倏忽而逝,一点红光、一缕轻烟掠过星空,还以为不过是石南花起火罢了。只是在公地边缘附近,才能观察到躁动不安的迹象。沃金边界上好几座别墅在燃烧。在公地那一面的三个村庄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人们彻夜不眠。
  乔布汉姆和霍塞尔两座桥上,滞留着好奇而又焦灼的人群,人们来来往往,但人群却一直未散。后来才得知,有一两个冒失鬼潜入黑暗,爬到火星人跟前,但却一去不复返,因为不时有一束光,强烈如战舰上的探照灯光柱,扫射公地,而那道热光接踵而至。除此之外,偌大的公地一片死寂、荒凉,整夜满天星斗,烧焦的尸体躺在公地上,翌日整天也躺在那儿。许多人听到从巨坑传来丁丁当当的锤打声。
  这就是星期五夜晚的情景。公地中央躺着那只圆筒,犹如一只毒镖刺进我们古老地球的肌体,但毒性还没有发作。圆筒周围是一片沉寂的公地,有些地方还在闷燃,这儿那儿依稀可见几具黑糊糊的物体,姿势扭曲地躺着,一丛灌木或一棵树正在燃烧。公地边缘是兴奋的人群,边缘以外,激动情绪尚未蔓延,而世界别处,生活的流水仍同千百年来一样静静地流淌。战争狂热尚在孕育之中,它一旦脱胎而出,即将阻塞血脉,扼杀大脑,摧毁神经。
  通宵达旦火星人都在锤打、躁动、安装快要完工的机器,不睡觉,不知疲倦。偶尔冒出一股浅绿色烟光,飞旋升上繁星闪烁的夜空。
  约摸11点光景,从霍塞尔开来一队士兵,穿过人群,驻守在公路边缘,形成一道封锁线。随后,又有一队士兵穿过乔布汉姆,驻守在公路北面。因克尔曼驻军的几名军官早些时候来到了公地,据报道,其中的伊登少校失踪了。午夜,纵队上校亲临乔布汉姆大桥,忙着问这问那的。看来军事长官对形势的严峻性十分关注。据第二天的晨报称,头天夜里11点左右,卡迪根卡迪根:英国威尔士西南部城市。纵队的一队轻骑兵、两挺马克沁式重机关枪和大约400名士兵从奥尔德肖特开来了。
  午夜后数秒钟,呆在沃金境内彻特塞公路上的人群看见一颗星星从天上坠落,掉进西北边的松树林里。那颗星星呈浅绿色,亮如夏天的闪电,无声无息。那是第二只圆筒。
或许您还会喜欢: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