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星际战争 - 第一部 火星人入侵-第二章 流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接着,流星之夜到来了。时值凌晨,人们看见一道火光出现在大气层高空,从温彻斯特市温彻斯特市:英格兰南部城市,伯克郡首府。上空向东方飞掠而过。准有几百人目睹到了,但却把它当作一颗普通的流星。据阿尔宾的描绘,它后面拖着一条淡绿色的尾巴,闪耀了数秒钟。陨石研究的头号权威邓宁指出,它初次亮相的高度大约有90到100英里之间。在他看来,陨石落在他的东面大约100英里的地方。
  当时我正在家中书房里伏案写作。尽管落地窗面向奥特肖,而且窗帘也拉起来了(因为昔日我爱眺望夜空),但我什么也没有看见。然而,它一定是在我呆在书房期间落下的,它从我头上方掠过时,如果我抬头仰望,准会看见的,这可是从太空降临地球的物体中最奇异的了。据一些目击者称,它飞过时发出咝咝的响声。我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听见。在伯克郡、萨里郡和米德尔塞克斯郡伯克郡、萨里郡和米德尔塞克斯郡均系英格兰郡名。,许多人一定看见了,但至多以为是又一颗陨石坠落。那天夜里,似乎谁也懒得去寻找那个坠地之物。
  然而,奥格尔维不仅看见那颗流星,而且还听信了一颗陨石躺在霍尔、奥特肖、沃金之间公共用地上的什么地方。于是倒霉的他凌晨就爬起来去寻觅,天亮不久便发现那东西离沙坑不远。射弹体冲击力造成了一个巨坑,沙砾遭到剧烈的震荡,被抛到石南花灌木荒野的四面八方,形成无数土包,足足绵延一英里半长。灌木丛在燃烧,火势向东蔓延,一道蓝色的轻烟冉冉上升,映衬着黎明的天空。

  那东西几乎整个埋在沙坑里,周围掩映着一棵巨杉的残枝碎叶,巨杉是在它降落时被震成碎片的。它那未掩埋部分状若一只巨筒,已经冷凝,有一层厚厚的暗褐色鳞状外壳,给其轮廓增添了几分柔和。它的直径大约30码左右。奥格尔维向那团物体走近,对其庞大大吃一惊,继而对其怪异形状惊骇万分,要知道绝大多数陨石都或多或少是圆的。由于它还带着其穿越大气层所产生的灼热,奥格尔维只好望而止步。他听见圆筒里面有躁动的声音,还以为是它的表面冷却不均匀的缘故呢;当时他压根儿也没有想到里面竟然是空的。
  奥格尔维久久地站在那东西为自身造成的巨坑边缘,凝视着它那奇形怪状。他主要惊异于它那异状怪色,但对它到来的目的却没有看出一点蛛丝马迹。清晨静谧极了,朝阳透过松树林,照耀在韦河桥上,暖洋洋的。是否听见了鸟鸣,他记不得了,但肯定没有一丝风吹的沙沙声,惟有那煤渣色圆筒里轻微的响动。公地上只有他独自一人。
  突然,奥格尔维惊了一跳,只见覆盖陨石的灰色煤渣块,即灰色外壳部分从陨石端部边缘脱落,犹如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沙地上。有一大块猛然脱落,坠下,发出尖厉的声音,吓得他心惊肉跳。
  一时间,他惊懵了,随即才回过神来,冒着酷热,爬下巨坑,走近那东西,看个究竟。就在当时,他仍然觉得外壳剥落是因为陨石躯体冷却所致。但蹊跷的是,这外壳仅仅从圆筒的尾部脱落。

  随即,他注意到那筒的圆形顶部在缓缓地旋转。旋转得很慢很慢,乃至于只有当他观察到5分钟之前还在自己附近的那块黑色标记,此时居然跑到了圆筒那一边去时,他才有所觉察。即使如此,他仍然莫名其妙,接着他听见了一声沉闷刺耳的响动,又看见那黑色的标记猛地往前移动了1英寸左右。顿时他恍然大悟,原来那圆筒是制造的——里面是空的——一端是用螺丝固定的!圆筒里面有东西正在旋开顶部!
  “天哪!”奥格尔维失声惊叫,“里面有人!里面有人!烤得半死!想逃出来!”
  突然,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将那东西与火星上那道火光联系起来。
  一想到那困在里面的生物怪可怜的,奥格尔维便不顾酷热,径直向圆筒走去,想搭把手。算他走运,来不及伸手放在那仍然冒着火光的金属上被烧伤,就给隐约的辐射镇住了。他迟疑片刻,随即转过身去,爬出坑道,发疯似地朝沃金狂奔而去。当时大约6点左右。他遇见一位马车夫,连忙告诉他出了什么事,但他讲的仿佛是天方夜谭,再加之他的神态疯疯癫癫的——他的帽子刚才落在坑里了——因而马车夫不理睬他,只管往前赶车。霍塞尔大桥旁边,一位邮递员正在开酒店的门,奥格尔维上前告诉他,同样碰了一鼻子灰。那家伙还以为他是一个四处游荡的疯子呢,差一点把他关在酒吧里。这一下他倒清醒了些,所以当他看见伦敦新闻记者亨德森在自家花园里干活时,他便隔着栅栏招呼,慢条斯理地解释。

  “亨德森,”他喊道,“昨天夜里你看见流星了吗?”
  “怎么啦?”亨德森说。
  “它现正躺在霍塞尔公地上。”
  “天呀!”亨德森说道,“落在地上的陨石!太好了。”
  “才不是陨石呢。是个圆筒——制造的圆筒,制造的!而且里面还有东西呢。”
  亨德森手里拿着铁铲站了起来。
  “出了什么事?”他问道。他有一只耳朵是聋的。
  于是奥格尔维把他亲眼目睹的一切讲了出来。分把钟后亨德森听懂了,立即扔掉铁铲,抓起茄克衫,飞奔出门。两人急忙返回公地,发现圆筒依然躺在原处。但此时里面的声音消失了,圆筒顶部和筒身之间出现了一个薄薄的亮晶晶的圆圈。圆圈边缘有气流进出,发出微弱的咝咝声。
  他们俩又是倾听,又是用木棍敲打烧焦的鳞片金属,但没有任何反应,于是他俩断定里面的人不是昏迷就是死了。
  不用说他们俩感到无能为力,于是便高声呼喊、安慰、许诺,然后又返回城里去找人帮忙。可以想像此时的他们,浑身是沙,情绪激动,跑上阳光明媚的小街,只见店伙计正在取下店铺活动门板,人们正在打开卧室窗户。亨德森立刻走进火车站,拍电报将消息传给伦敦。由于先前已有关于火星的新闻报道,因而人们容易接受这个消息。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