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洗脑术 - 第5章 赢家不会告诉你的事情(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5章 赢家不会告诉你的事情(2)
  在我经历过的上万起 fbi的审讯案例和企业员工的培训成果中,所有的被洗脑的例子,都无一例外地让人感到沮丧。因为人的抵抗力是如此虚弱,在特定的情境下,总会有一些因素突破人的精神防线,或者麻痹人的防守注意力,将“病毒种子”种植进去。
  然后,所有的事情将变得不受控制。确切地说,人的大脑将自主认同其后的一切变化。
  财富为何只流向特定的群体
  财富的增加就像从山顶滚落下来的雪球。它当然有分崩离析的可能,假如碰到了路障——比如树桩或石头,雪球将骤然解体,但如果一切顺利,它就越来越大,最后巨大得像一栋坚固持久的大房子。
  富人懂得如何将“雪球”安全地滚下,怎样选择干净的路上,并让人们为他清除路上的石块,斩掉那些障碍。穷人则只会无谓地非理性冒险,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我像他那样滚下去,也会一夜暴富。”
  这个世界关于财富的真实秘密是:金钱总是在底层群体的手中进进出出,而永远在上层少数人的口袋里永久驻扎。
  当不同的雪球从山顶滚下时,还有一些基本的条件。比如有两个雪球,它们一大一小。大雪球的体积大,相同的速度可以滚动更大的面积;而小雪球的体积小,所以相同的速度滚动的面积也小。这是起跑条件的差距,假设一块地上的积雪是一定的,那么大雪球就可以变得非常大,因为它不断地增加面积,吸走了绝大多数的积雪;而小雪球能够吸走的雪就非常少了。
  最后你就发现,在它们到达终点时,两个雪球的体积的相差会变得更大。前者是富人或者可以称之为懂得如何吸金的人,后者就是穷人——包皮括即便拥有一座金山也会让他败掉的人。
  这就是富人与穷人的“雪球效应”。在经济学中,这经常被称为“报酬递增率”的规律。换句话讲,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马太效应”,当这种条件的不同越来越多并变得普遍时,富人就会越来越富,而穷人则越来越穷。
  我们从中总结出的规律就是,富人有时并不是赢在规则上,而是赢在了你不注意的起跑线上。当你在遗憾自己中间犯了哪些错误时,其实结局在起跑之前就已经注定了。在起跑之前,注定可以成功的人懂得一些至关重要的智慧:
  1.他们不相信任何已经成功的人,从不迷信和追随某种经验。他们只信任自己,紧紧抓住能够看到的东西,并预测未来的趋势。失败者恰恰相反,他们喜欢沿着前辈的脚步向前走,以为这样能降低失败的概率;他们随意相信任何人,只将眼睛盯着空洞的未来,从而丧失掉身边本来能够决定他命运的机遇。

  2.从不制定宏观计划,而是注重于沿着趋势去推动事情。就像乔布斯那样做的,没有人可以规划未来,只要做好每一天并把握住可以预见的阶段就可以了。每天都在做计划的人一定是个失败者,正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才不停地计划。
  3.他们深知金钱的用途,在滚雪球的过程中,懂得集中力量、聚成一团和重点使用的价值,不会将钱分散开来,而是能够抓住孤注一掷的时机。另一些人则相反,钱在他们眼里没有得到善用,因此就像雪片一样碎开,根本凝聚不成一个向心力很强的雪团。
  阶层分化背后的秘密
  对于社会阶层的分类,即便是人们众所周知的金字塔结构——社会精英大方地告诉你的,它通常也是这样的:
  底层是大多数普通人(劳动者);中间为管理者(精英);上层为少数领导人物(统治者)。
  在我看来,这个阶层结构还可以细分为四个层级。最上层和最下层的构成是不变的,他们是洗脑的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洗脑源,另一个则是洗脑的受体阶层。中间的精英阶层则主要由两种层级组成,一个是中产,他们凭借拥有的知识和为上层打工赚取到了不菲财富,同时他们也是被洗脑者;另一个则是“传教士”阶层,他们负责洗脑。这些人也经常是隐形的,你几乎分不清他们的职能,但他们却真实存在于信息传播和管理培训的每一个环节中。
  “我该怎样站在塔尖?”这是低一层的人共同的问题,每天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让自己更上一步,摆脱现在的艰辛生活。
  “你该怎样爬上塔尖?”这是“传教士”正在告诉你的问题,他们会制造大量有组织的信息对底层的普通人进行洗脑,让你相信按照某种方式,你能“赢得一切”,前提是遵守他制定的秩序,实现他所要求的某些目标。
  真正的秘密从来不是大众在生活中讨论到的,而是深埋在塔基之下。
  赢家从来不会主动告诉你这些,但我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
  多年来,我和戈瑞·金通过高德公司进行了几十万例一线的翔实调查,然后我们在《纽约时报》公布了我们的一个结论。与市场上的“狗血”理论恰恰相反,我们的答案会让你大惊失色,并且随之恍然大悟。

  我们认为,人类文明的体系构成,从来都不是公平的,这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人们当然都知道这一点,但少有人出来更加深刻地面对,揭开一些公认的谎言。假如你希望了解诸如“我应该如何变得优秀”之类的功利问题,你就开始了被洗脑的第一步。但是相反,如果你能从这种赢家提前为你设定的思维中跳出来,重点去想“怎样让自己变得聪明并且看清事情的另一面”——很少有人会这样去做,你就能真正理解本书要讲的东西,并从中学会让自己更加清醒和懂得如何去做的必要性及方法。
  ○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一直都是一个金字塔体系。从上到下,随着人数的增加,掌握的财富和智慧却成倍地减少。
  ○ 越是通向底层之人,他们的人数越多,其智慧也就越倾向于无知。
  ○ 越是通向顶层之人,他们的人数越少,也就越倾向于有知,并且工作轻松,享受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 无知总是受控于有知,而有知永远统治着无知。即便人类早就明白并且对此不满,也不会在可见的未来对这一点做出任何卓有成效的改变。
  ○ 在金字塔结构中,或者说在今天的社会,在任何人那里,信息都是发达的。然而,“是否真实”却不一定,它取决于你所处的阶层,以及信息的来源、目的和你的判断力。
  ○ 最直接的洗脑手段是暴力,但最有效的手段则是国家教育、媒体宣传和专业洗脑。
  你会想到不同阶层人数的多寡,以及阶层间的层层压迫,但其实这个社会阶层分化和金字塔结构向我们反映出来的秘密还有很多。你只需对自己的闲余时间稍加利用,就能轻松地发现和理解这些东西。
  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维持这个结构的稳定和永远不变。这一问题从人类的产生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核心话题,每一次社会变革,其本质都是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的“财富重新分配和结构重新稳定”的运动。
  如果你不明白,你就相信了“虚假的正义”,就极易成为这些运动的马前卒和铺就垫脚石的炮灰。
  在行动上,皇帝制定种种刑罚,高位者严惩那些试图背叛和造反的人。
  在思想上,精英阶层帮助高位者统一民众的思想,告诉人们怎么做才是符合于道德和利于“个人功名”的。他们共同努力,让民众自觉地向这个方向发展。整部人类历史的发展背后,这一洗脑原则始终被牢固地贯彻下来,每一种文明都是如此,这就是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思想全部诞生在公元前,之后就一直裹足不前的原因。

  因为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贵贱的分离和身份地位角色的逐渐稳固,以及建立这种阶层分化基础上的金字塔结构的产生和稳定,新的足以颠覆这一结构的思想将不再被允许产生了。
  这一稳定的结构决定了,一个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与他是否足够努力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处于底层的人经常被上层放出的烟雾所遮住视线,他们看不清云层之上的塔尖,以为自己看到的便是整个社会。就像一家公司的员工所面临的处境是一样的,他们高谈阔论,忧世愤俗,自以为真理在手:“如果按我说的去做,公司会有这么多问题吗?”但真相经常是相反的,他们议论的东西,前提源于他们所能看见的狭窄天空。
  因此,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并非是否依据真理而行,而是有没有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人们最大的弱点是,经常拘泥于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真理”,却忽视了对于“事实”的审查。
  这表明,在金字塔结构对于社会无孔不入的影响下,遵循内在的规律来看,勤劳也不一定致富,时间未必可以换来金钱。有的人越加勤劳,他的生活也就越加贫穷,以至于人们替他斥骂上帝的不公,但真实原因却是如此的简单:他不过是被放到了一个注定要为他人创造财富的分工环节上,与上帝的私心毫无关联。
  那些站在金字塔中上层的人,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可以利用真实的信息来完成财富的巨大飞跃。他们以财富和人脉作为联姻的嫁妆,深入结合,巩固联盟,互相有条件提供绝佳的创意,进行成功的资本运作,然后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亿万富翁。
  但是,站在底层的人缺乏这些雄厚的条件和必要因素。所以如果效仿他们,也去这么做,就可能被错误的信息误导,被无形的陷阱捕获,就算他拥有同样的决心、才华和意志力,也只能走向命运的反方向:
  他越努力,生活就越悲惨!
  从复杂到简单需要的时间
  有一次,我对国内来美国融资的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才生说:“成功其实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只要你抓住了一条根本原则,你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就能站在赢家阵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设计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存在之谜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点击阅读]
天崩地裂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第一节时间之龙诺兹多姆在时间的漩涡里痛苦挣扎,他看到了隐藏在燃耗军团和死亡之翼耐萨里奥背后、在那黑黝黝湖水下面的更为强大的邪恶力量,暗夜精灵、兽人和人类的命运就只能靠他们自己来争取。伊利丹在归顺萨格拉斯的过程中失去了他的双眼,但这双已经失去视觉的眼窝却具有了可以探知魔法的强大力量,而他接受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寻找意欲破坏传送门并且夺取“恶魔之魂”的玛法里奥、克拉苏斯和他们的同伴们。 [点击阅读]
奇特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作者想着怎样吸引读者,读者寻思值不值得看下去谈这个人的事,很想做到实事求是,又想写得生动些。这两个要求很难捏到一块儿。只有在不一定要实事求是的时候,事实才会叫人感兴趣。本来嘛,可以想办法发明一种新颖的手法,用它把事实地制成引人入胜的情节。又有秘密,又有斗争,又有险风恶浪。同时又翔实可靠。比方说,满容易把这个人写成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孤胆战士,单枪匹马对付强大的对手。独个儿对着大伙儿干。 [点击阅读]
奔奔族理财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几乎遇到过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从中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 [点击阅读]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陆琪内地首席励志作家说职场是“老板公敌”说情感是“男人公敌”说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公敌”在任何时候,都只为小人物说话简介:著有畅销职场书《潜伏在办公室》系列、《上班奴》职场、情感、人文等跨界专栏名家博客点击过千万,作品网络转载过亿国内顶级编剧之一,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委员会互联网首期创业者, [点击阅读]
宁为卿狂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轻柔绵浅的吟喃在风中低回,温柔得教人心都融了。“爱妻啊,咱们恋儿才刚满月呢,妳唸那么深奥的词儿给她当安眠曲,她听得懂吗?”“才不,我生的女儿可聪明得很,她一定懂得的!”女子娇娇柔柔的嗓音不服气地反驳。 [点击阅读]
富爸爸投资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从本书中您将学到什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简称SEC)规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2.夫妇两人年收入达到30万美元以上;3.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 [点击阅读]
巨龙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对某些人而言,这是件不可能也不该存在的任务,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疑就是送死。然而,如果阿莱克斯塔萨不被解放,龙喉氏族会一直保持对卡兹莫丹的控制,而如果任由这里的兽人一直致力于重振部落,这块看似已被孤立的领土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东山再起的根据地。一声闷雷惊醒了罗宁的沉思。他仰首向天,只看到一块块厚棉般的乌云。忽然,空中传来一声可怖的低吼,罗宁的身躯不由自主的绷紧,附近的地面已被一块极大的阴影所笼罩。 [点击阅读]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年轻人必知的160条说话技巧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1章说话方式,八项注意(基础篇)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曾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说话方式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深谙说话之“术”,就能得体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使所言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 [点击阅读]
幸福要回答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人生最没有悬念的事情就是我们都会变老,人生最大的悬念则是我们会如何变老。女人的相貌在岁月中悄然变化,更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杨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哪个?”皇后每天问同样的问题,并期待着同样的答案。烦不烦啊!每一次的问答都助长着她的骄傲,也加剧着她的恐惧。在内心深处,她一定预感到那个叫白雪公主的小女孩终究会超越自己成为最美丽的女人,但她偏要难为可怜的镜子。 [点击阅读]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